快樂源於痛苦:一個生活中的領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最近領悟到「快樂源於痛苦」快樂與痛苦本應是兩個極對立的詞語,又怎麼會被我放在一起呢?
在我的認知裡,快樂與幸福是我所奢望的狀態,而憂鬱、煩躁、焦慮,均是面對自己時的無力感,害怕自己達不到原本預期的目標。假如你今天是一名學生,你要求明天考的數學必須要高於90分,但在潛意識裡你害怕自己達不到這個目標,而選擇癱在沙發上,看著一則又一則無意義的新聞在你的眼前掠過,腦袋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的又過了一天,直至睡前才恍然發現自己竟是一件事也沒做,不禁開始埋怨自己的自制力,並為明天設下了一個又一個目標,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改變,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現狀。
我們所追求的是快樂嗎?
可能是因為從小被夢幻的童話故事荼毒,大多數人都追求幸福與快樂的生活,但如果只一味追求幸福與快樂,人生卻只剩下空虛,幸福之所以幸福是因為幸福是透過努力與付出換來的,因此或許我們所追求的並不是幸福,因為幸福本是虛無飄渺之物,如風一般看不見也摸不著,我們追求的其實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不會感到迷茫、焦慮、憂鬱,因為你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你的目標又是什麼,有毅力、有動力去推動你,而你將會以熱忱回報這個世界,因此,我們想得到的其實是一種方向與目標感,而所謂的「幸福感」其實就在你走向你的目標路上。
我之所以認為「快樂源於痛苦」是因為要推動自己完成目標不容易,必須要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的想法,在執行的過程中,會感到疲憊、會質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值得又是否正確?一方面,承受著自我懷疑的壓力,另一方面又要克制住自己放棄的想法,在這種時期是最痛苦的,但是在痛苦中,總能感受到一絲絲滿足感,因為你知道你並非虛度光陰,選擇在沙發上滑手機、打遊戲,而是選擇向自己的目標邁進。就像在健身運動的時候,必定是疲憊不堪,除了承受身上各處傳來的酸痛感,也要說服自己繼續做下去,但是在休息時,汗流浹背地躺在地板上時,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卻能讓你感到滿足、有充實感,能消弭先前的疲憊與掙扎。然而,說了這麼多,還是沒說到要怎麼得到快樂。
怎麼開始快樂?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其實就是做下去罷了,人總會有一種逃避心態,就如同我先前所說,於我自己而言,我之所以逃避是因為我害怕失敗,但是如果真的下海開始做了,你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難,雖然過程很累很辛苦,但是享受過程,享受完成的那一刻,成就感會包裹住全身,身上昂揚快樂的氛圍,此時此刻的你,不就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嗎?套一句NIKE的經典台詞:「Just do it!」
因此,我才說「快樂源於痛苦」,而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有所追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34內容數
    這裡是屬於我的生活紀錄,有朋友、家人,有風景、路人,有體悟,有成長,看到什麼便想著寫下來,或許於你來說不過是一篇普通的散文,對我來說卻是讓我持續成長的動力,讓我重溫,使我靜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甚麼是快樂?如何可以快樂?本文探討快樂的定義,質疑快樂是否可以追求得到,提出勉強自己去感恩可能會導致更加不快樂。文章指出人們有錢、有健康,但仍然不快樂,這代表快樂不在乎擁有甚麼,而是抱着甚麼態度去看待自己的際遇。所以快樂是一個態度,是大家抱着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際遇。
    Thumbnail
    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我們需要擁抱不可能的夢想,全力以赴,超越極限,過程中的每次努力都是對自己的尊重。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追逐理想本身,就會擁有快樂;追逐快樂本身,遲早擁有理想。 才發現! 自己已經在良性循環裡,如果不在良性循環裡,那麼透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能讓世界擁有這樣的循環。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
    Thumbnail
    甚麼是快樂?如何可以快樂?本文探討快樂的定義,質疑快樂是否可以追求得到,提出勉強自己去感恩可能會導致更加不快樂。文章指出人們有錢、有健康,但仍然不快樂,這代表快樂不在乎擁有甚麼,而是抱着甚麼態度去看待自己的際遇。所以快樂是一個態度,是大家抱着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際遇。
    Thumbnail
    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我們需要擁抱不可能的夢想,全力以赴,超越極限,過程中的每次努力都是對自己的尊重。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追逐理想本身,就會擁有快樂;追逐快樂本身,遲早擁有理想。 才發現! 自己已經在良性循環裡,如果不在良性循環裡,那麼透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能讓世界擁有這樣的循環。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