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美國白宮近日公布了最新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再次明確界定美國未來的戰略競爭對手是俄羅斯與中國,可以說拜登政府仍沿續了川普政府所提出的大國競爭格局,甚至拜登與中國的對抗,還有越演越烈之勢。拜登政府所推出的晶片限制措施,影響的範圍越來越大,可能會讓中國的晶片產業倒退數年之久,難以在未來與美國競爭。不過在川普政府剛剛公布任內的第一份白宮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度揭櫫美國接下來的競爭對手是中國與俄羅斯時,曾經引發美國國內的一場激烈辯論,當時許多專家學者在爭執,在俄羅斯與中國之間,誰才是美國最重要的敵人。
許多長期憂心中國發展的人,十分歡迎川普的這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認為美國政府終於醒了過來,開始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他們認為中國才是接下來的頭號感脅,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早就超越俄羅斯,特別是在經濟能力上,很有可能在十餘年後超越美國,進一步挑戰世界霸主的地位。除此之外,在許多先進的科技領域,如人工智慧、無人機、高超音速飛彈、大數據處理、生物複製技術等,也因為沒有法規限制,並集中國家資源扶植,因此發展迅速。再加上在軍事領域的快速擴張,已成為美國無法忽視的新威脅。
主張這種中國威脅論的人,或許可稱為反中派,強烈主張美國應該盡全力防堵中國,甚至認為在美國自己力有未逮時,可以聯合俄羅斯來抑制中國。就像在二戰時期,美國也是聯合蘇聯來反制納粹德國,但這樣的看法,卻受到另一派人的挑戰。反對意見或許可以稱之為反俄派,他們認為俄羅斯這幾年雖然經濟凋蔽,但絕不能忽視普丁的野心。特別是俄羅斯在二○一四年時,才成功併吞了克里米亞半島,想要進一步威脅整個歐洲的企圖,已昭然若揭。俄羅斯的軍事科技與核武庫存,仍在中國之上,對美國的威脅更大,而且歐洲各國屬於北約盟友,美國有協防的承諾,在這個地區也擁有龐大的利益,絕不可經易放棄。
這兩種完全不同看法,展現在政策上的分歧,就是川普政府計畫削減駐德美軍的計畫。雖然表面上,川普這麼做是因為美國與德國的關係陷入低潮,但更深層的原因在於,川普政府認為,印太地區已經比歐陸地區重要,圍堵中國比防範俄羅斯更急迫,因此在軍事部署上,削減在歐陸地區的部份部隊,移往印太地區或美國本土。同時為了安撫憂心俄羅斯威脅的東歐北約盟邦,部份從德國撤離的美軍部隊,還直接部署到這些東歐國家。但拜登政府則反對這樣的政策,認為這將削弱對歐洲傳統盟邦的支持,未來會更難領導北約,還會讓俄羅斯產生誤判,認為美國已將重心放到印太地區,分身乏術,而有所蠢動。
其實拜登可以算是反俄派的重要支持者,畢竟拜登在國會的一大半歲月,都在與蘇聯對抗,說拜登是冷戰時期走出來的政治人物,並不算過份。從他的許多演說中,都可以發現拜登認為俄羅斯的威脅更甚於中國。雖然拜登也十分憂慮中國的發展,但親俄派有一個理論,認為中國的武器大半來自俄羅斯,目前也在全球戰略上與俄羅斯合作,美國若不先壓制俄羅斯,接下來將難以圍堵中國的。因此美國雖然在印太地區與中國競爭,但也要全力對付俄羅斯,甚至在某些層面上,必需先處理俄羅斯,以穩定東歐、巴爾幹半島、中東、中亞地區的情勢。避免因為別的地區出狀況,而影響美國的印太策略。
俄烏戰爭一開始爆發時,其實證明了反俄派的憂慮,俄羅斯的確是迫在眉睫的威脅,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俄羅斯竟然會兵敗如山倒。不論原因是烏克蘭人的堅忍不拔、奮戰到底,還是歐洲國家的武器支援與制裁,或是美國所提供的情報與各式援助。反正在戰爭進行大半年以後,俄羅斯的常備部隊已消耗殆盡,飛彈與主力戰車等各種裝備,也在烏克蘭戰場上打光了。國內的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接近崩潰的邊緣,雖然還可以大舉出口能源,勉強支撐,但
所有人都知道俄羅斯已經油盡燈枯。普丁發布局部動員令時,俄羅斯男子爭相出國,塞滿機場與邊界檢查哨的畫面,已徹底曝露俄羅斯的窘境。
所以突然間,這個政策辯論已經失去意義,反中與反俄應該何者優先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俄羅斯開始不再是威脅,俄烏戰事大勢抵定,除非普丁絕望到動用核武器,不然美國只要繼續給予軍事與經濟援助,就能慢慢拖垮俄羅斯。戰事持續越久,對俄羅斯就越不利。俄羅斯因為發動這場戰役,可能會衰弱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以上,其中最悲觀的看法,更認為俄羅斯可能一百年之內,都難以再恢復元氣。對美國來說,現在的敵手只剩下一個中國,所以接下來將重心全放在印太地區,已是必然的趨勢,這可能會讓中國的壓力更大,也讓西太平洋的局勢面臨更早攤牌的危機。
川普政府在二○一七年公開他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時,雖然已經提出美國未來的競爭對手是俄羅斯與中國,但是當時沒有人可以預見,美、中關係會如此快速的惡化,雖然歐洲已極度憂心俄羅斯的野心,但也很少有人會想到,俄羅斯竟然將自己拖入一場災難中,最後落入滿盤皆輸的境地。美國的敵手,現在只剩下一個中國,普丁已親手毀掉俄羅斯,送給了美國一個大禮。這不是一場誰說服了誰的辯論,而是辯論的問題,突然間已不再是問題了,辯論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