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1.《前往倫敦》

我是個不擅長做事前計畫的人,就連要出國工作兩年,也沒有好好思考。
當我接到電話時,其實非常的訝異,但我的老師了解我的個性,我也非常相信她,於是我只問了工作內容,我的老師也只問了我何時畢業,然後我就答應了。在詢問我父母親之前。
掛了電話後,我興奮不已,誰能預料到機會就這樣找上門,誰知道我還沒畢業就有份工作在倫敦等著我,誰想得到我在畢業前都不用再每天逛求職網站了。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工作竟然是我第一個夢想的職業。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有幾個固定的夢想,某天從幼兒園放學後,會大聲的和爸媽宣布,『我長大後要當老師。』『我要當警察。』『我要當醫生。』。然後當我們再長大一些,上了國小,會認識到更多的職業,於是便在回家功課裡寫上:我的志願是成為律師,廚師,太空人,作家,歌星…。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實擊敗了夢想,越來越多事情是我們需要完成,而非想要完成的。
透過這個工作機會,我才發現,生命中有太多契機等著發生,它們只是在等著你準備好。現實並不該成為阻擋夢想的因素,它應該是對未來作準備的過程。
總之,從接到電話到離開台灣的這一年之間,我除了忙著順利畢業,就是準備申請英國的打工度假簽,當然還有和父母溝通。這三項都順利的在這段期間完成了。
每個人聽到我確定要離開時,都是給我一句:『你好幸運!』
但是,我只承認我很幸運抽中簽證,而這便是生命中百分之一的好運。
也就是說,如果當初沒有加入籃球隊,學姐就不會介紹師培課給我;如果我十年前放棄鋼琴,我不會和這位老師保持聯絡;如果我沒有學習開船,我不會知道自己有各種可能;如果我不知道自己有各種可能,我不會去開放接受各種機會;如果我不接受機會,我不會毫不考慮地報名師培;如果我沒報名師培,十年前的老師不會連絡上我……
少了所有微小的因素,我並不認為此時此刻的我會在倫敦的咖啡廳裡,盯著外頭的毛毛細雨,打著這段話。
在飛往倫敦前的準備我就不多說了,就是些衣物的採買,身體健康的檢查,與朋友們的相聚…
在二零一五年,七月十四號,我獨自一個人搭了將近二十小時的飛機,抵達了倫敦希斯羅機場。記得那時是晚上八點,我聯絡了我的老師,她搭地鐵來接我,並在她離開倫敦的前一個禮拜,提供我借住的沙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