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降服其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自網路
[金剛經]
須菩提白佛言:….
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佛告須菩提:….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明心見性,照見五蘊皆空….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
[六祖壇經]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何其自性,本自俱足….
金剛經第一男配,佛陀的十大弟子須菩提有一日問佛陀說:
"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老師啊,我跟您那麼久了,也跟我說說成佛有什麼訣竅唄!我的心還是時不時愛想東想西的。
佛陀不僅沒打算藏私,還表示,你聽了,可要點贊訂閲加分享喔!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真心誠意地去做好該做的事而不問結果。
"明心見性,照見五蘊皆空"
知道五藴,就是色受想行識,都如鏡花水月,夢幻泡影,就是一場遊戲一埸夢,從而明白,那些都不是真如本性。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
還有還有,別忘了,要打破人我的界線,不要區分你我,與眾生合一。一旦你把別人當成自己,你就會自然而然對別人好,所謂愛人如己。
最近天天看黃逢徵先生的佛經解説影片,終於稍稍對從小唸到大的几本經有一咪咪了解。云何降服其心正是黃先生一部影片的標題:
他還有三支影片,專門講金剛經,我也十分推薦,簡單易懂,還可以實行:
https://youtu.be/wXQBuBhentE
https://youtu.be/Iyl3MxT5eT4
https://youtu.be/CfwbgilKnKk
不過,要是讀一讀經,看看YouTube,心就能靜的下來,那就是天生佛骨,不是凡人了。就算是釋迦牟尼,也是在苦行六年,再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證悟成佛。我們凡人就認認真真的好好打坐冥想,佐以讀經上課吧!
然,許多人問我,究竟該如何入門冥想?該如何把心靜下來?把心情平復下來,頭腦冷靜下來?
首先,是對自己要有耐心。腦海裏有一大群猴子在那上竄下跳了幾十年,一朝想讓牠們突然停下來坐好,是可能的嗎?先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不給自己過份的期待,才能勇敢有信心的踏出第一步。
再來就是實行。大部分冥想學員第一個月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我的腿沒几分鐘就麻了,怎麼辦?我的腰也痠背也痛,脖子又僵硬,怎麼辦?但一個月之後,只要堅持,大多能坐到20分鐘以上。重點是,給自己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週坐五分鐘,第二週坐十分鐘,第三週坐十五分鐘,到了第四週,坐二十分鐘就沒有問題了。再來就是堅持。無論多短,每天都坐至少一次。
再來就是,思緒萬千怎麼辦?這就要重覆開宗名義那句話了:當下的狀態,就是一群猴子在腦海裏打轉,先接受它是自己當下的狀態,然後用好奇有趣的心態去觀察。重點是不給任何評判,就這麼靜靜的,搬張小板凳在旁看著自己的內心戲。這是內觀的法門,不評判,不強迫思緖的去留,就簡單接受自己當下真實的模樣。
那究竟冥想該如何進行?我目前的教學方式是:先活動身體,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坐定,站定或躺好後,三個深呼吸,把注意力從物質身體,過度到內在世界。閉眼或眼瞼下垂後,先從頭到腳放鬆,然後把注意力放在自然呼吸上。注意到自己的思緒飄走了,就自然的拉回到呼吸上。如此進行到事先預定好的時間。下坐時,先慢慢地動動手腳,睜開雙眼,再活動活動身體。
云何降服其心,如果心很容易就能定,那麼開悟的人就不會如鳳毛麟趾,而是多如牛毛了。所以,不給自己太大壓力,慢慢地會養成習慣,終有一天,每個人都能體會冥想的樂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8內容數
吃素只是學佛老人家的事嗎?你知道素食是當代最潮的綠色行動嗎?你知道許多CEO包括賈柏司都是以素食來維持異於常人的精力嗎?吃素不必一定跟宗教有關,也不一定清湯寡水又無聊,更不會因為不吃動物而缺乏營養。吃素可以充滿創意與驚喜,一起來探探素食的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蕃薯芋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2.10.2022~16.10.2022 昨晚結束為期五日的wave of bliss program,毫不意外的,又在滿面流著幸福的淚水的狀態下結束了。薩古魯Sadhguru最後的教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心裏確認一件事:我決心要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兩天的法鼓山初級禪修班,讓我有系統的學習了如何打座,禪修入門,及行走坐臥各種不同應用方式。上完法喜充滿,並充滿信心動力地在禪修上揚帆出發,準備精進前行。
12.10.2022~16.10.2022 昨晚結束為期五日的wave of bliss program,毫不意外的,又在滿面流著幸福的淚水的狀態下結束了。薩古魯Sadhguru最後的教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心裏確認一件事:我決心要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兩天的法鼓山初級禪修班,讓我有系統的學習了如何打座,禪修入門,及行走坐臥各種不同應用方式。上完法喜充滿,並充滿信心動力地在禪修上揚帆出發,準備精進前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導讀:   〈善現啟請分第二〉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導讀:   〈善現啟請分第二〉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