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了股息,賠了價差」的觀點,您同意嗎? 常常聽到以上的觀點,有人認為企業發股息,如果沒有辦法填息,那只不過是左手換右手,把自己的錢配給自己而已,如果接下來股價還下跌,那等於損失更大! 是這樣的嗎?我們來分析看看~~ 假設我們買了一間甲公司的股票,以每股30元買入,公司的年度獲利EPS每股盈餘為3元,所以公司的本益比為30/3=10倍,今天,假設公司老闆願意將EPS中的2元以現金方式發給股東,那麼公司的盈餘分配率約為2/3=66.7%,所以在發放股息的當天(假設這天之前股價仍然維持我們買的30元),股票就會變為30-2=28元,也就是說股價降了2元,是因為發了現金2元給我們股東。 有人說,為什麼發了股息後,股價就必須減掉股息?這是因為,錢不可能憑空產生,如果一家公司發了股息後,股價不須下跌與之相等的股息,那麼這家公司的市值就因為發了股息而增加,那顯然不合理,不是靠努力經營而增加市值,而是靠發錢而增加,這樣企業都不用努力了! 好,接著,我們來分析一下,原本甲公司的本益比為30/3=10倍,發了股息後,本益比變為28/3=9.33倍,稍有概念的投資人應該會知道,本益比降低代表報酬率愈高,本益比10倍,代表投資10年後可回本,而降為9.33倍代表9.33年就代表投資9.33元後就可回本,當然報酬率更高。 因此,如果您是投資人,看到本益比降低,是不是有可能更願意買進,那麼,股價再回到原本的30元的機會就更高,如果這家企業明年賺更多錢,假如從今年的3年增為4元,那麼,其本益比若維持跟現階段一樣,合理的10倍,那麼股價合理應該會到40元,看到了嗎?股價應該是與其獲利相關的,只要企業能繼續賺錢,那又何須擔心回不到原來的股價呢? 可是,理論上是如此沒錯,但是看看最近的股市,跌到都不在管本益比了,例如台積電已經從將近20倍的本益比降到10倍了,還是無法回到它「合理的本益比」,是的,這是大環境的因素,空頭市場,投資人反而在意的不是企業的基本面,本益比是基於基本面分析而來的,但是,現在有太多負面因素在,如俄烏戰爭、台灣的地緣政治、通膨、升息…等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就像開車時被霧霾罩住,大家都只能慢慢向前開,因為前方的路能見度不高,沒有人敢冒險開快車,但是,您想過嗎?霧霾總有一天會散去的,如果您的車子還保持有油料,一旦霧霾散去,您是不是會比別人更快到終點? 因此,如果我們著眼於長遠的發展,如果我們選擇值得信任的企業,您應該不能說企業發給我們的股息,是左手換右手,是自己配給自己,若沒填息就是賺了股息賠了價差,錯,那是價差的思維,如果換一個想法來看,請問,我們獲得的股息,難道不是企業「真真實實的現金獲利」嗎?當然是!沒有獲利,哪來的股息可以發,要知道,發股息是發「現金」,企業裡若沒有賺到真金白銀,沒有強大的現金流,發得出股息嗎?當然,我指的是認真經營的好企業,至於少數企業,可能會借錢來發股息,以維持高殖利率的假象,那就得很小心,不要看到高殖利率就一頭栽下去,要慎選企業喔! 而股價是市場上認定的價值,這個是「虛」的,股息是「實」的,因此,短暫的因發了股息而使股價下跌,這並無損於這家企業的價值啊,反而是被低估了,只要能持續賺錢的企業,假以時日,還擔心股價不會回來嗎? 這樣吧,以房子為比喻,我們將房子出租給別人,收租金,跟存了股票,收股息,是不是很類似?我們如果認為「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是很合理的,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租房子給別人是「賺了租金,賠了房價」,這樣很怪吧!賺租金是實實在在的現金收入,房子租給別人的期間,不管房價如何變動,我們也不會賣掉房子啊,又何必擔心房價的起伏?同理,我們以存股的角度來看,股票不會隨意賣掉,那麼我們收到的股息,導致股價下跌,又有什麼關係,反正我們重點在於收「房租」(股息),不是「房價」(股價)啊,更何況,如果是好的企業,其股價或許在短期內,有可能上沖下洗,但長期而言,絕對是上漲的趨勢,如果您有存十年以上的心理準備,那絕對會立於不敗之地。 套一句巴菲特的名言:「如果你一檔股票沒有持有十年以上的打算,那麼連十分鐘都不該擁有。」所以,如果我們打定主意,選定了好標的,那就好好存個十年以上吧,這段時間我們就好好享受它所帶來的收益,基本上有「股息」,好運一點的話還有「資本利得」(價差),如果還能搭配「借券」(借股票給他人,賺取利息),這樣不是達到「三贏」了呢! 多麼美好的假日啊!祝大家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