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來了,怎麼辦?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人改變了120個孩子的命運,自己和全家人的命運也因這些孩子被改變了 前言 抖音上竟然出現柏劍的訊息,內容是:他為了到醫院去陪產,只能把收養的數十個孩子暫時送到寄宿學校,結果,孩子們雖然表面上更加努力的做出良好表現,但內心卻惶惶然,充滿了不安,整天提心吊膽的等待著他們的老爸—柏劍—的歸來,因為他們
前言 學生時代讀過一則故事,印象深刻。記得的劇情是:高僧沒有任何身外物,唯獨寶愛一個甕,有天甕失手落地,高僧竟然望都沒望一眼,施然而去。別人問他原因,他的回答是:「甕已破,視之何益。」 之所以記得,乃因當時覺得其修行異於常人的,高! 想起這個故事後,試著用「甕已破,視之何益。」上網蒐尋,沒想到竟然真
前言 <盆栽故事>有點意思,因此看完且寫完後,想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比較有意思的故事,於是上網用"故事”來查找,結果出來了一個所謂的”故事結構”,點進去一看,原來故事是有結構的(我之前曾描述過類似的主題,但已是好久前了),那,能否找個什麼然後套用這個結構看看是否吻合呢?
故事 看過一個故事,印象深刻,故事是這麼說的: 老禪師最喜愛的盆栽,竟然被負責打掃的小徒弟給摔壞了,小徒弟一時嚇壞了也楞住了。旁邊的師兄之一有點幸災樂禍的說:「喔喝,這下看你怎麼辦?師父一定會很生氣的,一定會把你趕出寺院的!」小徒弟把摔壞的盆栽整理好之後,提心吊膽的去報告老禪師,並準備接受處罰。老禪
繞東華 吃完早餐,約略十點左右,小琴說要去東華大學看看…,我是在東華退休的,但從未去過東華大學(當年花師與東華合併,第二年花師師生要併入東華上課時,我就退休了)。導航顯示騎過頭了,才又轉了回來。標示極小,且學校要從小巷轉進去。直接騎車進校園,警衛也沒管,校園很大,東一座建築,西一個球場,沒有歸屬感,
前言 九月初曾再去花蓮接受震憾(因電腦出問題,因而遲至今才上傳),租車時告知隔天下午三點左右還車,結果車行說今天一點多租,明天多給你一個小時,兩點就是三百元,三點左右要加一個小時,多五十元;不知怎的,聽了不太舒服,因此就放棄了這車行(他們的規定沒錯,只是其語氣和說法令人不舒服);
一人改變了120個孩子的命運,自己和全家人的命運也因這些孩子被改變了 前言 抖音上竟然出現柏劍的訊息,內容是:他為了到醫院去陪產,只能把收養的數十個孩子暫時送到寄宿學校,結果,孩子們雖然表面上更加努力的做出良好表現,但內心卻惶惶然,充滿了不安,整天提心吊膽的等待著他們的老爸—柏劍—的歸來,因為他們
前言 學生時代讀過一則故事,印象深刻。記得的劇情是:高僧沒有任何身外物,唯獨寶愛一個甕,有天甕失手落地,高僧竟然望都沒望一眼,施然而去。別人問他原因,他的回答是:「甕已破,視之何益。」 之所以記得,乃因當時覺得其修行異於常人的,高! 想起這個故事後,試著用「甕已破,視之何益。」上網蒐尋,沒想到竟然真
前言 <盆栽故事>有點意思,因此看完且寫完後,想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比較有意思的故事,於是上網用"故事”來查找,結果出來了一個所謂的”故事結構”,點進去一看,原來故事是有結構的(我之前曾描述過類似的主題,但已是好久前了),那,能否找個什麼然後套用這個結構看看是否吻合呢?
故事 看過一個故事,印象深刻,故事是這麼說的: 老禪師最喜愛的盆栽,竟然被負責打掃的小徒弟給摔壞了,小徒弟一時嚇壞了也楞住了。旁邊的師兄之一有點幸災樂禍的說:「喔喝,這下看你怎麼辦?師父一定會很生氣的,一定會把你趕出寺院的!」小徒弟把摔壞的盆栽整理好之後,提心吊膽的去報告老禪師,並準備接受處罰。老禪
繞東華 吃完早餐,約略十點左右,小琴說要去東華大學看看…,我是在東華退休的,但從未去過東華大學(當年花師與東華合併,第二年花師師生要併入東華上課時,我就退休了)。導航顯示騎過頭了,才又轉了回來。標示極小,且學校要從小巷轉進去。直接騎車進校園,警衛也沒管,校園很大,東一座建築,西一個球場,沒有歸屬感,
前言 九月初曾再去花蓮接受震憾(因電腦出問題,因而遲至今才上傳),租車時告知隔天下午三點左右還車,結果車行說今天一點多租,明天多給你一個小時,兩點就是三百元,三點左右要加一個小時,多五十元;不知怎的,聽了不太舒服,因此就放棄了這車行(他們的規定沒錯,只是其語氣和說法令人不舒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在《也許我們該聊聊》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一個深刻的洞見,來自她的心理師溫德爾的話:「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這句話如同一道光,照亮了我面對困境時的迷茫與無助。提醒我,雖然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可以選擇不讓這些痛苦成為生活的全部......
Thumbnail
人一輩子都得與情緒為伍,有的人被情緒所困、活的糾結且抑鬱,一生過得愁雲慘霧;有的人能理解情緒、掌握情緒,進而排解情緒,生活的海闊天空。
Thumbnail
許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感到焦慮,擔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這種杞人憂天思維模式會消耗大量精力和情感。許多人習慣性壓抑負面情緒,表面上保持陽光,但內心充滿矛盾與不安。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釋放情緒,還會因為隱藏真實感受而加重內心掙扎,產生矛盾。
Thumbnail
儘管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了很多痛苦的事,但是否受苦,卻是可以選擇的。換句話說,痛苦雖然無可避免,但是要如何應對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和狀況,卻是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們應對的心態,將決定我們是否會受苦。
Thumbnail
每個人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心魔,你知道你現在的課題嗎? 來到日本後,我覺得我的情緒總是來的特別明顯,是那種好的時候很好,但不好的時候就一發不可收拾,會鬱悶到想躲起來哭的那種。 我發現觸發情緒都有一些共同點,就是覺得自己的某些領地被侵犯了,但卻發現自己沒有反擊的能力,雖然會想頂嘴、或做一些掙
一切的難,原來從說開了後開始。 人性是複雜的,情緒是複雜的,妳是怎麼度過的? 原以為的想透,原以為的放手,原以為的決定,原來當情緒襲來時,是這麼的不堪一擊與脆弱。 瘋狂的掉淚,不知道是在般年的痛苦後被說「不該只想著自己」,為自己的不值而掉淚,還是看著另一半超脫淡定的態度而為自己感到羞愧。 瘋
Thumbnail
只有我經歷過焦慮的時刻,我才能真正的對於別人的焦慮感同身受。這次短暫的經歷,煎熬、辛苦,但值得!
記憶重複產生或短或長的的情感痛苦。這是一種「餘痛」。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在《也許我們該聊聊》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一個深刻的洞見,來自她的心理師溫德爾的話:「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這句話如同一道光,照亮了我面對困境時的迷茫與無助。提醒我,雖然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可以選擇不讓這些痛苦成為生活的全部......
Thumbnail
人一輩子都得與情緒為伍,有的人被情緒所困、活的糾結且抑鬱,一生過得愁雲慘霧;有的人能理解情緒、掌握情緒,進而排解情緒,生活的海闊天空。
Thumbnail
許多人在生活中常常感到焦慮,擔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這種杞人憂天思維模式會消耗大量精力和情感。許多人習慣性壓抑負面情緒,表面上保持陽光,但內心充滿矛盾與不安。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釋放情緒,還會因為隱藏真實感受而加重內心掙扎,產生矛盾。
Thumbnail
儘管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了很多痛苦的事,但是否受苦,卻是可以選擇的。換句話說,痛苦雖然無可避免,但是要如何應對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和狀況,卻是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們應對的心態,將決定我們是否會受苦。
Thumbnail
每個人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心魔,你知道你現在的課題嗎? 來到日本後,我覺得我的情緒總是來的特別明顯,是那種好的時候很好,但不好的時候就一發不可收拾,會鬱悶到想躲起來哭的那種。 我發現觸發情緒都有一些共同點,就是覺得自己的某些領地被侵犯了,但卻發現自己沒有反擊的能力,雖然會想頂嘴、或做一些掙
一切的難,原來從說開了後開始。 人性是複雜的,情緒是複雜的,妳是怎麼度過的? 原以為的想透,原以為的放手,原以為的決定,原來當情緒襲來時,是這麼的不堪一擊與脆弱。 瘋狂的掉淚,不知道是在般年的痛苦後被說「不該只想著自己」,為自己的不值而掉淚,還是看著另一半超脫淡定的態度而為自己感到羞愧。 瘋
Thumbnail
只有我經歷過焦慮的時刻,我才能真正的對於別人的焦慮感同身受。這次短暫的經歷,煎熬、辛苦,但值得!
記憶重複產生或短或長的的情感痛苦。這是一種「餘痛」。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