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在自己的房間》両両製造聚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點:三餘書店
時間:2022-11-04 19: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doubleandcross/)
有如組曲一般的作品,多段與「女性」有關的故事,然而核心概念不明確、缺乏「主旋律」而顯得參差渙散。
《女孩在自己的房間》是両両製造聚團導演賴家萱、演員陳炤燁,與三餘書店互動碰撞的成果。
三餘書店是位於高雄市新興區的獨立書店,書店所在建物地面上3層、地面下一層、不同樓層各有功能。書店櫃檯位在一樓,一樓也是書籍主賣場,包含三餘選書推薦、高雄在地出版、手工書與繪本;二樓則為書籍賣場及生活創意選物各半,還有咖啡吧檯及沙發座;三樓為藝文空間,用以舉辦互動性較高的活動。三餘書店不定時舉辦講座、新書分享會,活動地點就選在自家三樓。地下一樓則是另一塊藝文空間,通常拿來舉辦相對靜態的展覽,或是作為商品的展示空間,舉辦生活創意選物特賣活動。三樓及地下一樓對外開放藝文團體租借使用。
藝文團體、表演藝術工作者,常租借三餘書店的三樓作為表演空間使用。此次両両製造聚團選在三餘書店呈現《女孩在自己的房間》,不僅使用三樓空間,也使用二樓及一樓空間,並利用陳列、販售的書籍與生活創意選物,作為表演道具。
三餘書店二樓的咖啡吧檯成為《女孩在自己的房間》劇中的廚房料理檯。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doubleandcross/)
全劇由三樓往一樓呈現。三樓空間的自由度較高,燈光、音效、陳設皆由導演決定,演員陳炤燁在三樓說了兩則關於女孩的童話/寓言故事,又以成年女兒的角度說了一則關於一位奇葩、任性、幼稚媽媽的故事,時而以物件劇場/偶戲方式呈現,時而由陳炤燁獨角表演。這幾個故事皆與「家」有關--家的定義、家人的定義與互動、家是安全的城堡或是限制自由的囚房。
觀眾移師二樓後,以三餘書店既有的咖啡吧檯及書架,充作民宅開放廚房與客廳空間,演員陳炤燁化身為孤身在家帶小孩若不是崩潰中就在崩潰邊緣的全職媽媽。在這個故事裡,看不到父親,也看不清幼兒的性別,只有媽媽,沒有女孩。
最後,觀眾根據工作人員指示,來到一樓書籍展售區,演員陳炤燁時而身為說書人,引導觀眾參與演出,時而化身13歲的安妮,上演《安妮日記/Tagebuch der Anne Frank》中躲藏在密室的處境與心境。依據日記中的描述,密室只有兩間臥室與一個客餐廳卻收容了3戶人家,安妮被迫與外人分享臥室,沒有自己的房間。
導演將多張寫有劇情的紙板夾藏在三餘書店一樓書籍展售區的書架上與展示櫃上,請觀眾找出紙板並讀出內容。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doubleandcross/)
雖說為劇名為《女孩在自己的房間》,卻只見女性--未必是女孩,不見房間。
關於空間,除了呈現《安妮日記》時,安妮對於沒有自己的房間感到憤恨,其他橋段皆未提及「自己的房間」,反而是「家」的概念反覆出現,然而「家」和「自己的房間」指涉概念與範圍天差地遠,無法相互取代,「自己的房間」必然指示特定的空間,且該空間有明確的所有權人,而「家」未必是指涉實質空間,可能是歸屬感,也可能是人與人的互動關係,可能一個人單獨所有,也可能必須與多人共享。以《女孩在自己的房間》在書店二樓呈現的故事為例,故事中的媽媽被母職囚困於家中,總是無法出門倒垃圾,同時也因為母職不可能擁有自己的房間。
關於性別及年齡,除了《安妮日記》的安妮是個13歲的女孩,以及三樓呈現的兩段童話/寓言故事中提及女孩--精準而言,只是口述故事時稱呼她們為女孩,她們都到了可以獨立離家旅行的年紀,顯然比「女孩」更年長,至於二樓呈現故事中看顧小孩的媽媽,與三樓關於奇葩母親的故事,故事中出現的女性角色都已成年多年,不再是女孩。
《女孩在自己的房間》由5段故事組合而成,除了每個故事都是以女性為主角之外,找不到其他可以串起5段故事的核心概念。這一晚,我看著同一位演員陳炤燁,絮絮叨叨地訴說了5位女性各自的生命困境與抱怨。
----------
製作單位:両両製造聚團
導演/共同編劇:賴家萱
演出/共同編劇:陳炤燁
製作統籌:左涵潔
技術統籌:邱劉亞婷
排練助理:張郡庭
平面設計:程佳德
劇照攝影:吳柏源
音樂出處:大恭
執行協力:劉韋均、董彥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4會員
210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stone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推薦度:★★★☆像一杓糖送進機器裡,轉出一大綑棉花糖,甜膩、鬆軟、空虛。
推薦度:★★★☆讀劇會全長90分鐘,演員表現中規中矩。千絲萬縷的想法,全因劇本而生。
推薦度:★★★★沒有臺辭,沒有明確劇情,僅透過演員肢體與大片塑膠薄膜,《山鬼》成功呈現一場極有張力的演出。
推薦度:★★★★《半島體制》無意諷諭當前政黨與政治人物,而想更宏觀地質問身分認同、選舉行為及背後的體制。
推薦度:★★★☆結合沉浸式劇場及VR播放的演出,現場演員的表演有效彌補VR的缺失與不足。
推薦度:★★★★「無眠」只是最外顯、最明確的症狀,骨子裡是死亡、自殺、倖存者內疚、告別與放手。
推薦度:★★★☆像一杓糖送進機器裡,轉出一大綑棉花糖,甜膩、鬆軟、空虛。
推薦度:★★★☆讀劇會全長90分鐘,演員表現中規中矩。千絲萬縷的想法,全因劇本而生。
推薦度:★★★★沒有臺辭,沒有明確劇情,僅透過演員肢體與大片塑膠薄膜,《山鬼》成功呈現一場極有張力的演出。
推薦度:★★★★《半島體制》無意諷諭當前政黨與政治人物,而想更宏觀地質問身分認同、選舉行為及背後的體制。
推薦度:★★★☆結合沉浸式劇場及VR播放的演出,現場演員的表演有效彌補VR的缺失與不足。
推薦度:★★★★「無眠」只是最外顯、最明確的症狀,骨子裡是死亡、自殺、倖存者內疚、告別與放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的這個書名帶有一種普通感,就連裡頭出現的角色也時時刻刻流露出一股很平凡的氣質,是一個日常向的故事。它好看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生切片裡所顯現的醍醐味,往往透過角色的靈巧或笨拙,由三浦紫苑式的妙語如珠與幽默感傾瀉而出。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我本來就超級戀家,也很喜歡看家居設計的節目,所以看這本圖文書《戀家的人》簡直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此書其實沒有任何故事內容,就是畫五個獨居女子的小窩,畫她們在自己的家時會做什麼,每一幅圖都充滿著細節,每一幅圖都可以讓我看很久很久,想看這個家的每一個細節。 看著看著,我就會想,哎呀,我完全沒有試過
Thumbnail
三月「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劇本創作3之3──那場穿越時空的哀戀……
失去的青春與尋找自我的時刻。尋覓心中的房間。在臺北的每個角落,找到安放情感的場所。無處安放的悲傷也許需要向外尋找才能明白。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的這個書名帶有一種普通感,就連裡頭出現的角色也時時刻刻流露出一股很平凡的氣質,是一個日常向的故事。它好看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生切片裡所顯現的醍醐味,往往透過角色的靈巧或笨拙,由三浦紫苑式的妙語如珠與幽默感傾瀉而出。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我本來就超級戀家,也很喜歡看家居設計的節目,所以看這本圖文書《戀家的人》簡直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此書其實沒有任何故事內容,就是畫五個獨居女子的小窩,畫她們在自己的家時會做什麼,每一幅圖都充滿著細節,每一幅圖都可以讓我看很久很久,想看這個家的每一個細節。 看著看著,我就會想,哎呀,我完全沒有試過
Thumbnail
三月「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劇本創作3之3──那場穿越時空的哀戀……
失去的青春與尋找自我的時刻。尋覓心中的房間。在臺北的每個角落,找到安放情感的場所。無處安放的悲傷也許需要向外尋找才能明白。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