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書,看到書名,就覺得應該立刻收入囊中,這本書就是其一。這本書沒有起承轉合的文筆、發人深省的道理或令人玩味再三的故事。它只是好好的訴說那些我們在「等待成為自己」的日子,它只是緩緩的道來曾經的徬徨、無力、挫折、難過⋯⋯那些我們不那麼喜歡,卻又得面對的日子。


與親人相處,我扮演一個好孩子的角色,對那些「我是為你好」、「忠言逆耳」、「過來人的建議」和無數的「你應該」,我微笑接受,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淡化這些記憶,盡量不再想起,因為這讓我自己不快樂。

與「不想往來的人」相處,通常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選擇、必須妥協,而這些人往往會讓我疑惑自己自己的存在,讓我不開心,而我卻又無能為力。有時候我會想改變這一切,卻又徒勞無功,還沒開始,卻被對手宣判結束,裁判已舉起他的手,勝利的獎盃已經在對手懷裡,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那些戴上面具的日子,面具遮住了臉,也遮住了心,不知道多久才可以讓面具放假,讓「自己」出來透氣,療癒「自己」的脆弱,堅強「自己」的內心,然後好好的面對「自己」。

不過,我知道,日子不總是只有「不好過」的那些,也有那樣的日子,我會深刻的感受到被愛、被關心⋯⋯然後我會對這些人打從心裡說:「我愛你。」和「謝謝你。」你們在很多時候、很多日子都救贖了我的心和靈魂,在那些我望不到黑暗盡頭、在那些我以為我根本不值得存在的時候,每一份愛和關心都承接住我了。就像滂沱大雨裡,對狼狽的我遞來一把傘,一杯熱飲,為我擋住了風雨,也給了我溫暖。
這本書寫出、畫出那些我難以開口的不堪,然後輕輕撫平我的傷痛。我曾想著用不同的「快樂」遮住那些「傷痛」,就像女孩們的遮瑕膏一般,假裝沒有這些「疤痕」,假裝我很好,但這本書洗去了遮瑕膏、拿走了面具,讓我面對自己,用最溫柔的方式讓我對自己坦誠,然後努力成為「自己」。如果暫時無法不在乎那些「傷痛」,就先放著吧!
封底裡的一句話:
每段人生都在千萬個日子裡。——詹姆斯.喬伊斯
願這千萬個日子裡,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成為自己」。
文/盧卡・托托里尼
圖/丹妮拉・提耶尼
譯/楊馥如
出版/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