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林義和時期,四維這裡非常熱鬧,可是有小上海之稱呢!
因五大洋渡海登島,追憶「義和時代」
馬祖南竿最西邊的四維村,有位現年86歲的劉治國先生,曾擔任第二、三、五、六、七屆四維村村長一職,長達20年的服務生涯,即便卸任,村中大小事仍會向他請教,大家都尊稱他「老村長」。民國25年劉老村長在福建連江縣市定海村出生,三歲時以五大洋被賣到四維養父家。那時中國對內有共匪作亂,對外有日本軍騷擾,東南沿海成了三方勢力的兵爭之地,即便馬祖被列為重點區域,派專員督導管制,仍舊盜匪四起、公權力不彰,為求生存許多閩海梟雄紛紛崛起,展開明爭暗鬥的戰亂歲月。
在兩岸兵戎相見的年歲裡,四維村的林義和率眾強劫被日軍扣押的商船,此後往返福州、連江等地經商,曾被委任縣府探警負責海上緝私,也曾擔任日本傀儡政權「福建和平救國軍」第二集團軍第一路軍司令,一生斡旋在不同勢力之間,32歲便因日軍猜忌懷疑與他方勢力的盤算下,喪生於汪洋中。老村長孩提時代受戰亂影響,為了生存及避難,自小歷經往返兩岸的清苦歲月,目前定居於四維村,回憶起早年的「義和時代」,彷彿歷歷在目。
林義和時代的四維風光
「以前林義和時期,這裡非常熱鬧,可是有小上海之稱!」民國30年林義和在南竿芙蓉澳大興土木,根據劉老村長的記憶,連結四維村和芙蓉澳的魚路古道,不像現在種滿樹、長滿草,那時全都是房子,而晚上芙蓉澳更是燈火通明、攤商林立,麵館、菜館、餅店、福州戲台、鴉片館、妓院、麻將館點亮黑夜。
「很多長樂、連江、平潭、福清的人都會在這裡做生意,你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想買什麼就有什麼!」、「當時林義和勢力很興旺,有四條砲艇在這活動,做生意的人來這都需要向他繳保護費,若沒繳納的話,貨物可是全數充公,直接扣押呢!」當時林義和約有兩個營的兵力,除了商業貿易,也在此處蓋了發電廠、碾米廠、兵工廠,製作機槍武器,據說數百艘的船隻一路從芙蓉澳停泊至科蹄澳,當時繁華榮景對六歲的劉老村長留下一抹豔麗色彩。
根據《連江縣志》、《馬祖兵事》記載與後代文史資料,林義和曾在四維村建有司令部、部屬公館、兵工廠、參謀室等空間。在林義和義氣風發的年代,四維村達到前所未有的熱鬧與繁榮,劉治國老村長的養父擔任林義和的砲艇艇長;住附近的張依伙是林義和的商業夥伴,負責跑船到上海、浙江,透過貿易獲取物資;而斜對角傾頹的閩東建築過去曾是鴉片館,從完好的外牆、兩層樓的石砌民居,可看出屋主的經濟條件富裕,然而林義和倒台後,四維聚落熱鬧光景不再,劉老村長的養父帶著全家搬到到中國避難,轉行跑船,有次養父原本要跑船到上海,半路卻被日本人劫掠船隻,沒幾年的時間便撒手人寰。
村長之外:養殖、道士、蓋廟的斜槓人生
之後劉老村長跟著母親回到四維,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馬祖因地處重要戰略位置,變成重要的軍事之地。原本的繁華榮景變成國軍駐守,曾經討沰、打魚的澳口佈下地雷,晚間的炮火聲在耳裡留下殘響。為了生存,劉老村長做起各樣工作,最早在縣黨部當幹事,也曾在芙蓉澳養殖裙帶菜及牡蠣,後來和馬港陳壽山道長學做道士,「死人、活人的生意我都做!」當時做道士生意很好,四鄉五島各個地方都有儀式要舉行,「還有人專程從東引下來載我呢!」說起道士生涯,劉老村長眼神充滿自信,神采飛揚。
「以前村長沒有很多錢,沒什麼人要做。」20年的村長生涯,劉老村長掌管大小事務,而西尾天母宮修繕一事,便是當時他向司令官請求協建。西尾天母宮原先在芙蓉澳一帶,供奉天母娘娘等各神祇,後來發生不明火災,在天母娘娘指示下於民國50年在現今位置重建。而民國70年木造廟宇的屋瓦、柱樑損壞,劉老村長四處籌款,「這個廟後來沒有花很多錢,建商幾乎只拿材料錢而已!」在各方協助下,重新建造鋼筋水泥的山牆式廟宇。天母宮作為四維村的信仰中心,和居民的生活相當緊密,每年元宵、補庫、天母娘娘聖誕,劉老村長都在村辦、西尾天母宮來回穿梭,安頓各項事務。
逆流回望,消逝的時代記憶
林義和時代的燦豔光景,只活在耆老的記憶裡,付之闕如的文獻和無跡可尋的遺址,只能用想像去臨摹當時的熱鬧模樣,而隨著時代越來越遠,曾經的年輕小伙子如今也垂垂老矣,那些還未說出口的故事被時光遺忘,成為無法追溯的歷史。劉老村長歷經最好的時代,也走過最壞的時代,曾經鮮活的名字已然逝去,但他還用力書寫著腦海殘存的記憶,回望曾經的風光,關於四維的故事將繼續傳唱。
文獻資料參考:馬祖記憶庫、馬祖文化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