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天鵝與蝙蝠

讀書心得:天鵝與蝙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鵝與蝙蝠是東野圭吾2022年1月於台灣出版的著作

故事起於一位評價非常好的律師(白石健介)之死,經過警察們的走訪調查,層層抽絲剝繭之後,得知兇手是一位名叫倉木達郎的人。

本以為就此破案,然而白石健介的女兒白石美令卻覺得兇手殺死自己爸爸的理由太過牽強,那個兇手口中的爸爸,絕非她所認識的爸爸。她想找出真相,而非真兇。

倉木和真是兇手達郎的兒子,原為社會菁英的他,在一夕之間變成殺人犯之子之後,等同失去人人稱羨的工作,從此都得揹負著殺人犯之子的罪名;但他更在意的是,他所認識的爸爸,不可能會因為那個理由而殺人。即使和真想和獄中的爸爸面對面,了解真相,但爸爸卻始終避不會面,只要和真原諒他所作所為。

和真心裡仍究放不下心中的存疑,多次到犯罪現場,想要知道並體會爸爸犯罪當下的心情及經過。也因此和被害者的女兒白石美令相識。加害者家屬和被害者家屬間,本應該是互相不諒解的,但他們之間居然同為想解開案件背後那不為人知的真相,而產生共鳴,甚至有了想一起解開謎團的默契。

警方雖然已對此案進行結案,但其實心裡也覺得事件過程還有太多難以解釋的地方,所以也默默的跟著和真、美令一起持續調查。

反轉再反轉的劇情,不只牽扯出20年前的案件,也連帶表現出青少年在殺人之時,其實沒有原因,他們就只是想殺人而已,令人不寒而慄。另外也描述了一個記者如何進行誘導式訪問,再將訪問內容曲解後,公諸於眾,而讓輿論大肆韃伐兇手。

一個錯誤的形成,雖然可能是始於一個人,但錯誤要被掩蓋,就需要有其他人的協助。然而,不論你用再正義的藉口,都不是犯法的理由。幾十年的負罪感會一直折磨著自己,然後或許不只是自己贖罪才夠,就像故事中的白石健介和倉木達郎兩人,當年還年輕的兩人,因為一個壞蛋而認識,進而成為共犯;然而做錯事的兩人,雖然不再互相聯繫,但卻在數十年後,一個變成被害者,一個成為加害者,他們願意這麼做的原因,都只有一個:贖罪。倉木達郎甚至連兒子和真的未來也一併賠了進去。

而故事中,有如天鵝與蝙蝠兩個極端般存在的和真與美令,最後又會如何呢?

精彩的故事,很值得一看再看。

avatar-img
Kemy的享念的沙龍
22會員
7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emy的享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我們的文藝營,是滿懷熱情的學生們自己主動辦理的。昨日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說他想幫他的女兒繳報名費,但有一些細節想確認。我只是個聯絡窗口,詳情都要還要跟主辦的同學確認後才能回覆。但竟也無意間和這位媽媽稍微聊了一下: 媽媽:「我基本上都是尊重小孩子啦,像他們在做什麼,我其實也都不清楚,像這個活動的報
在FB上,看見了公視播出的「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紀錄片,裡頭部份內容值得我寫下來與各位分享。   以下是片頭對這部紀錄片的簡介: 「傳奇紀錄片大師懷斯曼,帶領觀眾深入歷史地標「紐約公共圖書館」,探索其獨到的入世之舉,如何成就紐約最美的人文風景,體現深植人心的美國民主信仰。」 紀錄片連結在此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我們的文藝營,是滿懷熱情的學生們自己主動辦理的。昨日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說他想幫他的女兒繳報名費,但有一些細節想確認。我只是個聯絡窗口,詳情都要還要跟主辦的同學確認後才能回覆。但竟也無意間和這位媽媽稍微聊了一下: 媽媽:「我基本上都是尊重小孩子啦,像他們在做什麼,我其實也都不清楚,像這個活動的報
在FB上,看見了公視播出的「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紀錄片,裡頭部份內容值得我寫下來與各位分享。   以下是片頭對這部紀錄片的簡介: 「傳奇紀錄片大師懷斯曼,帶領觀眾深入歷史地標「紐約公共圖書館」,探索其獨到的入世之舉,如何成就紐約最美的人文風景,體現深植人心的美國民主信仰。」 紀錄片連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