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放下手機,是好的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vatar-img
58會員
176內容數
你今天好嗎?每個禮拜三,都會在這裡分享一本啟發我的好書。希望閱讀後的你,哪怕只有一句覺得有道理,就是我寫文章最大的動力。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非常歡迎在底下留言。期待你的光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駱和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在還沒買鋼琴前,去體驗的時候,老師說:雖然她不知道其他老師是怎麼教學生,不過她說過她從來沒有罵過學生,都是使用鼓勵方式教學。 她提到自己很幸運,一路走來所遇到的老師都類似這樣;也說很多時候學生沒辦法繼續學習下去,跟老師教學態度有很大的關係。 自開始上課到現在,老師也真如她所說,展現那異於我們的耐
應該是發生在印度吧,一群實驗者將灌有遊戲的電腦坎在牆上,任憑當地的孩子們去操作。 一段時間後,這群常去玩遊戲的小朋友,在零電腦基礎之下,依然可以玩出一些成績。 由此可見,只要你對一件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它已經不再是什麼問題了。 記得被劈腿的那年,為了療傷,我接觸了單速車 Fixed gear。當初
蘇格拉底說:「未接受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過的」。怎麼說呢? 我們先來聽聽林從一校長怎麼講,他說:哲學檢視使我們可以專注在更為根本而重要的信念和價值,使我們的思考,行動與生活更為穩固,不為浮光掠影、嘈雜意見左右。 在這邊的檢視我覺得可以當作是反思,簡單講就是自我檢討,一個會每天檢討自己言語和行動的人,這
為了好好教育我們家大小姐,前陣子看了一本由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著作的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我在這邊直接引述作者所說:「其實你身懷許多與孩子互動的法寶卻不自知。先從改變觀點與視角開始,你可以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透過與孩子的有效對話,成為一個身心安定的大人」。
我一直希望好好的教導我的女兒,不是希望女兒能夠按照我的期待去成長;而是希望她能夠發展出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懂得處理人生中包羅萬象的問題,而且不會輕易被別人左右。 就好像林從一校長給女兒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思想工具箱,我希望能夠準備一套給她。
同理心不只是運用在大人身上,對小孩同樣有效,可是一般人普遍不這麼想,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因此以自己的價值觀放在孩子身上。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想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首先要改變自己既有的態度與思考的框架。 而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積極給予適當回應,是了解與增進親子關係的關鍵。 對於大小姐來說,爸爸是一個
我們在還沒買鋼琴前,去體驗的時候,老師說:雖然她不知道其他老師是怎麼教學生,不過她說過她從來沒有罵過學生,都是使用鼓勵方式教學。 她提到自己很幸運,一路走來所遇到的老師都類似這樣;也說很多時候學生沒辦法繼續學習下去,跟老師教學態度有很大的關係。 自開始上課到現在,老師也真如她所說,展現那異於我們的耐
應該是發生在印度吧,一群實驗者將灌有遊戲的電腦坎在牆上,任憑當地的孩子們去操作。 一段時間後,這群常去玩遊戲的小朋友,在零電腦基礎之下,依然可以玩出一些成績。 由此可見,只要你對一件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它已經不再是什麼問題了。 記得被劈腿的那年,為了療傷,我接觸了單速車 Fixed gear。當初
蘇格拉底說:「未接受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過的」。怎麼說呢? 我們先來聽聽林從一校長怎麼講,他說:哲學檢視使我們可以專注在更為根本而重要的信念和價值,使我們的思考,行動與生活更為穩固,不為浮光掠影、嘈雜意見左右。 在這邊的檢視我覺得可以當作是反思,簡單講就是自我檢討,一個會每天檢討自己言語和行動的人,這
為了好好教育我們家大小姐,前陣子看了一本由諮商心理師胡展誥著作的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我在這邊直接引述作者所說:「其實你身懷許多與孩子互動的法寶卻不自知。先從改變觀點與視角開始,你可以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透過與孩子的有效對話,成為一個身心安定的大人」。
我一直希望好好的教導我的女兒,不是希望女兒能夠按照我的期待去成長;而是希望她能夠發展出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懂得處理人生中包羅萬象的問題,而且不會輕易被別人左右。 就好像林從一校長給女兒的一套解決問題的思想工具箱,我希望能夠準備一套給她。
同理心不只是運用在大人身上,對小孩同樣有效,可是一般人普遍不這麼想,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因此以自己的價值觀放在孩子身上。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想要有和諧的親子關係,首先要改變自己既有的態度與思考的框架。 而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積極給予適當回應,是了解與增進親子關係的關鍵。 對於大小姐來說,爸爸是一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黑水跟比企谷正在一樓的一處階梯上用餐,這裡完全沒有除他跟比企谷以外的人,而且還會有風的吹拂,簡直是塊風水寶地   “所以,你跟材木座後來有怎樣嗎?”黑水好奇的詢問比企谷   此時離材木座的委託已經過了快十天了,不過黑水不知道比企谷跟材木座怎樣就是了   “你們怎麼在這裡”由比濱疑惑的說著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孩子大量使用手機導致閱讀能力下降。 這篇文章談談依賴手機的問題,與閱讀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學齡時期是孩子們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但在學習的時候「聽力」佔很重要的因素,「聽力健康」如果沒顧好,學習狀況會很吃力甚至影響社交。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厚修、晏伶氣勢高漲的較勁高層送的巧克力,宥宥也有收到但卻意外離開了。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黑水跟比企谷正在一樓的一處階梯上用餐,這裡完全沒有除他跟比企谷以外的人,而且還會有風的吹拂,簡直是塊風水寶地   “所以,你跟材木座後來有怎樣嗎?”黑水好奇的詢問比企谷   此時離材木座的委託已經過了快十天了,不過黑水不知道比企谷跟材木座怎樣就是了   “你們怎麼在這裡”由比濱疑惑的說著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孩子大量使用手機導致閱讀能力下降。 這篇文章談談依賴手機的問題,與閱讀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學齡時期是孩子們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但在學習的時候「聽力」佔很重要的因素,「聽力健康」如果沒顧好,學習狀況會很吃力甚至影響社交。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厚修、晏伶氣勢高漲的較勁高層送的巧克力,宥宥也有收到但卻意外離開了。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