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秦穆公 之二 五羖大夫

春秋五霸秦穆公 之二 五羖大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看到喜歡的東西要怎麼樣下標才能買到賺到呢?有時候一件商品的定價跟客人有多想要他有關。春秋五霸秦穆公就是一個真正懂採購的高手級別人物~

唇亡齒寒中,虞國慘遭滅國,虞國官員成為晉國的俘虜,百里奚就是其中一位。

成語“秦晉之好”常用以祝賀結婚誌喜,原因在於秦國與晉國時常兩姓聯姻。而就在晉獻公將女兒嫁給秦穆公時,百里奚便被選為陪嫁的眾多奴隸之一,

百里奚當然滿心不願意當奴隸陪嫁去秦國,因此半路上一找到機會就逃跑,一路跑到南方的楚國,卻還是被楚國人抓住。

這時候的秦穆公還很年輕,才即位五年而已,充滿企圖心的他正想網羅天下人才協助他治理秦國,讓秦國成為首屈一指的強國。他聽說百里奚是個賢能的人,得知百里奚在陪嫁隊伍中落跑到楚國被抓住,就想花大錢把他贖回來。可是,秦穆公實在是個非常會做生意的人,他竟然只用了五張便宜的黑羊皮就買到百里奚這個人。

到底看到非買不可的東西應該怎麼下標才能買到賺到呢?

秦穆公盤算,楚國人和晉國人都把百里奚當作無用的奴隸,如果我拿這麼多錢去贖百里奚,那大家不就知道百里奚價值非凡了嗎? 到時候要嘛哄抬價格,要嘛楚國人把百里奚留下,那我就沒機會跟百里奚合作了。

聰明的秦穆公於是派人去跟楚國說:「這個百里奚是我家夫人陪嫁的奴隸,我們願意用五張黑羊皮買回逃跑的奴隸。」

五張黑羊皮是很便宜的,楚國人因為認為百里奚沒什麼價值,因此同意把百里奚賣回給秦穆公,做個順水人情。沒想到,秦穆公聰明的生意頭腦讓他順利得到日後幫助他成為春秋五霸的人才。後來,百里奚就被稱為五羖大夫,有羊字邊的羖就是黑羊皮的意思,五羖大夫就是五張黑羊皮換來的大夫。

但是大家應該想不到,這時候的百里奚已經七十多歲了,莫怪乎楚國會輕易地放掉已經是個老爺爺的奴隸~ 但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爺爺,又是個亡國之臣,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百里奚到了秦國後,秦穆公很誠懇地跟百里奚討論國家大事。

但百里奚說:「我不過是過亡國之臣,有什麼值得問的呢?」

言下之意是:如果我是個真正賢能的人,虞國怎麼會亡呢? 既然虞國滅亡了,就代表我沒有您想像的賢能。

但秦穆公說:「就是因為虞國國君沒有重用你,虞國才會滅亡。」秦穆公表明於國之亡不是百里奚的錯。

秦穆公和百里奚談了三天的國事,決定要好好重用百里奚,讓他當秦國的大夫。

人生走到七十多歲,終於遇到慧眼識英雄的老闆,給你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工作,有了這麼好的機會,這時候可以作的事非常多,請問你會作什麼呢?

沒想到百里奚竟然是向秦穆公推薦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完全不害怕被厲害的人超越。他推薦的人名叫蹇叔。

百里奚說:「我的朋友蹇叔比我還賢能,我曾經在齊國窮到在街上討飯,是蹇叔收留我給我一口飯吃。我有機會幫齊國國君工作,蹇叔阻止了我,後來齊國大亂,我才沒有受到影響。我後來還有機會幫周王室的王子饋養牛,蹇叔又勸我離開,果然避開了王子饋引發的亂事。

當我要去虞國當官時,蹇叔又阻止我,我知道他是對的,但那時候我想要有工作有財富,因此還是去了,最後落的虞國滅亡,我淪落為奴隸。因此可知,蹇叔比我還有眼力與才能。」

秦穆公聽了百里奚的推薦,就去禮請蹇叔到秦國當上大夫,在百里奚和蹇叔的協助下成就後來的霸業。

年輕的秦穆公,膽敢啟用年紀大上他好幾輪、過去沒有顯著政績的百里奚,也是頗有用人的膽識。

百里奚一生工作不順,到了七十多歲還淪為奴隸。但他憑藉多年累積的見地與能力,擺脫淒慘晚年的命運,不只自己翻身,也帶著恩人老友一同上位。百里奚懂得知恩圖報、推薦賢才、因此成為春秋歷史上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1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瞬花時 的其他內容
中國故事分類有成語故事、中國童話故事、歷史名人故事…..等等,許多故事也許我們曾經聽過、讀過,但卻可能不知道A故事原來跟B故事有關係; 也可能不知道A故事後面可能會引起的歷史連鎖效應。 把熟知的故事連連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接下來要分享的的”唇亡齒寒”和“秦晉之好”。
年輕老闆應該重用老臣嗎?這是一個接班人的大哉問。老臣掌握資源、人脈又有經驗,但往往成為年輕少主改革的阻礙。留任老臣是“借重”還是無法斷捨的人情關係?
是真心以待還是利益交換?我們都希望別人對我真心以待,那我的初心是什麼?成人的世界,真心與利益往往有個成份比例。這件事,兩千年以前孟嘗君就發現了,後來廉頗也知道了。而我,我不想知道,但我也知道了.
中國故事分類有成語故事、中國童話故事、歷史名人故事…..等等,許多故事也許我們曾經聽過、讀過,但卻可能不知道A故事原來跟B故事有關係; 也可能不知道A故事後面可能會引起的歷史連鎖效應。 把熟知的故事連連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接下來要分享的的”唇亡齒寒”和“秦晉之好”。
年輕老闆應該重用老臣嗎?這是一個接班人的大哉問。老臣掌握資源、人脈又有經驗,但往往成為年輕少主改革的阻礙。留任老臣是“借重”還是無法斷捨的人情關係?
是真心以待還是利益交換?我們都希望別人對我真心以待,那我的初心是什麼?成人的世界,真心與利益往往有個成份比例。這件事,兩千年以前孟嘗君就發現了,後來廉頗也知道了。而我,我不想知道,但我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