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握奇經》與奇兵八陣】

《握奇經》。
傳說中由風后所寫的兵法,如果你喜歡《火鳳燎原》,可能就會知道,這就是《八陣圖》的出處。
早在東漢班固做《漢書》時,就不認為這些掛風后名字的作品是「正傳」。而且當時並沒有《握奇經》的名稱。
大家比較認為,《握奇經》是推崇諸葛亮八陣圖的人,託名所做。畢竟主要能找到的先代推廣者,就是復原孔明八陣圖的馬隆。
以我的程度要來解讀《握奇經》應該是太早了,但凡事講求一個緣,先看不吃虧。總之算是不負責任翻譯就是了。
開章第一句就是:「經曰: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或總稱之。
剛好前面司馬穰苴教過了,餘奇或握奇解釋為多出來的數,也可以看作中軍。
「先出遊軍定兩端,天有衡圓,地有軸,前後有沖,風附於天,雲附於地。」
「沖有重列各四隊,前後之沖各三隊。風居四維,故以圓。」
「軸單列各三隊,前後之沖各三隊。風居四角,故以方。」
「天居兩端,地居中間,總為八陣。」
何謂八陣?
這邊我們可以看到,八陣至少有兩種布法。「隊」是單位,五十人的意思。把隊當陣就是誤解。
「陣訖,遊軍從後躡敵,或驚其左,或驚其右,聽音望麾,以出四奇。」
這邊,兩端的遊軍不算兩陣,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從後方驚擾敵軍,然後藉四奇進攻。
四奇是啥?
「天地之前沖為虎翼,風為蛇蟠,圍繞之義也:虎居於中,張翼以進;蛇居兩端,向敵而蟠以應之。」
「天地之後沖為飛龍,雲為鳥翔,突擊之義也:龍居其中,張翼以進;鳥掖兩端,向敵而翔以應之。」
看了這兩句我們就會懂,天有前後沖,地也有前後沖。這是四奇陣。
天衡圓(天沖),地軸,風,雲,是四正陣,合為八陣。
這個後面也寫了:「三十二隊天沖,十六隊風,八隊天前沖,十二隊地前沖,十二隊地軸,八隊天後沖,十二軸地後沖,十六隊雲
會很難懂的原因是,一陣裡面是有好幾隊可以自由運用的。以後可以拿出來跟人家吹你知道八陣是哪八陣了。
運用的原則是:「虛實二壘,皆逐天文氣候、向背山川利害,隨時而行,以正合,以奇勝。
光是這樣已經可以有很多想像了,不過先繼續往下。
「天地以下,八重以列。或曰:握機望敵,即引其後,以掎角前列不動,而前列先進以次之。或合而為一,因離而為八,各隨師之多少,觸類而長。」
中軍,指揮系統就是「握機」。把握機會,見機行事(觸類而長)。讓隊列推進,看是集中突破,或是分散包圍,端看你的兵力有多少。
「天或圓而不動,前為左,後為右,天地四望之屬是也。天居兩端,其次風,其次雲,左右相向是也。」
圓陣,前後沖分列左右,這是天地四望。應該是防禦圓陣。
圓陣時風在四維,天分到兩端,以風雲次之,則是應對左右來敵的方法。
「地方布,風雲各在前後沖之前,天在兩端,其次地居中間,兩地為比是也。」
方陣,風在四角,風雲都在前後沖之前。天在兩端,地在中間。
這邊有點亂的原因是,天地風雲是四個部隊,也是四種陣型。
天地容易分,部隊是天沖地軸,陣型是天圓地方。
風雲無法分,風雲就是八陣的奧妙之處,是可以配合另外六個部隊來展開不同陣型的機動隊。
「縱布天一,天二次之;縱布地四,次於天後;縱布四風,挾天地之左右。天地前沖居其右,後沖居其左,雲居兩端。虛實二壘,則此是也。」
這是第二次講到「虛實二壘」。
我的理解是這樣,天地為實,風雲為虛,不是絕對。也可以轉成天風為虛,地雲為實。
也就是戰力的流動,《HUNTER X HUNTER》有講過這件事。
以《握奇經》載有的轉換來看,地軸應該是八陣核心,而風雲是流動的。你可以根據風雲的變換來調動八陣要應付怎麼樣的敵人。
怎麼調動?接著就說指揮方式。
角音二:初警眾,末收眾。
革音五:一持兵,二結陣,三行,四趨走,五急鬥。
金音五:一緩鬥,二止鬥,三退,四背,五急背。
麾法五:一玄,二黃,三白,四青,五赤。
旗法八:一天玄,二地黃,三風赤,四雲白,五天前上玄下赤,六天後上玄下白,七地前上玄下青,八地後上黃下赤。
陣勢八:天,地,風,雲,飛龍,翔鳥,虎翼,蛇蟠。
號角,就是上下課鐘聲,開始前跟結束時使用。
是兩種不同的號角,不是單純的兩種信號,實際上大軍最多也跟後面一樣會用到五種號角。
不是擊鼓前進鳴金收兵嗎?時代不同嗎?
沒,下面的革音就是鼓聲,有五種。慢板,快板,慢加邊,快加邊,只敲邊……我猜是這五種啦比較好分辨。
持兵是進入備戰姿態,結陣組成陣型,推進,快速前進,跟打他個花開富貴。
但千萬不要問哪種是哪個指令,看過棒球場邊打暗號嗎?大家的手勢就那幾種,可是代表的意思只有隊伍自己知道。
雖然我大概可以掰一套出來。
鳴金一般認為是敲鑼啦,不過敲鑼怎麼可能敲五種?用不同金屬器具可能性比較大。
一緩鬥,二止鬥,三退,四背,五急背。就字面上來看應該也是三種就夠了。
麾一般認為是長長的像招魂幡的玩意,玄是黑色,至於五色麾跟八色旗在指揮什麼?
八色旗很簡單,你一看就知道對應八陣。
主陣舉赤風旗革音三,就是風陣前進的意思。
但我們說了,一陣不只一隊。
麾法我想就是微操控:可以做到風陣左翼第三小隊前進這種指令。
最後的陣勢則是用金革音來切換的,二金二革為天,三金三革為地,三革四金為虎,就不全列了考試又不會考。
金革音搭麾旗就是指定部隊動作,金革音加角音則是全軍號令。
在變陣指令中加角音,就是複合陣型變化。
理論上的基本說明就到這裡,接下來就是武功秘訣,老實說我還滿推薦讀一讀的。
這段八陣總訣據說就是馬隆寫的,八陣圖界的令狐沖。(發明人是獨孤求敗風后,繼承人是風清揚諸葛亮)
很簡單也很有想像空間,只要你基本學好了。
比方這個風陣:「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蛇,其意漸玄。風能鼓動,萬物驚焉;蛇能圍繞,三軍懼焉。
風陣變化多端,主要在擾敵而不在攻敵。
這時候補上地軸:「天地後沖,龍變其中。有手有足,有背有胸。潛則不測,動則無窮。陳形亦然,象名其龍。
龍跟蛇很像,但不一樣。
有手有足,有背有胸」就顯示了龍陣要展開攻擊,有攻擊的強勢點(手足),防禦的強勢點(背鱗),跟弱點(腹)。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我個人」最感興趣的部分。
還記得東晉英雄桓溫在伐蜀的時候,看到諸葛亮留下的八陣圖嗎?
「此常山蛇勢也。」
甚麼是常山蛇勢?跟趙子龍有關係嗎?欸搞不好真的有,不過不是左曲右迴啦。
常山之蛇,首尾相衛。
在風后八陣裡,常山蛇勢也是風陣的一種變化。
「風為蛇蟠,蛇吞天真。勢欲圍繞,性能屈伸。四季之中,與虎為鄰。後變常山,首尾相因。」
孫子兵法稱為「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其實我覺得就是西方所稱的「烏羅波洛斯」,譯為銜尾蛇。應該不會有人翻譯成「我們的兄弟」(Ouroboros)。
這個符號廣泛的出現在各種古老文明中,在中國的紅山文化中也有出現(參考文章首圖)。
神祕學就算了,我頂多解釋一下桓溫為什麼把「整個八陣圖」稱為常山蛇勢。
因為重點不是一條蛇,而是八陣可以流動互相支援。
這是甚麼概念?我想是「等距」的概念。
「諸葛亮造八陣圖於魚復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行相去二丈。」
擺出來的陣,是死的。
從《握奇經》來看,我是不覺得有什麼定型格式讓桓溫可以一眼看穿。說這東西跟武功總訣很像,就是每個人看下去想像不一定相同。
比方我這樣理解開頭那段。
虎翼陣,虎居中,張兩翼推進。但其實兩翼的端點有蛇蟠陣。
意思是這個陣型中間最強,老虎。最重裝的部隊,走得最慢,虎翼會比較快往前形成包圍之勢。
但兩翼並不薄弱,附在上面的盤蛇,當你以為兩翼可破時,你打哪裡蛇都會來咬你。
就算你真的穿過虎翼陣,後面還有飛龍陣。
說過了,飛龍跟盤蛇很像,但盤蛇的缺點是只有頭部攻擊。
想成打虎翼,只有一隊盤蛇長槍兵會來支援,多點同時打就容易破。但你破了虎翼上的盤蛇之後,飛龍陣會有五隊大刀兵在後面等著伺候你。
飛龍陣是龍配雲,雲如鳥翔,雲陣基本上只講機動力跟掩蔽性,要讓敵人不知道飛龍陣的刀兵藏在哪邊。
我們在談戰場運作的時候,最容易忘記的難點就是:士兵跟排隊大塞車的你沒兩樣。根本不會知道前面的路況如何。
指揮塔台就算看到前面的路況,下了指令,啊就已經塞車了,救護車要怎麼過去?
奇兵八陣就是要讓救護車隨時可以最快路徑抵達。
所以它的基本概念是八個基地台,搭配一百零八個小隊。關節越多,figure的可動性越高。打造的技術需求當然也越高。
指揮的精巧跟部隊的強韌,百分之八十都建立在平時訓練上。
向左轉向右轉,指令傳達迅速確實。
叫你射箭,你的箭操要練得熟極如流,不需要思考也可以動作。
退一步,伍長唱出歌訣你的身體也要自己動起來。
想到前陣子看到有人說跳砲操到底是甚麼訓練,真是有點傷心呢。
不只打仗,很多公共安全的工作,都需要相同的操作。
日本就有所謂的「指差確認」。
不然你裝彈的時候就因為緊張引爆好開心的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