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一份工作是在旅行社擔任東南亞線的領隊。在那之前,我從來沒去過東南亞國家,對那塊區域很陌生。然而,在當領隊後,在我走跳於東南亞不同國家的期間,不僅對許多國家有更深的認識,也開啟了我對東南亞文化的興趣。原來南洋比我想像的還要廣闊高深。
而在上個月,我利用工作空檔去國立臺灣博物館參觀一檔展覽:「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這檔展覽一開幕就被我列入心目中的待去清單。除了回味我在東南亞帶團的回憶外,也讓我更深入了解東南亞不同國家的獨特文化。在這篇文章中,分享我的觀展過程與心得感想給讀者朋友們。
展覽主論述:創造連結與對話
走進展間的第一區是展覽的主要論述。這檔展覽展出百年前來自南洋地區並收藏在臺博館的藏品,也展出一些從其他博物館借展來的文物。透過這些文物,不僅要呈現東南亞地區的信仰、藝術與生活方式,更重要的目標是要連結現今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社群,傳達跨區域與跨文化相遇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展覽中的解說牌除了解說文物外,也邀請東南亞移民朋友們表達他們的想法。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移民朋友就表示:「在歐洲人到來之前,各個島嶼都是自由移動的。時至今日卻變成東南亞各國獨立,去到每個國家都需要護照。相比之下真的是很不一樣啊!」
而這讓我想到東南亞的特色:個體獨立且群體交織成一個網絡。各國都有各自的語言、民族、歷史、文化,但是每個國家的文化自古以來都是互相往來影響的。
這裡也出現了一位重要人物:川上瀧彌。他是台博館的首任館長,是位植物學家與博物學家。他曾經下過南洋,並將他在當地的人文生態見聞記錄成書:「椰子的葉蔭」。此外,川上瀧彌還帶回了一些文物並收藏在台博館,像是爪哇舞劇的面具、荷蘭東印度時期的通用貨幣等。由此可見,台灣與東南亞的連結早在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信仰與藝術互相輝映
再往展間裡頭走,來到第二區。我把這區統稱為「信仰與藝術」。這主題其實佔了這檔展覽的大部分。主要是展出並介紹東南亞各國獨特的信仰,以及由信仰而生的藝術形式,像是神像、戲曲、祭器等。
下圖左邊這尊木製神像是神鷹迦樓羅,是印度教保護神毗濕奴的座騎。在峇里島很常見,是當地的保護神。印尼航空的名字 GARUDA 就是以它來命名
這尊越南水上木偶戲偶更是勾起我帶團的回憶。水上木偶戲可以說是越南的國粹,我每次去越南的行程幾乎都會觀看水上木偶表演。雖然我從來沒有認真看懂表演內容,但看著這尊從近五十年前就已經來到台博館的水上木偶戲偶,真是讓我驚嘆越南長遠的歷史啊!
而在這區中最大的展品,也是這檔展覽最具代表性的展品,就是「巴龍」。巴龍是甚麼呢?它是峇里島的神獸,也是當地很重要的神話與信仰。
巴龍的故事是這樣的:傳說巴龍與邪惡的巫女蘭達各自象徵善與惡的兩端。雙方自古以來勢不兩立且互相纏鬥。在一次戰鬥中,蘭達施法術迫使人類勇士拔刀自殘,試圖消滅他們。巴龍見狀後及時阻止蘭達的詭計,用自身力量擊退蘭達,勇士們倖免於難。從此善與正義戰勝了邪惡,巴龍於是成了峇里島民的守護神。
這尊巴龍是峇里島傳統表演「巴龍舞」的表演用具。表演方式其實類似台灣的舞龍舞獅,表演者會在裡面操縱這尊巴龍。不過巴龍舞比較沒有台灣的舞獅跳來飛去的身體技藝,而是以故事性居多。
看著這尊巴龍也讓我想起了在峇里島帶團的回憶。我曾經在烏布皇宮對面的廣場,看著三五成群的青少年們,穿著峇里島的傳統服裝,操縱著巴龍、跳著舞,為即將到來的節慶在排演。那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峇里島文化的魅力,印象很深刻。
順帶一提,峇里島的信仰是峇里島式的印度教,而印尼則是伊斯蘭教國家。在印尼這個萬島之國中,峇里島是極少數以印度教為主要信仰的大島嶼。所以它的文化可以說是全世界絕無僅有。
而另一項極具特色的展品是東爪哇的孔雀羽冠虎面獅面具。這是東爪哇地區獨特的表演藝術。
孔雀羽冠虎面獅是東爪哇地區傳說中的神獸,象徵著滿者伯夷帝國的君王。而戴上勇士面具的表演者則象徵東爪哇人民。表演背後的故事訴說著帝國強勢欺壓人民,但在困境中,人民依舊心志堅定地表達對帝國的軟性抵抗。
其他的展品還有造型特殊的克力士匕首、印尼傳統皮影戲偶,菲律賓人型木匙等。這些源自不同國家的藏品,不僅具有工藝美學,更富有文化、歷史與信仰的脈絡。
印尼的皮影戲 Wayang Kulit 是世界無形文化遺產。表演的故事大多是闡述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也通常傳達人必向善的道德觀。
南洋味的生活風格
走過信仰與藝術區後,來到的下一區是生活風格區。這區主要是展出東南亞的食、衣、住的生活文化。展出的藏品不多,以圖文解說與模型示意為主。
先來講食的文化,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有具當地特色的攤販小吃文化。像是在馬來西亞大街小巷常見的馬來米糕,又稱作馬來粽。它的做法是用棕櫚葉包覆米並放在水中煮熟,口感介於飯糰和年糕之間,是馬來西亞開齋節必吃的食物。
而這也讓我想起了馬來西亞的另一樣國民美食:椰漿飯 NASI LEMAK ,中文又叫做辣死你媽。可以把它想像成用葉子包覆的便當。以香料和椰漿做成的醬,加上魚乾和土豆,並配上白飯。吃進一口,鹹香辣的滋味在口中瞬間爆發出來,這種滋味真的是夠南洋啊!
另外還有沙嗲,我想許多台灣人應該都熟悉。沙嗲是由塊狀醃漬的肉做成的烤肉串。發源於中東,然後經由中亞再傳入印度,之後又傳入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都有賣沙嗲。
我吃沙嗲的經驗都是在馬來西亞。最常見的沙嗲是雞肉串與羊肉串,經過碳火燒烤後的肉串沾著沙嗲醬吃,濃郁、鹹香又帶有辣度的肉味在唇齒間留香。想著想著我就好想買機票飛過去舊地重遊!
再來是衣著的文化,這區展出了峇里島的蠟染服飾。蠟染服飾是峇里島重要的藝術與文化資產。在當地的傳統市集或是百貨公司很常見到販賣蠟染服飾與布料的店家。
蠟染其實就是用蠟油在布料上作畫。蠟油有許多種顏色,常見的蠟染顏色不會太過於鮮豔華麗,也不會給人貴氣的感覺,反而是比較樸素典雅的色彩與設計。但也不會過於黯淡,以明亮色系居多,而且能配合各種穿搭。
這也讓我想起了我曾經在峇里島的蠟染工坊DIY做一件客製化的衣服。只要跟技師說我想畫的圖案或文字,不會太複雜的都可以客製化。我還記得有位客人拿著手機裡的哆啦A夢圖案要技師用蠟染畫在衣服上呢!
我的觀後感
參觀完臺博館的「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展覽後,展覽整體的出發點與目標我是認同的。這檔展覽想要透過展出在博物館內保存許久的南洋類藏品,與現今在台灣的東南亞新住民社群建立連結與對話。
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展示牌中的文字詮釋有融入新住民受訪者的想法。這些想法幾乎都是正面的,而且有著情感上的連結。而這也讓整個展覽不只是單純的介紹藏品,而是讓觀眾有更深刻的體會。
這種感覺就像是幾年前我在英國念書時,獨自一人身處在陌生的異國文化環境中。但在某一天,在博物館裡看到來自台灣的媽祖像與觀音像時,我會感到熟悉親切。這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讓人感到興奮。
此外,台博館在觸及新住民社群的工作也有很多著墨。像是舉辦新住民的藝文活動,邀請印尼、越南、泰國移民們來館內大廳表演舞蹈、戲劇。甚至是聘用越南新住民擔任越語導覽員。藉由這些活動與展覽,傳達博物館包容多元文化、傳達多元族群的聲音、進而促進族群共榮與文化平權的願景。這些都是博物館邁向現代化的目標。
然而,也有些我認為可以做更好的地方。 這檔展覽的藏品多數都是與爪哇和峇里島文化有關,對其他東南亞國家著墨較少。這可能是因為原本在館內的藏品大多都是從印尼來的。但我認為每個國家的藏品展示數量如果能夠平衡一點那就更好了。
我會這麼認為是因為東南亞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甚至可以說滿不一樣的。就以越南來說,越南與在它旁邊的柬埔寨、寮國,文化差異其實很大。如果今天我是一個越南人或泰國人來看這檔展覽,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有點像是在欣賞異國文化的感覺。而這對於展覽團隊想要透過展品觸動東南亞移民朋友們的情感體驗,稍嫌不夠完整。
最後是屬於我個人的故事。參觀完這展覽後確實讓我回味了不少我的領隊帶團時光。除了前面講過的勾起回憶的展品外,環繞在整個展間的甘美朗銅鼓樂聲,悠揚且魔幻,彷彿將我傳送到峇里島的山門、廟宇、梯田與按摩院前。
回想我在當領隊時在東南亞奔波的日子,身心很勞累但收穫是豐碩的。我對東南亞的興趣與回憶也是多虧了領隊的工作。雖然說很難再重操舊業了,但東南亞還有很多還沒被發掘的驚奇之處。就像川上瀧彌說過的:「南洋,是充滿雄偉壯觀閣樓的城市;是香稻如黃雲漫天的膏腴良田;是一片興盛繁華的進步之地。」在不久的將來,我肯定會在下一次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