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去年入秋,當時我的書店計畫一個字都還沒有,在和家人提到想開店這件事,我們直截討論「要是失敗了怎麼辦」。
家人擔心,如果創業失敗後要再回到職場,不僅浪費時間、資歷短少、存款見底,屆時無論跟小鮮肉或老鳥競爭,我都矮人一截。
但我認為,就算日後店開不起來,這段期間一定有累積有收穫──至少我可以從經營管理者角度來看專案計畫如何抓預算,計算營收/成本,一般求職者尤其新鮮人缺少此經驗。而勇於嘗試、突破自我,即使失敗了卻知道在哪裡跌倒,日後能從哪裡站起來,這也是面試官常常發問的情境題。
當然,還是要設想書店路走不下去這一天,更重要的是讓關心自己的人能安心——除了設停損點、留後路,每當家人對於我投入開書店一事有所疑問時,我盡可能回應他們我的想法(也是善意提醒,檢視自己有無想清楚);或是我還不曉得可以怎麼做,但我知道能尋求哪些資源協助——透過以上方式,讓他們放寬心。
更積極地,是用時間證明,開書店是能持續的。不說成功,就是實踐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可以讓我見到顧客滿意的笑容、可以徜徉書海寫寫字、更可以讓我在店門口貼上固定公休,度過沐浴陽光下的家庭日。
*更多開店故事就在《
想開書店荊棘日誌》,如對本店有興趣光臨者歡迎留言,開業後我會通知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