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想開書店同時是我的藏書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在傳媒業,無論是採訪工作前製期、專案籌備階段,我往往會至少讀一本專書掌握題材,也喜歡參考專家學者寫的期刊文章,補充領域新知。

比如我曾經製作「本土黑豬」專題節目,那時讀了台大動科系老師朱有田的科普文章,談本土黑豬種原的基因獨特性所具優勢,還有客家學者曾純純撰寫的期刊文章,從文化面討論本土黑豬對於台灣社會的意義等等。

現在蹽落去(liâu--lo̍h-khì,投入)籌備書店,我理想的型態之一,是可以結合採訪工作,那麼店內選書便可以和我的工作呼應──書店成了我的藏書庫,架上的書便是我關切的議題──我不僅可以和來客聊書聊作者,還可以延伸與我工作關聯之處,分享類似主題在不同領域的概況。這樣的知識交流,光想想就令人心神嚮往。

只是要達成理想型態要靠緣分,畢竟傳播工作大多在北部,書店想開在家鄉屏東。因此在這段時間,我也在找尋相關機會,或是書店能否同時是自媒體?這也是我思考的實作方向。


*更多開店故事就在《想開書店荊棘日誌》,如對本店有興趣光臨者歡迎留言,開業後我會通知您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遇書店的沙龍
8會員
52內容數
開店荊棘路。記錄我在屏東披荊斬棘和貴人相助的故事。 在籌設書店的日子裡,每天利用半小時,回顧當天發生什麼事(盡量啦)。
時遇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7
文化部實體書店輔導訪視委員的蔡志浩 03/22 在臉書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淺談個人買書、訪視書店 10 年的心路歷程。由於貼文提到「紙本出版 vs. 永續生活」、「(不)買書習慣」等觀點,引發多面向討論。
Thumbnail
2024/03/27
文化部實體書店輔導訪視委員的蔡志浩 03/22 在臉書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淺談個人買書、訪視書店 10 年的心路歷程。由於貼文提到「紙本出版 vs. 永續生活」、「(不)買書習慣」等觀點,引發多面向討論。
Thumbnail
2024/02/27
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即將於02/28結束,展區集中在南門路沿線一帶。文章以藝文愛好者角度分享觀展感想,包括攝影節策展概念、南門路沿途的展覽體驗,最後造訪憫堂書店完美結束臺南小旅行。
2024/02/27
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即將於02/28結束,展區集中在南門路沿線一帶。文章以藝文愛好者角度分享觀展感想,包括攝影節策展概念、南門路沿途的展覽體驗,最後造訪憫堂書店完美結束臺南小旅行。
2024/01/06
日子就這樣冷不防地走到2023年最後一個月。 12月,讓人想起什麼?
2024/01/06
日子就這樣冷不防地走到2023年最後一個月。 12月,讓人想起什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日前想到我未來的夢想,開書店。   之所以說是夢想,也是因為它幾乎不可能實現,這個夢需要的是大量的資金,以維持書店的營運。但這個夢想和我現在的目標並不衝突,我必須藉我能力去為書店賺取外快,或是培養能說善道的能力去拉贊助。亦可以將書店經營成複合工作室、餐飲或其他服務的店面。一切的一切都是要先有錢
Thumbnail
  日前想到我未來的夢想,開書店。   之所以說是夢想,也是因為它幾乎不可能實現,這個夢需要的是大量的資金,以維持書店的營運。但這個夢想和我現在的目標並不衝突,我必須藉我能力去為書店賺取外快,或是培養能說善道的能力去拉贊助。亦可以將書店經營成複合工作室、餐飲或其他服務的店面。一切的一切都是要先有錢
Thumbnail
曾在繪本館工作,擔任撰寫繪本閱讀推薦,每天看完好多本書後要挑選自己最喜歡的繪本、符合目前季節或時事的繪本,不知不覺中看完一本書後就會很喜歡和朋友討論、推薦。 養成這樣的習慣後,我發現在看完一本書就會很想統整想法與他人分享。後來乾脆就把塵封已久的一個ig拿來分享看過的繪本,越寫越覺得有趣,好似看過的
Thumbnail
曾在繪本館工作,擔任撰寫繪本閱讀推薦,每天看完好多本書後要挑選自己最喜歡的繪本、符合目前季節或時事的繪本,不知不覺中看完一本書後就會很喜歡和朋友討論、推薦。 養成這樣的習慣後,我發現在看完一本書就會很想統整想法與他人分享。後來乾脆就把塵封已久的一個ig拿來分享看過的繪本,越寫越覺得有趣,好似看過的
Thumbnail
想要打些什麼,又是腦袋一片空白。驟然的開始也驟然的結束,還不確定是否會打消對書店工作的喜歡,但半年的時間,書店工作的日常也淪為一個重心,把我整個人都浸潤起來,生活的輪廓好像也變得明顯。
Thumbnail
想要打些什麼,又是腦袋一片空白。驟然的開始也驟然的結束,還不確定是否會打消對書店工作的喜歡,但半年的時間,書店工作的日常也淪為一個重心,把我整個人都浸潤起來,生活的輪廓好像也變得明顯。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憧憬那些在書店或者文具店工作的人們,加上自己又身為文字工作者,出門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各大書店和文具店,逛上一整天都不嫌累,當然還有圖書館,真的對它的存在滿懷感謝,若要找我去知名景點拍照打卡人擠人,真的沒有動力和興趣,或許這就是沒有朋友的原因(大笑),因此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借回家看不可了。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憧憬那些在書店或者文具店工作的人們,加上自己又身為文字工作者,出門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各大書店和文具店,逛上一整天都不嫌累,當然還有圖書館,真的對它的存在滿懷感謝,若要找我去知名景點拍照打卡人擠人,真的沒有動力和興趣,或許這就是沒有朋友的原因(大笑),因此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借回家看不可了。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一樣懷抱著書店夢,尤其想開間別有個性又自主力強的獨立書店,但在書店經營上的眉眉角角,進書賣書之外的門道和現實,刀又落在哪? 沒想到我這樹獺速度的發文頻率那麼搶先打這一篇,大抵都是書圈今天又有個事件~~上月參加文房的閱讀與品牌講座結束後,聽眾私下問陳玠安關於之前某網美書店事件的看法,今
Thumbnail
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一樣懷抱著書店夢,尤其想開間別有個性又自主力強的獨立書店,但在書店經營上的眉眉角角,進書賣書之外的門道和現實,刀又落在哪? 沒想到我這樹獺速度的發文頻率那麼搶先打這一篇,大抵都是書圈今天又有個事件~~上月參加文房的閱讀與品牌講座結束後,聽眾私下問陳玠安關於之前某網美書店事件的看法,今
Thumbnail
這本書全名很長。是這樣----書店學:愛書人的靈魂窩居,60家書店逆勢求生、立足世界的經營之道。英文名字,意外的短。Do You Read Me ? . 這是講國內外獨立書店的故事。大家知道的,實體書店是夕陽慘業,舉世皆然,各國也都在搶救這即將消失的景象。會不會消失,取決於「需不需要」。而我是悲觀中
Thumbnail
這本書全名很長。是這樣----書店學:愛書人的靈魂窩居,60家書店逆勢求生、立足世界的經營之道。英文名字,意外的短。Do You Read Me ? . 這是講國內外獨立書店的故事。大家知道的,實體書店是夕陽慘業,舉世皆然,各國也都在搶救這即將消失的景象。會不會消失,取決於「需不需要」。而我是悲觀中
Thumbnail
二十年後,書店該是甚麼樣子? 書店,尤其是獨立書店,對社會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功能;除了書籍買賣,他們又能為社會創造些什麼?
Thumbnail
二十年後,書店該是甚麼樣子? 書店,尤其是獨立書店,對社會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功能;除了書籍買賣,他們又能為社會創造些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