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想開書店同時是我的藏書庫

0117 想開書店同時是我的藏書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在傳媒業,無論是採訪工作前製期、專案籌備階段,我往往會至少讀一本專書掌握題材,也喜歡參考專家學者寫的期刊文章,補充領域新知。

比如我曾經製作「本土黑豬」專題節目,那時讀了台大動科系老師朱有田的科普文章,談本土黑豬種原的基因獨特性所具優勢,還有客家學者曾純純撰寫的期刊文章,從文化面討論本土黑豬對於台灣社會的意義等等。

現在蹽落去(liâu--lo̍h-khì,投入)籌備書店,我理想的型態之一,是可以結合採訪工作,那麼店內選書便可以和我的工作呼應──書店成了我的藏書庫,架上的書便是我關切的議題──我不僅可以和來客聊書聊作者,還可以延伸與我工作關聯之處,分享類似主題在不同領域的概況。這樣的知識交流,光想想就令人心神嚮往。

只是要達成理想型態要靠緣分,畢竟傳播工作大多在北部,書店想開在家鄉屏東。因此在這段時間,我也在找尋相關機會,或是書店能否同時是自媒體?這也是我思考的實作方向。


*更多開店故事就在《想開書店荊棘日誌》,如對本店有興趣光臨者歡迎留言,開業後我會通知您喔!

avatar-img
時遇書店的沙龍
7會員
52內容數
開店荊棘路。記錄我在屏東披荊斬棘和貴人相助的故事。 在籌設書店的日子裡,每天利用半小時,回顧當天發生什麼事(盡量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遇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想去年入秋,當時我的書店計畫一個字都還沒有,在和家人提到想開店這件事,我們直截討論「要是失敗了怎麼辦」。
想開書店總不能坐著籌備,也需要到處走跳走跳接收不同刺激。午後我來到屏東海豐咖必冊店觀賞「2022 創作路上 年度手製繪本展」,也參加繪本創作者分享講座。
一月份因為下旬是過年國定連假到1月30日開工,自己訂下的功課是這段時間要釐清三大項工作流程、留意執行細節和注意事項,年假一過就是一連串闖關遊戲。 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研究「加入友善書業合作社」。「友善書業合作社」全名是「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是國內多家獨立書店在2014年入股組成。
如何能在時限下完成任務?過往我多向前輩學習、從實務累積工作方法,但時日一長總感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在一次偶然機會學習專案管理。原本每次面對不熟悉業務霧裡看花感,彷彿前方有高人打了 spotlight指點迷津。
對於一個時常閱讀的人,要將與書相伴的日子轉換成工作,我很清楚會是兩回事。雖然對於未知會帶來什麼機會是十分吸引我,但很多時候還是要和因為前途茫茫油然而生的不安和平相處。
前陣子得知申請書店計畫通過後,總感覺輕飄飄地像是在做夢,眼下手中一疊公文像是把我拉回現實,上面的文字符號像是對我說:「想開書店是吧?今年要做到這些事喔!」
回想去年入秋,當時我的書店計畫一個字都還沒有,在和家人提到想開店這件事,我們直截討論「要是失敗了怎麼辦」。
想開書店總不能坐著籌備,也需要到處走跳走跳接收不同刺激。午後我來到屏東海豐咖必冊店觀賞「2022 創作路上 年度手製繪本展」,也參加繪本創作者分享講座。
一月份因為下旬是過年國定連假到1月30日開工,自己訂下的功課是這段時間要釐清三大項工作流程、留意執行細節和注意事項,年假一過就是一連串闖關遊戲。 今天花比較多時間在研究「加入友善書業合作社」。「友善書業合作社」全名是「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是國內多家獨立書店在2014年入股組成。
如何能在時限下完成任務?過往我多向前輩學習、從實務累積工作方法,但時日一長總感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我在一次偶然機會學習專案管理。原本每次面對不熟悉業務霧裡看花感,彷彿前方有高人打了 spotlight指點迷津。
對於一個時常閱讀的人,要將與書相伴的日子轉換成工作,我很清楚會是兩回事。雖然對於未知會帶來什麼機會是十分吸引我,但很多時候還是要和因為前途茫茫油然而生的不安和平相處。
前陣子得知申請書店計畫通過後,總感覺輕飄飄地像是在做夢,眼下手中一疊公文像是把我拉回現實,上面的文字符號像是對我說:「想開書店是吧?今年要做到這些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