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哈辛托的奇蹟勝利後,德克薩斯的居民們歡欣鼓舞,但激情過去後,仍有現實的問題得面對。首先,獨立戰爭的代價高昂,居民們為了抵擋墨西哥軍隊的進逼,不得不將家園化為焦土,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隨著殖民者撤離、墨西哥軍隊返回的空檔,原住民趁虛而入,收回不少他們的祖地,與捲土重來的殖民者爆發血腥衝突。而在國境之外,墨西哥政府拒絕承認《貝拉斯科條約》,將聖塔安那斥為賣國賊,返國的墨西哥軍隊仍駐紮於邊境,隨時準備收復領土,為新生的德克薩斯製造龐大壓力。
總統難為
燃眉之急暫時解除,先前因共同外敵而團結的德克薩斯人之間也浮現了磨擦。在聖哈辛托戰役幾天後,臨時大總統伯內特才從加爾維斯頓趕回現場,聲言接管亂局;但作為總指揮的休士頓可不希望有人插手,兩人隨即爆發爭執。伯內特抱怨休士頓毫不尊重自己的權威,且有意私吞繳獲的財物,這筆錢理當由財政部處置;休士頓則反控伯內特胡亂發號施令、四處挑撥離間,還只顧著搜刮戰利品,至於他繳獲的財物大多作為獎賞分送給參戰將士們了,剩下的部分應作為建立海陸軍的預算使用。
作為俘虜的聖塔安那也捲入兩人的爭執,他不信任伯內特,希望與休士頓談判,但他的要求被伯內特拒絕。但為了避免復仇心切的民眾前來找碴,伯內特將聖塔安那帶到貝拉斯科,雙方在此談妥並簽署了《貝拉斯科條約》,並同意釋放聖塔安那,讓他回國履行條約的秘密條款,承認德克薩斯的獨立,並與墨西哥以格蘭德河為界。
《貝拉斯科條約》公開後,德克薩斯居民對聖塔安那的處置方式相當不滿,包含拉斯克等政府高層在內都矢言要聖塔安那付出代價,甚至宣稱要絞死他。儘管反彈聲浪高漲,伯內特仍依約安排了開往墨西哥的船,準備送聖塔安那回國。
由於天候因素,聖塔安那的行程耽擱到6月中旬;很不巧的又在這個時候,遊騎兵指揮官伯頓(Isaac Watts Burton, 1805 - 1843)於6月2日在科帕諾灣附近攔截了一艘可疑的縱帆船「守望者」號(Watchman),這艘船雖然掛著美國與德克薩斯的旗幟,但卻使用墨西哥的旗語,引來了遊騎兵的懷疑,便決定上船搜查;船員們誤以為他們是接應者,絲毫不掩飾自己正在協助墨西哥軍隊運送補給,當場人贓俱獲。據說德克薩斯人的老冤家布拉德本當時也在這艘船上,但他十分機靈的跳船逃走了。
不久,伯頓又利用守望者號為誘餌,逮住了同樣為墨西哥軍隊運補的縱帆船「科曼奇」號(Comanche)與「范妮.巴特勒」號(Fanny Butler),合計沒收了價值超過25000美元的物資;三艘船都是美國籍,船員與船隻隨後被遣送回美國。伯頓與他的遊騎兵小隊霎時聲名大噪,得到了「馬上陸戰隊 」(Horse Marine)的綽號。
文武雙全的湯瑪斯.格林,曾在北卡羅萊納、佛羅里達、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的政府中任職,在德克薩斯與加利福尼亞更曾擔任軍隊指揮官。
守望者號事件又刺激了躁動的輿論,加上墨西哥政府拒絕承認《貝拉斯科條約》的消息傳來;6月4日,拉斯克的副官湯瑪斯.格林(Thomas Jefferson Green, 1814 - 1864)帶著兩百多名民兵來到貝拉斯科,阻止聖塔安那搭乘的船隻出航,要求伯內特交出聖塔安那並辭職負責,否則將以叛國罪將他告上法庭。在眾人的壓力下,伯內特只好退讓,將聖塔安那等人暫時扣押於海邊小村金塔納(Quintana),儘管聖塔安那相當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此時的德克薩斯百廢待舉,政府根本沒有預算,就連貴為大總統的博內特也能當義工,他甚至得售出自己的土地和奴隸才足以支應日常開銷;但各級官員們可未必願意當免錢勞工,既然領不到薪水,大總統在他們心目中早已威信掃地,更何況他還有意庇護聖塔安那這個獨裁者?
菲利克斯.赫斯頓是個典型的軍事冒險家,他在聖哈辛托戰役之後才帶著自己招募的志願者抵達德克薩斯,期望繼續擴張地盤,躁進的態度使他與大多數的德克薩斯政軍領袖關係惡劣,遭到架空後遂辭職返鄉。
6月25日,伯內特聽聞與自己針鋒相對的戰爭部長拉斯克有意離職,隨即任命拉馬爾接替他的職務,希望藉此穩住軍心;但拉斯克可不願意就此交出權力,他以墨西哥軍隊仍在邊境集結為由,要求伯內特收回成命,同時唆使部將格林和赫斯頓(Felix Huston, 1800 - 1857)煽動士兵抵制拉馬爾就任。在赫斯頓的組織下,士兵們自辦選舉,推舉拉斯克擔任他們的領袖;而當墨西哥軍隊短期內不會行動的消息傳來時,拉斯克又將兵權交給赫斯頓,期間完全將伯內特晾在一邊。
誰來當家? 7月,心力交瘁的伯內特決定交出權力,宣布將在9月初舉行總統選舉,新的總統除了組織政府外,也得處理憲法與修憲權責、對墨西哥的關係、以及加入美國與否等議題。前州長史密斯在親信慫恿下率先參選,剛回到德克薩斯的奧斯丁也自信滿滿的投入選舉,然而奧斯丁在獨立戰爭最關鍵的時刻缺了席,許多初來乍到的殖民者對他不熟,加上他在土地問題上惹了不少糾紛,聲望反倒不如以往。
戰爭英雄休士頓直到8月中才表態參選,他獲得以拉斯克為首的眾多參戰老兵支持,親美反墨的態度也得到選民欣賞,支持度遠遠超越兩位競爭者;就連史密斯也有意退選,轉而支持休士頓(但他依然拿到不少票)。
1836年9月5日,德克薩斯第一屆總統大選開始投票,休士頓後發先至,毫不意外的囊括近八成選票(4374票),前州長史密斯屈居第二(743票),躊躇滿志的奧斯丁只落得第三(587票);副總統一職則被「聖哈辛托的利刃」(the Keenest Blade of San Jacinto)拉馬爾以2699票搶下。在憲法與外交的議題上,選民們毫無異議的通過了憲法,但否決了國會的修憲權力;休士頓的勝選則代表他的兩大外交政見將獲得執行:尋求包含首要假想敵墨西哥在內的列國承認並建立正常外交關係、儘速與美國談判合併事宜。
第一屆德克薩斯國會於10月3日於哥倫比亞(Columbia,今西哥倫比亞West Columbia)召開,這座鄰近布拉索里亞的小鎮是德克薩斯今年的第五個首都(布拉索斯河畔華盛頓、哈里斯堡、加爾維斯頓、貝拉斯科、哥倫比亞),且不是最後一個。14位參議員與29位眾議員同日就職,臨時大總統伯內特也發表了卸任演說,不忘提醒他的繼任者與國會,德克薩斯仍是個債台高築的國家,獨立戰爭期間應允贈送給志願者的土地也尚未交付,這些都是十分棘手的難題。
休士頓於10月22日誓就職,他的政府成員包含副總統拉馬爾、國務卿奧斯丁、財政部長史密斯、戰爭部長拉斯克、海軍部長費雪(Samuel Rhoads Fisher, 1794 – 1839)、司法部長亨德森(James Pinckney Henderson, 1808 - 1858)、郵政局長巴爾(Robert Barr, 1802 - 1839)、首席大法官科林斯沃斯(James Collinsworth, 1802 - 1838)等,也在幾個月內陸續走馬上任。
德克薩斯第一屆政府,由上排左起為總統休士頓、副總統拉馬爾、國務卿奧斯丁、財政部長史密斯,下排左起為戰爭部長拉斯克、海軍部長費雪、司法部長亨德森、首席大法官科林斯沃斯。
費雪來自賓夕法尼亞,1830年起定居馬塔戈達,並獲選為當地的代表。亨德森原是北卡羅萊納的律師,曾擔任民兵上校,在德克薩斯獨立戰爭期間於密西西比組織了一支志願軍,抵達德克薩斯時戰爭雖已結束,但他的學識與交際能力仍深獲伯內特和休士頓倚重。科林斯沃斯是休士頓的田納西老班底,曾擔任檢察官與律師,1835年時來到馬塔戈達,也是德克薩斯獨立宣言的簽署者與憲法的起草者之一,並在伯內特臨時政府中代理國務卿,試圖透過他和美國總統傑克遜的私交談判合併事宜。
新氣象 新的國旗與國徽也在緊鑼密鼓的設計,第一代的德克薩斯國旗並非著名的「孤星旗」,而是一面藍底金星旗,這面旗幟的設計者是伯內特,在國會表決中勝過了奧斯丁和薩瓦拉的提案,使用到1839年初才被取代。德克薩斯海軍旗也出自伯內特之手,旗幟以13道紅白橫紋為底,左上角為藍底白星,海軍旗早在獨立戰爭期間便開始使用。國徽的設計同樣十分簡潔,僅有一枚孤星,外圍以「德克薩斯共和國」(Republic of Texas)字樣環繞。
第一代德克薩斯國旗「伯內特旗」(左)與德克薩斯海軍旗(右)。 奧斯丁的國旗提案(左)與薩瓦拉的提案(右),由於未獲採用,這兩面旗幟有多種版本傳世。
德克薩斯第一代的國旗與國徽設計都十分簡單,這是考量到他們隨時可能併入美國,因此沒有必要花費太多心思;但隨著合併談判陷入僵局,德克薩斯人才浮現更改國旗與國徽的想法,著名的孤星旗應運而生。
在國家的行政規劃上,德克薩斯共和國劃分了23個縣,大體上仍維持著墨西哥時代的行政邊界。共和國的西邊國界為格蘭德河、東邊為薩賓河,墨西哥當然不會承認,依然以努埃瑟斯河當作德克薩斯與科阿維拉的邊界。美國雖然同意也以薩賓河為界,但細節部分還是派出了測量專員共同洽談,只是當談判大功告成時,德克薩斯已經是美國的一部份了。至於北邊廣闊的大平原與行蹤飄忽的原住民,那又是另一個待解的難題。
首都的位址也是爭論的焦點,參議院屬意形勢安全的納科多奇斯,眾議院則傾向以政治意義重大的聖哈辛托為都,兩邊一時僵持不下。此時,紐約的開拓者奧古斯都(Augustus Chapman Allen, 1806 – 1864)與約翰.艾倫兄弟(John Kirby Allen, 1810 – 1838)在報紙上刊了一則消息,他們在水牛灣與白橡灣(White Oak Bayou)匯流處購置了一片土地,並建立了名為艾倫渡口 (Allen's Landing)的小聚落,只有12位居民。艾倫兄弟宣布將這座村莊更名為休士頓,作為對新總統休士頓的致敬,並對國會展開遊說,希望共和國在此營建新都。
休士頓的創立者約翰.艾倫,右圖是現在的艾倫渡口,已被闢為公園,後方的建築是休士頓市中心大學(UHD)的校舍。
艾倫兄弟的提議博得休士頓本人和國會的支持,德克薩斯共和國政府於1837年4月正式遷都休士頓,艾倫渡口現在位於休士頓城的正中央,被譽為這座城市誕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