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樹34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02/25
忙到忘記拍照的一天
因為要趕在高乘載管制前上高速公路,四點五十分就出門了,一早先上吊車修剪,然後轉場攀樹修剪,風大樹搖支點小的樟樹,真的是練技術。
斷頭修剪後的大量萌芽,當老大的徒長枝快速竄高,但因不穩定結構容易因風折斷,滿滿的小芽需要做萌芽管理,留下未來有發展性的。
這樣的斷頭樹對我們來說是很難修剪的,因為沒有最高支點讓我們攀爬。
大概三到四天就要換掉一雙的手套
avatar-img
31會員
543內容數
樹與生活的交織 Tree climbing Lif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週四 晴朗炎熱 35度 溝蓋鋼筋綁紮組模,高程放樣,圍牆修邊整地,樹穴斷根 點工x2 ,租工x2,水溝班x3,義交2員 怪手x2,吊卡x1。 槽鋼x33,樹纜x9 北側今天修整牆邊整地,一台怪手整理餘方。一早公園處來處理樹根,他們派來破碎機直接將樹根切碎後可以進行堆肥,因為颱風剛過,他們每
Thumbnail
今天早上6.起床 快八點到蓮音學苑 開始做今天的功德(打掃) 師父:請幫忙拔藤蔓 我:好的(心裡慌的一匹,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我拿著大剪刀、鐮刀站在樹與圍欄前面 看著樹與藤蔓互相交雜的生長著 不知道的以為相親相愛 我看著卻非常難過😭 因為要把藤蔓移除有三大步驟 一拉全下來(這是
Thumbnail
這週末六日將於建國花市第三區展開六月份的展示活動囉,園內的樹一一做起了修剪整理,今天的記錄題材是中品附石石朴。
Thumbnail
剔葉以後的石朴枝是直直衝著,過一個月後今天再接著打枝整理囉。
Thumbnail
這個禮拜因為春天忽冷忽熱的天氣,忙碌及睡眠品質不佳,每天都覺得非常疲勞。禮拜二從阿媽家要回家時,還不小心出了追撞前面的計程車(幸好速度十分緩慢因此沒有受傷)於是週間在阿媽家住了兩天後,週末決定在家好好休息。希望可以盡快恢復活力和生活的節奏。
  約翰把智能除草機打開,讓它們自動運行,然後脫掉鞋襪,直接化出四只虎掌,徒手攀爬庭院中的大樹,一爪子揮過去,碗口粗的樹枝直接抓斷,唰唰唰的掉了一地樹枝,用不到十分鐘,一顆樹修好了。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那是一個極為療癒的過程,原先以為能一邊思索幾篇稿子的架構細節,但真正面對大片雜亂荒草,從何處開路、要將草莖削得多短、什麼角度才不會讓芒草不斷纏上機器,又得小心避開石頭或水泥邊角,必須全神貫注。是一種單純且能完全專注當下的勞動。
Thumbnail
2024/1/2 (晴) 常言道「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放眼望去的道路都是之前的人辛苦鋪好的。因此親身去走過一次,實際體驗他們鋪路時的辛勞雖然只有走路的部分,才會更加珍惜使用這條路。
Thumbnail
週四 晴朗炎熱 35度 溝蓋鋼筋綁紮組模,高程放樣,圍牆修邊整地,樹穴斷根 點工x2 ,租工x2,水溝班x3,義交2員 怪手x2,吊卡x1。 槽鋼x33,樹纜x9 北側今天修整牆邊整地,一台怪手整理餘方。一早公園處來處理樹根,他們派來破碎機直接將樹根切碎後可以進行堆肥,因為颱風剛過,他們每
Thumbnail
今天早上6.起床 快八點到蓮音學苑 開始做今天的功德(打掃) 師父:請幫忙拔藤蔓 我:好的(心裡慌的一匹,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我拿著大剪刀、鐮刀站在樹與圍欄前面 看著樹與藤蔓互相交雜的生長著 不知道的以為相親相愛 我看著卻非常難過😭 因為要把藤蔓移除有三大步驟 一拉全下來(這是
Thumbnail
這週末六日將於建國花市第三區展開六月份的展示活動囉,園內的樹一一做起了修剪整理,今天的記錄題材是中品附石石朴。
Thumbnail
剔葉以後的石朴枝是直直衝著,過一個月後今天再接著打枝整理囉。
Thumbnail
這個禮拜因為春天忽冷忽熱的天氣,忙碌及睡眠品質不佳,每天都覺得非常疲勞。禮拜二從阿媽家要回家時,還不小心出了追撞前面的計程車(幸好速度十分緩慢因此沒有受傷)於是週間在阿媽家住了兩天後,週末決定在家好好休息。希望可以盡快恢復活力和生活的節奏。
  約翰把智能除草機打開,讓它們自動運行,然後脫掉鞋襪,直接化出四只虎掌,徒手攀爬庭院中的大樹,一爪子揮過去,碗口粗的樹枝直接抓斷,唰唰唰的掉了一地樹枝,用不到十分鐘,一顆樹修好了。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那是一個極為療癒的過程,原先以為能一邊思索幾篇稿子的架構細節,但真正面對大片雜亂荒草,從何處開路、要將草莖削得多短、什麼角度才不會讓芒草不斷纏上機器,又得小心避開石頭或水泥邊角,必須全神貫注。是一種單純且能完全專注當下的勞動。
Thumbnail
2024/1/2 (晴) 常言道「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放眼望去的道路都是之前的人辛苦鋪好的。因此親身去走過一次,實際體驗他們鋪路時的辛勞雖然只有走路的部分,才會更加珍惜使用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