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小秘訣】讀懂生長曲線圖之2.—生長遲滯

【生長小秘訣】讀懂生長曲線圖之2.—生長遲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次和爸爸媽媽分享了關於身材矮小的生長曲線圖,今天要接著分享的是另外一種常見的生長問題—生長遲滯,還有它的生長曲線圖會有甚麼特徵。

「我會不會漲太慢呢?」- 設計對白

「我會不會漲太慢呢?」- 設計對白

生長遲滯

首先,我們來說明一下生長遲滯的定義:小孩的生長速度不符合其年齡和性別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他們的身高長得比同齡的小朋友

那到底一年身高增加幾公分叫做生長速度太慢呢?其實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盡相同,因為不同時期的孩子生長速度也不一樣。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每年身高成長少於4公分。,是一定要特別留意的。

這個時候,生長曲線圖就可以給我們很好的提示。如果孩子真的有成長速度變慢的狀況,那畫出來的生長曲線圖和其他小朋友比較起來 【斜率 就會變小,家長會發現孩子的生長曲線圖會往下掉。如果生長曲線的變化往下掉落跨過二個主要百分位區間(例如由第75百分位以上落至第25百分位以下),我們就會判定孩子有生長遲滯的現象。


生長遲滯的原因

為什麼孩子會有生長遲滯的現象發生呢?

其實和身材矮小類似,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營養不良,也就是缺乏重要的營養素,例如蛋白質、鐵、鋅、鈣等等,進而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但是除了營養不良之外,生長遲滯的小朋友更有可能是患有其他病理性的原因,如

  1. 內分泌疾病: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症等,都會對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2. 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腎臟疾病、腸道疾病等,會影響兒童的營養吸收和代謝,進而影響生長發育。
  3. 先天基因疾病: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軟骨生成不全症、特定罕見症候群等,都會對生長發育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
  4. 遺傳因素:有些生長遲緩的兒童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所致,例如家族中有矮小症狀者。
成長遲滯的病理性原因很多。

成長遲滯的病理性原因很多。

結論

上次我們有提到過:身材矮小的孩子不代表他一定有內分泌功能的異常或是成長方面的疾病,很多時候是有其他生理性的影響因素造成的。但是生長遲滯就不一樣,如果孩子有生長遲滯的現象,很有可能是有特定病理性因素所造成的結果,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出藏在背後的病因並且治療,才能改善孩子身高的生長速度。

因此,建議家長們平時就要定期紀錄並留意孩子的生長曲線圖的變化。如果發現有異常,盡早咨詢兒童內分泌科醫生,以確保寶貝的生長發育得到最好的照顧和支持。



avatar-img
兒童內分泌陳奕成醫師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了生長曲線圖這項簡單好用的工具,接下來就可以和爸爸媽媽們解釋一下,到底甚麼樣的生長曲線圖代表了身材矮小?
過完年之後的成長門診,果然充滿了很多體重不受控制的孩子,每個體重都像吹氣球一樣直線上升。 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有的小男生,胸部會開始變大得很明顯,跟剛進入青春期的小女生差不多!很多家長在這我們提出善意的提醒以後,都會很擔心的問一句: 「醫師,他這樣算是男性女乳症嗎?」 什麼是男性女乳症? 所謂的男
前面我們提到:持續而且準確的身高體重紀錄和生長曲線,是可以幫助孩子快樂生長的第一步。為了讓家長們能夠更熟悉生長曲線圖的應用,今天特別分享一些關於爸爸媽媽們可能不清楚的小秘密,希望讓大家能夠了解這項方便的工具。
今天我想和大家來聊一下AI判讀骨齡這個新興技術。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AI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包括醫學領域。而骨齡判讀正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
在看生長門診的時候,最常碰到的主訴之一就是爸媽覺得矮。不管孩子是長得不夠快,還是長得不夠高,總之就是跟班上同學比起來覺得太矮。 但是對於兒科醫師來說,評估小朋友有沒有生長問題,只憑感覺是不行的,要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判斷孩子到底有沒有生長方面的問題,而這個客觀的標準,就是今天的主題:生長曲線圖。
有了生長曲線圖這項簡單好用的工具,接下來就可以和爸爸媽媽們解釋一下,到底甚麼樣的生長曲線圖代表了身材矮小?
過完年之後的成長門診,果然充滿了很多體重不受控制的孩子,每個體重都像吹氣球一樣直線上升。 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有的小男生,胸部會開始變大得很明顯,跟剛進入青春期的小女生差不多!很多家長在這我們提出善意的提醒以後,都會很擔心的問一句: 「醫師,他這樣算是男性女乳症嗎?」 什麼是男性女乳症? 所謂的男
前面我們提到:持續而且準確的身高體重紀錄和生長曲線,是可以幫助孩子快樂生長的第一步。為了讓家長們能夠更熟悉生長曲線圖的應用,今天特別分享一些關於爸爸媽媽們可能不清楚的小秘密,希望讓大家能夠了解這項方便的工具。
今天我想和大家來聊一下AI判讀骨齡這個新興技術。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AI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包括醫學領域。而骨齡判讀正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
在看生長門診的時候,最常碰到的主訴之一就是爸媽覺得矮。不管孩子是長得不夠快,還是長得不夠高,總之就是跟班上同學比起來覺得太矮。 但是對於兒科醫師來說,評估小朋友有沒有生長問題,只憑感覺是不行的,要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判斷孩子到底有沒有生長方面的問題,而這個客觀的標準,就是今天的主題:生長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