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誰是外來者》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中華民國政府在1975年越戰結束前後,以海軍軍艦及專機等方式,從淪陷的南越從淪陷的南越救出數千名越南華僑於本島各處安置,並於1977在澎湖成立難民營及中南半島難民臨時接待所。」
這麼值得記得的人道救援歷史,在過去卻從未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中,變相導致人民極度缺乏對他們的認識。這些人至今已經在台定居接近五十年,子孫也都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仍然會被問到:「你從哪裡來?妳是外籍新娘嗎?」這樣尷尬失禮的問題。還好有這本書的問世,讓我們能補足過去應該學,卻沒有學到的這一塊歷史知識。
本書作者曾任報社記者,在媒體這個領域有超過十年的經驗,也曾做過《報導者》的特約記者。數年前她想深入研究敘利亞難民,而德國當時又是最大的難民收容國,因此她於2017年開始旅居德國,深入探訪難民的各種議題。然而在德國一段時日後,她發現住在柏林,身邊有多到不能忽視的越南裔居民,而且大多已經非常融入當地社會,舉凡亞洲小吃店、花店、衣服修改店、美甲店等等都是越南人在經營,引發了她想探索這個現象的好奇心。在研究史料後才發現德國大舉接受越南難民的過去,及中華民國共襄盛舉的這段歷史。她用數年的時間奔波台德兩地,與這些難民及其後代進行訪談後,才終於完成了富含歷史又充滿動人故事的這本書。
那個年代在德國的越南移民,大致上可以粗分為「越南船民」以及「北越契約工」,而在越南統一前後被撤僑來台的則統稱為「越南華僑」

越南船民

時逢南越淪陷,許多越南人不願接受共產黨的迫害及統治,在政府默許之下交出身家,以黃金換取出逃的船票,搭乘一艘一艘的難民船駛向公海,期待能被其他自由國家接受,所以被稱為Boat People(船民)。當時最著名的是一艘名為「海鴻號」的老舊難民船,因為貪心的官員而超載兩倍的難民,不僅引擎在路上故障偏離航道,靠岸印尼和馬來西亞時也不被允許入境,在物資耗盡的船上,難民們不僅得忍受挨餓及曝曬,也抵禦不了傳染病的侵襲。而這樣的慘況,被准許登船的記者錄了下來,經由新聞在西方世界傳了開來。
看在當時的西德民眾心裡,這些越南船民就像當時二戰後想逃離東德的那些居民,也有人認為向這些人伸出援手就宛如幫助納粹時期受苦的猶太人,這樣的彌補心態醞釀成一股民意,促成後續一系列的救援行動。最知名的莫過於下薩克森邦總理-阿爾布雷希特(他同時也是現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的父親),率先宣布救援越南船民;以及由知識份子發起募資,再靠著記者諾伊德克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爾推波助瀾,而誕生的阿納慕爾角號救援船所進行的多次救援行動。西德政府除了讓越南船民生命得到保障,還提供每個人免費德語課程、就學及就職的輔導,讓原本就有所長的人能夠繼續發揮,也讓這些人有能力融入德國社會,才有今天這樣的光景。

北越契約工

然而從北越來到德國的難民,相較之下就沒這麼幸運了。當年東德因年輕人出逃而勞力短缺,於是向剛被統一、同為共產國家的越南輸入大量契約工,但不僅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人能報名,而且合約到期就得遣返越南,並無長期居留權。除此之外,契約工完全被視為單純的勞動力,不論原本專長為何,每天就是往返宿舍及工廠做著低階勞動,並全天候受到監視,違規就很可能被提早遣返,懷孕也是一大禁忌,自然也沒有為他們安排如德語課程之類的社會融入方案,因此直到柏林圍牆倒塌,一些人得到留居德國的機會,大多也是自成小群體,不像船民一樣能夠大程度地融入德國社會。

越南華僑

1974年越戰結束前夕,越南當地華僑就嗅到政府即將垮台的危機,湧入中華民國大使館申請華裔證明,期待能逃到台灣。1975年的「同濟演習」即為撤僑行動,派出中萬艦中邦艦前往西貢(現胡志明市)和越南政府交涉撤僑,途中也停靠菲律賓,讓不想來台灣定居的華僑也有機會藉此另謀他所。剛搭船來台的華僑先安置在九曲堂由軍人照料,後續有的被分到新店、台中太平、屏東養老院等地,也有人靠著原本捕魚專長在澳底定居,數年後也在土城慶利街興建華僑社區,方便他們找工作謀生。1976年開始也陸續有40多梯次的撤僑專機,也就是所謂的「仁德專案」,這些人則被安置在木柵安康社區,也就是現在興隆社宅的區域。雖然我國給予的福利與關照沒有像西德那麼充足,也沒有上下一心的全民支持,但大多藉此定居在台的越南華僑仍是充滿感激,至少生命安全有足夠的保障,有些人也發展得還不錯。

移民後代的現況

歷經接近五十年,這些移民大多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作者在訪談中發現,不管他們生在德國或台灣,從小受的教育和價值觀都和其他孩子幾乎無異,但卻因為外貌的不同,仍然在社會上多多少少會受到歧視,或對自己的存在認同感到矛盾;有時候也因為價值觀、信仰的不同,和原生家庭產生摩擦與排斥,雖然「我們」跟「他們」都在努力試著消除這些迷惑,但最好的情況可能還是:不要分你我。
本書內容相當豐富卻又淺顯易懂,書中節錄多則親身訪談的文字記錄,都是很珍貴,也很令人動容的人生故事,非常推薦大家閱讀,讓我們重拾被遺忘的歷史,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不分你我的共好與共生。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登陸越南至今剛好滿半年,儘管正式在西貢生活的年資不長,但在搬到西貢前,我已到過越南出差旅遊過 4 次。聽過不少越南前輩說過,剛到越南的甜蜜期約一到兩個月,之後就會開始討厭這邊的生活,但隨著待在這邊的日子越久,我發現我竟然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甚至興起直接定居越南的念頭。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司法通譯是保障移工權益的防線之一,專勤隊、偵訊室間,逃跑外勞的故事透過他的翻譯,訴說著越南人背負的大量的負債、臺灣夢。美玉之島和鬼島之間的差距和故事,在這本書中傾訴。 書名是司法通譯,但夾雜了許多越南史。當年越南的逃難情境,相較臺灣的經濟繁榮,想必處處打黑工、人口販運層出不窮。畢竟每個人都想要翻身
阮國非 阮國非,來自越南中北部乂安省,享年27歲。 十年前他為了負擔家計來到台灣工作,七年前他為了更高的報酬而違約離職,成為大家口中的「逃跑外勞」,當時的他大概不會想到半年過後他會在異鄉斷魂。 阮國非的最後一天 2017年,8月的最後一天,越南籍失聯移工阮國非赤裸出現在新竹縣鳳山溪畔。吸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Thumbnail
2024.3.31 前言 在過年時查了很多行程,打算玩峴港、會安、順化三大區域,發現FB上有峴港包車社團,查了一下裡面是有來過台灣的4-5位越南人成立的,每位中文都說的不錯,看了評價的確是台灣去過旅遊的人評論的,價位也比都從旅遊網訂便宜,於是決定賭賭看,我們5人訂9人座,舒適一點全程接送。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河內雖然是越南第二大城,但因首善之都且距台更近,雀屏中選成為我首次越南旅遊之地。     深夜搭乘越捷航空抵達內排國際機場,先說越捷,無論作為越南首家民營航空,還是女性創辦的廉價航空,越捷航空都是越南的傳奇與驕傲。只是我終究因其火辣大膽的桌曆才認識,再由於其航線眾多便上網購票。    
Thumbnail
越南,與台灣關係最深的東南亞國家,或許也是台灣人最應了解的東南亞國家歷史。
Thumbnail
越南李朝遷都至今河內後,改名「昇龍」,建設皇城,但作為蒙越戰爭的戰場,遭逢數次祝融,加上時間遷移,原先佔地宏大的故宮,如今只剩幾座城門遺跡與考古挖掘區域。
Thumbnail
登陸越南至今剛好滿半年,儘管正式在西貢生活的年資不長,但在搬到西貢前,我已到過越南出差旅遊過 4 次。聽過不少越南前輩說過,剛到越南的甜蜜期約一到兩個月,之後就會開始討厭這邊的生活,但隨著待在這邊的日子越久,我發現我竟然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甚至興起直接定居越南的念頭。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司法通譯是保障移工權益的防線之一,專勤隊、偵訊室間,逃跑外勞的故事透過他的翻譯,訴說著越南人背負的大量的負債、臺灣夢。美玉之島和鬼島之間的差距和故事,在這本書中傾訴。 書名是司法通譯,但夾雜了許多越南史。當年越南的逃難情境,相較臺灣的經濟繁榮,想必處處打黑工、人口販運層出不窮。畢竟每個人都想要翻身
阮國非 阮國非,來自越南中北部乂安省,享年27歲。 十年前他為了負擔家計來到台灣工作,七年前他為了更高的報酬而違約離職,成為大家口中的「逃跑外勞」,當時的他大概不會想到半年過後他會在異鄉斷魂。 阮國非的最後一天 2017年,8月的最後一天,越南籍失聯移工阮國非赤裸出現在新竹縣鳳山溪畔。吸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Thumbnail
2024.3.31 前言 在過年時查了很多行程,打算玩峴港、會安、順化三大區域,發現FB上有峴港包車社團,查了一下裡面是有來過台灣的4-5位越南人成立的,每位中文都說的不錯,看了評價的確是台灣去過旅遊的人評論的,價位也比都從旅遊網訂便宜,於是決定賭賭看,我們5人訂9人座,舒適一點全程接送。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河內雖然是越南第二大城,但因首善之都且距台更近,雀屏中選成為我首次越南旅遊之地。     深夜搭乘越捷航空抵達內排國際機場,先說越捷,無論作為越南首家民營航空,還是女性創辦的廉價航空,越捷航空都是越南的傳奇與驕傲。只是我終究因其火辣大膽的桌曆才認識,再由於其航線眾多便上網購票。    
Thumbnail
越南,與台灣關係最深的東南亞國家,或許也是台灣人最應了解的東南亞國家歷史。
Thumbnail
越南李朝遷都至今河內後,改名「昇龍」,建設皇城,但作為蒙越戰爭的戰場,遭逢數次祝融,加上時間遷移,原先佔地宏大的故宮,如今只剩幾座城門遺跡與考古挖掘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