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為動物請命:建立善待眾生的正見 》愛護動物的你,吃肉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永無止盡的大屠殺,只是為了口腹之欲。如果開始正視問題,就會知道過往的荒謬,聲稱愛護動物卻大啖培根、牛排?這不是指責,而是你真的有意識到過往習慣背後所造成的傷害嗎?
是否人性有種自動切換的開關,認為這是一種沒辦法的必要之惡,而索性避而不談餐桌上佳餚從何而來?
而除了道德因素外,著名的影片《奶牛陰謀:永遠不能說的秘密》也詳細分析了畜牧業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更勝於石化產業,若要避免這個全球性的災難,減少肉類的飲食、甚至成為素食者會是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人類吃動物是否有正當性?
人類與動物的差別是什麼?
嚴實反覆的對話與論證,旁徵博引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法學家、思想家、動物學家的言論,試圖釐清關於動物的各式疑問,從實驗動物、經濟動物、野生動物等等著手。到底什麼是必要的?且動物保護更不該「只是」保護喜愛的物種。更別因哪個名人、偉人支持吃素、或吃肉,而主張其合理性。
2021年,154隻俄羅斯藍貓、布偶貓等名貴品種貓,因確認屬於走私動物,農委會防疫檢疫局依法以安樂死處置貓咪,引發動保團體及民眾反彈,儘管農委會出面說明貓隻來源地不明,未經檢疫引入疫病風險極高,因此依法處置,但愛貓人士仍湧入總統蔡英文臉書批評此做法。
而同時,現代工業化養殖非常「厲害」,六萬隻雞可以擠在三百坪八層樓的監獄飼養場內,「雞鴨以自己的生命,提供人類食物,牠們值得人類用心的對待,不管是在生前,還是死後。」如果動物懂得說話,懂得莊子,牠大概會回:「寧生而曳尾塗中」吧。
所謂強調環境與人道,當然值得鼓勵。但有時也只是人類基於道德感不安的一種策略,或是商業形象的一種考量。且,就算減少了痛苦,人類真的有權去剝奪動物的生命嗎?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雞安知雞之苦。
講究動物權,不是強調動物權優於人類權,也不是說雙方有對等的權力義務。而是在很多時候,這是並不矛盾的事。人類確實不需要吃肉就能存活,全球有3.75億的人口為素食者,而臺灣素食人口在台灣也已經突破250萬人,全球排名躍居為二。(按:人口佔比。2021台北也被CNN評選為十大素食友善城市)
不管是已經吃素,還是有志吃素;或是關心動物議題的人都很推薦這本書。
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會吃我的朋友。──蕭伯納
▊書名:為動物請命:建立善待眾生的正見
▊作者:馬修李卡德
▊出版社:早安財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
推薦指數:🌟🌟🌟🌟🌟
研伸五星推薦書籍:
1.文明的野獸:從圓山動物園解讀近代臺灣動物文化史
2.守護馬來熊的女孩:再見,索亞!以信念燃亮夢想的旅程
3.找蔬食Traveggo無肉全植簡單提案:90道純植初心料理,兼顧美味與愛護動物的生活方式
📝摘要語句:
✍️「我們都願意想像有一種飼育方式,是『快樂的』動物被 『人道的』殺死。」凡是如此異想天開的人,都一定要清醒過來。──弗洛朗絲‧博蓋
✍️大多數人都不願每天親手宰殺動物,卻對動物受死、受虐、工業化飼養和捕撈造成的生態災難視而不見或縱容,只因為大家都這麼做。
✍️吾應除他苦,他苦如自苦;我當利樂他,有情如吾身。(我必須消除他者的苦難,因為那就像是我自己的苦難。我必須努力促進他者的利益,因為他者就和我一樣,都是有感知的生命。)──印度佛教智者寂天
✍️我們能夠主宰動物,吃牠們的肉,其實是藉助於我們所製造的武器。人類會使用鐵和火之前,在自然狀態下,反倒是動物的食物。遠古時期的熊和虎首次與人類狹路相逢時,哪有什麼敬畏之心,尤其是在牠們肚子餓的時候。」 在我經常去修行的尼泊爾寺院附近,曾多次看到一隻母老虎出沒。有一天晚上,當我終於聽見牠咆哮時,心中完全沒有人類比野獸優越的念頭!──伏爾泰
✍️「物種歧視」(speciesism)定義如下:「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類推,這個詞是專指對於非人類的其他物種,拒絕尊重其生命、 尊嚴及需求。」
✍️靈魂中沒有一絲惡意的人,就是最快樂的人。
✍️在中國,傳統中醫會使用熊膽入藥,認為它具有各種療效。因此,有超過一萬隻亞洲黑熊終生被監禁在籠子裡,每天接受兩次抽取膽汁的穿刺過程;越南境內有兩千四百隻熊有同樣的命運,而蒙古境內的數量則不明。由於籠子窄仄,黑熊無論日夜只能躺著,甚至無法翻身。
✍️真正的改變必須是自願的。唯有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承認對方的固有價值,我們才能充分尊重並關心對方的處境,不管對象是他、她或牠。利他主義是逐漸改變文化的關鍵。
✍️難道不能先同意我們虧欠動物一份關愛嗎?......簡單來說,就是以痛苦的名義去消滅痛苦,這種可恨的痛苦讓大自然得以生存下去,但人類應竭盡所能的消除這種痛苦,不斷去努力,因為唯有堅持下去才是明智的。 ──左拉
✍️首先,他們忽視你,然後嘲笑你,接著對抗你,再然後你就贏了。──甘地
✍️無論施加的對象是人或動物,痛苦就是痛苦。……承受痛苦的,不管是人或動物,都是非常不舒服的;而沒來由的加諸他者痛苦……是施加者的殘忍與不公不義的表現。
個人IG 塵世迷走書僮
instagram.com/soulbook2021

自從成為書店書僮後,雖然「看」了很多書,但也少了很多看書的時間,說起來弔詭,也可能是時間調配與規劃的問題。時常覺得很忙,或是有一些事情要處理等等,所以這是一篇久違的方格子閱讀文。希望之後陸續能產出相關環境或動物議題的心得文。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光復,天地草木,普天同慶,可欣可賀,吾人生於前清,而死於漢室,實終身之所願也。」——陳澄波 陳澄波之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臺灣美術的化身,是繼黃土水之後,第二位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人,帶給臺灣人昂首挺胸的自信,勇於在藝術上與日本人一爭高下,不再只是次等國民。 但陳澄
我大概因為這本《 遇見100%的女孩 》,喜歡上村上春樹了!就像你一直不瞭解某個人,卻突然被他某個舉動打中,開始由衷佩服起他那樣。 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中文版為1986年所出,而日文的原書名其實是《 看袋鼠的好日子 》,也就是以首篇為書名,描述的是,想去動物園看袋鼠寶寶的女子,去得時候卻發現寶寶竟然
「月亮比誰都長久地,就近眺望著地球的姿態。想必這個地球上所發生的任何現象,所進行的任何行爲都看在眼裡。然而月亮卻沉默不語。始終冷冷地、確實地抱著沉重的過去而已。那裡既沒有空氣,也沒有風。眞空適合保存記憶,不會造成損傷。誰也無法解開那樣的月亮的心。」──《1Q84》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村上春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網路上雖然充斥著各種資訊,但光是閱讀這些零碎的資訊,並無法讓人變得更有深度。換句話說,唯有透過閱讀才能強化一個人的體驗,進而促進思考,以及將知識有效轉化。 在書店被其書名所吸引。確實網路上什麼都有,但它同樣考驗你的專注力。《最高學習法》裏頭提到一個實驗,說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內在網路
提高流量,吸引眼球,你寫作是為了什麼?因為想寫,於是就寫了?因為寫作本身就是件愉悅的事?這些都是對的。但如果能讓更多讀者看見,並創造影響力,除了是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自我實現。讓價值昇華,讓知識變現。所謂「佛系」、「躺平」、「我就爛」,都是個人選擇,無關對錯,但──這真的是你內心所發出的聲音?
「台灣光復,天地草木,普天同慶,可欣可賀,吾人生於前清,而死於漢室,實終身之所願也。」——陳澄波 陳澄波之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臺灣美術的化身,是繼黃土水之後,第二位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人,帶給臺灣人昂首挺胸的自信,勇於在藝術上與日本人一爭高下,不再只是次等國民。 但陳澄
我大概因為這本《 遇見100%的女孩 》,喜歡上村上春樹了!就像你一直不瞭解某個人,卻突然被他某個舉動打中,開始由衷佩服起他那樣。 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中文版為1986年所出,而日文的原書名其實是《 看袋鼠的好日子 》,也就是以首篇為書名,描述的是,想去動物園看袋鼠寶寶的女子,去得時候卻發現寶寶竟然
「月亮比誰都長久地,就近眺望著地球的姿態。想必這個地球上所發生的任何現象,所進行的任何行爲都看在眼裡。然而月亮卻沉默不語。始終冷冷地、確實地抱著沉重的過去而已。那裡既沒有空氣,也沒有風。眞空適合保存記憶,不會造成損傷。誰也無法解開那樣的月亮的心。」──《1Q84》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村上春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網路上雖然充斥著各種資訊,但光是閱讀這些零碎的資訊,並無法讓人變得更有深度。換句話說,唯有透過閱讀才能強化一個人的體驗,進而促進思考,以及將知識有效轉化。 在書店被其書名所吸引。確實網路上什麼都有,但它同樣考驗你的專注力。《最高學習法》裏頭提到一個實驗,說要求175個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內在網路
提高流量,吸引眼球,你寫作是為了什麼?因為想寫,於是就寫了?因為寫作本身就是件愉悅的事?這些都是對的。但如果能讓更多讀者看見,並創造影響力,除了是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自我實現。讓價值昇華,讓知識變現。所謂「佛系」、「躺平」、「我就爛」,都是個人選擇,無關對錯,但──這真的是你內心所發出的聲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殺生和食肉,這兩個都是惡業,有的只造一種,如食肉者未必殺生,殺生者不喜食肉;有的兼而有之,如殺生的屠夫喜歡食肉。有些調皮的人,總是想把責任推給他人,做屠夫的把這殺生罪推給食肉的人,每當宰豬之時,他就唸唸有詞:「豬呀豬呀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我不宰,你向吃肉的人去討債。」可是......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殺生吃肉的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我今天有同學給我一個資料,是0八年的。這有個數據,0八年這一年,人類吃掉這些動物,有五百八十億,這根據調查統計。吃得最多的是雞,五百八十億裡頭有五百一十億是雞,五百一十億隻雞被殺了、被吃了。三十五億的鴨、鵝跟火雞,這三樣東西有三十五億。還有三十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它的原因就是我們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眾生就想損人來利己,小到飲食就知道。希望自己的身體,有體力健康,甚至希望自己哪一個臟腑器官比較弱,可以滋補一下,就會去抓動物、去殺動物...
Thumbnail
動機是不想浪費食物,但烹調的時候會跟動物結下緣。除非這時候的情境是真的有人快要餓死了,旁邊剛好一隻羊也死了。為了要救人活過來,你動念頭:「我要救命。」藉羊的腿來煮東西,把他餵活、救活了再說。如果有這一類的情節在其中,要救人命、要利益有情,狀況很緊急,我覺得就算有罪業、有過失也是很小。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殺生和食肉,這兩個都是惡業,有的只造一種,如食肉者未必殺生,殺生者不喜食肉;有的兼而有之,如殺生的屠夫喜歡食肉。有些調皮的人,總是想把責任推給他人,做屠夫的把這殺生罪推給食肉的人,每當宰豬之時,他就唸唸有詞:「豬呀豬呀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我不宰,你向吃肉的人去討債。」可是......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殺生吃肉的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我今天有同學給我一個資料,是0八年的。這有個數據,0八年這一年,人類吃掉這些動物,有五百八十億,這根據調查統計。吃得最多的是雞,五百八十億裡頭有五百一十億是雞,五百一十億隻雞被殺了、被吃了。三十五億的鴨、鵝跟火雞,這三樣東西有三十五億。還有三十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它的原因就是我們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眾生就想損人來利己,小到飲食就知道。希望自己的身體,有體力健康,甚至希望自己哪一個臟腑器官比較弱,可以滋補一下,就會去抓動物、去殺動物...
Thumbnail
動機是不想浪費食物,但烹調的時候會跟動物結下緣。除非這時候的情境是真的有人快要餓死了,旁邊剛好一隻羊也死了。為了要救人活過來,你動念頭:「我要救命。」藉羊的腿來煮東西,把他餵活、救活了再說。如果有這一類的情節在其中,要救人命、要利益有情,狀況很緊急,我覺得就算有罪業、有過失也是很小。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