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降落,奇怪的火種,我讀《圖博千年:一個旅人的雪域凝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圖博,這片亡國之地。

記憶被竄改,信仰被驅逐,過往的生活正在漸漸消逝,而一旦語言也忘卻後,藏人就真真正正滅絕了。



一直以來,都對西藏感到興趣,可能從國中地理的「世界屋脊」開始;可能從林冠吟《救贖》開始,可能是從別人描述的高原鐵道之旅開始,更可能是從在故宮服役時,接觸藏傳佛教開始,親眼看到喇嘛們在砌完七彩壇城後,過沒多久旋即毀滅,具體告訴我們「塵歸塵,土歸土」的空性本質。


2006年是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的日子,也是青藏鐵路開通的日子。


作者入藏行旅🚶包括從傑塘出發,越過邊界到拉薩,然後前往阿里;還曾從北方進入安多,經宗曲河谷到拉薩,或南行至尼泊爾,探索喜馬拉雅南緣的錫金、大吉嶺及達蘭薩拉。此外,作者也造訪過聖彼得堡,探訪了歐洲第一座達賴喇嘛佛學院「袞澤確尼」。


作者本來是預定出「大圖博文化區」行旅紀錄,但後來因2008的洛薩新年,圖博全境爆發了對中共的激烈抗爭,手無寸鐵的民眾高舉雙手呼喊「自由圖博」,冒險掛起雪山獅子旗。


是什麼讓圖博牧民、僧侶、老人和小孩在中國軍警槍彈的威脅下,仍堅持走上街頭?作者停下幾近完成的文稿,鑽進文獻與中外史學論述,從《史記》到《清史》,再到國際圖博學者的研究論述中,交互比對史料中那些歧異處,讓我們以多重的文化視角重新認知以往的歷史。📝「同樣的一尊石碑,唐將它視為展現強大國力的象徵,而突厥卻用來鐫刻民族受難的印記;一千兩百年後,它的存在向我們證明,閱讀歷史真相無法只看一面之辭。」


而2019年,作者欲再次前往西藏,但因為中國政權不開放「外國人」自由行,作者只能嘗試從不同的路線看是否能抵達拉薩,作者先抵達四川雙流機場,再搭客運抵達甘孜。一路上所遇到的盤查跟監控層出不窮,活脫脫上演著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的世界。你的一切都被控制,連語言、標示也變得有雙重性。


◉在旅遊資訊上標示著的旅館,其實是公安局;從緋紅色古樸佛殿視野中走出的男子是進駐寺廟的便衣;而路上請你幫忙拍照的也是便衣,還有在路途邊抽菸邊目光盯著你問你要去哪的,依然還是便衣。


這種種光景彷彿讓人回到百年前亞歷珊卓‧大衛─尼爾的《拉薩之旅》、河口慧海的《西藏旅行記》,到底有什麼真相被掩蓋著呢?而書中作者的處變不驚、裝傻與頑強想抵達拉薩的意志,更是書中的精彩之處。


書的敘事方式,採用雙重視角的方式,在同一場域中,有作者2019年的經歷,也有昔時的旅途體驗。並穿插介紹了千年來圖博的歷史,以及歷屆達賴喇嘛重大歷史事件的行走軌跡,各種場景交錯在一起,令人感到閱讀上的淋漓盡致(?書中佐以薩伊德的觀點。讓人知道以往單一中華史觀下的刻意醜化邊疆民族。


而本書不只是寫就千年以來的圖博史,更厲害的是對於圖博的地理風光、文化、宗教、政治,甚至人口、經濟作者都瞭然於胸,一邊為我們講解身處的地理風光,一邊告訴我們現在圖博的政經處境。


格外珍貴的是,作者與當地人民的交流,從中國人的視野,圖博人民的視野,或是土族(信仰藏傳佛教的蒙古人)的視野望去是截然不同的。


再和圖博人交流之初,一旦問到不該問的,他們多半都抱持著戒心,但更有許多動人的漣漣產生。

/


而所謂的「文成公主和親」早已脫離史實被中共塑造成漢藏一家親的戲碼,並搬到「文成公主實境劇場」來上演。📝原本藏民的青稞田、綠地都被強制徵收,被拿來建設起豪華的飯店、酒樓、商場,圖博人被安排擔任群眾演員;「或許圖博人民的收入變高了,但是代價卻是失去了世代耕種的土地與牛羊;得在觀光客前獻跳原本傳統節慶自娛的舞蹈來營生,受僱參與弘揚中華文化的大業。


而大山被炸架起了隧道、大橋。在景觀區打造山谷電梯和索道設施,讓遊客輕鬆穿越,各種荒繆的開發讓人眉頭大皺,這到底是在幹麼?不禁讓人思考所謂的大開發,其實是大破壞。


以及


📝「一九五九年之後,政府嚴格禁止僧人念經、穿上袈裟,任何宗教儀式也遭停辦,圖博民眾所尊敬的仁波切不僅遭受各種屈辱詆毀,更無法學習和傳承佛理教義。經歷二十多年監禁後,十世班禪喇嘛、拉卜楞寺寺主嘉木樣仁波切。仍然無法獲得自由,他們被持續留在北京,遭受監視軟禁,甚至在政治威脅下被迫娶妻還俗。」


圖博經受中國統治後,已知有一百五十九起自焚抗議,為什麼要用這麼激烈的方式來表達意志呢?因為——沒有其他的方法;不管是靜坐還是抗議;你的下場可能就是「被消失」。


自焚的僧人,被視為英雄;他們用生命來表達抗議,而不是選擇暴力。


/

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被圖博人視為慈悲智慧的觀世音;而在中國政府眼中,他是頭號內亂罪犯;從1959年流亡到到印度的德蘭薩拉,已經有66年了。


推薦指數:🌟🌟🌟🌟🌟


這本書引領我們深入去感受西藏的風、山脈的呼吸,有旅人所看到的日常,也有當代圖博仍然面對著的困境。作者從史料中的爬梳中看見更真實的歷史;這感受是不言而喻的,是一本重量很重的書。


📝摘要段落:

1.旅途是人世探索的過程,就像閱讀一樣。旅行不僅是異地的體驗,也包含閱讀自己、他者,與一起置身這個世界的「我們」在時間長河裡所走過的歷史,以及許多前人經過所留下的提問與思考。 


2.歷史學家研究的過去,並不是一個已死的過去,而是在某種意義上,依然活在此刻之中的過去。——柯靈鳥《歷史的理念》

3.這是一個像黑盒子般的社會,每個人嘴裡都可以有個說法,於是,一種狀況可以流傳千萬種臆測。而在這個社會中保持清醒的唯一方法,是必須懂得——除非實際發生的事,所有說法都僅僅是說法而已。

4.事實上,極權政府「馴化」異議者的技法向來簡易。歐威爾在《一九八四》已為世人預示——只需要一個禁閉的小房間、站在房門口的武裝警衛、一套威嚇的語言,我們之中的大多數很快就會放棄自己,丟掉原來的信念,屈服在權力威嚇所塑造的下,甚至不需要太多具體的暴力。

5.美國人權運動者夏庫爾一直強調民眾必須保持對權力身分的清晰知覺:「人們會適應任何事情。你對所承受的壓迫知覺越少,你的寬容度就會越來越大。過了一陣子,人們就會認為壓迫是正常的普通狀態。

6.相隔近二十年,中國都會景觀的確是改變巨大,但繁榮華美只是表象,只要隨手撥開金玉的外層就會發現,不論收入多寡,社會體制沒有改變,人們生活的條件、存在的尊嚴也都和過去沒有太大差別。

7.發達工業文明的奴隸是受到抬舉的奴隸,但畢竟還是奴隸。

8.現在我們深深吸一口氣,空氣似乎也有些不同環顧候機室,沒有荷槍軍警,沒有短髮黑衣國寶,攝像頭都低調節制的安在屋宇角落。大咧咧伸長腿,躺靠向椅背,不自覺呼出一口長長的氣,發現鼻腔湧入涼爽的氣息,第一次發現原來「自由」是有氣味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玉塵 (塵世迷走書僮)的沙龍
31會員
42內容數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2025/02/18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制。
Thumbnail
2025/02/18
書寫,不是要為了成為作家,不是為了出一本書。而是透過書寫的過程,去寫出那些你已知,或是尚未知曉的事物。書寫的過程是一種緩慢的咀嚼以及整理,你把當下的靈光、記憶都捕捉起來,時間因此有了厚度,你可以不斷回味、品嘗這段經歷,穿越時間的限制。
Thumbnail
2025/01/14
• 我盲目地接受這樣的描述:我很有生產力,永遠停不下來。我和其他人一樣,完全忽略一項重要事實: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會超出合理界限。關於生產力議題我知道得很多,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重點是,我對於該如何將生產力融入整體的人生藍圖,沒有適切的想法。或許,只是或許,我實際承受的壓力比自己以為的還要
2025/01/14
• 我盲目地接受這樣的描述:我很有生產力,永遠停不下來。我和其他人一樣,完全忽略一項重要事實:到了某個臨界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會超出合理界限。關於生產力議題我知道得很多,但還有很多我不知道。重點是,我對於該如何將生產力融入整體的人生藍圖,沒有適切的想法。或許,只是或許,我實際承受的壓力比自己以為的還要
2025/01/08
「青山小姐說的沒錯,再也沒有人記得本島人的生活方式,那種日子是會到來的。 可是無從悲嘆呀,清國時代福佬人也是這樣對待原住種族的,人世荒謬,就是這樣吧。」 身處臺灣,經歷過不同的統治者,不管是過去還是當代,臺灣都有著複雜的身份認同的問題,這也牽扯到「權力」,不管是直拳或是幽微,都實在地在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1/08
「青山小姐說的沒錯,再也沒有人記得本島人的生活方式,那種日子是會到來的。 可是無從悲嘆呀,清國時代福佬人也是這樣對待原住種族的,人世荒謬,就是這樣吧。」 身處臺灣,經歷過不同的統治者,不管是過去還是當代,臺灣都有著複雜的身份認同的問題,這也牽扯到「權力」,不管是直拳或是幽微,都實在地在這個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游走阿里大環線,令我感到驚訝的就是古格都城遺址。 當第一眼看到這座遺址時,不禁感嘆起來,想不到在這種荒涼之地也有這種宏偉的歷史遺址,著實意想不到。
Thumbnail
游走阿里大環線,令我感到驚訝的就是古格都城遺址。 當第一眼看到這座遺址時,不禁感嘆起來,想不到在這種荒涼之地也有這種宏偉的歷史遺址,著實意想不到。
Thumbnail
巴別塔 巴別塔的故事來自聖經,記載於創世紀11章。在這個故事中,人類共同使用一種語言,決定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達到神的境界。然而,上帝見狀,打亂了他們的語言,使他們無法溝通,並將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 不周山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座山,也被稱為人間的天柱。根據文獻記載的書籍包括《
Thumbnail
巴別塔 巴別塔的故事來自聖經,記載於創世紀11章。在這個故事中,人類共同使用一種語言,決定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達到神的境界。然而,上帝見狀,打亂了他們的語言,使他們無法溝通,並將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 不周山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座山,也被稱為人間的天柱。根據文獻記載的書籍包括《
Thumbnail
古格王國的史料紀錄相當少,尤其是王朝滅亡的史實記載更是付之闕如。近代對於古格王朝的相關記載,從1911 英國榮赫鵬爵士 發現古格王城,到1933年起義大利藏學大師圖齊 深入古格遺跡探訪,得到相當龐大的第一手照像與文物資料,並著手研究古格佛教文化
Thumbnail
古格王國的史料紀錄相當少,尤其是王朝滅亡的史實記載更是付之闕如。近代對於古格王朝的相關記載,從1911 英國榮赫鵬爵士 發現古格王城,到1933年起義大利藏學大師圖齊 深入古格遺跡探訪,得到相當龐大的第一手照像與文物資料,並著手研究古格佛教文化
Thumbnail
拉達克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其文化和歷史與西藏密切相關,以其山地美景和文化而聞名,會知道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一翻開書頁就被它絕美的文字深深吸引。 前二章寫啟程、寫發現之旅,真的像旅遊書一樣,我常常覺得我好像打開書就在現場,闔上書又回到現實,一直穿梭也是有點累人,到第三
Thumbnail
拉達克是印度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其文化和歷史與西藏密切相關,以其山地美景和文化而聞名,會知道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一翻開書頁就被它絕美的文字深深吸引。 前二章寫啟程、寫發現之旅,真的像旅遊書一樣,我常常覺得我好像打開書就在現場,闔上書又回到現實,一直穿梭也是有點累人,到第三
Thumbnail
2017大蒙古行(五)蒙古帝都:全世界都是蒙古人的牧場     出烏蘭巴托往哈拉和林的往返循環行程是蒙古的經典路線,途經草原與大漠,飽覽蒙古多變風景,入住蒙古包,暢飲馬奶酒,不過本篇先按下不表,且聽下回分解。當我們遠程奔襲,終於風塵僕僕地抵達哈拉和林,已是下午3時,仍藍天明亮,青山綠水,一派鄉村風
Thumbnail
2017大蒙古行(五)蒙古帝都:全世界都是蒙古人的牧場     出烏蘭巴托往哈拉和林的往返循環行程是蒙古的經典路線,途經草原與大漠,飽覽蒙古多變風景,入住蒙古包,暢飲馬奶酒,不過本篇先按下不表,且聽下回分解。當我們遠程奔襲,終於風塵僕僕地抵達哈拉和林,已是下午3時,仍藍天明亮,青山綠水,一派鄉村風
Thumbnail
很久沒出現的音樂地圖,這回來到一個能體會到人世最純粹,信仰最堅定的高原區,西藏自治區。 位於青藏高原,平均於海拔4000公尺以上,是世界最高高原,首府為拉薩市。青藏高原在距今一萬年至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便開始有人居住。在唐朝時稱作吐蕃,與唐朝有官方交流,並無從屬關係,在當時與大唐與阿拉伯並稱亞洲
Thumbnail
很久沒出現的音樂地圖,這回來到一個能體會到人世最純粹,信仰最堅定的高原區,西藏自治區。 位於青藏高原,平均於海拔4000公尺以上,是世界最高高原,首府為拉薩市。青藏高原在距今一萬年至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便開始有人居住。在唐朝時稱作吐蕃,與唐朝有官方交流,並無從屬關係,在當時與大唐與阿拉伯並稱亞洲
Thumbnail
布達拉宮坐落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17世紀重建,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是座藝術殿堂,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Thumbnail
布達拉宮坐落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17世紀重建,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宮中收藏了無數的珍寶,是座藝術殿堂,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Thumbnail
《2000年前西方神祕面紗從這裡開始》  盛況空前,像一壺大染缸把世界各民族都吞進裡面, 染滿不同文化色彩後再一舉吐出來到各自想去的地方。 而我們也因為太想融入風景畫面,入境隨俗在頭上悄悄的抹上一頂伊斯蘭教色彩。 (READ MORE...)
Thumbnail
《2000年前西方神祕面紗從這裡開始》  盛況空前,像一壺大染缸把世界各民族都吞進裡面, 染滿不同文化色彩後再一舉吐出來到各自想去的地方。 而我們也因為太想融入風景畫面,入境隨俗在頭上悄悄的抹上一頂伊斯蘭教色彩。 (READ MORE...)
Thumbnail
若不是還腳踏著實地要騙我說這是天空之城,我也相信,一整個有吉卜力畫風走到現實的感覺,蒼鬱的老樹盤根錯節在巨石建築之上,這就是失落的高度文明,臣服在大自然的威嚴之下,有點感傷,也帶著點希望... 達宋寺是一個相對來說很小的古蹟,卻殘破的十分嚴重,看到這樣的狀況,急忙著詢問為何如此浩大的石雕建築
Thumbnail
若不是還腳踏著實地要騙我說這是天空之城,我也相信,一整個有吉卜力畫風走到現實的感覺,蒼鬱的老樹盤根錯節在巨石建築之上,這就是失落的高度文明,臣服在大自然的威嚴之下,有點感傷,也帶著點希望... 達宋寺是一個相對來說很小的古蹟,卻殘破的十分嚴重,看到這樣的狀況,急忙著詢問為何如此浩大的石雕建築
Thumbnail
新疆博物館傳奇:三千八百多年大夢不醒的樓蘭美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內藏西域歷史文化寶物4萬多件。翻開玄奘著作大唐西域記裡的文明古國早已傾頹,那些解開歷史謎團的遺物皆存放在新疆博物館。 主題 :《找回西域昨日輝煌-新疆古代歷史文物陳列》、《歷史的豐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覽》、《新疆民族風情陳列》
Thumbnail
新疆博物館傳奇:三千八百多年大夢不醒的樓蘭美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內藏西域歷史文化寶物4萬多件。翻開玄奘著作大唐西域記裡的文明古國早已傾頹,那些解開歷史謎團的遺物皆存放在新疆博物館。 主題 :《找回西域昨日輝煌-新疆古代歷史文物陳列》、《歷史的豐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覽》、《新疆民族風情陳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