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影像或文字的世界再壯闊,好像都藏不下一點寂寞。馬欣的文字是影像的凝鍊,會自然而然的把舒展成畫面,進入你的腦海。
📖《當代寂寞考》
✏️馬欣
🔸生而為人的寂寞
成熟的影評總是能細膩挖掘作品的核心,用溫柔的方式詮釋自己的感受,帶有自我觀點、獨立思考,把接收到的感動再製,傳遞給更多未知的觀眾。
「生而為人」是個電影經常探討的隱藏議題,以哆啦A夢電影為例,好像釣出我們埋藏很深的童年記憶,長成什麼樣的大人這件事,似乎再適合不過了!
🔸自我探尋的寂寞
引《哈利波特》、《腦筋急轉彎》、《寂寞拍賣師》、三部性質差異相當大,卻可以提出同個「自我探尋」的主旨。
當一個雙面間諜誰都無法信賴,內心會是多麼寂寞的?從人的喜怒哀樂出發,開心和難過都被區分優劣時,該如何忠於自我?人心的真偽與否,情感和藝術都有如贗品?寂寞的自我,該何去何從?
🔸當代的寂寞
情感虛實交錯時,有形體或虛幻的,究竟能否證明自我的存在?
電子產品介入人際關係,適切的應證了當代的寂寞,在人類的身上求不得的,竟然從虛無的雲端上找到,好像一點點欣慰伴隨一點點孤寂,這樣的寂寞卻被作者的筆一點就破。
🌟
#風味評分比:10%酸、30%甜、20%苦、40%鹹
(跟隨馬欣的字裡行間,細細的循著寂寞猶絲一線,感覺到溫暖會默默流淚,而卻有有種被理解的舒暢,心頭一軟就好像甜甜的感覺。)
☺️喜歡的話,按個❤️
👉🏻追蹤
@reader.triple,發現更多值得翻閱的好書
#當代寂寞考 #馬欣#木馬文化 #仨仁 #無菜單書店 #沈編 #藝術設計 #電影評論 #酸 #甜 #苦 #鹹#好書推薦 #閱讀筆記 #閱讀心得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