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越買越大、容易咬舌頭、聲音變低沉,肢端肥大症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鞋子越買越大、容易咬舌頭、聲音變低沉,肢端肥大症警訊與治療,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歲的女性病患,原本是因為甲狀腺長了很多結節而來做檢查。做完甲狀腺超音波後,我發覺她的手腳比較大、額頭比較寬、嘴唇比較厚,於是便建議她抽血檢測生長激素和生長因子。」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鄭畬方醫師回憶,「檢查結果顯示,她確實患有肢端肥大症。除了造成肢體末端肥大之外,也導致各個器官肥大,而讓甲狀腺長出許多結節。因為能在較早期診斷,後續也順利完成手術治療。」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是腦下垂體長腫瘤造成的疾病,因為腫瘤分泌過多生長激素,進而刺激骨頭生長。鄭畬方醫師解釋,在兒童時期,生長激素會讓骨頭變長;在成人時期,骨頭生長板已經癒合,無法再往長的方向發展,因此生長激素只能促進骨頭變得更厚、更粗,進而引起肢端肥大的現象。
生長激素過多造成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的常見症狀是手、腳變大,但是因為生長激素刺激會造成全身性影響,所以患者的嘴唇也會變厚、下巴會變長、鼻子會變大、聲音也會因聲帶的關係變得比較低沉。鄭畬方醫師說,如果腦下垂體腫瘤較大,甚至於侵犯到正常腦下垂體窩外側時還可能出現頭痛、複視、視力模糊、視野缺損等症狀。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儘早就醫診斷、治療。
肢端肥大症可能伴隨多種共病,鄭畬方醫師說,因為生長激素是一種升糖類型的荷爾蒙,分泌過多時,會導致血糖升高,而造成糖尿病。另外,由於肢端肥大症會使身體很多器官增生肥大,心臟變大顆容易引發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喉部的肌肉和軟組織增厚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也可能增大、長出結節。
肢端肥大症較常發生在30歲以上的患者,無明顯的性別差異。在台灣,每年約新增60個肢端肥大症的病患。肢端肥大症多屬於偶發性,跟遺傳的相關性較小。因為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患者不易察覺,從發病到確診的時間預估都要7至10年以上。
肢端肥大症經常伴隨多種共病
「曾經遇過一位30多歲的患者,因為全身無力被送到急診室,才發現是感染性心內膜炎,而且還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肥大等問題。」鄭畬方醫師說,「因為外觀很典型,便抽血檢測生長激素和生長因子。當時測到的數值都是破紀錄的高,而且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一顆超過2公分的腦下垂體腫瘤,代表患者已發病很長的時間,所以才會出現各種嚴重的併發症。」
懷疑肢端肥大症,該做哪些檢查?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患有肢端肥大症,可以先使用肢端肥大症的自我診斷表,看看自己是否有符合的症狀。例如鞋子越買越大、戒指戴不下、下巴變長、鼻翼變大、容易咬到舌頭、聲音變低沉等。此外,血壓、血糖也可能異常升高。
到內分泌科就診後,一般會抽血檢查生長激素和生長因子,並做口服葡萄糖抑制生長素分泌試驗.鄭畬方醫師說,生長激素是由腦下垂體製造,它會刺激肝臟製造生長因子,而生長因子導致器官產生變化,變得更大、更粗、更厚。
肢端肥大症患者經診斷後會安排核磁共振檢查,評估腦下垂體的狀況。鄭畬方醫師說,腦下垂體位在顱底,大小約1公分。核磁共振檢查能夠評估腦下垂體是否變大、是否長出腫瘤或是壓迫到視神經交叉等。
肢端肥大症,該如何治療?
肢端肥大症的治療方式,標準治療是動手術切除腦下垂體腫瘤。鄭畬方醫師說,現在大多是進行經蝶竇垂體腫瘤切除術,利用內視鏡從鼻腔進入,穿過蝶竇,切除腦下垂體腫瘤。術後的患者都需要定期追蹤、抽血檢查,再評估是否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肢端肥大症樣把握時機及早治療
少部分患者腦下垂體腫瘤太大或已經侵犯到旁邊的血管、神經,不適合第一時間開刀或無法徹底切除,後續便需要使用藥物治療。鄭畬方醫師說,藥物治療以體抑素為主,通常是每個月注射一次,若成效不彰,可以考慮輔以其他二線藥物或是放射線治療。
接受藥物治療後,患者的血壓、血糖可能會改善,外觀的變化有可能改善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復。
貼心小提醒
肢端肥大症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容易被忽略,往往要經過多年才被診斷。鄭畬方醫師叮嚀,大家要留意一些警訊,例如鞋子越買越大、戒指戴不下、容易咬到舌頭、聲音變低沉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預防相關共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9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70 多歲的老太太因為腳底的黑斑到皮膚科就診,原本看起來像瘀青,但是卻越來越大片,相當不尋常。切片檢查結果確認,這不是尋常黑斑,而是皮膚癌,更是惡性度很高的黑色素瘤。
56歲的王先生有老花眼,沒辦法看近物,越來越難操作手機,散光又很厲害,長期都要戴著眼鏡。由於白內障持續惡化,視力越來越模糊,已對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李原傑醫師表示,由於對視力的需求較高,因此患者使用焦段型人工水晶體,也同時處理老花眼、散光。
「醫師,公司體檢發現我的血壓、血糖都偏高。」28 歲的陳小姐拿著報告進到診間。 由於患者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家族史,於是醫師便開始使用藥物治療。林怡瑄醫師回憶起病患回診時,提到容易感到疲倦、無力,於是便替她抽血檢測,結果發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特別高。後續的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的腦下垂體有
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都可能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慢性排斥的症狀通常比較不明顯,可能是眼睛乾、嘴巴乾、關節僵硬、呼吸費力等,有時候會出現在比較隱私的部位。如果發現有不太放心的地方,要隨時跟醫師討論,才能及早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不過產後血糖回穩,也就沒多注意。」50歲的張女士說,「因為平時跟小孩去騎腳踏車,常常會感到頭暈不舒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糖尿病造成,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0.6%!」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可能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且整體死亡風險上升。因為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
70 多歲的老太太因為腳底的黑斑到皮膚科就診,原本看起來像瘀青,但是卻越來越大片,相當不尋常。切片檢查結果確認,這不是尋常黑斑,而是皮膚癌,更是惡性度很高的黑色素瘤。
56歲的王先生有老花眼,沒辦法看近物,越來越難操作手機,散光又很厲害,長期都要戴著眼鏡。由於白內障持續惡化,視力越來越模糊,已對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李原傑醫師表示,由於對視力的需求較高,因此患者使用焦段型人工水晶體,也同時處理老花眼、散光。
「醫師,公司體檢發現我的血壓、血糖都偏高。」28 歲的陳小姐拿著報告進到診間。 由於患者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家族史,於是醫師便開始使用藥物治療。林怡瑄醫師回憶起病患回診時,提到容易感到疲倦、無力,於是便替她抽血檢測,結果發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特別高。後續的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的腦下垂體有
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都可能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慢性排斥的症狀通常比較不明顯,可能是眼睛乾、嘴巴乾、關節僵硬、呼吸費力等,有時候會出現在比較隱私的部位。如果發現有不太放心的地方,要隨時跟醫師討論,才能及早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不過產後血糖回穩,也就沒多注意。」50歲的張女士說,「因為平時跟小孩去騎腳踏車,常常會感到頭暈不舒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糖尿病造成,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0.6%!」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可能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且整體死亡風險上升。因為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由於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及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骨質疏鬆症狀的人口急劇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將骨質疏鬆症列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 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也顯示,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性。 並且是常見的慢性疾病的第四名。 罹患骨質
謝謝小妹妹在診所當場手做的小倉鼠 感恩 ------------------------------------ 攝護腺肥大要如何診斷? 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五十歲以上的男性約有50%的人會有排尿困難的毛病,年齡愈高,發生的比率愈大,8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則幾乎都有攝護腺肥大的問
Thumbnail
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狀包括疲勞、體重增加、臉色蒼白、感覺冷、關節和肌肉疼痛、便祕、月經不調等。患者可能同時患有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文章還涉及病因、成因、併發症等相關資訊。
更年期前後將近50- 60%的女性會有關節痠痛的困擾。 體型肥胖、膽固醇高、高血壓、憂鬱症的女性,出現停經前後關節痛的機率更高。 這類型的痛好發在肩頸、頭痛、腰痛、手指關節、手腕痛,表現為灼熱刺痛、晨僵、關節局部腫脹,若嚴重起來可能連手指彎曲、打直都有困難。 更年期關節痛: 台灣地區骨質
Thumbnail
明明都有控制飲食、也去健身房了,體重卻降不下來甚至還變重?! 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皮質醇增加,因此變胖。
Thumbnail
甲狀腺亢進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導致身體代謝過度快,出現焦躁不安、怕熱盜汗、心悸、活動變喘、體重減輕等症狀。本文介紹了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和診斷方法,並提供甲狀腺亢進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Thumbnail
根據國內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國人罹患「肌少症」比例為7-10%,80歲以上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0%。醫學專家表示,要預防及改善「肌少症」,就必須從飲食與運動這兩方面著手。
Thumbnail
皮質醇。它不僅是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更是我們身體在壓力下的一種反應。然而,皮質醇過高可能會引發許多健康問題。現在為你介紹皮質醇以及它對身體的各種影響。
Thumbnail
【補骨先養腎? 】中醫師教你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在西方醫學中被理解為骨量和密度減少,骨結構微小改變和骨折風險增加的疾病。這種疾病通常在老年婦女中較為常見,是由於身體或骨骼自身的生理衰退所引起的骨骼病變。然而,在中醫學中並沒有專門稱之為「骨質疏鬆」的病名.
Thumbnail
老媽是一個注重身材愛美的68歲女人,衣服穿不下去就立馬啟動減肥計劃!做什麼事都要求效率,總以快狠準的方式瘦身,做任何事也從不拖泥帶水。去年10月她看見天花板燈泡上的灰塵,就踩上椅子清潔,下來時一個不小心摔了,自然反應用左手撐著身體。就在這時手斷了⋯ 這時老媽才告訴我,以前醫生有說過她有骨質疏鬆的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由於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及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骨質疏鬆症狀的人口急劇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將骨質疏鬆症列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 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也顯示,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性。 並且是常見的慢性疾病的第四名。 罹患骨質
謝謝小妹妹在診所當場手做的小倉鼠 感恩 ------------------------------------ 攝護腺肥大要如何診斷? 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五十歲以上的男性約有50%的人會有排尿困難的毛病,年齡愈高,發生的比率愈大,80歲以上的男性朋友則幾乎都有攝護腺肥大的問
Thumbnail
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狀包括疲勞、體重增加、臉色蒼白、感覺冷、關節和肌肉疼痛、便祕、月經不調等。患者可能同時患有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文章還涉及病因、成因、併發症等相關資訊。
更年期前後將近50- 60%的女性會有關節痠痛的困擾。 體型肥胖、膽固醇高、高血壓、憂鬱症的女性,出現停經前後關節痛的機率更高。 這類型的痛好發在肩頸、頭痛、腰痛、手指關節、手腕痛,表現為灼熱刺痛、晨僵、關節局部腫脹,若嚴重起來可能連手指彎曲、打直都有困難。 更年期關節痛: 台灣地區骨質
Thumbnail
明明都有控制飲食、也去健身房了,體重卻降不下來甚至還變重?! 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皮質醇增加,因此變胖。
Thumbnail
甲狀腺亢進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導致身體代謝過度快,出現焦躁不安、怕熱盜汗、心悸、活動變喘、體重減輕等症狀。本文介紹了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和診斷方法,並提供甲狀腺亢進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Thumbnail
根據國內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國人罹患「肌少症」比例為7-10%,80歲以上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0%。醫學專家表示,要預防及改善「肌少症」,就必須從飲食與運動這兩方面著手。
Thumbnail
皮質醇。它不僅是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更是我們身體在壓力下的一種反應。然而,皮質醇過高可能會引發許多健康問題。現在為你介紹皮質醇以及它對身體的各種影響。
Thumbnail
【補骨先養腎? 】中醫師教你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在西方醫學中被理解為骨量和密度減少,骨結構微小改變和骨折風險增加的疾病。這種疾病通常在老年婦女中較為常見,是由於身體或骨骼自身的生理衰退所引起的骨骼病變。然而,在中醫學中並沒有專門稱之為「骨質疏鬆」的病名.
Thumbnail
老媽是一個注重身材愛美的68歲女人,衣服穿不下去就立馬啟動減肥計劃!做什麼事都要求效率,總以快狠準的方式瘦身,做任何事也從不拖泥帶水。去年10月她看見天花板燈泡上的灰塵,就踩上椅子清潔,下來時一個不小心摔了,自然反應用左手撐著身體。就在這時手斷了⋯ 這時老媽才告訴我,以前醫生有說過她有骨質疏鬆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