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香奈兒傳奇與服飾設計 | 時尚

一九三〇年代,美國大學女生一畢業,最重要的行頭,乃是擁有一件衣美價廉的香奈兒套裝,雖然本身是山寨版。香奈兒根本不在乎盜版猖獗,因為可以發揮大量宣傳的效果。正如同早期的台灣翻印東洋漫畫,無形中日本也省下一筆極為可觀的行銷費用。此後,香奈兒在美國如魚得水,好萊塢花費重金請她擔任顧問,而瑪麗蓮夢露更是No 5 香水的鐵粉。
綜觀西方服飾史,法國服裝設計師香奈兒(Coco Chanel),靈心慧眼,飽讀詩書,鼻領新芳舊馥,善於吸納各國文化,更運用極簡風格設計服飾,傳達摩登精神,為女性綻露時代風華,堪稱現代設計第一人。
戀情也包含自主學習
顯然,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時時為她的設計生涯注入養分,不管是成長過程或浪漫傳奇。她從小就被送進修道院,日夜作息有嚴格的規定,但在此學會裁縫,從而鋪展未來的大道。有趣的是,香奈兒雖然締造許多浪漫傳奇,例如,法國貴族巴桑、英國的卡柏和西敏公爵都曾是她的情人。其間她並未陷入極端的激情,反而從中體認上流社會的文化精髓。
二十世紀一登場,香奈兒瞭然新時代的來臨,如此一來,她並未擁抱上流文化,而是掌握摩登時代的極簡風格。回顧過去,法國為了和英國別苗頭,於1855年起相繼舉辦萬國博覽會。會場內部不免會展示各國商品,往後,這股流風所及,更影響各家庭的擺設和公共聚會所的內部裝潢。顯然,法國人開始將世界各地的珍品異物當作內部裝飾。
女人走向戶外
當時,女人長久以來一直深居室內,因此她們不免也成為男人的「裝飾品」。到了世紀末,諾曼第海濱開始出現身著休閒裝的少女,有的乘坐汽車,有的騎著腳踏車,玩得不亦樂乎。此外,到處都可以看到身穿運動裝的少女,擺動身體打起網球,有些女人更手持獵槍穿梭於叢林,追逐動物。由此觀之,十九世紀末一登場,女性已靜極思動,開始從室內走向戶外。
這一股戶外文化的形成要歸功於鐵路,一八六六年,巴黎到諾曼第的鐵路通車後,從巴黎到諾曼第只要五小時。其實,早在三年前巴黎已經有火車通往兩個知名的海濱休閒區——托路維爾和德維爾。綜觀這些海濱休閒區,不但備有娛樂設施讓大家可以舉辦社交活動。而且也有療養設備。
香奈兒的創作歷程一直和海濱休閒地有密切的關係。她曾到諾曼第海濱一遊,從漁夫的工作服得到創作的靈感。在她看來,女裝應以「簡樸」為主,不需要過度的裝飾。
看來,香奈兒的反裝飾風格倒能夠與海濱休閒文化聲氣互通。顧名思義,海濱休閒區本來就是呈現「反都市」的風格,大家藉此擺脫繁瑣的社交禮儀。尤其是,許多女性徘徊於海濱,身穿新奇的輕裝,在溫煦的陽光下,面對涼爽的海風,不時露出一副悠然自得的姿態,也使自己的身體感覺為之一變,同時,女體的野性美也就展現出來。
香奈兒本身熱愛陽光,有事沒事就喜歡到海濱泡泡水。她曾於1910年在德維爾海濱休閒區開店,當時的顧客包括猶太富商羅斯查爾德(Rothschild)男爵夫人。在店裡她提供顧客的是純樸的小圓帽,因為她認為當時流行的大圓帽上面飾以羽毛和人造花,看來十分優雅,但總是令人覺得太過奢侈豪華。
解放女體
在她眼前,早有前輩設計師普瓦雷(Paul Poiret)突破舊有的框架,拋棄束腹馬甲(corset),推出圓筒型女裝。但香奈兒認為,這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她從神父修女的黑白制服得到靈感,鋪展黑白色系,並將漁人裝和囚犯條紋制服的元素挪移到女裝。在她看來,新女性要在職場跟男人一較高下,其服飾一定要活動自如。
她也體認到充實學問和閱讀文學作品,才能夠提升設計的內涵。她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開始出資贊助文化藝術。首先,她結識詩人勒維迪之後,除了擔任贊助人之外,也請他開立書單。此外,她也開始訓練自己的文筆,並且請他修改。
也因此,日後推出新裝之際,香奈兒每每能夠親自撰寫宣傳稿,以便造勢一番。二十世紀初期,適逢俄國革命,享譽歐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流亡到巴黎,香奈兒開始和團長迪亞基列夫建立關係。她出資援助,而日後更為舞團設計表演服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