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Does NASA follow the rule that : If you can’t beat it, join it?
2010年10月21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陳求發在北京會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查理斯•博爾登。中美兩國航天局局長在會談中回顧了兩國航天局合作歷程,美方表示願與中方在月球及行星科學活動領域開展合作,雙方一致同意將採取積極務實態度,擴大和深化兩局在航太領域合作。http://www.cnsa.gov.cn/n1081/n7529/n7935/275262.html
I do not get this in the official web pages: 到2020年,中國應該擁有自己的載人航太站 now. But I found the same talks in 2006.08.24. That shows it is not just an opinion. China is doing the project.
中國挑戰美國太空霸權?●FT(2010.11.01)
中國將其第二顆探月衛星——嫦娥二號成功傳回高解析度圖像視為該國航太領域最新成就。這些圖像將用於規劃中國擬在2013年進行的首次不載人登月。
但中國航太官員已將目光投向更遠的目標。他們上周宣佈,到2020年,中國應該擁有自己的載人航太站。
如果獲得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能夠建造空間站的國家。
華盛頓國防情報中心(Center for Defense Information)中國專案主管孔哲文(Eric Hagt)表示,中國的目標是“成為擁有勘探和開發外太空所有權利的國家”。他接著說道:“中國的遠大航太抱負有許多原因——威望、國內政治合法性和科技實力。”
然而,這正在加劇西方的擔憂。孔哲文表示:“美國覺得中國可能正在挑戰其在太空領域的主導地位。”儘管分析師表示,中國航太項目並非旨在全盤接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努力,但中國在小衛星開發等特定領域已經領先於美國。
中國正在建造能夠“悄悄接近”敵國衛星進行偵察、或為其它中國衛星“保駕護航”的微型衛星——這些衛星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中國人的另一項優勢在於,能夠讓一顆衛星裝載三個不同負載——這種技術大幅降低了發射衛星的成本。
這些優勢讓中國的航太項目成本低於美國,而且在商業上更加可行——而目前美國某些航太專案正因缺乏資金而受到質疑。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太學院(School of Astronautics HIT)教授金永德表示:“我們的航太產品越來越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歡迎。我們已經向委內瑞拉和巴基斯坦出口了通信衛星。”
但西方觀察家更加關心的是,中國將利用其日益增長的航太能力做什麼。中國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長期抱負是在月球上建造一個空間站,以推進探索外太空的任務。
中國還希望開發氦等月球資源——這些資源可能幫助解決地球未來的能源需求。
但是正如其它國家的航太項目一樣,中國的航太專案中至少有部分是用於軍事用途。
美國國防部在其關於中國軍力的最新年度報告中表示:“中國正在發展襲擊敵國太空資產的能力,加速太空軍事化。”
金永德顯然深信以傳說中的月神命名的嫦娥衛星的浪漫一面。
然而,當談到嫦娥衛星的使命時,金永德就變得嚴肅起來。他表示:“(嫦娥衛星必須)精確繪製地月之間所有衛星和航天器的軌道,因此如果有人試圖對中國不利時,我們就能夠摧毀它們,或者幹擾它們的通訊。”
包括日本和印度在內的許多國家正在尋求登上月球。半個世紀之前,前蘇聯在冷戰期間首次實現了登月目標。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282
專訪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國航天局(2010.10.01)
在我(中國)“嫦娥二號”探月衛星發射前夕,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接受記者採訪,全面介紹了“嫦娥二號”的技術特點、今後開展深空探測的前景以及取得順利進展的基本經驗。他指出,我(中國)航太事業之所以順利發展的關鍵:一是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二是有一支敢於自主攻關的隊伍。
問:吳總,您能否介紹一下“嫦娥二號”探月衛星的總體目標和技術特點?答:“嫦娥二號”探月衛星是我(中國)月球探測工程二期的先導星,主要驗證軟著陸的部分關鍵技術,降低將來的工程風險,為後面工程積累經驗,實際上是探月工程二期的開路先鋒。“嫦娥二號”的特點是“快、近、 精、多”。“快”就是時間快了,原來“嫦娥一號”需要12天到達月球,這次是5天112個小時。“近”就是整個環月軌道變了,“嫦娥二號”是100公里,比“嫦娥一號”近了100公里,還要進行15公里降軌,更近、更精細地觀察月球。“精”就是測量精度高了,因為CCD相機對月成像在100公里的時候優於10米,在15公里的時候達到1.5米,這比“嫦娥一號”在200公里的時候大大提高。“多”就是試驗專案多,試驗內容多。
問:為什麼要加快速度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答:因為奔月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載人登月。從國外的經驗來看,載人登月的在軌時間是越短越好。我(中國)“嫦娥一號”的調相軌道用了10多天,這次試驗直接奔月,這對發射視窗要求更嚴了,火箭推力更大了,入軌精度和控制精度也要求更高了。
問:從200公里環月軌道降到100公里,難度是什麼?答:月球上的高山和溝穀與地球大體相似。比如,地球上珠穆朗瑪峰相當於10公里,最深的穀底10公里。月亮上也差不多。按月平面算的話,10公里的高山,下面溝穀也就是10公里左右。那麼,在100公里環月的時候,衛星自己控制的技術以及我們的測控技術要求就更高了,弄不好就可能撞到月球上去。同時,月球的品質分佈不均勻,有些地方引力小,有些地方引力大,這對控制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
問:“嫦娥二號”成像的目標是什麼?答:“嫦娥二號”主要是作為2013年前發射的“嫦娥三號”軟著陸的先導星。“嫦娥三號”目前選擇在月球虹灣地區實行軟著陸,也就是北緯43度左右,西經31度左右。我們要先去偵察一番,看看陸區地形怎麼樣,有沒有山,有沒有石頭,地形地貌好不好,便不便於降落。所以“嫦娥二號”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對這一著陸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將解析度提高到10米,在15公里的時候,再提高到1.5米,這就比以前精度更高了,因此叫“精細勘測”。
問:還有一個關鍵技術是X頻段的測控?答:我們現在的衛星,大多數在地球周圍轉。在地球周圍的中軌道、低軌道、高軌道,最高軌道是36000公里,也就是地球的同步軌道。這種軌道用S頻段測控就可以了。如果進入深空,包括以後的火星探測、金星探測,就要用X頻段。X頻段這次是第一次使用,是8000兆,它的傳輸速率更高了,測定的精度也更高了,通信距離也更遠了。
問:“嫦娥二號”為什麼只計畫運行半年?答:現在初步定的是半年,但可能會延長。為什麼定半年?因為在月面上要做很多實驗,包括變軌、降軌,各種儀器設備開機,與“嫦娥一號”不一樣,主要是試驗項目多,燃料消耗相對增多。雖然計畫運行半年,但獲取的資料會比“嫦娥一號”多。關鍵是“嫦娥二號”的資料量大,資料精度高,要把這些數據傳回來,和“嫦娥一號”也不一樣。“嫦娥一號”用了3兆碼速率,這次定的是6兆碼,實際上正在爭取用12兆碼,所以傳輸速率會大大提高。
問:“嫦娥二號”有哪些環節風險比較大?答:風險比較大的有三個環節。一是火箭發射到200公里近地軌道、38萬公里的遠軌道,這個環節能不能精確入軌是最關鍵的。二是到達月球附近的時候,能不能被月球捕獲。因為在100公里環月軌道和200公里是不一樣的。在200公里的時候自由度還大一點,在100公里的時候,如果測控精度達不到的話,弄得不好有可能撞擊月球,或者月球抓不住,有可能跑。三是降軌。因為我們選擇的著陸區在月球的正面,按測算降軌的時候必須在月球的背面。背面地面測控夠不著,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靠衛星自主控制,這就有難度。
問:探月工程在系統協調方面有沒有什麼困難?答:在“嫦娥二號”的研製期間,我們實行了兩條指揮線,一條是行政指揮線,一條是技術指揮線,這是我(中國)航太工程一條成功的經驗。行政指揮線是領導整個工程,進行人、財、物各方面的總協調。作為技術指揮線的總師系統,主要負責技術方案、技術路線、技術攻關,確保整個技術可行。整個工程下面分成了五大系統,包括運載火箭系統、衛星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和發射場系統,這五大系統參與的單位大概有上千家,參與的人員有數萬人,按照這五大系統,整個工程是有條不紊進行的,我個人的工作得到了各個方面的支援。目前沒有碰到太大的困難,關鍵是風險,總師必須充分考慮工程的風險。比如,火箭系統有將近3萬多元器件,將近10萬個電纜電線,有4800多條焊縫。衛星系統有5萬多元器件。火箭和衛星加起來,在空中要點火起爆的火攻瓶200多種,這些火攻瓶能不能準確起爆,焊縫有沒有漏的,8萬多個元器件,任何一個出問題都會影響成敗,所以風險比較大。我們要把問題、風險想充分,按最壞的準備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在這裡。
問:與國外比較我(中國)探月大概處於什麼水準?答:和美國、前蘇聯相比,我(中國)晚了50年,有些人講我(中國)落後了50年,我不同意。我(中國)只是起步晚了50年。現在第二輪探月高潮,跟日本、印度比較,日本起步很早,上世紀90年代就發射了“羽衣號”探測器,最後失敗了,沒進入月球軌道。15年過後,在2007年9月發射第二個探測器才成功了。印度也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探月,最後走在我(中國)後面了。印度主要開展了國際合作,美國,歐洲、俄羅斯都幫助了它。我(中國)的特點是起步晚,2001年才開始,但起點比較高,總體規劃逐步實施的方案比較嚴謹,投入也比較少。與日本、印度相比各有千秋。
問:我(中國)探月工程的後續規劃是什麼?答:我(中國)探月二期工程正在全面展開。二期工程包括“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一共三次任務。“嫦娥二號”整裝待發;“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推進。“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研製難度很大,其中80%是新技術、新產品。我們過去的航太工程是儘量採用成熟技術,一般占70%-80%,新研製的不超過20%。這次倒過來了,有20%是成熟的,80%是新研製的。新研製的技術攻關難度很大。估計“嫦娥三號” 2013年前後能夠在月面實現軟著陸,還要釋放月球車。這之後就要實現“回”的任務,也就是探月三期工程。三期工程主要是無人採樣返回,現在已經論證了實施方案,國家已經批准了這個方案,正在組織實施,大致在2020年之前完成這項工程。載人登月要按步走,目前我(中國)制定“繞落回”是探月階段的。如果是繞了,落下去了,又安全地採樣返回,那麼我們就具備了載人登月的基本條件,估計這是在2020年以後了。
問:我(中國)深空探測為什麼要以探月為起點?
答:深空探測的深空有一定的定義,一般認為是150萬公里以外屬於深空探測。月球是40萬公里,40萬公里到150萬公里之間的太空沒有更大的行星可探測,所以我們國家把月球探測定義為深空探測的起點。我們首先要把探月搞好,獲得的火箭技術、運載技術、探測技術、控制技術等,將來可以用到火星探測、金星探測上。在不遠的將來,我(中國)探測火星、金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這兩個星球離地球最近。
問:“嫦娥二號”開展了哪些國際合作?答:探月工程是一項和平利用太空的事業,我們希望和有關國家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開展更多的國際合作。目前,在“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上也開展了一些國際合作。比如在測控方面,歐洲航天局給了我們不少支援。我們的科學資料也免費提供給他們,做到資源分享,一起研究。不過,高技術是買不來的。我(中國)的基本國策和社會制度決定了必須依靠自力更生和獨立自主。
問:我(中國)探月工程進展比較順利,這有什麼原因?答:第一個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們國家只要論證清楚了,技術可行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集中力量辦大事。像歐洲的一些國家,搞一個活動,搞一個專案,10多個國家都同意才行。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確確實實有一支技術好、有一定基礎,而且敢於自主攻關的隊伍。這是我們能夠順利開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http://www.cnsa.gov.cn/n1081/n7589/265157.html
美國擔憂中國太空科技走向軍事化●VOA(201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