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Fareed:亞洲的教育

    Comment

    要求背誦,是教師能力不足的現象,是教師不敢面對「提問」的遮羞布。

    講到教育,大家都在談論學生,其實,教師與教材才是教育改革的重點。

    教育,是在「對話中」教師與學生雙方「相互成長」的事物。因之,在真正的教育中沒有人是永遠的「教師」,也沒有人是不變的「學生」。沒有「對話」,就沒有「教育」。

    「對話」是從蘇格拉底以來的知識傳統,它不是學生問老師答就結束,而是雙方之間一連串「問完換答,答完換問」的長期過程。

     

     

    筆者(Fareed Zakaria)成長於印度,對著名工程學府「印度理工學院」(ITT)的長處懷佩服之感。它最大的優點是,實施全世界競爭最殘酷的入學考試,30萬人中錄取5000人,錄取率為1.7%(相形之下,耶魯、哈佛和普林斯頓大學的錄取率在910%之間)。考上的都是萬中選一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把他們放在任何教育體系都會表現得很好,然而,由於印度理工學院設備二流、教師漠不關心、課業死板,就算名校也有很多人注定會變成二流貨。就讀印度理工學院後轉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獨薩赫尼說,「印度理工學院的核心優勢是入學考試,精心設計用來挑選最聰明的學生。至於教學和教師,則根本無法跟一般的美國理工學院相提並論。」只要離開印度理工學院和類似的菁英學院(每年畢業學生不足萬人),便會發覺中國和印度的高等教育品質仍然不佳,這業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學生要離鄉背井到異國接受訓練的緣故。…

    低工資國家裡的年輕專業人才,到底有多少人具有在全球市場跟人競爭必備的技能?「只有極少數的工作應徵者可以成功地在外國公司工作,」研究報告提出好幾個解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育品質不佳。…中印兩國有經驗的工程師,新資每年調漲百分之十五,正是供不應求的跡象(假設你是個雇主,每年有幾萬名訓練有素的工程師步出校門,你大可不必每年給員工調新百分之十五)。…

    我在孟買一間很優秀的學校「約翰坎農教會學校」就讀小學、中學和高中。它的教學法(30年前)是常被形容為「亞洲式」的教學法,最重視背誦和經常考試。其實這也是英國和歐洲古早的教學法,只是現在叫做「亞洲式」罷了。我還記得當時大量背誦,待考試之後,不久就忘得精光。到美國上大學之後,我碰到的是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美國教育體系在背誦上比較寬鬆,不管是數學還是詩篇都是如此,但比較擅長開發日後人生成長所必須的心智特質。別的教育體系教你怎麼應付考試,美國教育體系則是教你思考,而後者在學校以外的世界比較有用。…

    美國對亞洲學生的考試能耐嘖嘖稱奇,亞洲國家卻千里迢迢來到美國,想瞭解如何能讓小孩子學會思考。…

    「改為寬鬆的教育做法,竟引發全日本父母呼籲回到原點的大反彈。」單是(由上而下)改變課程只會招來抗拒,美國文化讚許和加強解決問題、質疑權威和異端思維能力,容許失敗,並給他第二乃至第三次機會,獎勵自動自發的人和奇人異士。這些都是由下而上的優勢,不可能靠政府命令而形成。…

    摘自:

    Fareed Zakaria著,杜墨譯,《後美國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麥田出版,台北2008pp.216-22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