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2016京都櫻花前記(2) 天橋立

3月21日,清晨6:15醒來,窗外陽光很美,但因雲的變化而忽隱忽現。我們再泡了一次湯才去吃早餐,菜色也是普通,但有白飯和納豆,配幾樣青菜、豆腐,素食的妻可飽餐一頓。9點半,搭飯店的接駁車往天橋立駅,25分鐘左右便到了。
【宮津皇家飯店窗外晨光】
【宮津皇家飯店普通的早餐,好在素食的妻有白飯、納豆就不愁吃不飽。】
【天橋立駅】
丹後天橋立、安藝宮島(今名嚴島)和陸奧松島自古並稱日本三大名景,其起源乃江戶時代初期儒學者林鵞峰(號春齋,1618~1680)在其1643年著作《日本國事跡考》中提到:「松島、丹後天橋立、安藝嚴島,為三處奇觀。」當時即已全國知名,2006年7月,日本三景觀光連絡協議會將林春齋生辰7月21日訂為「日本三景之日」。天橋立為一因地殼擠壓而形成的狹長沙洲,長約3.6公里,大致呈南北向,其上原生黑松約8,000株,宮津市或因此以之為市樹;神話故事說天橋立原是神明往來天上、人間的一道天梯,後來倒塌而成今貌,只要到其北邊傘松公園或南邊飛龍觀兩個地勢較高處,背對沙洲低頭從胯下望去,就能看見它本來的樣子,為此,還設立了特別的平台供遊客「倒眺」。
從天橋立駅走不多遠便到上飛龍觀的纜車站,嚴格來說,是「吊椅」,一人一座,没安全帶,但速度慢、不高、下方視需要設護網。飛龍觀果真視野極佳,四望甚是賞心悅目,天候基本陽光普照,偶爾浮雲蔽日。乍聽地名,以為此間有座叫飛龍的道觀,當然非也,是「觀飛龍」的意思,即從這裡看沙洲,有如飛龍在天,管理當局抓住這個梗,還安排了兩名飛龍人偶,招徠遊客合影。飛龍兩側,西邊是名阿蘇的內海,東邊則是日本海的宮津灣,據16世紀的古畫,當時天橋立南、北端並未與陸地相連,可行舟,不知何時接合的,如今為方便船隻出、入阿蘇海,在南端鑿了人工河道,其上設置稱為小天橋的可水平旋轉的機械橋。
【乘吊椅上飛龍觀】
【17MM鏡頭俯瞰天橋立】
【24MM鏡頭俯瞰天橋立】
【70MM鏡頭俯瞰天橋立】
【飛龍觀「股之展望台」】
【從胯下倒看天橋立】
【以天橋立為背景合影】
【來張前景有花的天橋立】
【妻女以天橋立為背景合影】
負有日本三景盛名,又當三連休,遊人卻遠没想像中多,甚至覺得有些寥落,見現場有幾棵滿是花苞的櫻,莫非要待花開才旺?飛龍觀腹地不廣,卻奇怪地安置了幾樣看來利用率不高的遊樂設施,像摩天輪、軌道車等,高架遊廊則因擴大視野,多數來客會踅一圈,這些設施都頗顯簡陋,或是不想讓人工物所佔量體太大,若要拆除也容易,我就覺得實在多餘。
【飛龍觀上的高架遊廊】
【遊樂設施及2隻飛龍人偶】
盤桓了1個小時,本以為會再到對面的傘松公園,但做了功課的女兒說不必,太花時間,兩地擇一即可,等一下去走天橋立的沙洲步道。於是仍乘「吊椅」下飛龍觀,緩步穿越宮舞線鐵道至天橋立駅,這附近算「市中心」,觀光客不少,十分熱鬧。車站對面不遠有座天橋山智恩寺(文殊堂),創設於十世紀初的延喜年間(901~923),屬臨濟宗妙心派寺院,主供掌管智慧的「切戶文殊」菩薩,據說分請自中國天台山,與山形縣高畠町的龜崗文殊、奈良安倍文殊並稱日本三大文殊,是考生及其家長們會來刻意參拜的寺廟,就像台灣的文昌祠吧!
比起京都市的南禪寺、知恩院及奈良東大寺等,智恩寺的三門簡直小巫見大巫,但卻是丹後地區最宏偉的了,兩重三間,下層榜曰「海上禪叢」,上層曰「黃金閣」,為宮津市文化財。直入後,參道底端即「切戶文殊」菩薩所在的文殊堂,位居西南角的多寶塔為明應9年(1500)3月起造,翌年10月完成,為丹後地區現存惟一室町時代建築,乃國家重要文化財。據說智恩寺內不時可見貓族出沒,我們在鐘樓就遇見一隻毫不畏人的碧眼黑白紋老貓憩止在曉雲閣屋檐上。
【仍乘吊椅下飛龍觀】
【智恩寺三門】
【智恩寺三門下層】
【智恩寺5百多年歷史的多寶塔】
【智恩寺文殊堂】
【智恩寺曉雲閣屋檐上的貓】
智恩寺胡亂逛了一圈,出三門,過小天橋進入狹長的天橋立步道,此時一艘觀光船正要從棧橋出發,上面載著許多老外,一群海鷗在船上盤旋,顯然有乘客餵食的「節目」。過橋不久,立著日本三景碑,鑴刻著前曾提及的林春齋於寬永20年(1643)所著《日本國事跡考》中所述:「松島、丹後天橋立、安藝嚴島,為三處奇觀。」林氏的著作如今不知能有多少讀者,但至少這段話家喻戶曉,應是其始料未及的吧。這條步道也是日本名道百選之一,從小天橋起算,直到最北端長約2.9公里,沿途印象就是走在松林間,雖偶或見其他樹種,佔比恐不到百分之五。東側宮津灣沿岸,盡是白色沙灘,曲線美麗柔和,南端設有一座海水浴場,夏天應該很受歡迎;西側阿蘇內海則多為岩岸,不宜戲水,倒成了野鴨群聚憩息之所。步道沿線有天橋立神社、少數建築物、幾座歌碑及人物紀念碑、磯清水古井等可供遊客小小駐足,後者雖兩面距海極近,卻為清洌淡水,為日本百大名水之一。若覺松林、草地、海水、沙灘景物單調的話,還有幾株因形貌或歷史意義被命名的松樹,不妨特別品味一番。總之,日本三景不是浪得虛名,天橋立在明治6年(1873)即被指定為國家公園,昭和27年(1952)列為特別名勝,平成26年(2014)被選定為重要文化景觀,白砂青松為一大特色,道、松、水、渚都進入日本百選,公園本身則為日本最美歷史風土百選、歷史公園百選及地質百選。
【進入小天橋前】
【天橋立觀光船升火待發,群鷗已來盤桓。】
【天橋立日本三景碑】
【準備進入大天橋】
【天橋立宮津灣側】
【天橋立宮津灣側】
【天橋立宮津灣側】
【天橋立宮津灣側】
【天橋立阿蘇海側】
【天橋立沙洲遙望府中傘松公園】
【与謝野寬、晶子夫妻歌碑】
【蕪村句碑】
【出「重鹹」而不染的磯清水】
【天橋立神社】
【天橋立的黑松林】
【天橋立沙洲幾棵有名號的黑松,左上:智惠之松;左下:千貫松;中:夫婦松;右:羽衣之松】
【雙龍松遺跡】
【雙龍松之一「遺骸」,樹心已中空,可兩頭對望。】
【即將出天橋立沙洲的阿蘇海側】
【海鷗起了小小爭執】
雖然非常晴朗,天藍雲白,但氣溫不到10度,加以勁風吹襲,體感溫度更低,我們算是不怕冷的了,卻必須把所帶的外衣全都穿上,再拉緊連衣的帽子,儘管如此,站在稍微空曠的地方,尤其風所自來的宮津灣側,還是冷得有些吃不消,這情況要到離開狹長的沙洲,風勢較小才稍緩和。出天橋立公園北端,是叫府中的地方,有古老的丹後一宮元伊勢籠神社,值得一逛,但此時已13:45,得先找地方吃飯,在府中駅前商店街有間規模不小的松屋,反正也没特定標的,便走了進去,在二樓臨窗可俯瞰街區的位子坐了,我和女兒點鰻魚飯、蛤蜊丼飯定食,老婆當然仍只好交待店方做碗「幾乎素」拉麵。
【在松屋就坐,窗邊可俯瞰街景。】
【在松屋努力加餐】
從松屋出來,順商店街向北,遇十字路口遵指標右轉20公尺即到籠神社西陲,最先入眼的是一尊騎著海龜的倭宿禰命銅像,根據說明牌上的漢字略猜其意,神武天皇東征途中,椎根津彥在明石海峽騎著海龜出現為前導,並屢在戰事中獻策,為建立大和國的第一功臣,神武天皇賜予倭宿禰命稱號。續前行,見一上書「水琴窟」的木柱,旁邊立著根粗大竹管,湊近諦聽,果有清脆悅耳的叮咚聲。一般參拜會從南邊的參道經鳥居、神門而至本殿,但我們從西邊側門進來,反其道而行,邊逛邊拍照,等到出了神門,才看到入內禁止攝影的告示,没辦法,拍都拍了,當時也没人制止,好在我對神社興趣不大,没拍幾張(得了便宜還賣乖?)。籠神社為丹後地區最重要的神社,主神「彥火明命(天火明命)」,是神話中天皇始祖「天照大神」的孫子,受祖命由丹後國降臨日本大地,神格極高,古時狹長的天橋立沙洲也被視為它的參道。但籠神社最初供奉的天照大神和掌管食衣住行的豐受大神,已移至三重縣伊勢神宮,分別供奉於內、外宮,因此籠神社又被稱做元伊勢神宮,「元」即「前」之意,故其主殿與伊勢神宮的內宮相似,屋頂10根鰹木和欄杆上寶石造型的五色座玉,全日本唯此二神宮具備。雖有此淵源,如今籠神社的地位已遠無法與伊勢神宮相比,後者規模不僅百倍於前者,且被定位為全國神社之本宗,正式名稱即為神宮而不冠地名,無神階,從明治時代到二戰前,在國家神道近代社格制度中都被視為特別之存在,不定社格,日人多視之為心靈原鄉,一生至少要參拜一次。
出籠神社第一座鳥居,沿國道178號線側西行約200公尺到巴士站,搭15:27的公車往下個目的地:伊根町舟屋。
玉蝴蝶 ─ 天橋立
胯下望天橋立 飛龍入海 不見仙蹤
乃履人間 三景自古揚聲
裹白沙 宮津灣媚 三里道 迤邐青松
喜晴空 奈何風厲 襲面如冰
徐行 歌碑駐看 遠觀鷗鳥 繞艇逐爭
顧盼阿蘇 野鴨浮聚莫相驚
樹姿妙 暱得稱謂 飲竟甘 名水磯清
續閒情 且加餐飯 造一之宮
【府中駅附近商店街地勢較高,可遠眺天橋立。】
【倭宿禰命雕像】
【女兒諦聽水琴窟音響】
【籠神社裡的一些小神社,左起稻荷社、猿田毘古神社、春日大明神社、天照大神和魂社】
【籠神社拜殿】
【籠神社神門,逆向逛到這裡才看到入內禁止照相的告示牌。】
【籠神社第二鳥居,其後兩側有一對鎌倉時代留下的狛犬石雕,為重要文化財。】
【從圖右立柱告示可見,籠神社已有2,073年歷史,改供奉「彥火明命」也有1,300年。】
【籠神社第一鳥居前,圖右石柱刻字可見「丹後一之宮」】
【在元伊勢籠神社站前候公車前往伊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