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今年暑假有點特別,友人說過得很像退休的日常生活,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不同於以往,在許多因素交雜考量之下,並沒有在難得的假期出國旅行,甚至連國內的旅行都沒有。有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八月即將開始最後一個階段的易經課程,從2022年至今,一個卦接著一個卦,竟也講完了六十四個卦。
Thumbnail
以工作簽證在日本歷練一年的女兒回台後,因為在日本的其中一項工作,正是在日語教室幫忙翻譯日文課程資料,她也極其認真地跟著隨堂上課。並且觀察與學習日本日文教室的上課方式,更藉此吸取一些相關經驗。回國之後,她決定以其過往所累積的各種經驗,開設日文教室。在她的鼓勵之下,我也即將開啟學習日語。
Thumbnail
「咦!這是紐西蘭嗎?」當車行至此,如同之前的經驗,那一連串的驚嘆總是緊跟在後。只不過,迥異於之前的草原美景,這會兒所見到的荒涼,還真讓眼睛有些適應不過來。架起相機的過程突然起了個念頭:如果這一路上是以畫畫來記錄內心的感動時,回想這幾天所遇見的美景,幾乎都以藍綠兩種色澤為主。
Thumbnail
        那氣勢萬千的浪濤,彷彿即將吞沒一切,陰暗的色調,絲毫沒有因為夾雜於其間的淡色而失去既有的壓迫感。那彷彿即將吞噬一切的自然風暴,讓人想起了蘇軾所言之的「驚濤裂岸」。然而細眼一看,那若隱若現的白色色塊中間,夾著一筆彷若桅桿的線條,更在那頂端所呈現的微小的幾何圖案裡,讀到了旗幟的意象。
Thumbnail
前些天氣候較不穩定,延續了好一陣子的大晴天也消失不見,這對小蓁蓁與小亮亮來說,倒是頗為失落,因為沒法子游泳。某天,依舊下了將近一天的雨,直到接近傍晚,雨勢終於暫歇。兩個小寶貝興奮地詢問著,是否可以去游泳。
Thumbnail
從2022年開始的易經課程,終於迎來最後的第十階,除了最後兩卦的〈既濟〉卦與〈未濟〉卦的講解,還含括整部《繫辭傳》的討論,以及統整的課程,總共八堂課。若與先前所有的課程加起來,這一系列延續了四年的課程,竟然總共上了七十四堂課。我衷心佩服也感激著,一路走來一同學習與成長的學員。
Thumbnail
從暑假開始至前兩天,將近兩個禮拜的時間,一直都處在極快的節奏。反覆且大量閱讀《繫辭傳》的各種文獻資料、消化然後立刻同步做上課用所需的簡報,一晃眼兩個禮拜的時間,竟然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將近四百頁的初稿,連自己也不敢置信。
Thumbnail
「生與死」可說是每個人都必定會遭逢的生命經驗,也必定得要面對的人生課題。然而,人們卻可能在那習以為常或是視而不見的狀態裡,茫茫然地活著。關於生,那像是一種必然,或者說偷偷地說服自己至少可以像是一種理所當然;關於死,那則是一種逃避,難以面對的焦躁,讓心裡頭悄悄地拉開一些自覺安全的距離。
Thumbnail
記得有一天帶著孩子和朋友出遊,朋友好奇地問著:「一般的小孩通常都會一直吵著要買什麼,要玩什麼,可是你們家的小朋友比較不會耶!為什麼啊!」我們笑著回應著:「可能因為他們自己會衡量吵可能也沒有用吧!不過,其實多少也都會啦!只是相對比例上比較少。」
Thumbnail
一直以來,總是把大海視為心靈的慰藉,沮喪失意的時候常不忘奔赴海濱,訴說著內心的苦楚。幼年離家,家與海的意象隨著思念的陡增,竟在不知不覺中相交融。爾後在那段流浪漂泊的日子裡,遂也常常渴慕著故鄉的那一片海藍。隨著歲月的更迭,與大海之間的牽繫越發緊密。
Thumbnail
今年暑假有點特別,友人說過得很像退休的日常生活,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不同於以往,在許多因素交雜考量之下,並沒有在難得的假期出國旅行,甚至連國內的旅行都沒有。有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八月即將開始最後一個階段的易經課程,從2022年至今,一個卦接著一個卦,竟也講完了六十四個卦。
Thumbnail
以工作簽證在日本歷練一年的女兒回台後,因為在日本的其中一項工作,正是在日語教室幫忙翻譯日文課程資料,她也極其認真地跟著隨堂上課。並且觀察與學習日本日文教室的上課方式,更藉此吸取一些相關經驗。回國之後,她決定以其過往所累積的各種經驗,開設日文教室。在她的鼓勵之下,我也即將開啟學習日語。
Thumbnail
「咦!這是紐西蘭嗎?」當車行至此,如同之前的經驗,那一連串的驚嘆總是緊跟在後。只不過,迥異於之前的草原美景,這會兒所見到的荒涼,還真讓眼睛有些適應不過來。架起相機的過程突然起了個念頭:如果這一路上是以畫畫來記錄內心的感動時,回想這幾天所遇見的美景,幾乎都以藍綠兩種色澤為主。
Thumbnail
        那氣勢萬千的浪濤,彷彿即將吞沒一切,陰暗的色調,絲毫沒有因為夾雜於其間的淡色而失去既有的壓迫感。那彷彿即將吞噬一切的自然風暴,讓人想起了蘇軾所言之的「驚濤裂岸」。然而細眼一看,那若隱若現的白色色塊中間,夾著一筆彷若桅桿的線條,更在那頂端所呈現的微小的幾何圖案裡,讀到了旗幟的意象。
Thumbnail
前些天氣候較不穩定,延續了好一陣子的大晴天也消失不見,這對小蓁蓁與小亮亮來說,倒是頗為失落,因為沒法子游泳。某天,依舊下了將近一天的雨,直到接近傍晚,雨勢終於暫歇。兩個小寶貝興奮地詢問著,是否可以去游泳。
Thumbnail
從2022年開始的易經課程,終於迎來最後的第十階,除了最後兩卦的〈既濟〉卦與〈未濟〉卦的講解,還含括整部《繫辭傳》的討論,以及統整的課程,總共八堂課。若與先前所有的課程加起來,這一系列延續了四年的課程,竟然總共上了七十四堂課。我衷心佩服也感激著,一路走來一同學習與成長的學員。
Thumbnail
從暑假開始至前兩天,將近兩個禮拜的時間,一直都處在極快的節奏。反覆且大量閱讀《繫辭傳》的各種文獻資料、消化然後立刻同步做上課用所需的簡報,一晃眼兩個禮拜的時間,竟然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將近四百頁的初稿,連自己也不敢置信。
Thumbnail
「生與死」可說是每個人都必定會遭逢的生命經驗,也必定得要面對的人生課題。然而,人們卻可能在那習以為常或是視而不見的狀態裡,茫茫然地活著。關於生,那像是一種必然,或者說偷偷地說服自己至少可以像是一種理所當然;關於死,那則是一種逃避,難以面對的焦躁,讓心裡頭悄悄地拉開一些自覺安全的距離。
Thumbnail
記得有一天帶著孩子和朋友出遊,朋友好奇地問著:「一般的小孩通常都會一直吵著要買什麼,要玩什麼,可是你們家的小朋友比較不會耶!為什麼啊!」我們笑著回應著:「可能因為他們自己會衡量吵可能也沒有用吧!不過,其實多少也都會啦!只是相對比例上比較少。」
Thumbnail
一直以來,總是把大海視為心靈的慰藉,沮喪失意的時候常不忘奔赴海濱,訴說著內心的苦楚。幼年離家,家與海的意象隨著思念的陡增,竟在不知不覺中相交融。爾後在那段流浪漂泊的日子裡,遂也常常渴慕著故鄉的那一片海藍。隨著歲月的更迭,與大海之間的牽繫越發緊密。
Thumbnail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Thumbnail
一個讓人驚嘆的生命,一個對於夢想的實踐。看著「在漫長的旅途中」,星野道夫敘述著他所摯愛的大地,想像著他所活出的生命,不禁讓人感動不已。誠如書中所介紹的「單獨在零下四十度的冰河地帶紮營一個半月,拍攝並寫下冰河擠壓滾落至海中的聲音。
Thumbnail
        一直都非常喜歡位於台中的「菩薩寺」,覺得那是一座極美的寺廟。那樣的美,是一種素樸與純真,尤有甚者,那更是第一次如此深邃地感受到,美竟然也可以帶來定靜,而非雀躍的喧嘩。無意間看見了《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這本書,作者王文靜橫跨媒體、編輯與教育不同領域,原本以為那比較偏向旅遊的記述。
Thumbnail
那該可算是很巧合,也是很有趣的閱讀經驗,閱讀《史賓諾莎診療室》時,只要看到關於書中主角雄町哲郎的描繪,腦袋裡會自然而然地連結到日劇「小孤島大醫生」中的主角五島健助在小島上騎著腳踏車到患者家裡診治的畫面。而這也是繼多年前閱讀《神的病例簿》之後再次閱讀夏川草介的作品。
Thumbnail
十幾年前,第一次讀到侯文詠的《不乖》時大為驚艷,深深地著迷也認同著裡頭所闡述的許多想法。更在之後以這本書為架構,作為生命教育課程的上課內容。也因為課程的需求,所以這幾年不斷地吸收相關的知識,也總是在課堂上的反饋之中進行調整。
Thumbnail
「不乖」,多麼聳動的字眼,其不單足以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更能衍生許許多多的解讀與想像。也因此從未想過,「不乖」竟然可以是一本書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其是一本讓人衷心稱讚的好書。尤其是一開頭作者侯文詠極為慎重地談論「乖」與「不乖」兩者所造成的影響時,更是讓人頻頻點頭稱是。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盤據在誠品書局文學翻譯類排行榜的前幾位時,感到訝然。除了書本的厚度,對於書名頗具好奇。「風之影」,隨手翻閱的過程中,扉頁的介紹讓人難忘:「一段追索書中潛藏的靈魂而展開的傳奇旅程。在巴塞隆納的光與影中,人性、愛欲仇恨重重交疊,飄盪如風中的幻影。」
Thumbnail
由於工作場域剛好是在第一志願的學校,再加上這幾年在教育現場所觀察到的許多學生、家長乃至社會的狀況著實讓人憂心,所以當看見《懸崖邊的學霸》這本書,立刻毫無懸念地買回來閱讀。書中極為精彩地論述這幾年在升學主義與社會競爭的影響之下,青少年以及父母的內心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Thumbnail
每當聽聞歐文・亞隆又出新書,總是珍惜無比,一個九十幾歲的心理治療師,更足以稱為這個時代的一個典範,每每不吝於分享他獨創的見解。讓人震驚的是,這本《心靈時刻》是亞隆在覺察自己因為年紀的關係,記憶力大幅衰退,遂嘗試「一次性、一小時」的實驗性會談模式。
Thumbnail
「天堂之路」究竟是什麼,是一個全心全意舞出自我的意念;是一個聆聽缺陷之美的靈魂;是一個懂得自尊自重的生命;還是一個感知巨大幸福的美麗經驗。
Thumbnail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Thumbnail
一個讓人驚嘆的生命,一個對於夢想的實踐。看著「在漫長的旅途中」,星野道夫敘述著他所摯愛的大地,想像著他所活出的生命,不禁讓人感動不已。誠如書中所介紹的「單獨在零下四十度的冰河地帶紮營一個半月,拍攝並寫下冰河擠壓滾落至海中的聲音。
Thumbnail
        一直都非常喜歡位於台中的「菩薩寺」,覺得那是一座極美的寺廟。那樣的美,是一種素樸與純真,尤有甚者,那更是第一次如此深邃地感受到,美竟然也可以帶來定靜,而非雀躍的喧嘩。無意間看見了《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這本書,作者王文靜橫跨媒體、編輯與教育不同領域,原本以為那比較偏向旅遊的記述。
Thumbnail
那該可算是很巧合,也是很有趣的閱讀經驗,閱讀《史賓諾莎診療室》時,只要看到關於書中主角雄町哲郎的描繪,腦袋裡會自然而然地連結到日劇「小孤島大醫生」中的主角五島健助在小島上騎著腳踏車到患者家裡診治的畫面。而這也是繼多年前閱讀《神的病例簿》之後再次閱讀夏川草介的作品。
Thumbnail
十幾年前,第一次讀到侯文詠的《不乖》時大為驚艷,深深地著迷也認同著裡頭所闡述的許多想法。更在之後以這本書為架構,作為生命教育課程的上課內容。也因為課程的需求,所以這幾年不斷地吸收相關的知識,也總是在課堂上的反饋之中進行調整。
Thumbnail
「不乖」,多麼聳動的字眼,其不單足以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更能衍生許許多多的解讀與想像。也因此從未想過,「不乖」竟然可以是一本書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其是一本讓人衷心稱讚的好書。尤其是一開頭作者侯文詠極為慎重地談論「乖」與「不乖」兩者所造成的影響時,更是讓人頻頻點頭稱是。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盤據在誠品書局文學翻譯類排行榜的前幾位時,感到訝然。除了書本的厚度,對於書名頗具好奇。「風之影」,隨手翻閱的過程中,扉頁的介紹讓人難忘:「一段追索書中潛藏的靈魂而展開的傳奇旅程。在巴塞隆納的光與影中,人性、愛欲仇恨重重交疊,飄盪如風中的幻影。」
Thumbnail
由於工作場域剛好是在第一志願的學校,再加上這幾年在教育現場所觀察到的許多學生、家長乃至社會的狀況著實讓人憂心,所以當看見《懸崖邊的學霸》這本書,立刻毫無懸念地買回來閱讀。書中極為精彩地論述這幾年在升學主義與社會競爭的影響之下,青少年以及父母的內心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Thumbnail
每當聽聞歐文・亞隆又出新書,總是珍惜無比,一個九十幾歲的心理治療師,更足以稱為這個時代的一個典範,每每不吝於分享他獨創的見解。讓人震驚的是,這本《心靈時刻》是亞隆在覺察自己因為年紀的關係,記憶力大幅衰退,遂嘗試「一次性、一小時」的實驗性會談模式。
Thumbnail
「天堂之路」究竟是什麼,是一個全心全意舞出自我的意念;是一個聆聽缺陷之美的靈魂;是一個懂得自尊自重的生命;還是一個感知巨大幸福的美麗經驗。
Thumbnail
若說「黑天鵝」這部電影最讓人著迷的地方,該算是其藉由「天鵝湖」這齣芭蕾舞劇裡黑天鵝與白天鵝的象徵,將人性的黑暗與純真展露無疑。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故事中的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她精彩詮釋著劇中人物妮娜(Nina)內心的掙扎與惶恐,還有追求完美的決絕。
Thumbnail
又是另一個九年,也許對影迷來說,這過程究竟是該在熱切地期待中度過,抑或著抱持著隨順因緣的態度來面對第三部曲的誕生。然而不論所採取的態度為何,當知曉「愛在午夜希臘時」要上映時,內心總是掩藏不住的歡欣與激動。
Thumbnail
時隔九年,1995年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的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才終於在2004年上映,若非剛巧身處當年的情境,很難想像那樣的等待對觀眾來說是多麼地煎熬。
Thumbnail
兩個因愛情而受傷的靈魂,卻在那無意的邂逅裡,再次被挑起了關於愛情的渴望。意識裡關於受傷所衍生的自我質疑與怯懦,與潛意識裡渴望重新去修補殘破的愛情意象,相互衝撞著。遲疑與不安,恰巧在那「短暫」的時光裡有了折衝,而且多了些勇敢。
Thumbnail
那不單單只是學習讀詩、寫詩,那是學會聆聽靈魂的語言;那不單是文學的啟發或學習,那是回歸到生命的豐盛與光彩。「詩」帶來了想像、帶來了連結、改變了日常,更扮演著橋樑的角色,跨越的則是人心。假日的早晨無意間瀏覽到關於「郵差」這部電影的拍攝故事,腦海裡旋即響起了那熟悉的配樂。
Thumbnail
觀看「混沌少年時」這部英國的迷你影集時,腦袋裡不由得浮現出「毒性教條」的概念。想起那關於家庭內創傷的複製與交互影響,心裡不禁一陣唏噓。劇中以獨特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讓人有深切的臨場感。但戲劇的主述卻是一個13歲的孩子所涉入的殺人案,這也讓那樣的迫近衍生更大的壓迫性。
Thumbnail
什麼是自我,在那模仿與複製的過程中,在那曲意迎合社會價值與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有機會回過頭來檢視自我的樣貌。抑或者,只是在憂心異化與孤單的心境裡,選擇類同,掉入迷失的泥淖之中。看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後,許許多多的想法蜂擁而出。
Thumbnail
當劇末片尾名單呈現完,等待的彩蛋竟是夏卡爾的一段話,心裡頭不由得讚嘆著。那簡短的話語,極為精彩地為這部電影下了最棒的註解。可讓人玩味的是,那卻放在觀眾可能會錯過的地方,那可說是拍攝人員的堅持,還是說信念。在那最終的地方,歸結了電影的意象,卻也帶來更深的觸動與感悟。
Thumbnail
當電影尾聲胡德夫唱起那首「太平洋的風」時,眼淚再也不聽使喚滾滾而下。原先只是單純地以為「練習曲」是部記錄一位大學生騎單車環島的電影,所以想去體會那背後的年少輕狂。一如電影所強調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沒想到引起更大感觸的,卻是對這塊土地的悲憫。
Thumbnail
剛開始教書的前兩年,幾乎都會播放「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這部片子給學生看,不是期待他們成為另一個切‧格瓦拉,只是渴望他們可以擁有對於生命的熱誠與純真,只是希冀他們願意去構築屬於自己的夢想與旅程。
Thumbnail
若說「黑天鵝」這部電影最讓人著迷的地方,該算是其藉由「天鵝湖」這齣芭蕾舞劇裡黑天鵝與白天鵝的象徵,將人性的黑暗與純真展露無疑。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故事中的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她精彩詮釋著劇中人物妮娜(Nina)內心的掙扎與惶恐,還有追求完美的決絕。
Thumbnail
又是另一個九年,也許對影迷來說,這過程究竟是該在熱切地期待中度過,抑或著抱持著隨順因緣的態度來面對第三部曲的誕生。然而不論所採取的態度為何,當知曉「愛在午夜希臘時」要上映時,內心總是掩藏不住的歡欣與激動。
Thumbnail
時隔九年,1995年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的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才終於在2004年上映,若非剛巧身處當年的情境,很難想像那樣的等待對觀眾來說是多麼地煎熬。
Thumbnail
兩個因愛情而受傷的靈魂,卻在那無意的邂逅裡,再次被挑起了關於愛情的渴望。意識裡關於受傷所衍生的自我質疑與怯懦,與潛意識裡渴望重新去修補殘破的愛情意象,相互衝撞著。遲疑與不安,恰巧在那「短暫」的時光裡有了折衝,而且多了些勇敢。
Thumbnail
那不單單只是學習讀詩、寫詩,那是學會聆聽靈魂的語言;那不單是文學的啟發或學習,那是回歸到生命的豐盛與光彩。「詩」帶來了想像、帶來了連結、改變了日常,更扮演著橋樑的角色,跨越的則是人心。假日的早晨無意間瀏覽到關於「郵差」這部電影的拍攝故事,腦海裡旋即響起了那熟悉的配樂。
Thumbnail
觀看「混沌少年時」這部英國的迷你影集時,腦袋裡不由得浮現出「毒性教條」的概念。想起那關於家庭內創傷的複製與交互影響,心裡不禁一陣唏噓。劇中以獨特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讓人有深切的臨場感。但戲劇的主述卻是一個13歲的孩子所涉入的殺人案,這也讓那樣的迫近衍生更大的壓迫性。
Thumbnail
什麼是自我,在那模仿與複製的過程中,在那曲意迎合社會價值與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有機會回過頭來檢視自我的樣貌。抑或者,只是在憂心異化與孤單的心境裡,選擇類同,掉入迷失的泥淖之中。看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後,許許多多的想法蜂擁而出。
Thumbnail
當劇末片尾名單呈現完,等待的彩蛋竟是夏卡爾的一段話,心裡頭不由得讚嘆著。那簡短的話語,極為精彩地為這部電影下了最棒的註解。可讓人玩味的是,那卻放在觀眾可能會錯過的地方,那可說是拍攝人員的堅持,還是說信念。在那最終的地方,歸結了電影的意象,卻也帶來更深的觸動與感悟。
Thumbnail
當電影尾聲胡德夫唱起那首「太平洋的風」時,眼淚再也不聽使喚滾滾而下。原先只是單純地以為「練習曲」是部記錄一位大學生騎單車環島的電影,所以想去體會那背後的年少輕狂。一如電影所強調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沒想到引起更大感觸的,卻是對這塊土地的悲憫。
Thumbnail
剛開始教書的前兩年,幾乎都會播放「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這部片子給學生看,不是期待他們成為另一個切‧格瓦拉,只是渴望他們可以擁有對於生命的熱誠與純真,只是希冀他們願意去構築屬於自己的夢想與旅程。
Thumbnail
「你有到過地獄嗎?」那驚悚的問句,竟然成為前往別府乃至九州的一種戲謔式的玩笑。不過這裡頭完全沒有任何的惡意,只是關於旅行的好奇與關心,因為位於大分縣的別府市,最為著名的景點正是「地獄溫泉八景」。而對於旅人來說,旅行中所踩踏的足跡每每成為關切的焦點。
Thumbnail
戀物,究竟是一種癖好,還是一種癡迷。抑或者換個角度來看,那其實可以是一種情的流轉,甚或是自我對話的假借。布偶,或者絨毛玩具常常是童稚時期不可或缺的玩伴。雖然近幾年,許多防制過敏的專家,總認定那是塵蟎的溫床,而主張嚴格限制,甚至最好避免。
Thumbnail
坐躺在竹林裡石板路中段的圓圈外形的大型坐椅上,看著那被竹梢包圍起來而成不規則狀的藍色天空,竟有種莫名的感動。翠綠的竹葉隨風搖曳,圈繞而成的藍色形狀也隨著任意變化。也在那時突然驚覺,眼下四周的旅人,不也坐躺著圍成一圈,像極了竹林圈繞著天空,人們則是以身形圈繞著大地。
Thumbnail
想像中屬於國王的宮殿總是氣派萬千,尤其是建築體本身常常就讓人驚嘆不已。在這樣的條件下,大而廣彷彿就成了必要的條件。然則換另一個角度來說,每個人的居住空間原就有限,即便建築本身非常龐大,也不會改變使用空間上的大小。是故,心裡總不免覺得與其在建築體本身擴充,毋寧在花園上費心思。
Thumbnail
旅行租車,其實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緣分。雖然得以提早在網路上預約,但那往往僅止於大方向的確認,比如說手排車還是自排車,四人座或五人座以上,轎車還是休旅車……等等。是故,沒有到實際領車的那一刻,總無法真正知曉所租的車子是哪種廠牌、哪種類型、甚至是哪種顏色。
Thumbnail
斜坡,總易帶來視野,若由上往下望去視覺的延伸,往往順勢牽引出開闊之感。而如果那樣的擴展還能連結到海洋,視野彷彿就朝著無垠漫了開來,甚至牽動著無窮無盡的想像。那是一種過癮,那是一種放肆,那可也是一種解放。透過視覺的幫助,拉扯出原本禁錮的心靈,馳騁飛躍,終而滿足於想像。
Thumbnail
澎湃的浪濤聲,尖銳的鳥鳴聲,交織著一場驚心動魄的交響曲。從岸上望著海浪打在礁岩上激起的白色浪花,而後潮水退卻剎時時所呈現的一種極其特別的水藍,才剛讚嘆著那絕美的色澤,下一波的浪花隨即再次熱情的親吻著礁岩。從聲音到影像,反覆不停地展演著一樣的戲碼,震撼與絕美得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現著。
Thumbnail
小時候如果家裡買了大型的電器用品,就會有很大的紙箱。當時總是央求能否保留紙箱,哪怕只是短暫的幾天。在那些日子裡,紙箱像是自己的王國,像是無垠的天地,可以容納兒時肆無忌憚的想像力,可以收容易感心靈的歡笑與淚水。
Thumbnail
    第一眼的印象,心裡不禁嘀咕著,與其說是湖,倒還比較像池,與其說是商店街,毋寧說是稍微繁榮的街道。可偏偏行走與其間,心境上卻不是失落,更不是埋怨,反而仍然懷著一種雀躍、一種著迷。回頭再想想,眼睛所見確是平凡的景致,不論是湖、還是街道,可是卻在那平凡裡,感受著一種說不出口的不平凡。
Thumbnail
        想像著年幼的牛若丸在鞍馬向大天狗學習武藝的過程,其實是有些不忍的。七歲該是在父母身邊任性嬌寵的年紀,卻可能因為家族身份之故,被父親送到鞍馬寺學習。頑皮的他,半夜偷溜出寺,遇到了武藝高強的大天狗。就在因緣巧合下得以拜師學藝,遂成就了一番眾人傳誦的故事,也讓他成了日本戰國末年的英雄。
Thumbnail
「你有到過地獄嗎?」那驚悚的問句,竟然成為前往別府乃至九州的一種戲謔式的玩笑。不過這裡頭完全沒有任何的惡意,只是關於旅行的好奇與關心,因為位於大分縣的別府市,最為著名的景點正是「地獄溫泉八景」。而對於旅人來說,旅行中所踩踏的足跡每每成為關切的焦點。
Thumbnail
戀物,究竟是一種癖好,還是一種癡迷。抑或者換個角度來看,那其實可以是一種情的流轉,甚或是自我對話的假借。布偶,或者絨毛玩具常常是童稚時期不可或缺的玩伴。雖然近幾年,許多防制過敏的專家,總認定那是塵蟎的溫床,而主張嚴格限制,甚至最好避免。
Thumbnail
坐躺在竹林裡石板路中段的圓圈外形的大型坐椅上,看著那被竹梢包圍起來而成不規則狀的藍色天空,竟有種莫名的感動。翠綠的竹葉隨風搖曳,圈繞而成的藍色形狀也隨著任意變化。也在那時突然驚覺,眼下四周的旅人,不也坐躺著圍成一圈,像極了竹林圈繞著天空,人們則是以身形圈繞著大地。
Thumbnail
想像中屬於國王的宮殿總是氣派萬千,尤其是建築體本身常常就讓人驚嘆不已。在這樣的條件下,大而廣彷彿就成了必要的條件。然則換另一個角度來說,每個人的居住空間原就有限,即便建築本身非常龐大,也不會改變使用空間上的大小。是故,心裡總不免覺得與其在建築體本身擴充,毋寧在花園上費心思。
Thumbnail
旅行租車,其實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緣分。雖然得以提早在網路上預約,但那往往僅止於大方向的確認,比如說手排車還是自排車,四人座或五人座以上,轎車還是休旅車……等等。是故,沒有到實際領車的那一刻,總無法真正知曉所租的車子是哪種廠牌、哪種類型、甚至是哪種顏色。
Thumbnail
斜坡,總易帶來視野,若由上往下望去視覺的延伸,往往順勢牽引出開闊之感。而如果那樣的擴展還能連結到海洋,視野彷彿就朝著無垠漫了開來,甚至牽動著無窮無盡的想像。那是一種過癮,那是一種放肆,那可也是一種解放。透過視覺的幫助,拉扯出原本禁錮的心靈,馳騁飛躍,終而滿足於想像。
Thumbnail
澎湃的浪濤聲,尖銳的鳥鳴聲,交織著一場驚心動魄的交響曲。從岸上望著海浪打在礁岩上激起的白色浪花,而後潮水退卻剎時時所呈現的一種極其特別的水藍,才剛讚嘆著那絕美的色澤,下一波的浪花隨即再次熱情的親吻著礁岩。從聲音到影像,反覆不停地展演著一樣的戲碼,震撼與絕美得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現著。
Thumbnail
小時候如果家裡買了大型的電器用品,就會有很大的紙箱。當時總是央求能否保留紙箱,哪怕只是短暫的幾天。在那些日子裡,紙箱像是自己的王國,像是無垠的天地,可以容納兒時肆無忌憚的想像力,可以收容易感心靈的歡笑與淚水。
Thumbnail
    第一眼的印象,心裡不禁嘀咕著,與其說是湖,倒還比較像池,與其說是商店街,毋寧說是稍微繁榮的街道。可偏偏行走與其間,心境上卻不是失落,更不是埋怨,反而仍然懷著一種雀躍、一種著迷。回頭再想想,眼睛所見確是平凡的景致,不論是湖、還是街道,可是卻在那平凡裡,感受著一種說不出口的不平凡。
Thumbnail
        想像著年幼的牛若丸在鞍馬向大天狗學習武藝的過程,其實是有些不忍的。七歲該是在父母身邊任性嬌寵的年紀,卻可能因為家族身份之故,被父親送到鞍馬寺學習。頑皮的他,半夜偷溜出寺,遇到了武藝高強的大天狗。就在因緣巧合下得以拜師學藝,遂成就了一番眾人傳誦的故事,也讓他成了日本戰國末年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