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關於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
從性別裡看見自我與角色的拉扯與掙扎:高雄電影節「百花公主」觀後感
3
《南極・極南》讀後感
4
愛的安放與逃離:「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ore)觀後感
5
《南極之心》讀後感
1
關於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
從性別裡看見自我與角色的拉扯與掙扎:高雄電影節「百花公主」觀後感
3
《南極・極南》讀後感
4
愛的安放與逃離:「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ore)觀後感
5
《南極之心》讀後感
海洋之心
允許生命的迷惘與困頓
最近課堂到了尾聲,特別有感觸。有位學生告訴我,因為上我的課,讓他本來只想要依循別人意願而走的生涯路變得混沌不明。他不是想怪我,只是想告訴我這個處境以及他的不安。
2025/11/02
2
教養能否不要是一種犧牲
孩子們小時候,每每在不同的場合裡分別提及家中的電視主要用來觀看DVD,並沒有接任何有線與無線的電視台,以及自己仍用「智障型」手機的想法,一旁的友人聽聞之後旋即回應著:「哇!你為了你的小孩犧牲好大!」
2025/10/26
4
關於膏盲穴的誤解
記得很早以前就大約知曉背部有一個「膏盲」穴位,偶爾在按壓的過程中,會感覺到疼痛。也總不免自嘲,膏盲會痛,那豈非已經「病入膏肓」。但是,那畢竟是「藥石罔效」的狀態,豈容玩笑。然而,也許因為對於自己身體狀況的掌握覺得與「藥石罔效」有所不同,所以不會太過擔心。
2025/09/08
1
關於經絡學習的心得
因緣際會下開始較有系統地學習經絡方面的知識,出乎意料之外地覺得那過程中充滿趣味。尤其是許多的學習都剛好契合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以及過往所接觸到的各種習以為常的健康法則。那過程每每感到極為驚喜,原來許多關於經絡的知識早已在日常言談中彰顯著。
2025/09/07
4
彷若退休的暑假
今年暑假有點特別,友人說過得很像退休的日常生活,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不同於以往,在許多因素交雜考量之下,並沒有在難得的假期出國旅行,甚至連國內的旅行都沒有。有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八月即將開始最後一個階段的易經課程,從2022年至今,一個卦接著一個卦,竟也講完了六十四個卦。
2025/08/31
3
日語課程的學習
以工作簽證在日本歷練一年的女兒回台後,因為在日本的其中一項工作,正是在日語教室幫忙翻譯日文課程資料,她也極其認真地跟著隨堂上課。並且觀察與學習日本日文教室的上課方式,更藉此吸取一些相關經驗。回國之後,她決定以其過往所累積的各種經驗,開設日文教室。在她的鼓勵之下,我也即將開啟學習日語。
2025/08/31
2
困難常常發生在最初的那一刻
前些天氣候較不穩定,延續了好一陣子的大晴天也消失不見,這對小蓁蓁與小亮亮來說,倒是頗為失落,因為沒法子游泳。某天,依舊下了將近一天的雨,直到接近傍晚,雨勢終於暫歇。兩個小寶貝興奮地詢問著,是否可以去游泳。
2025/08/01
3
《易經》的最後一階課程
從2022年開始的易經課程,終於迎來最後的第十階,除了最後兩卦的〈既濟〉卦與〈未濟〉卦的講解,還含括整部《繫辭傳》的討論,以及統整的課程,總共八堂課。若與先前所有的課程加起來,這一系列延續了四年的課程,竟然總共上了七十四堂課。我衷心佩服也感激著,一路走來一同學習與成長的學員。
2025/07/22
1
意料之外的節奏變化
從暑假開始至前兩天,將近兩個禮拜的時間,一直都處在極快的節奏。反覆且大量閱讀《繫辭傳》的各種文獻資料、消化然後立刻同步做上課用所需的簡報,一晃眼兩個禮拜的時間,竟然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將近四百頁的初稿,連自己也不敢置信。
2025/07/19
1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記得有一天帶著孩子和朋友出遊,朋友好奇地問著:「一般的小孩通常都會一直吵著要買什麼,要玩什麼,可是你們家的小朋友比較不會耶!為什麼啊!」我們笑著回應著:「可能因為他們自己會衡量吵可能也沒有用吧!不過,其實多少也都會啦!只是相對比例上比較少。」
2025/06/23
5
查看更多
允許生命的迷惘與困頓
最近課堂到了尾聲,特別有感觸。有位學生告訴我,因為上我的課,讓他本來只想要依循別人意願而走的生涯路變得混沌不明。他不是想怪我,只是想告訴我這個處境以及他的不安。
2025/11/02
2
教養能否不要是一種犧牲
孩子們小時候,每每在不同的場合裡分別提及家中的電視主要用來觀看DVD,並沒有接任何有線與無線的電視台,以及自己仍用「智障型」手機的想法,一旁的友人聽聞之後旋即回應著:「哇!你為了你的小孩犧牲好大!」
2025/10/26
4
關於膏盲穴的誤解
記得很早以前就大約知曉背部有一個「膏盲」穴位,偶爾在按壓的過程中,會感覺到疼痛。也總不免自嘲,膏盲會痛,那豈非已經「病入膏肓」。但是,那畢竟是「藥石罔效」的狀態,豈容玩笑。然而,也許因為對於自己身體狀況的掌握覺得與「藥石罔效」有所不同,所以不會太過擔心。
2025/09/08
1
關於經絡學習的心得
因緣際會下開始較有系統地學習經絡方面的知識,出乎意料之外地覺得那過程中充滿趣味。尤其是許多的學習都剛好契合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以及過往所接觸到的各種習以為常的健康法則。那過程每每感到極為驚喜,原來許多關於經絡的知識早已在日常言談中彰顯著。
2025/09/07
4
彷若退休的暑假
今年暑假有點特別,友人說過得很像退休的日常生活,這話倒也有幾分道理。不同於以往,在許多因素交雜考量之下,並沒有在難得的假期出國旅行,甚至連國內的旅行都沒有。有一部分的原因在於,八月即將開始最後一個階段的易經課程,從2022年至今,一個卦接著一個卦,竟也講完了六十四個卦。
2025/08/31
3
日語課程的學習
以工作簽證在日本歷練一年的女兒回台後,因為在日本的其中一項工作,正是在日語教室幫忙翻譯日文課程資料,她也極其認真地跟著隨堂上課。並且觀察與學習日本日文教室的上課方式,更藉此吸取一些相關經驗。回國之後,她決定以其過往所累積的各種經驗,開設日文教室。在她的鼓勵之下,我也即將開啟學習日語。
2025/08/31
2
困難常常發生在最初的那一刻
前些天氣候較不穩定,延續了好一陣子的大晴天也消失不見,這對小蓁蓁與小亮亮來說,倒是頗為失落,因為沒法子游泳。某天,依舊下了將近一天的雨,直到接近傍晚,雨勢終於暫歇。兩個小寶貝興奮地詢問著,是否可以去游泳。
2025/08/01
3
《易經》的最後一階課程
從2022年開始的易經課程,終於迎來最後的第十階,除了最後兩卦的〈既濟〉卦與〈未濟〉卦的講解,還含括整部《繫辭傳》的討論,以及統整的課程,總共八堂課。若與先前所有的課程加起來,這一系列延續了四年的課程,竟然總共上了七十四堂課。我衷心佩服也感激著,一路走來一同學習與成長的學員。
2025/07/22
1
意料之外的節奏變化
從暑假開始至前兩天,將近兩個禮拜的時間,一直都處在極快的節奏。反覆且大量閱讀《繫辭傳》的各種文獻資料、消化然後立刻同步做上課用所需的簡報,一晃眼兩個禮拜的時間,竟然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將近四百頁的初稿,連自己也不敢置信。
2025/07/19
1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記得有一天帶著孩子和朋友出遊,朋友好奇地問著:「一般的小孩通常都會一直吵著要買什麼,要玩什麼,可是你們家的小朋友比較不會耶!為什麼啊!」我們笑著回應著:「可能因為他們自己會衡量吵可能也沒有用吧!不過,其實多少也都會啦!只是相對比例上比較少。」
2025/06/23
5
查看更多
天光雲影
《少年小樹之歌》讀後感
總覺得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表達對於「少年小樹之歌」的喜愛,想了好久,或許生命中一而再、再而三的閱讀,可以極為貼切地訴說與這本書的關係。坦白說,已經忘了是什麼樣的機緣,第一次讀到這本書。但是閱讀時,卻很清楚地知曉,這本書將會在生命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2025/11/09
5
《恆毅力》讀後感
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天分」的看重與崇拜,使得內心在不知不覺中認定那是成功的首要之務,甚或是唯一要件。然而,也許事實未必如此,《恆毅力》一書透過許多的數據、論證與實際的案例,提出天分或努力,都不是成就的唯一條件,更重要的是持久的熱情與堅持的毅力。
2025/11/01
9
《南極・極南》讀後感
「總有這樣的時刻,孤懸的生命個體,相連著浩瀚與恆常」反覆讀著這幾句話,倒是直覺地聚焦於「孤懸」與「浩瀚」這兩個詞彙,而後連結到書中所分享的種種,不禁覺得,與其說這是一本旅行文學書籍,毋寧說其極為精彩地闡述著心靈探索的歷程。
2025/10/22
9
《南極之心》讀後感
「我突然明白,人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的成為自己,當人生真的願意看見自己時,願意真心走在自己的時間線上,一切天大地大。我還有夢。」反覆地讀著這一段話,內心其實很激動,腦海裡浮現著書中所附上的許多白茫茫大地的照片,在那樣的純淨裡,在那樣的滌清裡,突然有一種明白,回身向己的明白。
2025/10/20
11
4
《另一種影像敘事》讀後感
影像,究竟能傳達什麼;透過影像,又能成就什麼;如何讓影像說話,如何讓影像成為觀看者的影像,而非僅是拍攝者的意念傳達;這許許多多的疑問與想法,每每浮現在在攝影創作的過程裡。總想嘗試去結合關於攝影學與心理學這兩個對自己學習生涯來說最重要的兩個質素,卻也害怕陷入瞎子摸象的境遇。
2025/10/17
8
《編織星辰的你》讀後感
「已經不需要所謂的『正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正確與正義。」反覆讀著《編織星辰的你》這本書所談及的這段話,,腦海裡浮現著《宛如星辰的你》的內容,內心隨之震盪,也再次讚嘆作者凪良汐的觀點。當可說是懷著著極其複雜的心情讀著《編織星辰的你》,因為那是《宛如星辰的你》的續篇。
2025/10/08
2
《趁著年輕去流浪》讀後感
還記得第一次發現發現流浪者計畫,是在雲門的相關活動裡。但是第一次認真地去瞭解整個計畫,則是在閱讀「轉山」的過程裡,透過作者謝旺霖的描述,以及隨後與雲門的相關互動而發生。而第一次與流浪者計畫發生交集,則是聽到阿銘大哥(盧銘世)提起其獲選為流浪者計畫的專家組,正準備出發去流浪。
2025/09/25
2
《強風吹拂》讀後感
運動會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大隊接力,因為那不單單是個人的競賽,而是一個團隊的合作。而對選手來說,能夠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其所衍生的向心力也往往是讓人感動盈懷的。然則可曾想過,如果這樣的大隊接力是類似半馬拉松的二十公里,而且所跑的路程含括上下坡道時,那會是什麼光景。
2025/09/20
4
第04覺:外求與內觀
此一篇章以四聖諦的概念開展出來,尤其著重在「苦集滅道」的「滅」諦。「苦」諦乃人生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或也可認定為人生的契機;「集」諦,不妨從苦的成因來理解,因而讓我們願意面對潛在的創傷問題。若說「苦」揭露了我們的樣貌,「集」給出了緣由,那麼「滅」諦就給出了希望。
2025/09/11
2
《蒙娜之眼》讀後感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2025/08/29
3
查看更多
《少年小樹之歌》讀後感
總覺得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表達對於「少年小樹之歌」的喜愛,想了好久,或許生命中一而再、再而三的閱讀,可以極為貼切地訴說與這本書的關係。坦白說,已經忘了是什麼樣的機緣,第一次讀到這本書。但是閱讀時,卻很清楚地知曉,這本書將會在生命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2025/11/09
5
《恆毅力》讀後感
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天分」的看重與崇拜,使得內心在不知不覺中認定那是成功的首要之務,甚或是唯一要件。然而,也許事實未必如此,《恆毅力》一書透過許多的數據、論證與實際的案例,提出天分或努力,都不是成就的唯一條件,更重要的是持久的熱情與堅持的毅力。
2025/11/01
9
《南極・極南》讀後感
「總有這樣的時刻,孤懸的生命個體,相連著浩瀚與恆常」反覆讀著這幾句話,倒是直覺地聚焦於「孤懸」與「浩瀚」這兩個詞彙,而後連結到書中所分享的種種,不禁覺得,與其說這是一本旅行文學書籍,毋寧說其極為精彩地闡述著心靈探索的歷程。
2025/10/22
9
《南極之心》讀後感
「我突然明白,人不是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的成為自己,當人生真的願意看見自己時,願意真心走在自己的時間線上,一切天大地大。我還有夢。」反覆地讀著這一段話,內心其實很激動,腦海裡浮現著書中所附上的許多白茫茫大地的照片,在那樣的純淨裡,在那樣的滌清裡,突然有一種明白,回身向己的明白。
2025/10/20
11
4
《另一種影像敘事》讀後感
影像,究竟能傳達什麼;透過影像,又能成就什麼;如何讓影像說話,如何讓影像成為觀看者的影像,而非僅是拍攝者的意念傳達;這許許多多的疑問與想法,每每浮現在在攝影創作的過程裡。總想嘗試去結合關於攝影學與心理學這兩個對自己學習生涯來說最重要的兩個質素,卻也害怕陷入瞎子摸象的境遇。
2025/10/17
8
《編織星辰的你》讀後感
「已經不需要所謂的『正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正確與正義。」反覆讀著《編織星辰的你》這本書所談及的這段話,,腦海裡浮現著《宛如星辰的你》的內容,內心隨之震盪,也再次讚嘆作者凪良汐的觀點。當可說是懷著著極其複雜的心情讀著《編織星辰的你》,因為那是《宛如星辰的你》的續篇。
2025/10/08
2
《趁著年輕去流浪》讀後感
還記得第一次發現發現流浪者計畫,是在雲門的相關活動裡。但是第一次認真地去瞭解整個計畫,則是在閱讀「轉山」的過程裡,透過作者謝旺霖的描述,以及隨後與雲門的相關互動而發生。而第一次與流浪者計畫發生交集,則是聽到阿銘大哥(盧銘世)提起其獲選為流浪者計畫的專家組,正準備出發去流浪。
2025/09/25
2
《強風吹拂》讀後感
運動會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大隊接力,因為那不單單是個人的競賽,而是一個團隊的合作。而對選手來說,能夠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其所衍生的向心力也往往是讓人感動盈懷的。然則可曾想過,如果這樣的大隊接力是類似半馬拉松的二十公里,而且所跑的路程含括上下坡道時,那會是什麼光景。
2025/09/20
4
第04覺:外求與內觀
此一篇章以四聖諦的概念開展出來,尤其著重在「苦集滅道」的「滅」諦。「苦」諦乃人生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或也可認定為人生的契機;「集」諦,不妨從苦的成因來理解,因而讓我們願意面對潛在的創傷問題。若說「苦」揭露了我們的樣貌,「集」給出了緣由,那麼「滅」諦就給出了希望。
2025/09/11
2
《蒙娜之眼》讀後感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2025/08/29
3
查看更多
心理師的電影筆記本
愛的安放與逃離:「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ore)觀後感
對於「愛」的忠誠性與專一性,一直是人們所渴望與追求的。然則人性在面對誘惑的脆弱與衝動,卻總是讓這樣的追求陷入泥淖。難以置信的焦躁與不安,對於愛情崩解的惶恐與悲傷,都是活著極大的痛楚與挑戰。更有甚者,愛的世界中,最讓人難以面對的就是,我們潛在心裡會透過愛的專一性與不可取代性來肯定自我。
2025/10/29
4
從性別裡看見自我與角色的拉扯與掙扎:高雄電影節「百花公主」觀後感
當電影在百花公主怒目而視,橫劍在前的畫面時,突然響起了音樂,以及意味著謝幕的文字。心裡頭的糾結,突然再也按捺不住,那開放式的結局,帶給人們更多的省思與檢視。在電影中,京劇裡的百花公主,是否真的非得要以死謝罪的疑問帶來的強烈的衝擊。
2025/10/12
4
肉身覺醒所引發的自我覺識: 「色戒」(Lust Caution)觀後感
偷了閒,終於看了一直想看的「色,戒」。以這部電影的豐富,也許不同的人所具備的不同背景,會關心電影裡面的不同細節。一如龍應台提及電影裡忠實地呈現著當年的時代背景,其如實而細膩地複製歷史的細節,讓人欽佩與動容。而王丹則認為,壓抑是電影所欲傳達的主題。
2025/09/30
2
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阿甘正傳」(Forrest Gump)觀後感
「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將會拿到哪一顆!」這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若說「阿甘正傳」是部經典,相信很多人並不會反對,這部於1994年拍攝的電影,不僅囊括奧斯卡與金球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而湯姆漢克所詮釋的阿甘,更在人們心中留下鮮明的印象。
2025/09/05
7
完美的代價:「黑天鵝」(Black Swan)觀後感
若說「黑天鵝」這部電影最讓人著迷的地方,該算是其藉由「天鵝湖」這齣芭蕾舞劇裡黑天鵝與白天鵝的象徵,將人性的黑暗與純真展露無疑。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故事中的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她精彩詮釋著劇中人物妮娜(Nina)內心的掙扎與惶恐,還有追求完美的決絕。
2025/08/17
3
什麼是愛情,不完美的真實:「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觀後感
又是另一個九年,也許對影迷來說,這過程究竟是該在熱切地期待中度過,抑或著抱持著隨順因緣的態度來面對第三部曲的誕生。然而不論所採取的態度為何,當知曉「愛在午夜希臘時」要上映時,內心總是掩藏不住的歡欣與激動。
2025/07/28
6
什麼是愛情,命定般的重逢:「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觀後感
時隔九年,1995年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的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才終於在2004年上映,若非剛巧身處當年的情境,很難想像那樣的等待對觀眾來說是多麼地煎熬。
2025/07/07
13
2
什麼是愛情,奇蹟般的邂逅:「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觀後感
兩個因愛情而受傷的靈魂,卻在那無意的邂逅裡,再次被挑起了關於愛情的渴望。意識裡關於受傷所衍生的自我質疑與怯懦,與潛意識裡渴望重新去修補殘破的愛情意象,相互衝撞著。遲疑與不安,恰巧在那「短暫」的時光裡有了折衝,而且多了些勇敢。
2025/06/12
18
詩屬於需它的人:「郵差」(Il Postino)觀後感
那不單單只是學習讀詩、寫詩,那是學會聆聽靈魂的語言;那不單是文學的啟發或學習,那是回歸到生命的豐盛與光彩。「詩」帶來了想像、帶來了連結、改變了日常,更扮演著橋樑的角色,跨越的則是人心。假日的早晨無意間瀏覽到關於「郵差」這部電影的拍攝故事,腦海裡旋即響起了那熟悉的配樂。
2025/05/15
4
2
我什麼都沒做:「混沌少年時」的否認與轉移,毒性教條的殘酷與悲痛
觀看「混沌少年時」這部英國的迷你影集時,腦袋裡不由得浮現出「毒性教條」的概念。想起那關於家庭內創傷的複製與交互影響,心裡不禁一陣唏噓。劇中以獨特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讓人有深切的臨場感。但戲劇的主述卻是一個13歲的孩子所涉入的殺人案,這也讓那樣的迫近衍生更大的壓迫性。
2025/05/06
3
查看更多
愛的安放與逃離:「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ore)觀後感
對於「愛」的忠誠性與專一性,一直是人們所渴望與追求的。然則人性在面對誘惑的脆弱與衝動,卻總是讓這樣的追求陷入泥淖。難以置信的焦躁與不安,對於愛情崩解的惶恐與悲傷,都是活著極大的痛楚與挑戰。更有甚者,愛的世界中,最讓人難以面對的就是,我們潛在心裡會透過愛的專一性與不可取代性來肯定自我。
2025/10/29
4
從性別裡看見自我與角色的拉扯與掙扎:高雄電影節「百花公主」觀後感
當電影在百花公主怒目而視,橫劍在前的畫面時,突然響起了音樂,以及意味著謝幕的文字。心裡頭的糾結,突然再也按捺不住,那開放式的結局,帶給人們更多的省思與檢視。在電影中,京劇裡的百花公主,是否真的非得要以死謝罪的疑問帶來的強烈的衝擊。
2025/10/12
4
肉身覺醒所引發的自我覺識: 「色戒」(Lust Caution)觀後感
偷了閒,終於看了一直想看的「色,戒」。以這部電影的豐富,也許不同的人所具備的不同背景,會關心電影裡面的不同細節。一如龍應台提及電影裡忠實地呈現著當年的時代背景,其如實而細膩地複製歷史的細節,讓人欽佩與動容。而王丹則認為,壓抑是電影所欲傳達的主題。
2025/09/30
2
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阿甘正傳」(Forrest Gump)觀後感
「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將會拿到哪一顆!」這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若說「阿甘正傳」是部經典,相信很多人並不會反對,這部於1994年拍攝的電影,不僅囊括奧斯卡與金球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而湯姆漢克所詮釋的阿甘,更在人們心中留下鮮明的印象。
2025/09/05
7
完美的代價:「黑天鵝」(Black Swan)觀後感
若說「黑天鵝」這部電影最讓人著迷的地方,該算是其藉由「天鵝湖」這齣芭蕾舞劇裡黑天鵝與白天鵝的象徵,將人性的黑暗與純真展露無疑。而其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故事中的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她精彩詮釋著劇中人物妮娜(Nina)內心的掙扎與惶恐,還有追求完美的決絕。
2025/08/17
3
什麼是愛情,不完美的真實:「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觀後感
又是另一個九年,也許對影迷來說,這過程究竟是該在熱切地期待中度過,抑或著抱持著隨順因緣的態度來面對第三部曲的誕生。然而不論所採取的態度為何,當知曉「愛在午夜希臘時」要上映時,內心總是掩藏不住的歡欣與激動。
2025/07/28
6
什麼是愛情,命定般的重逢:「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觀後感
時隔九年,1995年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的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才終於在2004年上映,若非剛巧身處當年的情境,很難想像那樣的等待對觀眾來說是多麼地煎熬。
2025/07/07
13
2
什麼是愛情,奇蹟般的邂逅:「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觀後感
兩個因愛情而受傷的靈魂,卻在那無意的邂逅裡,再次被挑起了關於愛情的渴望。意識裡關於受傷所衍生的自我質疑與怯懦,與潛意識裡渴望重新去修補殘破的愛情意象,相互衝撞著。遲疑與不安,恰巧在那「短暫」的時光裡有了折衝,而且多了些勇敢。
2025/06/12
18
詩屬於需它的人:「郵差」(Il Postino)觀後感
那不單單只是學習讀詩、寫詩,那是學會聆聽靈魂的語言;那不單是文學的啟發或學習,那是回歸到生命的豐盛與光彩。「詩」帶來了想像、帶來了連結、改變了日常,更扮演著橋樑的角色,跨越的則是人心。假日的早晨無意間瀏覽到關於「郵差」這部電影的拍攝故事,腦海裡旋即響起了那熟悉的配樂。
2025/05/15
4
2
我什麼都沒做:「混沌少年時」的否認與轉移,毒性教條的殘酷與悲痛
觀看「混沌少年時」這部英國的迷你影集時,腦袋裡不由得浮現出「毒性教條」的概念。想起那關於家庭內創傷的複製與交互影響,心裡不禁一陣唏噓。劇中以獨特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讓人有深切的臨場感。但戲劇的主述卻是一個13歲的孩子所涉入的殺人案,這也讓那樣的迫近衍生更大的壓迫性。
2025/05/06
3
查看更多
旅城心途
神聖與日常,紛擾與靜謐,關於人神界分的省思:「御濱岬」的鮮紅鳥居
神聖與日常,如何去界定與感受那樣的界限,那該是慎重與莊嚴,抑或者那也可以自在與輕盈;那該是形式上的尊崇,抑或者可以單純地回到內心的敬慎。甚或在那樣的分野裡,突然好奇著關於己身的理解與想像。也就是在那分野與界限裡,其實是一種切割,關於人的完整,關於存在於人身之中的神性。
2025/11/05
2
無垠來自於想像與奢望:南島上的「海倫基姆宮」
想像著一座島上,有一座建築物,這棟建築物可以看見島嶼岸旁的風光。這或許並不常見,可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前提是如果這座島嶼很小。抑或者,這棟建築恰巧位於島嶼的最高處,由上往下俯瞰島嶼的全貌。然則,如果這島嶼並不小而且還滿佈著樹林,建築物也非在高處,卻能平視島嶼與水面的交界。
2025/10/25
3
未央的奢望與智慧:「龍安寺」的石庭
「數數」是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歷與學習的基本課程,也因此如果怎麼數都數不到預期的數目,內心總不免焦躁不安。深怕面對這最簡單的問題,犯了不被容許的錯誤。還記得小時候有篇國語課文談的就是數數,文章中的主人翁不管怎麼數就是少了一個人,到後頭才恍然大悟,原來遺漏了自己。
2025/10/19
4
難以忘懷的聲音與手勢:關於專業的一種堅持
「NO!」巨大而帶點尖銳的聲音,伴隨著兩手交叉在胸頸的位置,這樣的宣告直接無比。然則若仔細檢視她的面容,會發現驚恐稍稍多於堅定。面對此情此景,內心倒是百味雜陳,心裡一方面又是佩服、又是感激,對方正努力地執行她的專業。然而另一方面,卻也為著彼此之間溝通的困境感到哭笑不得。
2025/10/14
2
辣,是開場,也是刺激
「珍奶微微」那有點像是極其特別的專有名詞,但也許不用到「飲料控」的程度就可以知道,那是點飲料時的簡稱,其完整的意思就是「珍珠奶茶微糖微冰」。這裡頭除了品項之外,還含括著甜度與冰塊的調整。就甜度而言,一般可分為無糖、微糖、半糖、少糖、全糖,甚至有些店家還會有甜度百分比的對照表。
2025/10/06
2
關於五味紛呈的豐富與感觸
嘴中的辛辣,彷彿依舊停留在味蕾,但那微微的酸與隱約的甜,讓原本以為的刺激有了緩和甚或是翻轉。直到最後那幾乎感覺不到的苦,以極為輕巧的方式躍上舞台,那像是惦著腳尖輕柔地在味蕾上緩行,若有似無,卻又有那麼點畫龍點睛之妙。當然別忘了,鹹在整個過程依舊以王之姿,掌控一切。
2025/09/28
2
火車慢飛:「普林」的窄軌蒸汽火車
「火車快飛」是從小就學唱的兒歌,而小時候所學習與繪製火車的樣貌,車頭前方也得總是要有個煙囪。曾幾何時隨著科技的進步,甚至高速鐵路的出現,火車的樣貌已經產生劇烈的改變。火車的速度不斷翻新,那關於飛的想像也越來越接近真實。
2025/09/16
2
2
你有到過地獄嗎:別府的地獄溫泉八景
「你有到過地獄嗎?」那驚悚的問句,竟然成為前往別府乃至九州的一種戲謔式的玩笑。不過這裡頭完全沒有任何的惡意,只是關於旅行的好奇與關心,因為位於大分縣的別府市,最為著名的景點正是「地獄溫泉八景」。而對於旅人來說,旅行中所踩踏的足跡每每成為關切的焦點。
2025/09/03
2
龍貓:關於守護與陪伴
戀物,究竟是一種癖好,還是一種癡迷。抑或者換個角度來看,那其實可以是一種情的流轉,甚或是自我對話的假借。布偶,或者絨毛玩具常常是童稚時期不可或缺的玩伴。雖然近幾年,許多防制過敏的專家,總認定那是塵蟎的溫床,而主張嚴格限制,甚至最好避免。
2025/08/26
3
宇宙即吾心:「修善寺」的時空旅程
坐躺在竹林裡石板路中段的圓圈外形的大型坐椅上,看著那被竹梢包圍起來而成不規則狀的藍色天空,竟有種莫名的感動。翠綠的竹葉隨風搖曳,圈繞而成的藍色形狀也隨著任意變化。也在那時突然驚覺,眼下四周的旅人,不也坐躺著圍成一圈,像極了竹林圈繞著天空,人們則是以身形圈繞著大地。
2025/08/13
4
4
查看更多
神聖與日常,紛擾與靜謐,關於人神界分的省思:「御濱岬」的鮮紅鳥居
神聖與日常,如何去界定與感受那樣的界限,那該是慎重與莊嚴,抑或者那也可以自在與輕盈;那該是形式上的尊崇,抑或者可以單純地回到內心的敬慎。甚或在那樣的分野裡,突然好奇著關於己身的理解與想像。也就是在那分野與界限裡,其實是一種切割,關於人的完整,關於存在於人身之中的神性。
2025/11/05
2
無垠來自於想像與奢望:南島上的「海倫基姆宮」
想像著一座島上,有一座建築物,這棟建築物可以看見島嶼岸旁的風光。這或許並不常見,可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前提是如果這座島嶼很小。抑或者,這棟建築恰巧位於島嶼的最高處,由上往下俯瞰島嶼的全貌。然則,如果這島嶼並不小而且還滿佈著樹林,建築物也非在高處,卻能平視島嶼與水面的交界。
2025/10/25
3
未央的奢望與智慧:「龍安寺」的石庭
「數數」是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歷與學習的基本課程,也因此如果怎麼數都數不到預期的數目,內心總不免焦躁不安。深怕面對這最簡單的問題,犯了不被容許的錯誤。還記得小時候有篇國語課文談的就是數數,文章中的主人翁不管怎麼數就是少了一個人,到後頭才恍然大悟,原來遺漏了自己。
2025/10/19
4
難以忘懷的聲音與手勢:關於專業的一種堅持
「NO!」巨大而帶點尖銳的聲音,伴隨著兩手交叉在胸頸的位置,這樣的宣告直接無比。然則若仔細檢視她的面容,會發現驚恐稍稍多於堅定。面對此情此景,內心倒是百味雜陳,心裡一方面又是佩服、又是感激,對方正努力地執行她的專業。然而另一方面,卻也為著彼此之間溝通的困境感到哭笑不得。
2025/10/14
2
辣,是開場,也是刺激
「珍奶微微」那有點像是極其特別的專有名詞,但也許不用到「飲料控」的程度就可以知道,那是點飲料時的簡稱,其完整的意思就是「珍珠奶茶微糖微冰」。這裡頭除了品項之外,還含括著甜度與冰塊的調整。就甜度而言,一般可分為無糖、微糖、半糖、少糖、全糖,甚至有些店家還會有甜度百分比的對照表。
2025/10/06
2
關於五味紛呈的豐富與感觸
嘴中的辛辣,彷彿依舊停留在味蕾,但那微微的酸與隱約的甜,讓原本以為的刺激有了緩和甚或是翻轉。直到最後那幾乎感覺不到的苦,以極為輕巧的方式躍上舞台,那像是惦著腳尖輕柔地在味蕾上緩行,若有似無,卻又有那麼點畫龍點睛之妙。當然別忘了,鹹在整個過程依舊以王之姿,掌控一切。
2025/09/28
2
火車慢飛:「普林」的窄軌蒸汽火車
「火車快飛」是從小就學唱的兒歌,而小時候所學習與繪製火車的樣貌,車頭前方也得總是要有個煙囪。曾幾何時隨著科技的進步,甚至高速鐵路的出現,火車的樣貌已經產生劇烈的改變。火車的速度不斷翻新,那關於飛的想像也越來越接近真實。
2025/09/16
2
2
你有到過地獄嗎:別府的地獄溫泉八景
「你有到過地獄嗎?」那驚悚的問句,竟然成為前往別府乃至九州的一種戲謔式的玩笑。不過這裡頭完全沒有任何的惡意,只是關於旅行的好奇與關心,因為位於大分縣的別府市,最為著名的景點正是「地獄溫泉八景」。而對於旅人來說,旅行中所踩踏的足跡每每成為關切的焦點。
2025/09/03
2
龍貓:關於守護與陪伴
戀物,究竟是一種癖好,還是一種癡迷。抑或者換個角度來看,那其實可以是一種情的流轉,甚或是自我對話的假借。布偶,或者絨毛玩具常常是童稚時期不可或缺的玩伴。雖然近幾年,許多防制過敏的專家,總認定那是塵蟎的溫床,而主張嚴格限制,甚至最好避免。
2025/08/26
3
宇宙即吾心:「修善寺」的時空旅程
坐躺在竹林裡石板路中段的圓圈外形的大型坐椅上,看著那被竹梢包圍起來而成不規則狀的藍色天空,竟有種莫名的感動。翠綠的竹葉隨風搖曳,圈繞而成的藍色形狀也隨著任意變化。也在那時突然驚覺,眼下四周的旅人,不也坐躺著圍成一圈,像極了竹林圈繞著天空,人們則是以身形圈繞著大地。
2025/08/13
4
4
查看更多
美,靈魂的禮物
眉
眉 商禽 只有翅翼 而無身軀的鳥 在哭與笑之間 不斷飛翔
2025/10/27
2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總覺得觀看個人的展覽與博物館的收藏展,在感受上會有極大的不同。就前者而言,觀看時自然而然地會聚焦於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作品之間的關係,然後再試著將這樣的脈絡放入到整個藝術史的洪流之中,那又會是另一番極為豐富的感受。那是人與整個歷史之間的來回碰撞,由個人而至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
2025/09/22
5
2
崇高的迴響—威廉・透納特展:關於自然與心靈的共鳴與契合
與其說是一個畫展,或者說是一個含括繪畫與裝置藝術的展覽,毋寧說那是一個啟迪心靈關於崇高可能的想望與契機。「崇高的迴響」是威廉・透納的特展,很喜歡其所提及的概念:「與透納對話:喚起崇高美學」。以「崇高」為名,也許那已經彰顯了整個展覽過程中,關鍵於「心」,而不在「眼」。
2025/09/14
6
荒涼的貼近
「咦!這是紐西蘭嗎?」當車行至此,如同之前的經驗,那一連串的驚嘆總是緊跟在後。只不過,迥異於之前的草原美景,這會兒所見到的荒涼,還真讓眼睛有些適應不過來。架起相機的過程突然起了個念頭:如果這一路上是以畫畫來記錄內心的感動時,回想這幾天所遇見的美景,幾乎都以藍綠兩種色澤為主。
2025/08/22
4
在風暴裡看見殘破與堅毅的自己
那氣勢萬千的浪濤,彷彿即將吞沒一切,陰暗的色調,絲毫沒有因為夾雜於其間的淡色而失去既有的壓迫感。那彷彿即將吞噬一切的自然風暴,讓人想起了蘇軾所言之的「驚濤裂岸」。然而細眼一看,那若隱若現的白色色塊中間,夾著一筆彷若桅桿的線條,更在那頂端所呈現的微小的幾何圖案裡,讀到了旗幟的意象。
2025/08/06
2
生死之間
「生與死」可說是每個人都必定會遭逢的生命經驗,也必定得要面對的人生課題。然而,人們卻可能在那習以為常或是視而不見的狀態裡,茫茫然地活著。關於生,那像是一種必然,或者說偷偷地說服自己至少可以像是一種理所當然;關於死,那則是一種逃避,難以面對的焦躁,讓心裡頭悄悄地拉開一些自覺安全的距離。
2025/07/17
5
尋找心靈的那一帖藥
一直以來,總是把大海視為心靈的慰藉,沮喪失意的時候常不忘奔赴海濱,訴說著內心的苦楚。幼年離家,家與海的意象隨著思念的陡增,竟在不知不覺中相交融。爾後在那段流浪漂泊的日子裡,遂也常常渴慕著故鄉的那一片海藍。隨著歲月的更迭,與大海之間的牽繫越發緊密。
2025/05/30
2
「從江戶到現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觀後感
終於在高雄的展覽結束前得以前去觀看「從江戶到現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一直以來,就對日本美術感到興趣,尤其是在閱讀完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館長秋元雄史所著的《日本美術鑑賞術》後,更是對於這次的展覽充滿好奇。
2025/05/28
2
關於生命的昂揚與無畏
總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這一幅畫,便深深地為它著迷,畫中的女人,在燦爛藍天的背景之下手插腰昂然地看著遠方,那傳遞著一種自信,也是無畏。尤其是畫中以人物為核心,與其相鄰的背景幾乎都以藍色調為主,而白雲則是象徵性地分散在距離人物較遠之處。不知是否因為此一緣故,總覺得這幅畫藏著一種撥雲見日之感。
2025/05/19
3
線條的美感
當澡堂得以興建得如此美麗,相信洗澡一定是每天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想像當時的人是如何重視洗澡這麼一件事。
2025/04/11
查看更多
眉
眉 商禽 只有翅翼 而無身軀的鳥 在哭與笑之間 不斷飛翔
2025/10/27
2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總覺得觀看個人的展覽與博物館的收藏展,在感受上會有極大的不同。就前者而言,觀看時自然而然地會聚焦於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作品之間的關係,然後再試著將這樣的脈絡放入到整個藝術史的洪流之中,那又會是另一番極為豐富的感受。那是人與整個歷史之間的來回碰撞,由個人而至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
2025/09/22
5
2
崇高的迴響—威廉・透納特展:關於自然與心靈的共鳴與契合
與其說是一個畫展,或者說是一個含括繪畫與裝置藝術的展覽,毋寧說那是一個啟迪心靈關於崇高可能的想望與契機。「崇高的迴響」是威廉・透納的特展,很喜歡其所提及的概念:「與透納對話:喚起崇高美學」。以「崇高」為名,也許那已經彰顯了整個展覽過程中,關鍵於「心」,而不在「眼」。
2025/09/14
6
荒涼的貼近
「咦!這是紐西蘭嗎?」當車行至此,如同之前的經驗,那一連串的驚嘆總是緊跟在後。只不過,迥異於之前的草原美景,這會兒所見到的荒涼,還真讓眼睛有些適應不過來。架起相機的過程突然起了個念頭:如果這一路上是以畫畫來記錄內心的感動時,回想這幾天所遇見的美景,幾乎都以藍綠兩種色澤為主。
2025/08/22
4
在風暴裡看見殘破與堅毅的自己
那氣勢萬千的浪濤,彷彿即將吞沒一切,陰暗的色調,絲毫沒有因為夾雜於其間的淡色而失去既有的壓迫感。那彷彿即將吞噬一切的自然風暴,讓人想起了蘇軾所言之的「驚濤裂岸」。然而細眼一看,那若隱若現的白色色塊中間,夾著一筆彷若桅桿的線條,更在那頂端所呈現的微小的幾何圖案裡,讀到了旗幟的意象。
2025/08/06
2
生死之間
「生與死」可說是每個人都必定會遭逢的生命經驗,也必定得要面對的人生課題。然而,人們卻可能在那習以為常或是視而不見的狀態裡,茫茫然地活著。關於生,那像是一種必然,或者說偷偷地說服自己至少可以像是一種理所當然;關於死,那則是一種逃避,難以面對的焦躁,讓心裡頭悄悄地拉開一些自覺安全的距離。
2025/07/17
5
尋找心靈的那一帖藥
一直以來,總是把大海視為心靈的慰藉,沮喪失意的時候常不忘奔赴海濱,訴說著內心的苦楚。幼年離家,家與海的意象隨著思念的陡增,竟在不知不覺中相交融。爾後在那段流浪漂泊的日子裡,遂也常常渴慕著故鄉的那一片海藍。隨著歲月的更迭,與大海之間的牽繫越發緊密。
2025/05/30
2
「從江戶到現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觀後感
終於在高雄的展覽結束前得以前去觀看「從江戶到現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一直以來,就對日本美術感到興趣,尤其是在閱讀完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館長秋元雄史所著的《日本美術鑑賞術》後,更是對於這次的展覽充滿好奇。
2025/05/28
2
關於生命的昂揚與無畏
總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這一幅畫,便深深地為它著迷,畫中的女人,在燦爛藍天的背景之下手插腰昂然地看著遠方,那傳遞著一種自信,也是無畏。尤其是畫中以人物為核心,與其相鄰的背景幾乎都以藍色調為主,而白雲則是象徵性地分散在距離人物較遠之處。不知是否因為此一緣故,總覺得這幅畫藏著一種撥雲見日之感。
2025/05/19
3
線條的美感
當澡堂得以興建得如此美麗,相信洗澡一定是每天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想像當時的人是如何重視洗澡這麼一件事。
2025/04/11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