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5|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2014京都楓情12(終篇) 下鴨神社

【古木參天的糺之森,京都僅存的原生林,佔地3.6萬坪,與它所包圍著的下鴨神社並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12月2日,隔天就要返台了,我們早上去「太慢了的南禪寺」,心情頗為落寞。午後女兒安排的是俗稱下鴨神社的賀茂御祖神社,先到出町柳駅附近找中餐吃。前一日的陰雨中,我從這裡轉車往蓮華寺,回程時就在駅旁的LOTTERIA胡亂吃了份漢堡快餐,今日好天,家人相隨,看能不能吃頓有特色的。沿著店家櫛次鱗比的街道走了2、3百公尺,見一間門上掛著粗樸藍布短帘的小食堂,福至心靈地走了進去,裡面寂然無客,只有老闆夫婦二人,壁、桌及炊事台型式甚有意味,便在老闆娘招呼下落了座。賣的主要是鐵板燒,點了3樣相互分享,老婆仍只能儘量素,味道不錯,但稍鹹,會忍不住喝冰水,忘了是没賣還是怎樣,我居然没點啤酒。
【走過出町柳駅去找午餐吃,天氣好極了。】
【隨興走進一間一對老夫婦經營的小食堂,只有我們3個客人。】
【妻去觀摩老闆廚藝,雖然日語半句不通,但驚嘆連連誰都聽得懂,老闆娘竟樂得在一旁用手勢解說。】
【熱騰騰端上來,看起來真可口,但味道頗重鹹。】
出町柳駅在高野川和賀茂川(鴨川)交會口附近,向北直走約300公尺即抵下鴨神社所在的糺之森南端,因為秋葉繽紛、天藍雲白,又橫過鴨川可觀覽兩側景色,這段路途極為賞心悅目,不妨悠哉漫步。其實昨日午飯後,見時間尚早,雨也停了,便踩著濕漉漉的地面往這邊來,雖只在糺之森入口不遠的河合神社盤桓了半小時便回頭,但二日間,晴、雨氛圍都經歷了。
當走到參道鳥居時,見右側道旁成排「奉祝平成二十七年(2015)四月二十七日式年遷宮」的白底黑字長旙,初以為神社要遷移,頗為訝異,查資料才知所謂式年遷宮是21年一度的拆解、整修再依原型重組,始建於天武6年(678)的下鴨神社,自長元9年(1036)起即立下此一制度,不過明年這次是第34回,似乎中間有某些因素導致中斷。日本許多大神社都有式年遷宮儀式,像伊勢神宮,每20年一次,已延續了1300年,2013年10月2日舉辦的是第62次,且不僅止於建物的整修重組,包括新製大神的裝束、神寶乃至遷移至新殿的儀式,全都遵守古法,慎而重之的呈現在國民面前。為什麼間隔是20年?原來這算一代,如此便能將「神明造」技術完整不變地代代傳承下去。瞭解之後,感動又感慨,這是傳統木造建築保存的極致發展,將中國人常掛在嘴邊的、抽象的「源遠流長」具體化、生活化,本身也變成源遠流長的技藝與文化了。如果中國也能這樣,自堯天舜地以來不知能保有多少大古蹟呢!
【前一天從蓮華寺返回出町柳,見雨停了,便踩著濕漉漉的表參道向下鴨神社走去,這紅色路中木柵,有古時至此「下乘」、「下馬」之意。】
【下鴨神社的第一攝社─河合神社,供奉玉依姬命,有日本第一美麗神之稱,為女性的守護神。】
【畫鏡繪馬的小屋,據稱原為《方丈記》作者鴨長明的方丈庵。所謂鏡繪馬,是在鏡形的簿木板畫上所希望的美貌,向神祈求,不過別當真,一般人若真長得像自己所畫的,那可慘了!】
【既是第一美麗神,供應喝了會變美麗的美人水是理所當然的。】
【糺之森內的賀茂御祖神社入口,前立木牌曰:「國寶 東西御本宮 第三十四回 式年遷宮修理事業」,那些白石為式年遷宮時本殿需要的石料,但得先經過所謂お白石持神事的淨化儀式,民眾均可參與,祈福之外,也對贊助式年遷宮出份力,在本殿前奉納500円後,取白石一顆及社方供應的白色印有葵葉圖案的方帕一張,到御手洗川清洗一番後再交回。】
【天晴再來,河合神社鳥居前北側的糺之森。】
【天晴的河合神社中庭,背景那棵高大的銀杏,一夜之隔黃葉又落了不少。】
【那就來坐在黃葉地毯上拍一張吧!】
【我猜是新婚夫婦來祈求姻緣美滿,甚至早生貴子的。】
【美麗的新娘,與河合神社相得益彰。左側木架上就放著許多參拜者留下的鏡繪馬,都没畫得多漂亮,就不清楚秀出了!】
【喔哦!新郎看到我了!】
下鴨神社保留著平安時代的形制,包圍著它併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是佔地廣達3.6萬坪的糺之森,乃京都僅存的原生林,今為生態保護區、水源地,裡面有4千多年前的古山城國遺迹。許多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如【源氏物語】、【枕草子】中都有關於糺之森的歌詠或記事。吉田兼好(1283~1350)的隨筆名著【徒然草】第二四段講到:「凡諸神社並皆為令人難忘之優雅之所。古色蒼然之森林景色迥非尋常,又有玉垣環繞,而木綿垂於神木之上如此等等,實屬壯觀。神社之殊勝者:伊勢、賀茂、春日......」賀茂神社主神在西本殿的是賀茂健角身命,掌管世界和平、五穀豐登、殖產興旺、消解病厄;東本殿則是玉依媛命,職司婦道守護、姻緣、安產、育兒等。與【枕草子】、【徒然草】齊名的【方丈記】作者鴨長明(1155~1216)是賀茂神社的神官之子,在世時以歌人聞名天下,後鳥羽天皇很欣賞他,曾欲任命他為下鴨神社的攝社 ─ 河合神社的神官,但因其族人反對而作罷。由於家庭、仕途不如意,加上源平之亂,社會動盪不安,他在五十歲出家,隱居方丈庵中,以感慨其人生際遇的隨筆集【方丈記】得意於後世。窮而後工,似乎為了人類心靈長遠的福祉,那些有文藝才華的人,在世時還是不要太過意氣風發才好。
【表參道旁瀨見の小川,簡直像彩虹之水。】
【下鴨神社南口鳥居】
【樓門,也有木板榜示式年遷宮的正遷宮齋行。】
【樓門(右)、舞殿(左)與橋殿(中)。】
【舞殿與神服殿週邊掛滿小學生參加書法比賽的作品,該不會他們比台灣更重視書法吧?】
【舞殿與小學生書法】
【近看掛在舞殿的小學生書法,細看有「下鴨小四年...」落款,還有「學而不思則罔」的子曰,該不會他們比我們還重視論語吧?】
【御手洗川與輪橋】
【御手洗川與輪橋另側】
【橋殿前的鳥居、輪橋、黃葉落盡的一對銀杏與本殿中門】
【輪橋上黃葉,橋後左側是深秋葉已落盡的光琳之梅,所謂光琳指江戶中期的名畫家尾形光琳(1658~1716),他留下的國寶畫作紅白梅圖屏風即以此株紅梅為藍本。】
【橋殿前】
【御手洗社(井上社)與御手洗川,有人持白石來此清洗。】
【一對洗白石的伴侶,另隻手則拿著有藍色葵葉圖案的白色方帕。】
【在本殿內參拜的女子】
【走出下鴨神社】
【午後斜陽照入糺之森,有著美麗的光影,】
【在糺之森小事流連】
【在糺之森玩光影的遊戲】
日人如果單說花,即指櫻花;單稱祭日,便是賀茂祭,這個祭日中的「老大」,就源自賀茂御祖神社與賀茂別雷神社(上賀茂神社),它本為該兩神社的例祭,在還没有仿唐朝設定年號以前的欽明天皇5年(545),因連年飢荒、瘟疫蔓延,天皇乃在農曆4月中酉日向兩神社的賀茂之神獻祭,祈求五穀豐收、消災解厄,未幾果然天降甘霖,得以國泰民安,後來便定時舉行,到了平安時代的弘仁10年(819),嵯峨天皇更將之提升為國家重大祭典,雖然之後曾因戰亂多次或長或短的中斷,終究流傳至今。由於參與獻祭者的冠、牛車、看台簾幕都用葵花裝飾,所以又名葵祭,至今感覺似乎比「本名」還要響亮。古老的葵祭,許多日本古典文學名著裡都提到,常道生命無常而生活則惟情趣是尚的吉田兼好,其【徒然草】第一三七段:「簾柱等處懸葵成列,風光自覺優雅艷麗;時夜尚未明,而遊車已悄然畢集,觀之有味......此等遊車或富於意趣,或光彩奪目,彼此縱橫錯雜,望之頗不寂寞。然日暮之時,眾多並列之車,擁擠不堪之人眾,已不知去向......看台上之簾與座墊紛紛取去,目前正一片淒清光景,令人憶及此世之盛衰,感慨繫之矣!」由觀葵祭感受到人世無常;第一三八段:「某人謂『賀茂祭既過,祭後之葵已無用。』乃使人將簾上之葵悉數取下,此雖屬無情趣之舉措...』...然周防內侍詠云:『簾上空懸枯葵葉,於今無有共賞人。』......【枕草子】亦云:『昔日所戀者猶枯葵。』此則甚可懷念之句也。鴨長明之【四季物語】亦云:『祭後之葵尚留於御簾之上。』自行枯萎者尚覺可惜,況復全部捨棄之耶?」則又表現追求情趣的生活態度。總不能年年只是賞春花秋葉,該安排一次來看葵祭,據說與祇園祭、時代祭相較,它是個十分安靜的祭典,遊車行經之處,像被凍結的平安時代的光河,緩緩流過古老的京都街頭,思之神往。
從下鴨神社走回出町柳駅,也是無比愉悅,到了鴨川,離馬路、下河畔,妻女小坐放空,我則與D3S左右遊走,流連夠了,便踩著方石舖成的跳島式棧道過河。明天要回台灣了,妻問女兒有什麼平常想吃而下不了手的餐廳,請她去大吃一頓,只見她停步不前心遲遲,半晌才沈吟著說:「可是我想吃妳煮的吔......」那還用猶豫嗎?妻再累也會甘之如飴地下廚啊!這一餐我已在「開宗明義」的首篇【女兒的窩】概述過了。2014京都楓情遊記就在此首尾接軌處結束吧!
【渡鴨川途中】
【在鴨川河床戲遊的一家人,上圖小女孩開開心心的正要邁步向前;不料跌了一跤當場大哭,父親見狀趕忙扶起安撫。這也顯現了人「人世無常」嗎?】
【在鴨川上方盤旋的鷹,這一帶非常多,當然還有更多D3S不想拍的烏鴉。】
【從今出川通上明顯可見高野川(右)和賀茂川(鴨川)在此交會出,遠方天空很多老鷹盤旋。】
【晚餐前還有些時間,到新京極逛逛,買些小東西,女兒撿到一片誇張大的紅葉。】
【爾均從台灣網購的日本衣服,寄到女兒住處,要我們當跨海宅急便,女兒先試穿一下。】
【12/03,早09:00左右,在京都駅內,準備去搭HARUKA赴關西機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