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四月櫻狂‧京都七日記之5 清水寺

【清水寺氣勢雄渾的仁王門】
一如氣象預報,3/31是個艷陽天,女兒帶我們去清水寺。
朋友Jan說,京都這麼多寺廟她最喜歡清水,但那一年來賞楓卻滿失望的,因為被美麗的風景照中没拍出來的東西嚇壞了。「拍楓都往上的丫,哪裡想得到下面那麼多人?」對此,為賞櫻而來幾乎訂不到旅館的我早有心裡準備,在兩側佈滿商攤的神道上被人潮推湧向前也就不以為怪,反偶然探看起遊人百態來。但最終還是失望,因為花大半没開。
【初入神道的分叉小巷,那棵櫻開的好,此時人還算少的呢!】
【將近仁王門廣場前,「古京庵」,字和顏色都好。】
【仁王門前廣場,化緣的和尚引人注目。】
【登仁王門階梯上回顧,一片繽紛。】
身在台灣,很難想像3、4百年以上的古蹟,更別說上千年了!西元778年創立,距今已1千2百多年且被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音羽山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廟之一,據說開山的慈恩大師,是唐三藏第一位日本弟子,不過現在的大殿,是寬永10年(1633)重建的。它和台灣人習知的清水巖祖師廟可是八竿子打不著,主要供奉千手觀世音菩薩,但看到仁王門上張掛著「水、生命の根源に讚仰」的橫幅,直覺它必也與水有些淵源。讀過西遊記就知道,觀世音手中淨瓶裡的水可厲害了,莫非在這裡化做音羽瀑布從正殿旁的山壁源源湧出,號稱金色水或延命水,不難想見喝了可以功成名就、益壽延年,位居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因以得名。難怪泉前總是大排長龍,雖然我們完全無意去湊熱鬧,但駐足觀看形形色色即將「飛黃騰達」或「長命百歲」的人並試圖記下他們的音容笑貌倒也滿有趣的。
【隨求堂與中興堂間老櫻】
【從清水舞台俯瞰音羽瀑布,隨時都大排長龍。】
【母女在看什麼?】
【原來在看這群老外接飲音羽淨水】
鎮寺之寶的所謂清水型十一面千手觀音立像被寺方「藏」了起來,每隔33年才「開帳」一次,大約是江戶時代中期就立的規矩,下回預定2033年,此番無緣得見!好在令人嘆為觀止的清水舞台藏不住,它從平安時代以來,就常上演雅樂、能劇、狂言、歌舞伎、相樸等傳統藝能奉納觀音,到近代仍為舉辦重要法會的場所,站在上面遠眺風景時尚不覺有何奇突,直來到舞台下方仰觀那些巨大的榫接櫸木支柱才禁不住發出「啊!」的一聲,趕忙叫女兒過來留影。
【清水舞台上遠眺,色彩忒多。】
【也是眺望京都市區的好地方】
【吉祥香煙,多吸一點。】
【本堂前的女香客,雖然穿著華麗的和服,怎麼就覺得不是日本人?】
【小女孩一把走過來雙膝著地就拜,我一把舉相機朝她就拍。】
【夫婦模樣的虔拜者】
【求財富的出世大黑天】
【求良緣的地主神社】
【從阿彌陀堂及奧之院前望本堂,只見花開零星。】
【初生楓葉一片嫰紅,舞台支柱結構這裡清楚可見。】
【拍張到此一遊之必要】
【由下抬頭仰望最壯觀,趕忙叫女兒來照一張。】
抵達清水寺約10:15,感覺上没怎樣流連,但繞一圈再回到仁王門時已近12:30,人流隨著氣溫的攀升似也越加滾沸起來。到哪裡吃飯呢?神道兩側及主要阪道店家雖多,但都人滿為患,還是避之為妙,無意間卻來到些看似只有住家的小巷,定睛看,有的家門前也有三兩人或站或坐狀似等候的,原來巷中還零星散落著些低調的居家型小餐館,看看座位了不起10個左右,相中一家尚空的,布置溫暖古意,便走了進去,頗特別是專做鮪魚料理,由一對沈靜而略帶著倦意的中年夫婦經營。我們用手指點餐,簡單要求如妻吃素,就交給女兒溝通。味道如何?老實說,只比普通好一點,但坐在「吧檯」看著男主人做菜,轉身端過來,滿有意思。
【繞一圈回到仁王門廣場側】
【人流越加滾沸起來】
【阪道也人滿為患,環繞那株盛開櫻花的店家裡面都沸沸揚揚。】
【無意間走入幽靜小巷,零星散落著低調的居家似小館,門前也有人靜坐等候。】
【我們走進這家專賣鮪魚料理的,當然,老婆吃的必須特別情商。】
【我們點的餐,那個奉茶的壺很有意思。】
【吃完飯,在門前留影。價位大約在8、900円間,1,200是最貴的了。】
吃完飯逛商店街......呃,我是說神道,1.5小時,妻實在撐不住,嚷著得找個地方休息,女兒便引我們到洛匠茶房,說是甜點有名,果真座無虛席,得排隊候位,好在等待區設在小巧精緻的庭園,有美麗的錦鯉可欣賞,且週轉率頗高,很快就被招呼了進去。說甜點多好吃也未必,總覺不夠清爽,老人家的味蕾果真和青春少女的不一樣啊!但臨窗而坐,外面就是庭園,很是寫意,三兩口份量2,150円,也就別計較了!
【不論何時,都無所逃於人群。】
【人群中的小趣味】
【人群中的小趣味】
【飯後來杯抹茶冰淇淋】
【自做自燒自售的陶藝家?】
【從高台寺俯瞰二年阪】
【老婆、女兒與講華語的和服妹。】
【高台寺俯瞰清水寺前聚落】
【高台寺靈山觀音,進門要收錢,自外拍一張可也。】
【在洛匠茶房候位中,庭園錦鯉悠游來客心情。】
【打發等候時光,留張紀錄吧。】
【老婆看來是累癱了,要叫什麼就交給女兒吧。】
【洛匠茶房甜點,日頭炎炎之下,顯得太濃膩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是JB的國外旅遊記,不特別強調交通與食宿,現在google太方便了!認識某些人有計畫地趁年輕先遠遊,等年紀大了才玩近的,我也没有,總是隨興地出門,有的玩就很好了!出國旅遊其實花錢又累人,最大的好處是脫離島內日常的種種覊絆。但不知真等到退休無事,是否還會那麼想「離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