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再探九九峰(上)

上次的九九峰探險,在邱伯伯的定義下是「鎩羽而歸」!他執意再接再厲。仔細對照了空照圖和地圖,他聲稱找到一條更好的路,一定可以攻上峰頂。爸爸看了他用螢光筆劃出的路線:十四號省道,在國姓鄉乾峰村彎進一三六號縣道,把車停在義民祠附近,沿著仙洞指坑向西,可以深入群山之間。的確蠻像回事!
我們決定星期六下午去,爸爸再打電話約法蘭克,不巧他要南下高雄,於是「空缺」由另一位同事柯伯伯替代。這次我們算熟門熟路了,雖然在找義民祠時曾過了頭,但很快問出正途。過義民祠往西,路邊多種香蕉、荖藤和釋迦,沒多久,路到盡頭,旁邊有座簡陋的工寮,一對老夫婦探身出來,剛好請他們指點迷津。
我們確已來到仙洞指坑的下游,必需徒步前進了。爸爸看看錶,兩點整,太陽晒得人皺眉頭,四個人下到溪谷時,立即對眼前的景象發出讚嘆,南北兩側是陡削平整的禿峰座座相連,中間的河床則亂石崩雲、枯木橫斜,西去漸窄漸高,延伸到好遠好遠,蒼涼而壯觀。一隻老鷹似被驚起,展翅從我們頭頂掠過,爸爸慌忙舉起相機,調整光圈、快門...但牠可不等人,轉瞬間已高高的在東邊山頭盤旋。爸爸盯著牠看,河谷一陣風來,吹得岸邊竹林沙沙作響。
石頭大大小小、起起伏伏,形成極不規則的坑坑縫縫,我們步步為營,選那穩重的大石落腳,深怕滑倒傷足。「記住,萬一下雨,就趕快向北岸跑!」雖然不太可能,我們還是做了約定。邱、柯伯伯和許叔叔領先在前,爸爸一路攝影、觀察、筆記,遠遠落在後頭。
爸爸注意到,在前面約五百公尺內,岸邊還有些作物,地上可見零星的香煙、檳榔盒及口香糖包裝紙,河床中有兩輛被石塊半埋的車,或是地震的傑作!但再往裡些,就看不到人們製造的垃圾了。「民國八十一年元月竣工 乾溪灣第三號防砂埧加強工程 台灣省林務局」,走了大約一公里,爸爸發現人類「征服自然」的「遺跡」,表明這溪谷畢竟並非完全原始,雖然防砂埧的大部份已被石頭掩蓋。
河床兩邊,不時可見兩山交接的斜凹處,有大量的石頭傾瀉下來,形成「支流」,正像百川匯入大江一般。爸爸緩緩前進,左張右望,尋找鏡頭,無意間回頭,卻見斜陽照在高低參差的山壁,反映出耀眼的金黃,南北寬闊的峽谷間,圓石滾滾,宛如洶湧波濤,好一幅雄奇的圖畫,連按快門之餘,爸爸心想:「可別只急著向前看,錯過了身後的好風景啊!」
89.10.10 星期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