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故廟在     ──探訪竹東的信仰場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台灣,三山國王被認為是客家人的信仰,在許多客庄都能見到三山國王廟,竹東惠昌宮就是這樣一座在地人的大廟;位於五指山上的灶君堂,是極為少見主祀灶君的廟宇;曾經存在的竹東神社與員崠山神社,見證了日本殖民文化的移入。雖然是客庄,竹東也擁有多元的歷史文化與族群,豐富了這個客家大鎮的內涵。
撰文‧攝影/張泓斌

竹東在地大廟──惠昌宮

李慎彞所頒之「植良鋤莠」匾
在竹東最熱鬧的東寧路上,有一間不顯眼卻非常重要的三山國王廟,是竹東鎮民的信仰中心,也是最富歷史背景的廟宇。
嘉慶11年(1806)彭屋的彭乾和、彭乾順兄弟組成「金惠成」墾號,這是當時稱為樹杞林的竹東鬧區大規模開墾之始。早年近山地區有原住民出沒,其馘首習俗(即出草,原住民獵人頭的傳統)常造成墾民生命財產損失,為了「防番」,客家人往往請來山神三山國王護佑,以求開墾平安。嘉慶15年(1810),金惠成墾號業佃為求庇佑與拓墾順利,從廣東原鄉恭迎三山國王建廟,初稱「國王宮」。道光元年(1821)彭乾和聯合庄民捐地重建,使廟貌較具規模。
大正6年(1917)地方頭人再發起重建,利用當年水災拾獲的漂流木作為建材,於大正11年(1922)完工,並取「惠民昌茂」之義,改名為「惠昌宮」,信眾敬贈「惠澤覃敷」匾敬祝新廟完工。民國59年(1970)惠昌宮進行第4次重修改建,奠定了今日的規模與外觀,後續僅有小部分的加蓋及整修。
惠昌宮內的義民爺神位。
惠昌宮除了主祀三山國王外,也配祀三官大帝、義民爺等神祇,主要祭祀活動有三:農曆2月25日王爺公聖誕、農曆7月15日地官聖誕以及國曆10月10日的收冬平安戲。廟方會在王爺公聖誕舉辦閹雞比賽,秤重超過10斤的雞隻可於當天上桌供奉,上午9點進行請神儀式並開放信眾自由參拜,且於農曆2月25、26日連續做戲酬神2天。
農曆7月15日中元節是三官大帝中的地官聖誕,晚上舉行普度並請法師誦經,且於農曆7月15、16日連續做戲酬神2天。收冬平安戲在早期農業社會秋收後的農閒時間舉辦,不僅是農人們歡慶收成的時刻,也做戲酬神感謝上天眷顧,現代社會雖已非農業為主,仍保留了這樣的傳統,為方便辦理,故將與收冬期間相近的國慶日作為固定辦理日。
今日的惠昌宮雖然屢經修建已非原貌,建築本身不具特殊價值,然而廟中仍有幾處具歷史意義。曾兩度擔任淡水廳同知,在北台灣有許多建設的李慎彞據說是出身四川的客家人,道光7年(1827)來到惠昌宮,為表彰捐地建廟的彭乾和而題了「植良鋤莠」匾額,至今仍懸掛於正殿前梁,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可說是鎮宮之寶。另一特殊之處,在於鎮殿的三山國王與左右大將軍均為名家泥塑,與其他廟宇的神像有所不同。
惠昌宮內的義民爺奉飯輪值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奉祀義民爺神位的廟宇很多,但像惠昌宮一直保留「奉飯」習俗的已非常少,這是一種祭祀義民爺的方式,沿襲自義民軍出征時民眾挑飯菜作為後勤補給的行動。惠昌宮祭祀圈內12個里的信眾以鄰為單位,每天下午2~3點輪值至廟中奉飯,約每3個月輪值一次,這可說是極具價值的無形文化資產。

從灶下到廟宇──雲光寺灶君

位於五指山腹的灶君堂
廚房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空間,一家大小每天所吃的飯菜往往出自此處。在漢人的傳統生活中,「灶」是不可或缺的廚房設備,煮飯燒菜都得靠它,而客語的廚房稱為「灶下」,便知灶的重要性。
灶君神像
如此重要的生活設備,在相信萬物皆有靈的華人傳統觀念中,灶有灶神便是自然之事。一般人稱灶神為「灶君」,在道教傳統中全名為「九天司命定福東廚煙主保灶護宅真君」,簡稱「司命真君」,除了主掌廚房和飲食外,也有專司監察民眾善惡與防備火災的職能,每年農曆12月24日前後人們會將灶君送回天庭,讓祂報告人間各家庭的善惡作為,春節過後的正月初4會再將灶君接回來。有些人會把灶君供奉於神桌上,與祖先或其他神明一起祭祀,但最常見的作法是直接在灶旁設立一個神龕專司祭拜。
今日在家中廚房已不容易見到灶君神龕了,卻能在堂皇大廟中見到祂。位於竹東、北埔、五峰三鄉鎮交界的五指山上,有一座「雲光寺灶君堂」,顧名思義是以灶君為主神的廟宇,台灣主祀灶君的寺廟極少,灶君堂歷史最為悠久。
灶君堂首任堂主楊木生像
灶君堂的開山堂主楊木生出生於寶山,從小與哥哥學習補鍋技能並以此維生,兄弟倆看上了五指山山腰的無主荒地,便在工作之餘來此開墾,並在簡易的工寮內供奉補鍋業的行業神灶君。傳說這裡常發生特異的景象,於是楊木生請了當地著名的地理師鍾清泉上山堪輿,發現此地為吉穴,建議設廟祭祀,就在明治40年(1907)灶君堂正式落成,灶君就這麼從廚房來到了名列台灣八景十二勝的五指山上。之後歷經多次修建,目前的廟體完工於民國100年(2011),規模恢宏。
因為主祀灶君,自建廟始就稱為灶君堂,但我們可以看到另有一「雲光寺」之稱,這是在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中,總督府進行「寺廟整理」,把漢人傳統信仰抹去,讓台灣人改祀日本神社或佛教廟宇以達到同化目的,灶君堂為了避免「被清理」的災禍,改名雲光寺偽裝成佛堂逃過一劫。灶君堂從廟名上遺留了一段歷史,證明了台灣在不同政權統治之下,交織成許多有趣或值得省思的故事。
灶君堂另陪祀倉頡聖帝、神農大帝、太陽星君、太陰星君、金母娘娘等道教神明,由於祀神眾多,一整年都有相關的祭祀活動,但以農曆8月初3的灶君聖誕最為盛大熱鬧。為了恭祝灶君生,廟方會進行3天的祭祀儀式,並且邀請全台信眾共襄盛舉,當地居民踴躍捐獻米篩目、仙草等傳統客家美食,招待所有來訪的遊客,熱鬧程度可說只有客家人也十分重視的義民祭才能相提並論。
廟內也供奉了灶君堂歷代堂主與開山堂主鍾清泉的牌位。
由於灶君堂位於環境清幽的五指山上,不僅有良好視野,來此參拜也能順道一爬標高1,062公尺的五指山,甚至挑戰五指連走,鍛鍊體能也來趟森林浴,山腳下更有名聞遐邇的北埔冷泉,還能到北埔老街走走,找個機會來參拜遊賞,保證不虛此行。

已成歷史的日本神域──竹東神社

今為竹東高中的竹東神社
神社,即為日本傳統信仰神道教的廟宇,明治維新後在政治考量下,不僅變成日本國教,更成為同化殖民地人民思想的武器。日治時期在台灣所建立的神社,在台日人的參拜需求反倒其次,主要是作為進行皇民化運動的措施,落成於昭和17年(1942)的竹東神社,就是「一街庄一神社」政策下的產物。
水池中有「奉獻」兩字的假山,是當年神社的手水缽。
神社有社格的等級差異,最高等是不設社格的神宮,再來是中央認定的官社、地方性質的民社,最低則是公認存在但沒有等級的無格社。竹東神社屬於無格社,祭神為開拓三神──
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以及明治天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對台灣有特殊意義的皇族,例祭日為每年的10月28日,當時總督府會要求台灣人到神社參拜,也會要求每個家庭都供奉代表天皇祖先天照大神神符的「神宮大麻」。
那麼,竹東神社在哪裡呢?其實它跟台灣大多數的神社一樣,戰後日本人離開,讓神社失去存在的意義,紛紛被移作他用。民國35年(1946)成立的竹東高中,在民國40年(1951)遷移校地至原本竹東神社的位置並發展至今,因此神社已經成為學校的一部分,我們還能夠找出它曾經存在的證據。
從教室望向資源教學中心,階梯、駁崁都是
早年遺留,中心本身即是建立於拜殿之上。
校門口的水池裡,某塊假山上面竟有「奉獻」字樣,便是當年神社的手水缽,參拜神社前用來盛裝淨身所用之水的容器;通往資源教學中心的階梯與川堂,是原本的參拜道,階梯旁的裝飾物也保留了石燈籠的寶珠;眼前所見的資源教學中心是在昔日拜殿基礎之上所建立。早期還有社門、鳥居、玉垣、石燈籠等建物設施,但隨著校園環境不斷更新,未能保留下來。
只剩下半邊的竹東神社驛,令人惋惜。
可惜的是,不僅神社本身的遺跡愈來愈少,近期又發生了一次相關文化資產被破壞的事件。穿過竹東鬧區的東寧路,日治時期原本是台車運行的輕便鐵道,在神社前設了一座車站,稱「竹東神社驛」,外觀為一木造日式建築,然而產權分屬不同屋主,其中一半被拆除,僅剩半邊的殘景,令人不勝唏噓。

遺留在崠頂的過往──員崠山神社

員崠國小校門
從下公館沿著東峰路往五峰前進,過了資源莊之後會繞過一個小山頭,而山頭旁邊有著「員崠國民小學」的標示。員崠國小只是一間普通的小學,但與竹東高中一樣,裡面藏了一座「山神社」。
一走進學校就能看見石燈籠遺跡,右前方則是參拜道階梯所在。
員崠一帶是台灣少數能生產天然氣的地區,「崠」是客語中山頭的意思,崠頂意指山頂,員崠這個地名正好說明了這裡是座小山頭。昭和8年(1933)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獲得開採此地油田的許可,隔年日本礦業改組為台灣礦業株式會社,並在此成功探得天然氣,為了感謝神明保佑,便於昭和10年(1935)由當地望族甘屋捐地,在員崠崠頂興建了山神社。
山神社的拜殿,即使已變成國父銅像,仍能清楚看出其基礎格局。
山神社的祭神為天香山命、開拓三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天香山命是天照大神的曾孫,為石油業的守護神,在這裡恰如其分的守護著油田。走進員崠國小就能看見殘留的石燈籠與參拜道階梯,走上階梯來到崠頂,眼前即是保留完整的神社基座,拜殿本體雖然加上了國父銅像,仍可清楚辨識其格局。基座旁的空地,擺放著許多石材與石燈籠構件,成為休憩用的座椅,它們以前也都是神社的一部分呢!
雖然員崠天然氣產量後來不如預期,仍帶來了繁榮。為了進行開採工作,從日治時期的台灣礦業到戰後的中油,在這一帶擁有大片土地作為廠區與員工宿舍,被稱為資源莊。很可惜,資源莊內的日式宿舍建築已拆除殆盡,中油員工們遷徙到員崠國小旁的新資源莊居住,早年礦區宿舍風情已不再見。然而資源莊仍然經營著福利社冷飲部,賣著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冰棒,至今仍然在每年的4~10月吸引著在地人與慕名而來的遊客,品嘗清涼的滋味。至於神社還是一直靜靜地待在學校裡,等著對古蹟有興趣的文青們前來懷古。
拜殿旁的樹林中,許多石材與石燈籠構件作為座椅使用。

信則有 不信則無

帶著大家認識了竹東地區的4處信仰場所,有的香火仍然鼎盛,有的卻連遺跡都快找不著。有趣的是,歷史比較悠久的惠昌宮與灶君堂仍然永續經營,比較晚近才出現的兩間神社卻很快就荒廢了,其實無關時間,而是人們信不信它們。道教或漢人的地方信仰,一直是台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廟宇也是在地人自發性的興建供奉;日本神道教是突然闖入的信仰,由政府強制性的建立神社,要求台灣人祭拜,但這些原本就不是自己的東西,真心接受自然有困難。  若是日本統治台灣的時間再長一些,或許台灣人就會變成神道教的信徒了,然而歷史沒有如果,神社就在時間的洪流下被遺棄,成為歷史發展的證據,漢人傳統信仰繼續活在台灣人的心中。「信則有,不信則無」這句名言用在這裡,也是行得通的。

尋神跡
惠昌宮
  •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三段67號
  • 電話│03-5962900
雲光寺灶君堂
  •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外坪村六股8鄰11號
  • 電話│03-5802049
竹東神社
  •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大林路2號(竹東高中)
  • 電話│03-5962024
員崠山神社
  •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東峰路281號(員崠國小)
  • 電話│03-5962143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咚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竹東天主堂全名「竹東無玷聖母堂」,佇立在中央市場旁,落成60幾年來默默地服務竹東人。高立良神父是比利時人,在1994年來到台灣,2007年來到竹東服務;寶貴小姐是泰雅族人,信教已28年,長年奉獻在天主教,對於天主堂的歷史及事蹟非常清楚,隨著他們的介紹,一起來認識這座天主堂吧!
隱身巷弄,廟埕寬廣,明亮屋瓦上剪黏閃耀,沉穩石牆中浮雕壯麗,一雙石獅威武昂藏,竹東唯一主祀五穀爺、擔負頭重、員山、柯湖、二重、三重五里居民信仰中心的二重「五穀宮」。
「用古文和古人心靈交流,用古早味和老人經驗交流,打開時空與美味記憶的話匣子吧!」創意小廚師Ceron如是說。 
提到粄食,當然不能錯過客家傳統菜包囉。客家菜包與閔式菜包有很大的不同,對於許多客家人來說,是從小吃到老的食物。「官阿嬌菜包」的創辦人官春嬌女士,從芎林來到竹東開店賣菜包,原本只是想開店玩玩,沒想到一做做了18年,幾乎全年無休。是怎樣的力量讓她能夠堅持下去?請看我們的深入報導。 採訪‧撰文/林建同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提到客家美食,一定不能漏掉客家人的日常飲食──粄條,白溜溜的粄條,除了湯粄條、乾粄條、炒粄條,你還會怎麼吃?你知道竹東大排長龍早餐店的粄條蛋餅怎麼來?跟上我們天透光就出門拜訪的腳步,一探粄條的故事。 採訪/許佩玟 撰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竹東天主堂全名「竹東無玷聖母堂」,佇立在中央市場旁,落成60幾年來默默地服務竹東人。高立良神父是比利時人,在1994年來到台灣,2007年來到竹東服務;寶貴小姐是泰雅族人,信教已28年,長年奉獻在天主教,對於天主堂的歷史及事蹟非常清楚,隨著他們的介紹,一起來認識這座天主堂吧!
隱身巷弄,廟埕寬廣,明亮屋瓦上剪黏閃耀,沉穩石牆中浮雕壯麗,一雙石獅威武昂藏,竹東唯一主祀五穀爺、擔負頭重、員山、柯湖、二重、三重五里居民信仰中心的二重「五穀宮」。
「用古文和古人心靈交流,用古早味和老人經驗交流,打開時空與美味記憶的話匣子吧!」創意小廚師Ceron如是說。 
提到粄食,當然不能錯過客家傳統菜包囉。客家菜包與閔式菜包有很大的不同,對於許多客家人來說,是從小吃到老的食物。「官阿嬌菜包」的創辦人官春嬌女士,從芎林來到竹東開店賣菜包,原本只是想開店玩玩,沒想到一做做了18年,幾乎全年無休。是怎樣的力量讓她能夠堅持下去?請看我們的深入報導。 採訪‧撰文/林建同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提到客家美食,一定不能漏掉客家人的日常飲食──粄條,白溜溜的粄條,除了湯粄條、乾粄條、炒粄條,你還會怎麼吃?你知道竹東大排長龍早餐店的粄條蛋餅怎麼來?跟上我們天透光就出門拜訪的腳步,一探粄條的故事。 採訪/許佩玟 撰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有許多各種神明樣式的廟,光是看廟宇名稱你就知道這座廟的主神了。舉例來說:福字指的是福德正神、媽字指的是媽祖,慶雲指的是玉皇大帝。這座新北市雙溪鄉的牡丹慶雲宮,是當地牡丹、三貂區域居民的信仰中心,深受鄉親愛戴。這座古樸的天公廟,多年來庇佑地方平安,香火鼎盛。  牡丹慶雲宮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關聖帝君集合戰神、商神、財神、文教神、農業神等各種神祇於一身的「萬能之神」、「神上之神」。在佛教、道教、儒教三教之中,為台灣三教信仰中能被尊崇的神明。這種信仰文化現象在中華文化史上絕無僅有。在台灣關聖帝君廟宇中、勅建礁溪協天廟肯定是關聖帝君信徒要來參拜的一間廟宇。 勅建礁溪協天廟相關資訊:: ​
Thumbnail
台灣宗教信仰以佛教與道教並存主流信仰的社會。自古以來;就有流傳北部瘋媽祖、南部信王爺的信仰。三官大帝相對上信仰人口就少很多,客家人俗稱三界爺,乃主掌天、地、水三界的神明。三元宮奉祀主神為三官大帝,三元宮興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三年(SINCE1910年)、這座百年廟宇保留當年興建建築樣貌,成為新竹縣湖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建功神社是祭祀因公殉職的招魂社,其設立自官方至民間皆極為重視,故有台灣的靖國神社之稱。此招魂社的名稱(社號)於1928年1月12日由臺灣總督府公布為「建功神社」,其參考了明代詩人丘濬《挽伏羌伯》:「一代知名將,三邊屢建功。」及陸機《豪士賦》:「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1928年(昭和3年)3
Thumbnail
「桃園神社」位於桃園市虎頭山西側,興建於日據時期昭和13年(1938年),祭祀天照皇大帝、日本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掌管五穀豐收的豐受大神、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日本人的神明,是日本境外保存最完整的日本神社,民國八十三年公告為桃園市定古蹟!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有許多各種神明樣式的廟,光是看廟宇名稱你就知道這座廟的主神了。舉例來說:福字指的是福德正神、媽字指的是媽祖,慶雲指的是玉皇大帝。這座新北市雙溪鄉的牡丹慶雲宮,是當地牡丹、三貂區域居民的信仰中心,深受鄉親愛戴。這座古樸的天公廟,多年來庇佑地方平安,香火鼎盛。  牡丹慶雲宮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關聖帝君集合戰神、商神、財神、文教神、農業神等各種神祇於一身的「萬能之神」、「神上之神」。在佛教、道教、儒教三教之中,為台灣三教信仰中能被尊崇的神明。這種信仰文化現象在中華文化史上絕無僅有。在台灣關聖帝君廟宇中、勅建礁溪協天廟肯定是關聖帝君信徒要來參拜的一間廟宇。 勅建礁溪協天廟相關資訊:: ​
Thumbnail
台灣宗教信仰以佛教與道教並存主流信仰的社會。自古以來;就有流傳北部瘋媽祖、南部信王爺的信仰。三官大帝相對上信仰人口就少很多,客家人俗稱三界爺,乃主掌天、地、水三界的神明。三元宮奉祀主神為三官大帝,三元宮興建於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三年(SINCE1910年)、這座百年廟宇保留當年興建建築樣貌,成為新竹縣湖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建功神社是祭祀因公殉職的招魂社,其設立自官方至民間皆極為重視,故有台灣的靖國神社之稱。此招魂社的名稱(社號)於1928年1月12日由臺灣總督府公布為「建功神社」,其參考了明代詩人丘濬《挽伏羌伯》:「一代知名將,三邊屢建功。」及陸機《豪士賦》:「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1928年(昭和3年)3
Thumbnail
「桃園神社」位於桃園市虎頭山西側,興建於日據時期昭和13年(1938年),祭祀天照皇大帝、日本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掌管五穀豐收的豐受大神、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日本人的神明,是日本境外保存最完整的日本神社,民國八十三年公告為桃園市定古蹟!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