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2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希望中年以後也跟你一樣,不要變!

他看著我對我說出這句話時,我應該有露出一點微笑,他說得真摯無比,而我卻無從回應;這應該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每一次我都會突然驚醒地想著:「啊!中年啊!四十歲啊!到底應該是什麼模樣呢?」
觀看四週同齡的朋友,除了成為父母的,好像也很難辨別我們與青年的自己有什麼特別的差異?除了體力日漸不如青壯年時期與身體的變化之外,人多半只會因為某些巨大的變動會有特別的改變外,其餘的,大概年輕時是什麼模樣的,中年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從小就很油條的,中年也不會突然變得特別誠懇;從小做事隨便的,中年也不可能變得多麼嚴謹;從小就不特別獨立的,中年應該還是很難一個人處理所有的事情⋯⋯
或者從中年回望青年、青少年,也許在某一個人生立定志向的時間點上,就決定了未來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中年,以及老年會過著什麼樣的人生!
在我回看身邊的中年們,沒有太多的對照組可以參照,像我的成年以前與未成年之後,站在人群的邊緣,我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年模樣」但卻慢慢的清楚「我的確不太像一個中年人」,特別是不像我們青年時期嚷嚷的那些「我才不要變成跟你一樣」的大人!
但「不要變」對一個青年來說,看向自己未來的中年,究竟有什麼期許?想像自己變成什麼模樣?
與其說維持「不要被改變」,或者要更清楚「什麼是自己」,在抵擋外來所有的聲浪、潮流,需要自我本身去累積更多的能力,讓自己不要任意的被外界所影響,輕易地就被扭曲不成形,遺失了自己原來的樣貌、自己期待自己的樣貌。
維持「不要變」並不容易,要在變與不變之間,選擇變得更符合自己的期待也是一件有點困難的事;變與不變,總是需要一點點勇氣,或者花上很多的力氣。
後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同齡的或者年長我的長輩都會用一種「你為什麼那麼像屁孩」的方式來訓斥我,很可能是我從來不認為「長成大人」就應該有「大人的樣子」。
起初我會氣急敗壞的想要反擊:「你到底幹嘛一副我是屁孩的樣子,老是想要訓斥我?」後來我經常悠悠地看著別人的訓斥覺得有趣,依然故我的就是個屁孩地想問出一句:「你這樣責斥我也沒有比較成熟穩重像大人啊!」(於是,那依然故我的方式又會被責斥一番!)
什麼是「大人的樣子」?
那些人們說的圓融,若是失去了「誠懇」就經常性地變成了客套,而少了一點人跟人之間的真摯(但一定會有大人跟你說:「你不要太相信別人,很多事不用那麼認真。」);那些人們跟你說的種種種種「成為大人」的建議,常常就是希望你「符合別人期待的樣子」,卻往往沒有人問你:「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讓你變得不像自己;那些成人世界被要求社交互動關係裡,經常都是戴上面具的檯面上熱絡、私底下刀光劍影,你得學會區分哪句台詞是真的,那些交情是假的,哪些是你在這些社交互動裡不能失去的自己⋯⋯
能夠成為一個被比小輩的青年口中「不要變」的範本,就算是成為一個很好的中年了:
不失去對世界的熱情、對所有的事物依然感到好奇且有求知欲(雖然真的沒什麼體力去做所有想做也好奇的事情。)對所有的人保有距離但依然真摯相信,也能保護自己;對自己所追求的、期待的,依然可以花時間、力氣去了解、去完成;對所有的流行可以不跟風但去了解與理解;對得到與失去都能保有平常心;對後輩可以有多一點鼓勵,不要害怕被超越,也願意多了解新的世界⋯⋯
我記得我二十歲的時候應該有許過一個願望「希望我三十歲的時候還是像現在一樣(是個死孩子)!」三十歲的時候驗證過一次,還真就是個死孩子。三十到四十歲,因為這個「死孩子樣」經常性地感受著他人對我這個模樣有無數種意見或建議。直到我遇到一個一個年輕的朋友對我說出那句:「希望中年以後也跟你一樣,不要變!」
能夠在長成大人的路上,不被扭曲成其他人期待但自己卻討厭的樣子,其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在那個不被改變的路上,你要擁有非常強大的勇氣去抵擋其他聲音對自己的指手劃腳,並且不受影響;你要擁有不斷前進的能力走在你希望的路上;你要能夠自我療傷,即使千瘡百孔也要相信自己!
如果早三到五年有人跟我說這句話,我想,我應該會一身疲憊地說著:「這樣活著很難啊!」人生有些階段就是這樣,撐過去,就好了!(雖然我還是覺得活著很難XD)
20230428 高雄。日記
圖:20090531,台北故事館。Canon EOS450D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