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當如夏花之絢爛;死,當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週二傍晚應大女兒之邀上台北去品嚐她極力推薦的美食。原本她詢問我們和二女兒一家是否訂餐慶祝母親節,可是就在問詢之時,當日已被預訂,她有點不甘,一心想讓我們也能品嘗到,乃有週二之約。食物好吃,服務亦佳…,鐵板燒原來也可以如此精緻,如此優雅,長知識了…

如何面對生死課題

席間,大女兒提及看了我前些日子寫的楊月娥和黃大米的故事,她想藉此機會了解一下我們夫妻對生死和照護的看法。在食物好,氣氛佳的時候提此問,嗯,滿貼心的。年輕時讀及「人是向死的存活。」—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人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趨向並接近死亡。記得當時深有感觸,但因年紀尚輕,距離尚遠,所以未曾深究。今歳數已高,碰多了,看多了,聽多了死亡的案例,自然也對此課題有所思索和決定。

不能自理就不要拖延

之前多次跟家人提及:不能自理,就不要拖延,請給我一針,我會萬分感激。而且,對我,對家人都好。家人似乎都聽聽就過了。有時也會反問:那來的針?誰打?想想也對,即令法令許可,也不應是家人來處理。何況法令許不許都待了解…在我蒐集的資料中,如果是需要做出家人生死的決定時,對當事者都會是長久的折騰,他們會一直質疑:這個決定到底對或不對?如果不對,如果太快決定了,怎麼辦?因此一直在那兒糾結,一直在那兒惶惑,一直走不出來…
歐美有些國家或地區,針對無法復原,或者醫療只是拖延生命的病人,允許—甚至要求—不予醫療,保險也不給付,我認為值得參考。

重要的是活著時

楊月娥在照護故事中提及:當初決定她母親要不要氣切時,她的決定是放棄,但她哥哥卻是同意,因為他哥哥想像著要帶媽媽去旅遊,去吃美食,去彌補他覺得對媽媽的虧欠,而楊月娥則覺得哥哥的期盼她早已做到了,因此覺得放手讓母親走反而更好;黃大米的故事中,我個人認為大米因為長期與家人疏離,因此她之所以積極出手搶救,或許有點像楊月娥的哥哥,覺得對父親有些虧欠,而大米的哥哥,則因長期和父母一起生活,長年照顧,因此可能不是那樣想……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我要說的是:還可以走,還可以動,腦筋也還好,那麼想做的,想玩的,想吃的,就不必太過忌諱。家人還能在一起時,多抽點時間,多找點機會,聚聚聊聊,彼此關心,相互感恩,這些都要比什麼照護不照護更重要吧?

苟延殘喘有何意義

我服噟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說法。一切要看能不能自理,能自理,那就繼續活下去;生活無法自理,那就不要再生活下去了。沒有品質,只在那兒苟延殘喘的掙扎有什麼意義?有什麼意思?人既然是向死的存活,那麼死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必然的,只是或遲或早而已,活著,就好好的痛快的活著,不能好好的痛快的活著,需要看人臉色,看人施捨,那樣幹嗎?我贊同泰戈爾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該盡力的已經盡力了,可經歷的已經經歷了,那麼當死亡到來時,就沈靜的、安詳的(甚至有些欣然的)接受這必然的結局。

先向過往過錯致歉

這一生中,我也曾說錯話,做錯事,對那些因為我的錯或我的過,而感到不滿,甚至懷恨在心的人,我鄭重道歉!對不起,我沒有蓄意傷人的意思,不料卻造成了你的受傷,在此向你致歉,請你原諒我。對於曾經接觸過的人—尤其是我的家人—我則只有感恩和愛,謝謝你們,因為你們寬容和接納,我才有今日,也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我沒有什麼遺憾,也沒有什麼愧疚。還活著,我會充實快樂的過活,不能如意自主的活了,我也希望能欣然無憾的告別。

結論:斷食是良方

以前還在想怎麼辦才能做到不必麻煩別人,自己就能如願的告別人間,日昨看到畢柳鶯醫師寫的《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記錄她在母親及家人同意下,用斷食的方式送母親離開。原來不能自理了,最自然,最少痛苦的走法就是這麼簡單可行。

後記:

  • 六0年代前,醫療沒有這麼發達,病了,沒醫療或沒法醫療,一段時間後,慢慢的、自然的就走了,大家也都習以為常,因為生老病死原本就像大自然的運作一樣的自然…。醫療進步了,自然的死亡反而成了難題,反而成了困擾和掙扎…。幹嗎呀?
  • 又,畢柳鶯的故事另文介紹。
  • 又,上述只是個人的看法,別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我理解,也尊重。並認為:不同看法無妨並存,也不必去探究是非對錯,就因為看法多樣,所以社會才會多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昨晚散步時聽的音頻,與冥想有關。播主說冥想是專注的,但也是自然發生的。並舉了一個例子,他去外縣市,旅館旁有一棵四五層樓高的大樹,開滿了花,他一下子就被那樹那花吸引住了…不知過了多久,才回過神來。他認為他當時是陷入了冥想狀態,因為他當時相當專注,而且那是自然發生的。他也認為事實上,你沈浸在工作中,遊戲
教養沒有捷徑,只有多多練習 前言 聽音頻,播主訪問的是人氣部落客大V,(初聽時以為是大B,後查資料才知是大V)。原因是大V出了一本新書,名為:《大V的正向教養實驗》。為什麼叫教養實驗呢?原因是大V在懷孕後並不想在家相夫教子,而是做好了產假過後將孩子交給保姆,自己再繼續打拼事業的打算。但也因懷孕所以看
晨起漫步鄉間,聽的音頻播主是名實習心理醫師。她提到自己剛轉換工作環境,需要到外地去實習一年。剛到新環境,為了儘快適應因此她參加了許多活動,也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日子過得相當充實,有天與好友聊天時,她提到了在新環境的一切,參加的眾多活動,認識的眾多朋友…,沒想到好友突然說:「我怎麼從你的話中,感覺到你
前言 轉開曾寶儀的音頻,訪問李心潔?算了,藝人有啥好訪問的?再轉轉轉,轉到《理科PD》的音頻,又看到《李心潔專訪》,這是上蒼的暗示嗎?好吧,那今天就是這個了。 不凡的成就 播主提到李心潔不簡單,從歌手,演員,到現在編劇,導演—執導了一部紀錄片—,身份多變,每個角色都相當傑出,好像一直在進步中。接著提
日前大略敘述了黃大米的故事:父親生病,出錢出力,不辭勞苦,竭盡心力,只希望父親好轉,嗯,稱得上"孝"吧?儒家倡導孝道,希望兒女能盡孝,所以大米的行為最少稱得上儒家所謂的"孝"吧?。 最近看莊子,他的看法與儒家的"孝"有些不同,他認為父親生病,為人子女者服侍身邊,親伺湯藥,我們認為這就是"孝"。可是這
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前言 哈佛的長期研究顯示: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為何會如此呢?。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下列功用: 1. 情感支持: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情感上的支援和鼓勵,幫助我們度過困難時期。 2. 分享快樂:是我們分享快樂、喜悅、幸福還是成功的重要對
昨晚散步時聽的音頻,與冥想有關。播主說冥想是專注的,但也是自然發生的。並舉了一個例子,他去外縣市,旅館旁有一棵四五層樓高的大樹,開滿了花,他一下子就被那樹那花吸引住了…不知過了多久,才回過神來。他認為他當時是陷入了冥想狀態,因為他當時相當專注,而且那是自然發生的。他也認為事實上,你沈浸在工作中,遊戲
教養沒有捷徑,只有多多練習 前言 聽音頻,播主訪問的是人氣部落客大V,(初聽時以為是大B,後查資料才知是大V)。原因是大V出了一本新書,名為:《大V的正向教養實驗》。為什麼叫教養實驗呢?原因是大V在懷孕後並不想在家相夫教子,而是做好了產假過後將孩子交給保姆,自己再繼續打拼事業的打算。但也因懷孕所以看
晨起漫步鄉間,聽的音頻播主是名實習心理醫師。她提到自己剛轉換工作環境,需要到外地去實習一年。剛到新環境,為了儘快適應因此她參加了許多活動,也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日子過得相當充實,有天與好友聊天時,她提到了在新環境的一切,參加的眾多活動,認識的眾多朋友…,沒想到好友突然說:「我怎麼從你的話中,感覺到你
前言 轉開曾寶儀的音頻,訪問李心潔?算了,藝人有啥好訪問的?再轉轉轉,轉到《理科PD》的音頻,又看到《李心潔專訪》,這是上蒼的暗示嗎?好吧,那今天就是這個了。 不凡的成就 播主提到李心潔不簡單,從歌手,演員,到現在編劇,導演—執導了一部紀錄片—,身份多變,每個角色都相當傑出,好像一直在進步中。接著提
日前大略敘述了黃大米的故事:父親生病,出錢出力,不辭勞苦,竭盡心力,只希望父親好轉,嗯,稱得上"孝"吧?儒家倡導孝道,希望兒女能盡孝,所以大米的行為最少稱得上儒家所謂的"孝"吧?。 最近看莊子,他的看法與儒家的"孝"有些不同,他認為父親生病,為人子女者服侍身邊,親伺湯藥,我們認為這就是"孝"。可是這
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 前言 哈佛的長期研究顯示: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為何會如此呢?。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下列功用: 1. 情感支持:在需要的時候提供情感上的支援和鼓勵,幫助我們度過困難時期。 2. 分享快樂:是我們分享快樂、喜悅、幸福還是成功的重要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忉利天一天,人間一百年。四天王天一天,人間五十年。活在人間的我們,跟天界壽命相比,甚為短暫,想想從清晨到夜幕低垂,常常就是一瞬間,一眨眼的時間。人生如此短暫,煩惱卻這樣多,這種生命品質就像黃昏農家燒稻草漫天空污,嗆得人生淚流不止。 有一個老婦,六十歲那一年在廚房料理中餐的時候突然倒下,送醫診斷
Thumbnail
雖然人生很麻煩很辛苦,但只要吃飽睡足,無欲無求,就可以過日子。無用的日子又何妨?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輕生 ㄧ則在高雄ㄧ家五口因經濟壓力選擇輕生的小新聞,僅ㄧ天的報導就戛然而止,這社會的冷漠可見一斑,為往生者致哀,是人之常情,而生老病死乃生命循環自自然然,這種家庭悲劇除致以哀悼外,應該有值得深思的吧! 年輕的夫妻究竟是已到什麼境地,絕望的攜子共赴黃泉,他們曾經求助過嗎?親人無力相助嗎?學校`同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忉利天一天,人間一百年。四天王天一天,人間五十年。活在人間的我們,跟天界壽命相比,甚為短暫,想想從清晨到夜幕低垂,常常就是一瞬間,一眨眼的時間。人生如此短暫,煩惱卻這樣多,這種生命品質就像黃昏農家燒稻草漫天空污,嗆得人生淚流不止。 有一個老婦,六十歲那一年在廚房料理中餐的時候突然倒下,送醫診斷
Thumbnail
雖然人生很麻煩很辛苦,但只要吃飽睡足,無欲無求,就可以過日子。無用的日子又何妨?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輕生 ㄧ則在高雄ㄧ家五口因經濟壓力選擇輕生的小新聞,僅ㄧ天的報導就戛然而止,這社會的冷漠可見一斑,為往生者致哀,是人之常情,而生老病死乃生命循環自自然然,這種家庭悲劇除致以哀悼外,應該有值得深思的吧! 年輕的夫妻究竟是已到什麼境地,絕望的攜子共赴黃泉,他們曾經求助過嗎?親人無力相助嗎?學校`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