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繳納|年繳、半年繳、季繳、月繳差在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每當到了要繳保費的時候,想必應該都會哀嚎一下.....

保障型的商品,如醫療險,保費少則每年1-2萬,多則5萬up;更別說有的朋友利用增額壽險來做長期的退休金規劃,保費更是可觀!

既然都這是必要支出,那怎麼繳會比較划算呢?

想省保費,首先第一招就是推薦「年繳」!!

保費以繳費週期來看有以下四種繳費方式,稱為繳別
1.年繳:一次性繳納一年份的保費。

2.半年繳:一次性繳納半年份的保費,一個保單年度會收費2次。

3.季繳:一次性繳納3個月份的保費,一個保單年度會收費4次。

4.月繳:每個月繳納保費;如果是新投保契約,通常第一次會直接收取2個月份的保費,接下來第二個月無需繳納,第三個月才需要繳,一個保單年度收費12次。

raw-image

來看看費率表,費率表在保險商品的DM上都會有揭露。
如上圖的費率表所示:
半年繳=年繳x0.52
季繳=年繳x0.262
月繳=年繳x0.088

這個繳費係數每一家保險公司都一樣!

舉例:
我一年的年繳保費是10萬。
我選擇年繳,我一年就是繳10萬。

我選擇半年繳,就是半年繳10萬x0.52=5萬2。
一年收費2次,等於一年繳了10萬4千元。

季繳就是一季繳10萬x0.262=2萬6千2百元。
一年收費4次,等於一年繳了10萬4千8百元。

月繳就是每月繳10萬x0.088=8800元。
一年收費12次,等於一年繳了10萬5千6百元。

年繳跟月繳一年就差了5600元,10年就是5.6萬,20年就是11.2萬。
累積下來也是一小筆錢,不無小補哦!

目前也有些保險商品月繳的費率與年繳相同,也就是月繳等於年繳保費除以12。

但大多數市面上的商品都還是年繳優於其他繳別。

年繳》半年繳》季繳》月繳

如果沒有能力年繳怎麼辦?
可以善用信用卡!很多信用卡都可以配合保費0利率12期分期,google打關鍵字「保費分期」「0利率」就會跑出一堆資訊囉!

選擇年繳然後無息分期12期,繳費比較沒壓力,又可以享有年繳的優惠。

這裡要釐清一下~

使用信用卡保費分期是銀行先幫你付全款給保險公司,之後就這筆消費金額,銀行再提供12期0利率分期。

所以若你繳到一半想解約或是無力繳納這個分期費用,這時候信用卡的分期帳單你還是要支付的。

因為信用卡發卡銀行已經替你支付一整年的保費給保險公司,後面0利率分期是你跟銀行之間的事了。

不能說我繳了10個月,保單想解約不繳了就不繳哦!
後面2個月的信用卡保費分期還是得繳納,不繳納會產生信用不良的問題。

貼心提醒:信用無價,謹慎消費。投保時請與你的業務人員討論保費及生活開銷、存款之比例是否合宜,如解約保單可能造成損失唷!


想省保費,第二招推薦「善用帳戶扣款及信用卡回饋」!!

保費的繳納方式(我們稱之為繳法)有:帳戶扣款、信用卡、匯款、超商現金繳費、第三方支付等等。

通常使用帳戶扣款會有1%的保費折扣,不論使用哪一家銀行帳戶都會有這1%折扣。

信用卡的部份則要看保險公司跟信用卡發卡銀行有無配合。像是金控旗下的保險公司若使用旗下的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也會有1%折扣。

有些信用卡針對保費也會推出較高%數的刷卡回饋金,有需要可以去google一下哦!

推薦我常用的信用卡比較網站:Mr.Market市場先生
雖然看起來應該是有業配,但是表格整理的很清楚,可以用這個網站先找到想用的信用卡,再到該銀行網站確認是否有回饋或是保費無息分期的活動。

現在有的第三方支付(如街口、line pay)也有針對保費做回饋,可以留意一下這些資訊。


想省保費,第三招推薦「集體彙繳」!!

集體彙繳簡單說就是團購。5人以上就成團,可以成立一個彙繳團體。

加入彙繳團體就可以有集體彙繳折扣,投保前可以請業務人員幫忙查詢你的公司或是加入的社團(例如:扶輪社、慈濟功德會)在該保險公司有無成立彙繳團體。

要加入彙繳團體通常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例如識別證、會員證,確認是該團體成員才可以加入彙繳團體哦!


想省保費,第四招推薦「高保額折扣」!!

保費計算過後若可以負擔,可以看看該商品有無高保額折扣。如果與原本想購買的保額差一點點,或許可以考慮將保額增加,達到高保額折扣的門檻。

高保額折扣有時候可以達到3%,如果搭配帳戶扣款或是回饋高的信用卡繳費就可以折扣更多~

貼心提醒:投保時請與你的業務人員討論保費及生活開銷、存款之比例是否合宜,如解約保單可能造成損失唷!


保費常常一繳就是好幾十年,如果你的保費繳得很吃力甚至讓你快要活不下去,這時候就該保單檢視,看看是否有可以調整的地方~

保障是階段性的需求,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缺口,並非一成不變。

每3-5年或是人生進入下一個階段,例如結婚、生子,都會建議做保單檢視喔!


免責聲明

本文為個人之整理筆記,本人會盡量確保資訊正確及適當,但醫學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以及保險條款會隨商品變更,故不能保證資訊完全正確無誤。

本人只供作參考資料用途,目的是提供實用保險資訊,若需要對任何保險理賠問題作出判斷,請諮詢您的業務人員或是保險公司,不得以此文背書。

另,文中所提之醫療行為及費用僅為參考用,個人情況不同,請以醫師建議之醫囑為依歸進行治療。

若對於內容有疑問也歡迎留言指教,謝謝收看ℒℴѵℯ¨• ♡

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a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Li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3
只保強制險夠嗎? 騎車自撞身故,強制險為什麼不能賠? 我有強制險,為何不能賠對方修車費用?
Thumbnail
2023/12/23
只保強制險夠嗎? 騎車自撞身故,強制險為什麼不能賠? 我有強制險,為何不能賠對方修車費用?
Thumbnail
2023/12/14
做保險十年了,常常還是會遇到認為『保險沒必要』『保險用不到很虧』『有健保就好』這幾種類型的客戶~ 他們寧願每年花10幾萬存儲蓄險,卻不願意一個月花個3-5000元幫自己買一個保障。 但保險是剛性需求,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就讓我用罹癌當例子告訴你~
Thumbnail
2023/12/14
做保險十年了,常常還是會遇到認為『保險沒必要』『保險用不到很虧』『有健保就好』這幾種類型的客戶~ 他們寧願每年花10幾萬存儲蓄險,卻不願意一個月花個3-5000元幫自己買一個保障。 但保險是剛性需求,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就讓我用罹癌當例子告訴你~
Thumbnail
2023/11/24
報章雜誌、金融專家通通都告訴我們實支實付超級重要!! 到底有多重要?實支實付真的可以飛天遁地、包山包海什麼都賠嗎? 實支實付賠什麼? 所有自費醫療項目在額度內都可以實報實銷?真的是這樣嗎?? 住院醫療實支實付 很多人都以為實支實付就是「自費」的醫療項目都可以賠。其實不然唷~(搖手指)
Thumbnail
2023/11/24
報章雜誌、金融專家通通都告訴我們實支實付超級重要!! 到底有多重要?實支實付真的可以飛天遁地、包山包海什麼都賠嗎? 實支實付賠什麼? 所有自費醫療項目在額度內都可以實報實銷?真的是這樣嗎?? 住院醫療實支實付 很多人都以為實支實付就是「自費」的醫療項目都可以賠。其實不然唷~(搖手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當到了要繳保費的時候,想必應該都會哀嚎一下..... 保障型的商品,如醫療險,保費少則每年1-2萬,多則5萬up;更別說有的朋友利用增額壽險來做長期的退休金規劃,保費更是可觀! 既然都這是必要支出,那怎麼繳會比較划算呢? 想省保費,首先第一招就是推薦「年繳」!! 保費以繳費週期來看有以下四種繳費
Thumbnail
每當到了要繳保費的時候,想必應該都會哀嚎一下..... 保障型的商品,如醫療險,保費少則每年1-2萬,多則5萬up;更別說有的朋友利用增額壽險來做長期的退休金規劃,保費更是可觀! 既然都這是必要支出,那怎麼繳會比較划算呢? 想省保費,首先第一招就是推薦「年繳」!! 保費以繳費週期來看有以下四種繳費
Thumbnail
1.如何提高保障但不提高保費2.如何降低保費但不降低保障3.降低保費還能提高保障 有最多的選擇權、有法律服務不加價。包含影片解說:https://www.tiktok.com/@yun_nms/video/7227261017510743298?is_from_webapp=1&sender_dev
Thumbnail
1.如何提高保障但不提高保費2.如何降低保費但不降低保障3.降低保費還能提高保障 有最多的選擇權、有法律服務不加價。包含影片解說:https://www.tiktok.com/@yun_nms/video/7227261017510743298?is_from_webapp=1&sender_dev
Thumbnail
利率和保費成反比,台灣從民國84年開始一路降息,定存利率從7%以上逐漸調降至今僅剩1.34%,我們就容易理解,現今長年期保險商品的保費相對是高的,而且是蠻高的,終身險就是一種長年期的保險商品。
Thumbnail
利率和保費成反比,台灣從民國84年開始一路降息,定存利率從7%以上逐漸調降至今僅剩1.34%,我們就容易理解,現今長年期保險商品的保費相對是高的,而且是蠻高的,終身險就是一種長年期的保險商品。
Thumbnail
定期險後期保費很貴,老了沒有工作了繳不起怎麼辦? 這個問題大概是我在行銷上最常遇見的問題 我們受的教育很自然而然的都會叫我們用選擇題做抉擇,而不是訓練我們一個獨立思考的模式,分析哪個方法比較好/比較差,進而做出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 在規劃保險也是,例如: 買終身險vs買定期險
Thumbnail
定期險後期保費很貴,老了沒有工作了繳不起怎麼辦? 這個問題大概是我在行銷上最常遇見的問題 我們受的教育很自然而然的都會叫我們用選擇題做抉擇,而不是訓練我們一個獨立思考的模式,分析哪個方法比較好/比較差,進而做出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 在規劃保險也是,例如: 買終身險vs買定期險
Thumbnail
台灣平均每人有2.1張保單,是全世界排名中的佼佼者,這是好事,因為每個人都應有保險的概念,因為世事難料,做人不可只掛無事牌。但由於經濟不景氣,因此要想辦法以最省的保費,買到最好的保單,也就是有五星級保障、平民化價格的保單,那麼,有哪些保費是可以省下來的呢?
Thumbnail
台灣平均每人有2.1張保單,是全世界排名中的佼佼者,這是好事,因為每個人都應有保險的概念,因為世事難料,做人不可只掛無事牌。但由於經濟不景氣,因此要想辦法以最省的保費,買到最好的保單,也就是有五星級保障、平民化價格的保單,那麼,有哪些保費是可以省下來的呢?
Thumbnail
飲食費 一個人一餐約100元,一天約300元 一個月9000元就花費在飲食上面 還有額外的聚餐。 治裝費 一件耐穿的衣服,假設200元 一個月買一件褲子跟衣服,共花400元 一年4800基本開銷 還沒包含鞋子,美容,頭髮...等等的治裝費 交通費 最基本騎機車兩個禮拜150元加油費 一年就3600元
Thumbnail
飲食費 一個人一餐約100元,一天約300元 一個月9000元就花費在飲食上面 還有額外的聚餐。 治裝費 一件耐穿的衣服,假設200元 一個月買一件褲子跟衣服,共花400元 一年4800基本開銷 還沒包含鞋子,美容,頭髮...等等的治裝費 交通費 最基本騎機車兩個禮拜150元加油費 一年就3600元
Thumbnail
而如果你本身是經濟弱勢,或因為疫情出現生計上的重大變動,且不確信自己的還款償付的能力,盡量不要去碰保單借款的途徑,因為可以預測的結果是,借款還不出的同時,你也損失掉保險契約的功能,似乎也可謂是人(人身保險)財兩失呀!
Thumbnail
而如果你本身是經濟弱勢,或因為疫情出現生計上的重大變動,且不確信自己的還款償付的能力,盡量不要去碰保單借款的途徑,因為可以預測的結果是,借款還不出的同時,你也損失掉保險契約的功能,似乎也可謂是人(人身保險)財兩失呀!
Thumbnail
保險與投資本質上的不同,我希望投資可以賺錢,可是我不會希望我的保險有朝一日能夠賺大錢(領保險金)。
Thumbnail
保險與投資本質上的不同,我希望投資可以賺錢,可是我不會希望我的保險有朝一日能夠賺大錢(領保險金)。
Thumbnail
年輕人錢難賺 怎麼更聰明的安排保險的配置呢?
Thumbnail
年輕人錢難賺 怎麼更聰明的安排保險的配置呢?
Thumbnail
只要有買保險,幾乎都有投保醫療險。 然而卻也是絕大多數人都會買錯的險種,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對於實際醫療(或理賠)狀況不了解,過度擴大醫療保險的功用。 因此本篇先以基本醫療險的介紹並帶入實際案例的方式來解
Thumbnail
只要有買保險,幾乎都有投保醫療險。 然而卻也是絕大多數人都會買錯的險種,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對於實際醫療(或理賠)狀況不了解,過度擴大醫療保險的功用。 因此本篇先以基本醫療險的介紹並帶入實際案例的方式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