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將在西安登場:北京要直搗俄羅斯後院?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5月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18日至19日,在陝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
與此同時,四位中亞領導人將在16日至20日應邀訪華,包括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Sadyr Nurgozhoevich Japarov)、塔吉克總統拉赫蒙(Emomali Rahmon)、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四人將在18日與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Gurbanguly Berdimuhamedow)會合,共同出席當日的中國—中亞峰會。
回顧此前,中國與中亞的官方定期會晤機制,僅止於外長層級,能有今日發展,乃是經歷了多時協商:2022年中國—中亞外長第三次會晤期間,各方首次同意建立元首會晤機制,並商定由中方擔任首屆主辦國;2023年4月27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於第四次外長會晤上宣布,已確定在5月舉行首屆中國—中亞峰會。
長年以來,外界都將中亞都視作「俄羅斯後院」,莫斯科亦是如此。但伴隨「一帶一路」項目開展、俄烏戰爭爆發,此處的大國格局悄然生變:俄羅斯不再一呼百應,中國則愈發活躍。此前2023年3月,沙特伊朗在北京宣布復交,昭示作為美國傳統勢力範圍的中東,已能接納中國的大國身分;眼下中國—中亞峰會舉辦在即,同樣凸顯作為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的中亞,也有了中國的政治活動空間,不少分析由此定調:中國正在「直搗俄羅斯後院」。
平心而論,中國的中亞影響力當然在上升,但有鑑於俄羅斯在某些領域仍具關鍵影響力,以及中國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可見未來內,即便中國將持續耕耘此處,北京都沒有能力與意願,在中亞徹底取代莫斯科,成為該地主導力量。
中國—中亞外長第四次會晤。(Reuters)

俄羅斯確實衰弱

首先,從權力消長的視角來看,俄羅斯的中亞影響力確有衰退,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尤其明顯。
在政治場域,中亞五國皆不願替俄羅斯的戰爭主張背書,也不承認俄羅斯對在烏實控地擁有主權,普京(Vladimir Putin)個人雖能體諒,卻無法阻止民族主義者口出惡言,結果便是讓俄羅斯的軟實力更加受損。例如2022年4月,俄羅斯主持人格奧薩揚(Tigran Keosayan)在節目上表示,哈薩克未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甚至取消一年一度的5月9日勝利日閲兵,「相當忘恩負義與狡猾,應該看看烏克蘭的下場」,結果引發哈薩克政府的外交抗議,托卡耶夫由此陷入尷尬境地。
或許正因如此,該年6月17日托卡耶夫在聖彼德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被《今日俄羅斯》(Rossiya Segodnya)主編西蒙尼揚(Margarita Simonyan)問及:哈薩克如何看待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時,托卡耶夫直接表示,「如果放任民族自決權,那麼地球上將不會只有193個國家(即聯合國會員國數量),而是會出現500至600個國家。因此哈薩克不會承認科索沃、南奧塞梯或阿布哈茲的國家地位,這一原則也將適用於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此言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哈薩克的國家體面,卻再次減損了俄羅斯的政治威望。
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右)受邀出席第25屆聖彼德堡國際經濟論壇,並與普京(中)展開現場對談,該環節主持人為《今日俄羅斯》(Rossiya Segodnya)主編西蒙尼揚(左)。(克里姆林宮供圖)
而在安全場域,俄烏戰爭同樣產生了負面影響。戰爭期間,塔吉克與吉爾吉斯恰好爆發多次邊界衝突,俄羅斯雖在兩國都有軍事基地,卻顯然有些分身乏術,其所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簡稱集安組織)亦未發揮顯著作用。最後在普京致電兩國領導人後,雙方衝突雖有趨緩,吉爾吉斯卻認為俄羅斯偏袒塔吉克,故而拒不參加2022年的集安組織軍演,讓「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2022」之名淪為諷刺。此外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表現不如預期,又於2022年9月自塔吉克基地抽調部隊至烏克蘭前線,人數高達千餘名,自會讓外界質疑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並讓「中亞治安官」的名號再次蒙塵。
與此同時,中國在中亞的表現愈發積極,不僅與多國簽署新經濟協議,例如與烏茲別克的150億美元協議,也開展了新的基礎設施項目。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的中國與中亞五國雙邊貿易額高達70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0%,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自五國進口的農產品、能源產品、礦產品同比增長均超過50%,對各國出口的機電產品同比增長42%,跨境電商貿易額則同比增長95%。在此期間,因俄羅斯反對而懸宕許久的中吉烏三國鐵路項目(CKU),也終於迎來解凍契機,2022年9月習近平訪問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SCO,簡稱上合組織)峰會期間,中國便與吉爾吉斯、烏茲別克的有關部門簽署《關於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吉境內段)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該項目預計可在2023年動工。
此外今年3月的諾魯孜節賀電中,習近平既向中亞諸國領導人發出峰會的正式邀請,也透露期待與各方會面討論強化關係的「宏偉計劃」(Grandiose Plan)。雖說中方至今未進一步透露相關消息,但外界普遍預測,5月的中國—中亞峰會結束後,各方會正式宣布「宏偉計劃」的主要內容,所涉場域可能包括增加天然氣進口、深化「一帶一路」項目、提升投資水平。
從過程與結果來看,中國確實在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場期間,積極擴大與中亞各國的經貿互動,所謂「俄退中進」的描述,不是毫無道理。
圖為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2023年4月26至27日在西安出席中國-中亞外長第四次會晤,與五國外長就當前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就烏克蘭危機闡述中方立場。(中國外交部)

但俄羅斯依舊強大

然儘管俄羅斯的整體影響力有所下降,其依舊是中亞安全和經濟場域的重要參與者,並擁有許多中國仍然微弱的政策工具。
首先,即便中亞各國都不願在對外立場上支持俄羅斯,中國在此地的經濟影響力也持續增加,俄羅斯與各國的經濟互動卻沒有因此下降,反而還弔詭上升。以烏茲別克為例,在2022年1月至9月這段期間,其與俄羅斯的貿易額比 2021年同期增長37%,吉爾吉斯的同期數據,亦比2021年同期增長42%。之所以會如此,關鍵還是西方發動了聯合經濟制裁,讓俄羅斯無法循正常管道出口商品至歐洲市場,也極難再繼續從歐洲進口日常用品,這才轉而強化與中亞的經濟連結。
以哈薩克為例,其多次表態不會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實踐上卻是積極「連通」俄羅斯與歐洲市場,並且受到西方「默許」。早在2022年3月,哈薩克總統辦公室副主任蘇萊梅諾夫(Timur Suleimenov)便表示,歐盟委員會已經批准,被迫撤出俄羅斯的歐洲企業可搬遷至哈薩克,利用哈薩克通過歐亞經濟聯盟享有的進入俄羅斯市場特權,持續將商品輸入俄羅斯市場,「哈薩克不是在提供規避國際制裁的方式,而是希望幫助企業合法向俄羅斯人出售商品。」與此同時,俄羅斯大型零售商「Magnit」(全俄第二大)與「Lenta」(全俄前五大)也轉由哈薩克進口商品,藉此避開西方制裁。
此外,即便中國近年已成為土庫曼、烏茲別克最大貿易夥伴,中亞五國對於俄羅斯的經濟依賴依舊嚴重。在整體貿易額上,哈薩克約有40%的食品和服裝來自俄羅斯,後者更是其與吉爾吉斯、塔吉克的最大貿易夥伴;在糧食進口上,中亞國家雖多自哈薩克進口糧食,但哈薩克的糧食進口大宗正是俄羅斯,故當俄羅斯遭遇聯合制裁,出於保護本國糧食市場考量,宣布暫時禁止糖與穀物出口至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後,中亞糧價應聲大漲;在中亞外貿與能源中轉上,俄羅斯的角色同樣吃重,烏茲別克有高達80%的進出口通過俄羅斯領土,哈薩克則有80%的石油出口通過裏海管道流向俄羅斯的新羅西斯克碼頭。
圖為2022年12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哈薩克出席歐亞經濟聯盟峰會後,出席一個記者會。(Reuters)
除了糧食、外貿與能源中轉等經濟工具外,俄羅斯還擁有一個重要槓桿:流向中亞的移民工匯款,也就是中亞民眾前往俄羅斯打工後,匯回本國的境外收入。吉爾吉斯與塔吉克尤其明顯,據世界銀行數據,2021年匯往吉爾吉斯的匯款佔了該國GDP的33%,塔吉克數據則是34%,其中大部分都來自俄羅斯。雖說各界起初預估戰爭會衝擊移民工匯款,但後續發展完全相反,據世界銀行2022年12月數據,以烏茲別克為例,該年前8個月的境外匯款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成長100%,來自俄羅斯的比重佔了80%;無獨有偶,吉爾吉斯的2022年境外移民工匯款,來自俄羅斯的比重也創下27%GDP的歷史新高。而導致這一原因的重要關鍵,一是盧布的持續走強,二是戰爭導致俄羅斯出現勞動力短缺,後者由此大力引進中亞移民工,例如取消對烏茲別克的移民工配額限制。
簡言之,中國在中亞的經濟影響力當然在上升,但俄羅斯的經濟地位依舊強勢,並擁有一些中國並不顯著的政策工具,例如石油管線、糧食依賴、移民工匯款。此外中亞的本土民族主義、反俄情緒雖持續成長,俄羅斯的軟實力工具依舊強於中國。以俄語為例,中亞五國自1991年起便積極推動「去俄語化」運動,但執行多年後,俄語在當地依舊強勢,一來是因當地包括影視節目在內的文化產品,俄羅斯都佔據強勢地位;二來是因俄羅斯大學在所有中亞國家都有分校,由此吸引許多學生學習俄語,希望能在未來擁有更多就學與工作選擇。
由上述現象可見,俄羅斯在中亞的結構性優勢,很大程度上是歷史積累而來,各國不是沒有掙脫意願,卻無法一夕斷絕經年累月的路徑依賴:因為已擁有廣大俄語人口,所以俄羅斯的文化產品與市場持續強勢,最終確保了俄語在中亞的存活空間;語言因素又影響中亞移民工的目的選擇,以至俄羅斯始終擁有移民工經濟這一政策工具,據智庫中亞晴雨表(Central Asia Barometer)在2022年6月進行的第十一波調查,在烏茲別克與吉爾吉斯,分別有高達40%和56.6%的受訪者認為,俄羅斯是最具勞動移民吸引力的國家,排名第一。
經貿關係也是同一道理。以哈薩克、吉爾吉斯為例,俄羅斯是其長年最大貿易夥伴,兩國更加入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據中亞晴雨表第十一波調查結果,有高達67.6%的吉爾吉斯人和55.3%的哈薩克人擔憂,持續提升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可能會影響自己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此一數據在身為非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的烏茲別克雖相對不顯著,卻也有28.4%。
圖為2022年10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AP)
哈薩克更因關鍵油管通過俄羅斯,成了「掙扎有限」的典型:雖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屢屢「展現自主」,看似衝在中亞拒俄前線,其實是在經濟上深化了與俄羅斯的聯繫,並且在所有聯合國涉及譴責俄羅斯的投票中,投下棄權與反對票,更禁止國內舉行支持烏克蘭的示威遊行,同時默許俄羅斯從裏海發射導彈襲擊烏克蘭,即便導彈會飛過哈薩克領空。
另外在安全場域,俄羅斯雖然威望受損嚴重,卻仍是中亞最主要的安全提供者,除了擁有軍事基地、集安組織等歷史積累優勢外,北京不願與俄羅斯進行競爭也是關鍵。從中國的視角來看,其近年確實通過上合組織強化了與中亞各國的安全交流,並為確保「一帶一路」項目推進,也委託私人安保公司在中亞各國維護其項目安全,但在整體的安全戰略規劃上,除了與新疆連結的瓦罕走廊有潛在反恐需求外,北京基本上無意過度擴大在中亞的軍事存在,並且認為俄羅斯的安全保護傘不是威脅,而是自己也可享用的公共財。簡言之,只要俄羅斯仍是中亞最主要的域外軍事大國,北京便會傾向共享這一穩定秩序,而不是積極取而代之。
歸根結柢,中國雖在經濟與技術方面具有可觀優勢,但有鑑於中亞與俄羅斯的特殊歷史關係、經貿結構、安全互動,北京在可見未來內,都缺乏完全取代莫斯科的政策工具,也難成為主導中亞的政治力量,而其自身或也根本沒有這一意圖。畢竟從眼下的國際情勢來看,中俄關係可謂來到蘇聯解體後的最高水平,在現有默契與互信程度上,由中俄共同協調中亞事務,總是勝過被美見縫插針。
原文發表網址:
2023.5.12
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將在西安登場:北京要直搗俄羅斯後院?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717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384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年5月9日,俄羅斯舉行衛國戰爭勝利78周年閲兵式。此次背景與2022年極度類似:俄烏衝突仍未結束,戰爭氛圍瀰漫閱兵現場,各界既觀察俄羅斯的軍備展示,也留意普京對俄烏戰爭的相關發言。
5月9日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前夕,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上演了政治大戲。
據央視新聞4月26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電話,雙方就中烏關係和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
3月22日習近平訪俄期間,中俄元首簽署《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兩份文件,成為中俄關係「上不封頂」的時代註腳。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俄關係的走向引發不少討論,3月20日習近平訪俄後,此一話題再被推向輿論高峰。
2023年5月9日,俄羅斯舉行衛國戰爭勝利78周年閲兵式。此次背景與2022年極度類似:俄烏衝突仍未結束,戰爭氛圍瀰漫閱兵現場,各界既觀察俄羅斯的軍備展示,也留意普京對俄烏戰爭的相關發言。
5月9日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前夕,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上演了政治大戲。
據央視新聞4月26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電話,雙方就中烏關係和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
3月22日習近平訪俄期間,中俄元首簽署《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兩份文件,成為中俄關係「上不封頂」的時代註腳。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俄關係的走向引發不少討論,3月20日習近平訪俄後,此一話題再被推向輿論高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廣州舉行的一場高層外交峰會上,烏克蘭政府公開支持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標誌著烏克蘭外交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
Thumbnail
廣州舉行的一場高層外交峰會上,烏克蘭政府公開支持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標誌著烏克蘭外交政策立場的重大轉變。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4/2/15 對葉爾欽與普京深有影響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金(Solzhenitsyn)堅持俄羅斯受蘇聯體制所害,應解散蘇聯、保留「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為歷史核心」的主張。英國前首相強生批判普京只是維基百科水準,大概不知維基多數陳述偏袒西方,難以達到古拉格群島鑄造的深度。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