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上海拾零

由參訪、商務、探親、到觀光,造訪上海已有許多次,總是覺得就是圍繞著南京路、外灘、東方明珠、人民廣場、新天地等熱門景點。有可能是在於時間不足,沒能將城市一觀全貌,再說,上海的進步也是太快。記得二千年到訪時,地鐵線只有二條線,現在已達到十七條線,要想追也是不太容易的事。這次邂逅事出偶然,必須停留十幾天,也讓我有機會,好好的逛逛這所謂「魔都」的究竟。
浦東當年只有「國際機場」和陸家嘴「東方明珠高樓區」,其他大多是農田,曾幾何時高摟大廈,如雨後春筍一般到處都是,心中不由暗暗佩服。記得早年參訪「都市計畫發展館」,看到模型沙盤,顯示浦東、浦西地區,插滿了大樓模型,心中在想計畫雖好,但何時才能如願呢?不料立刻打嘴,除了商業大樓外,全新造型設備齊全的住宅樓宇,也是遍地開花,帶來多少人氣。地方政府也興建了不少公共設施來配合。其中,「世紀公園」就是佳作之一。
「世紀公園」有多處進出口,地鐵及多條公車線路可到達,佔地甚廣、設施完備。計有人工湖泊、露天舞台、四季花園、音樂噴泉等。途中看見許多教學活動,和親子遊戲,雖非假日已是遊人如織。時值春初,正是櫻花綻放時節,處處都是賞花人群,走馬看花一圈下來,約二三小時。「世紀花鐘」附近還有「科學館」,但已無力前往,特此推薦。
「台北北門郵局」對面有「相機一條街」,而上海斜土路則有「相機一棟摟」,由於是批發市場,銷售量特大,成為亞洲區物美價廉的最佳商場。世界各國的消費者和經銷商,都來光顧。問到幾位日本顧客,為何捨近求遠?答案還是此間較為便宜。
「人民廣場」附近的「上海博物館」,門前花園的鬱金香盛開,美麗極了,真是得來全不功夫。還沒進門參觀,已花了半小時照相。博物館是座四層樓的建築物,佔地寬廣,館內收藏豐富,以青銅器為例,就是全國第ㄧ。「大克鼎」和「犧尊」是鎮館之寶,唐伯虎的「秋風執扇圖」和罕見的「彩釉陶騎馬女俑」、景德鎮「窯粉彩蝠桃紋橄欖瓶」等精品,還有大量最為我所欣賞的玉器,真是大飽眼福。
「虹口魯迅公園」又增建了「世界文豪塑像公園」和「魯迅紀念館」。館外各大文豪的塑像就分別的坐落在公園的各處。遠自但丁以來莎士比亞、普希金、托爾斯泰、泰格爾、珍奧斯丁等十數位大師,每猜到一位,就會欣喜不已。在此奉勸,若無相當把握,最好繞道行駛。萬一身旁女伴問及人物還好,再問其作品如何?只能說:我對金庸比較熟。再者,公園裡的樓台亭閣也不少,可以一遊。尤其是櫻花大道,四月中旬,正是花季,樹樹綻放,形成花海,真可謂是“春城無處不飛花”,美不勝收。
公園邊有一條街道,叫「甜愛路」。原由如何不知,但命名的確是浪漫到不行,近來有業者腦動大開,在街角開了一家輕食咖啡店,裝潢的浪漫至極,甚至還將街角的郵筒漆成紅色,看來是專收情書吧?此舉當然是受到年輕朋友的追捧,一座難求。另一側的大馬路是「四川北路」,也是一條商業街,各式商店、華洋百貨、應有盡有。我對「食品供應市場」比較有興趣,別處並不多見。主要是傳統食品,年糕、粽子、花生糖、綠豆糕、麻花、糖果、餅乾。甚至,乾果、芝麻、花生、核桃仁等等,五花八門,價廉物美,若非旅遊行囊簡便,真會大肆採購一番。
上海絕對是小吃的天堂,小籠包子舉世聞名,台灣的「鼎泰豐」在此踢館成功,很不簡單。科學化的管理,影響了餐飲業的進步。生煎饅頭、雞鴨血湯、砂鍋餛飩到處都是,經得起考驗的百年老店,門口還是大排長龍。在國際飯店附近吃到蟹黃小籠、西藏北路吃到黃魚麵,都是排隊半小時,才等到的”站“果。
拜地鐵之賜,只花了一小時多,就到了「七寶古鎮」。沒想到花花世界的上海地區,居然還有古蹟吧?下車後步行十分鐘,即可見到古鎮北宋牌樓和鐘樓,古色古香值得留影打卡。「五代時期」的古蹟,是經過整理的。整齊清潔井然有序,「南大街」多為民俗文藝店面,出售也多為江南文化產品和一般景點的紀念品。一條小河悠悠流經,兩岸垂柳青青,隨風飄逸。商戶人家,打著市招沽酒、賣茶,各有千秋。一艘烏篷船,緩緩駛過造形優美的石橋,真是一幅”小橋流水江南好“的景象。
過橋即是「北大街」,應該說是條“吃“街,在此大力推薦。市區地價飛漲,許多店家無力支撐,紛紛移往郊區,若想一解口腹之慾,經常要東奔西跑的尋找。現下所有名店小吃,列隊歡迎,應有盡有,其中特別的是上海年糕甜點,有豆沙、棗泥餡,或蘸花生粉、核桃粉等十多種口味,非常可口。小籠則有蝦仁、上海、無錫之不同,無錫的餡有加醬油,也比較甜。臭豆腐有炸和蒸不同的做法,青團居然有十幾種口味。開口朝上的生煎包,總算找到了!大有見到老友之感,曾幾何時,兩岸店家將包子的底部朝上,味道沒差多少,外型則感覺不好。一家醬園展示近百種醬菜,真應該列入世界非遺申紀錄,讓鄰近某國看看,什麼叫做醬菜!來到這裡,雖說是觀光,實則是懷舊嚐鮮,而且保證滿載而歸,豈不快哉。(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蜀山巴客春申子,矽谷呆胞花旗郎,闖蕩江湖一把劍,論談古今紙半張.笑迎天下有緣人,茶代酒來花生香.痛飲三杯不曾醉,秉燭長談夜未央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