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也經常問他「選擇的理由」。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也經常問他「選擇的理由」。

    「選擇」,使人成為自己的樣子 。這是在孩子更小的時後就需要鍛鍊的事。

    成人,(不管是爸爸媽媽或是老師)需要經常做一件事,

    就是經常和孩子討論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瑣事」。

    比如說,為什麼吃「這個」,不吃「那個」?

    為什麼喜歡這個朋友?為什麼你要這麼做?或你是如何做選擇的。

    說到這裡,好像喜歡問為什麼的,其實是「大人」。

    其實,「選擇」的背後是有原因的,從中幫助孩子們澄清,協助他們了解自己。

    喜歡什麼?

    想要什麼?

    覺得什麼最重要?

    在不同的事件中學會自我定位。

    也許有時候,太抽象的提問,會讓他們不知所措,或聽不懂。

    但這是一個從「不理解到理解」的必經的過程。

    這個談論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去得知自己的「決定」,更容易讓孩子解釋自己的想法。

    在說明和表達中、或是理解和繼續的提問中,孩子的思考或擴充,思維面向會改變。

    於是,思考的深度就會開始不一樣。

    親職專家楊俐容也建議,常常和孩子聊「你學什麼東西比較快?」

    「你覺得什麼時候自己表現會比較好?比較出色?」

    「你覺得自己不錯的能力是什麼?」

    這是能刺激孩子了解自己,觀察興趣與性向的好方法。

    其實「自我」這個概念,是累積出來的。」

    是一個逐步發展的歷程,像是學齡前期,就沒有國小清楚,

    國小就沒有國中清楚,

    高中就能進到自我更認識的成熟期,這個階段其實無法直接跳過之前的階段。

    在那之前,如果對自我的認識都還不夠清楚,

    那麼就會說「不知道」、「沒有」、「還好」,這是個常見的回應。

    這時大人應該放下控制,或因為回應不符合期待而產生的情緒,回到「關心」的立場。

    大人在過程中一定要忍住「只想講不想聽」的習慣,放下「談話一定要有教育意義」、或「一定要現在解決問題」的執著。

    有時候孩子會經歷過一個階段,就是希望跟大人像朋友一樣「沒有營養」的聊天。

    當信任與認同關係建立,變成同一國的朋友了,彼此都聽得懂對方的話,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頻率的位置上時,那樣的關係就會不一樣,孩子遇到問題,才會主動趨近,請求幫忙,

    我們就有機會在孩子真正需要幫助時,而我們有機會協助他們。

    發展心理學強調,青少年的「自我認識」是從社會互動中產生的:

    別人怎麼看我?怎麼評價我的能力、興趣、外表?

    我怎麼與別人相處?

    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一個人的「有誼品質」,是形成「自尊」與自我評價最強的決定因素之一。

    所以團體生活很重要。它是培養人際相處、情緒發展很重要的練習機會。

    讓他們有機會在團體中活動,累積經驗,不該成為「次要」的課程點綴,

    而是幫助他們成長的關鍵作為才是。

    而這些都要從小建構的概念,最主要核心還是父母,

    在認知發展未成熟時,父母的概念決定了孩子未來價值觀的成形。

    你想什麼,孩子就跟著你的腳步發展,

    你不在意什麼,孩子就不會在你不在意的地方,發展出任何東西。

    會悄悄的萌芽,長大,直到有一刻,它有了聚焦發展的機會,

    那麼那隱形的東西會跑出來告訴你,你所有過去的累積都不會不見,

    但如果,父母的那些不在意,是因為你的忽略而忘了、時間點過去了、或任何其他原因,

    那麼未來想要符合你後來的期待時,有了失望、難受,或想要再要求時,

    都會變成厚重的難度,又難又沉重。

    孩子的學齡前期,

    「探索」是重要的。

    「團體經驗」是重要的

    「讓他們學會選擇與做決定」是重要的。

    花時間在這上面,讓孩子長出自主能力,長出翅膀飛向他們想去的地方,

    有一天看見他們學會為自己負責時,你就會知道,那就對了。

    而這些對了,都是從父母的開始改變觀點的那一刻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