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我】 圖/文 鄭妤如

    amp-img-attr

    在運動後的早上,中班的孩子們收拾自己的物品,走進教室,

    經過櫃台時發現老師手上拿這一大塊的木板......

    幼兒:「老師你拿那塊木板要做什麼用呢?」

    老師:「你們先整理東西,等一下我會跟你們說。」

    幾分鐘後....

    若薰:「老師板子要做什麼用呢?」

    老師:「板子是要讓你們張貼在仿寫桌完成的記錄單」。

    弘謙:「為什麼要張貼呢?」

    老師:「我覺得你們仿寫的單子越來越多,

    而且這都是很重要的文字記錄, 所以我覺得它可以被張貼出來跟大家分享」。

    幼兒:「好那要怎麼貼呢?」

    老師:「你們只要完成仿寫後,請記得要簽名,

    接著你要來跟老師拿紙膠帶 ,把它貼在板上,

    板子上會有名字,照著名字貼就好了。」 幼

    兒:「我知道了。」

    孩子從仿寫開始認識文字,文字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圖畫,

    透過仿寫開始慢慢的建構空間的概念,進而認識文字,

    這是學習的過程,每一張的仿寫紀錄單都是重要的資料,

    張貼是一種收集,也是一種動力,

    促使孩子會主動到仿寫桌仿寫文字,成人要在意的是孩子的主動性,

    而不是文字寫的好看不好看,歪歪扭扭的文字,

    會隨著孩子的精細動作的成熟與穩定,而慢慢的穩定逐漸改變。





    -------------------------------------------------------------

    一點一滴地醞釀是個極重要的過程。

    不管是大人示範的書寫,還是孩子主動的仿寫,對於孩子都很有意義。

    重點在於孩子的理解,與動機,至於那美醜的呈現就取決於大人的認知與眼光。

    孩子在學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著「不像」、「缺一筆」、或「不正確」的階段。

    大人的識別裡必須有著對於學習語文書寫的正確認知,

    才不會在這樣的階段著急而亂的步調。

    只要知道孩子總有一天會讓自己知道,他在寫什麼與做什麼和為什麼而寫的動機與目地。

    而這些除了透過老師的正確示範與教導,

    和孩子的練習之外,也得仰賴大人的等待和相信。

    這些條件的促成,孩子將會在執行他自己的所知所能時帶著信心與希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