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教育良知.....多少人擁有

    教育良知.....多少人擁有

         我常說:「學習必須是快樂的,但談到教育卻必須是嚴肅的!」這樣的一句時常被提起並且討論著。為何學習要快樂,因為有快樂的情緒,才能喜歡學習、願意學習;有了快樂的學習方法,學習才會變得簡單、變得有趣;當孩子的學習是快樂的、主動的,學習成效就出的來,學習成效顯著孩子就容易產自信心,當孩子有了自信心,學習就會更簡單更快樂,就更能激發主動、自發的學習動機....這是一連串的良性循環。

        但為何教育卻是嚴肅的呢?因為在這樣一個快速學習的時代裡,要快樂學習談何容易,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不僅孩子有壓力,老師、父母都有壓力,這些壓力有些來自〝希望孩子好〞、有些來自〝比較〞,而有些來自於父母或老師的〝貪心〞或〝虛榮〞。因此,快樂學習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它必須被刻意的營造與安排,而老師必須被嚴格的要求、調教與接受訓練。除此之外,當老師受了訓練,多年下來其實也會因種種因素而忘了曾經受過訓練的自己,是那麼在意學習要快樂這件事。因此,在蒲公英,常常在師訓的安排中會出現的課題就是『教育良知』。

        常常告訴老師們, 當幼稚園老師是一件偉大的事。孩子的未來如何,決定的關鍵期就在幼兒學齡期,而妳們是雕塑他們的重要人物,自己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語氣....種種都必須在意,所以妳們太重要了。而我認為當幼稚園老師不簡單,尤其在蒲公英。

    為何要討論教育良知?

        在蒲公英有很多的訓練與要求,每個人除了自己本身因階段需求所必須接受的考驗之外,也常有一些固定的的討論,這些討論必須先有深度思考爾後再做分享與發表,如同對孩子的訓練一般。最近探討的一個課題就是「教育良知」。

        「教育良知」常常被提出來討論。它是潛在的、被隱藏起來的一種自覺,是一種隱性的領導,它發生在當教育與人性產生衝突時的一種自我覺醒。我常常帶領著老師思考一件事:當你與孩子在一起時,你給孩子的是什麼?除了專業知識的給予、專業技巧的帶領、身教與言教的潛移默化、快樂的學習之外,一定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衝突等著協調與溝通。而面對孩子我們也一直強調著要有好的情緒與好的方法,但與孩子在一起時就像關起門來的事,當家長把孩子交給你了,離開了;當主管對你放手,不在身旁盯著你了,你露出的臉孔是什麼臉?一臉陰暗、嚴厲可怕抑或是維持著和藹可親、溫暖和睦;你散發出的氣流是冷冷的空氣還是熱情的陽光;你的語言是諷刺放著冷箭還是耐著性子引導....。這樣的引導思考有其必要,因為身為一個幼教老師在幼教生涯中,一樣受教育,但容易因為種種因素而忘了技巧與方法,所呈現出來的就容易現出人性陰暗面而忘了教育本質。這時所仰賴的不能只是教育專業,每個人在關起門來之後的呈現,除了教育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反而是「教育良知」。當一個老師擁有教育良知,就比較能夠有自覺,有了自覺,就比較能夠提醒自己在正確的時間放入對的觀念、呈現良善的五官、與穩定平和的情緒,而這非關〝教育專業〞,因為教育專業是〝之前〞的事,而教育良知卻是〝之後〞的事。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幼教老師擁有教育專

    業是應該的,但一個卓越的幼教老師除了擁有教育專業之外,更需存在著教育良知,才叫做完整。

    總有懊惱時 !

             在討論之中,共同省思與回顧著自己狀況,這當中難免有懊惱的情緒,為何懊惱,因為每個人的幼教生涯不是一天兩天,與孩子相處在一起,面對的不只是孩子,還包括了家長與教育壓力,而在一天的作息當中,突發狀況有時就像地雷一樣,一觸即發,孩子的行為,又有如慢性病一般,除了預防,也得治療,時時刻刻都必須察覺與在意,稍不留神,養成了壞習慣,要調整將得花雙倍甚至是數倍的工夫。老師的情緒有時也如同坐雲霄飛車,忽高忽低。蒲 公英的 老師雖然擁有高強的情緒EQ控管能力,但難免偶爾亂了陣腳,無法自處,自然懊惱。該如何平衡?

           然而,這樣的懊惱很正常,我也接納這樣的懊惱,並引導著老師們思考,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並調整腳步進行修正,喚醒自覺並與教育良知做自我檢視與對話才是首要之務。在蒲公英組織文化的〝模式〞中提到,蒲公英的成長是一連串不斷修正的歷程。因此,不要害怕〝錯誤〞,要看見自己的錯誤,並了解自己的懊惱所在,才能正視它,並改正它,人性中原本就的擁有正面與負面的能量,如何讓自己平衡的那把尺在搖晃中用較多的正面能量應影響自己進而修復,比較重要。其實,當一個優秀的幼教老師真的不簡單,在這麼多的要求與訓練之外,更必須有一面教育良知的明鏡隨時映照著、關照著自己。或許辛苦、或許不自由,但那是必要的,不要去想、也不要去問為何外面似乎要求沒那麼多,為何我必須被要求?...沒有〈有〉理由、沒有〈有〉原因,因為你必須從優秀邁向卓越,因為你在....蒲公英。

        其實,我也有懊惱之時,談教育良知,談的不只是老師與孩子之間,它更包含著家長與學校之間,再清楚說明,應該是教育觀點與態度。而教育觀點與態度是更難掌控的一個區塊。常常也會有家長試圖掌控老師,配合自己所認為對的觀點;或學校也常需要為了一些觀點的建立與堅持而犧牲經營上所需要的人數,寧願堅持對的觀念與不願迎合的衝勁與理想,使得一路上跌跌撞撞。除此之外,與教育良知的種種衝突,當然不只於此,像是許多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因此重視提前學習的教育,比如小班的年齡堅持要念中班,中班的年齡想要插大班,大班明明可以多讀一年,卻要嘗試著參加考試進入小學....、上補習班非得要與老師溝通提前轉換程度更深的教材...。老實說,曾經放棄溝通才有懊惱的產生。

    專業教養態度的理性應對!

        與老師之間所存在著的教育良知,必須因為有孩子的存在而更深切的對未來懷抱著夢想,不能因為產生衝突而對未來失望,或改變初衷迎合殘缺不全需要改造的舊觀念。尋找問題求出平衡點,讓自己找出更好的方法去應對,面對家長一樣存在著柔軟與尊重,但面對觀念時就只能掌握教育、剔除迎合。就像蒲公英的藍色語言一樣─對專業教養態度的理性應對,充滿智慧與平衡。

         很好玩的,許多年下來,蒲公英老師的專業訓練與內在因子也對於〝對的觀念〞有著某種程度的堅持,她們堅持某些對的觀念,已不是來自於員工手則上所載明的條列與細項,而是來自於專業訓練之下的態度、能力與教育良知。因此,老師不輕易迎合、老師會花時間去與家長、孩子溝通,雖然知道改變觀念不容易,但不因為麻煩而輕易放棄,當然,也常常嘗到溝通失敗的困窘,與灰頭土臉的哭泣。不過,也因而累積了更多的經驗來面對每一波的挑戰。蒲公英的老師們,真了不起!

      Jast do it! 

        你一定聽過小男孩丟海星的故事,當每一隻海星被沖到沙灘,所面臨的就是鈣化的命運,小男孩在海邊等待,等著每一隻被海水沖上來的海星,再把它丟回海裡。有人看到了小男孩的動作直笑他傻,他說:「我只知道,被我丟回海裡的海星,就能擁有幸福,海星因為我的小舉動改變了一生,一切就值得了....。」而蒲公英知道,當我們為了對的觀念引領孩子前進時,縱使阻礙、困難重重,不應該因為受到挫折而停下腳步,或因為少了支持者而喪失信心,我們必須知道,未來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才,怎樣給才是對的。

        蒲公英的團隊們!Jast do it;支持蒲公英理念的家長們,對的觀點需要你們的傳達、維護與散撥,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放送幸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