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務為何也要有創新精神與軟體思維?從 AC 程式語言課程優化談起

更新於 2021/07/2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 ALPHA Camp,我們相信教育該不斷演化、進步。 不管是課綱、內容、體驗、以及學生管理等,教育服務都該不斷地優化,這些優化也有大有小。其實在 2017 年,我們從實體教學轉到線上,便是我們做過最大的一次優化。一般來說,我們會根據這兩個因素來規劃與執行課程優化:

1.產業狀況與需求

作為一個協助人們職涯學習(career-long learning)的單位,AC 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產業不斷地改變,新的技術、工具、甚至做事方法,都日新月異。而隨著技術的改變,工作模式也會不一樣。在數位經濟下,企業對同一個職能的定義與需求,不管是經驗、技能或是思維,也會跟著有所改變。

2.學生的成效與反饋

#OutcomeFirst 是 AC 的教學精神。每個梯次我們都會觀察學生的成果,從單一學期的作業繳交狀況、完課率、到畢業生在職場的表現,我們都會追蹤。
另外,線上教學的好處,就是能讓我們蒐集大量學生線上學習行為數據:學生什麼時段上平台學習、哪段教學影片需要重複觀看、哪份作業的繳交率偏低、或是學生對工作坊的評分與評價又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學生的成果、行為與回饋,找到需要改善的機會點,再透過實驗新的教學體驗與安排,去驗證改善方法。

課程優化的方向

我們會以這幾個方向去思考如何優化課程:
  • 課程主題的選擇:目前產業主流用哪些工具?學會哪個技術會讓學生更容易找到(有發展潛力)的工作、有更好的薪資?除了技術能力外,又有哪些「軟實力」是雇主期待的?
  • 學習路徑的規劃:如何設計出一個有效率、又能讓學生紮實練功的路徑?哪個題目現階段需要深入瞭解,哪個可以點到為止?每週內容的份量是否恰當?
  • 教學內容的設計:影音與文字之間該如何取捨、哪個觀念需要用更多的案例說明?老師的講解是否清楚?
  • 作業專案的設計:這週作業份量是否太多?作業是否太難?如何設計小組作業可以讓同學練習業界需要的協作能力?
  • 工作坊的設計:課程中該有多少場工作坊?主題又是什麼?在 1.5 小時內該覆蓋哪些內容?哪段適合設計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如何將學生分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工作坊中得到協助?
  • 產業變化的更新:有哪些技術工具被更新?企業職位的定義、能力需求、以及面試方式是否有所改變?

課程優化的層級

AC 期待我們的課程能與時俱進,我們會定期回顧學生的數據與反饋,在不同的時間點作出調整與優化:
  • 基礎編輯、補修(每週):在課程單元中,因為教材內容在文字、圖片或影片的說明不夠清楚,又或是延伸閱讀的外部連結有更新,導致無法引導學生有效學習。這些相對小的細節修正,課程設計團隊每週會依據當週學員回饋,進行檢視與修正。
  • 工作坊/教案的更新、優化(每個梯次):AC 的課程是班級進度制,同學以 3、4 或 8 週為一個梯次。在每個梯次之後,我們會觀察個別章節與整體課程的的行為與反饋,再決定是否有需要/能在當下做比較大幅的修改與優化。比較緊急的,如發現過去的程式碼有點老舊、工作坊的體驗欠佳、或是教案的說明容易錯誤引導學生等,我們都會視需求程度與當時的資源加以調整。
  • 單一模組/學期的重新規劃:AC 的課程會分成不同的模組(學期),讓大家能按照自己的進度,一步步往前。我們會定時檢視單一模組的整體設計與製作品質,做適當的調整。例如:
  1. 將學期一教授 HTML/CSSJavaScript 語法的先後循序對調;
  2. 更改學期二作業批改的標準與機制,讓助教能提供更精準、有效的反饋。
這些調整可大可小,我們會按事情的影響與 AC 的人力去規劃。
  • 結構性的改動 (每年):最後,每年我們會整理過去一年從學生、業界蒐集到的資訊,再檢視目前課程的設計,去思考是否需要作出結構性的更改。
例如我們過去將一個為期 3 個月的課程分拆成不同的學期,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步調學習。
又或是去年把「學期三 - 工程師養成」分成「前端」、與「全端」兩條路徑,這些都是牽涉到整個課程需要被重新規劃。而每次做這層次的調整,都需要 3、4 個月的時間。從課程內容、作業專案設計、到學生溝通,幾乎都要被砍掉重練。
做這些課程調整的目的,是希望能讓學生有更有效的學習體驗,也更能達到大家期待的學習成果。
以最基礎的入門課程為例,經典的 JavaScript 迴圈擲骰子作業,從最開始的只有不到 50% 能順利提交/通過作業,經過持續優化,現在近 80% AC 的學生能在第一週的學習,就將迴圈的概念成功應用在作業的情境裡。
要打造一個好的教育產品,跟開發一套好的軟體服務一樣,甚至更難。所以我們也不會期待能一步到位。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會安排「beta 測試」,提早蒐集學習者的回饋,驗證我們的優化策略,一步步把產品做的更好。

AC 網頁開發 Web Dev 課程的進化

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AC 的「網頁開放課程 Web Dev」過去幾次結構性的大改變。

過去的重度更新

1. 從 Ruby-on-Rails 轉為以 JavaScript 為主要語言:

由於觀察到市場上對 Ruby-on-Rails 工程師的需求在萎縮,同時也發現對初學者來說,一次要學會 HTML/CSS、Ruby、JavaScript 等,我們決定選擇能同時完成「前、後端」功能,也是業界最多人用的 JavaScript 為主線。

2. 課綱設計納入「人物誌」概念

一般課程的課綱規劃以技術主題為主,但我們發現,如果學生的學習目標不一樣,他們需要不一樣的學習路徑與體驗,如「探索寫程式」跟「轉職工程師」就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方向;學習目標不一樣,便會大大影響學生的投入與對課程的期待。
因此,我們在課綱中納入「人物誌(persona)」的概念重新設計,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目標與能投入的時間,規劃不同的學習路徑與成功標準。我們把特定學期從 8 週降到 4 週,讓學習者能更有效的維持動力。
在調整學習節奏後,我們發現,完成課程的學生人數大幅提升——過去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能夠撐完連續 8 週的學習,現在每個 4 周都有超過 80% 的持續學習比例。

3. 前、後端分流:

由於觀察到業界對前、後端工程師所需要的能力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我們在 2020 年將最後一個學期「工程師養成」重新設計,在幫助學生建立「全端(full-stack)」的基礎下,再提供「前端」與「後端」專修。
在前端專修中,增加大量的切版教學與練習、也加深了前端框架 Vue.js 的教學,讓有意成為前端工程師的同學,能在更短的時間,打造更紮實的基礎,以更快達成轉職目標。

2021 熱門程式語言,JavaScript、Python 哪個語言職缺最多?

2021 年 Web Dev 3.0 的重點

接下來,我們在 2021 年 9 月班將正式啟用最新的 Web Dev 3.0 版本。這次我們更聚焦在「目的導向」的設計原則。
因為「前、後端分流」的成功,這次我們根據學習者希望從事的「職種」來「提前」分流。AC 最近越來越多學生是「非轉職者」,近年產業與人才對「數位轉型」的需求更是越顯迫切,有很多從事設計、行銷、或產品管理的學習者,希望能在 AC 建立程式能力,增加自身職涯的競爭力。所以這次,我們會針對這些職種,規劃更清楚的路徑與明確的能力驗收。
另外,我們也會更深化「前端」與「後端」的內容。由於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深,市場上已經很少能真正駕馭全端的全才了。我們仍相信身為一個專業工程師,你需要對網路產品有個「全端」的瞭解。但在有基礎認知後,我們才會引導學生花更多時間去建立其中一個專長。
所以這次,我們會讓學生在「更早」的時間去選擇前、後端分流。同時,我們在前、後端各補增了教材,並重新規劃路徑,讓學生能更有效率的學會。

簡單來說,這次的 Web Dev 3.0,讓學習者能更提前依據自身的學習目標學習,同時對各個題目在對應職能的應用有更清楚的掌握。針對轉職者而言,你的學習路徑會更友善、更聚焦與更有效率。

小結

我們所處的時代,除了面對軟體技術的快速變遷,同時也面臨產業環境的人才需求挑戰。作為專注培育數位人才的機構,過去我們培力(empower)超過 6,000 名的學員,未來我們也會持續關注產業動態與學員回饋,繼續優化課程,像我們的學生一樣,能不斷地變強。
未來我們期許能培養更多優秀的數位人才,除了協助每位學員實現理想、發展更好的職涯外,更希望能透過他們參與打造的產品與服務,解決當代各種社會問題,並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與世界的樣貌。

(原文發表於 ALPHA Camp blog,原文標題〈AC 線上課程再進化:以創新精神與軟體思維經營教育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rnard C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網頁設計的工作主要是要設計介面(user interface, UI),並把它轉化成前端介面。先不說設計能力,在技術方面,比較不講究架構或是效能。而在日常工作中,也不太需要常常客製化介面與互動。
遠距工作讓信任問題放大、引起主管與員工關係緊張的情況,國內、外都有,畢竟人性就是人性。但據我近期的觀察,狀況在台灣比較嚴重。
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還沒準備好、條件尚未成熟的狀況下就創業,這無疑是向失敗叩門,雖說失敗也能獲得寶貴的經驗,但我認為只有「經過努力和認真準備」的失敗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老師。
台灣近年新創發展蓬勃,又有像 Appier 與 91APP 這些新創公司成功出場,在日本與台灣上櫃。我也聽到越來越多同學在新創與大公司之間考量自己職涯發展的下一步。
我們常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茫然地跟隨人群的決定而做決定,往安全卻不一定適合自己的路走,錯失了能夠發揮天分的機會。許多年輕人的迷惘都是源自於「不夠認識自己」,類似的恐慌在台灣年輕人身上似乎特別明顯。
「畢業感言」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所以內容可以根據你的目的去設計就好。當然,要避免太負面、有洩漏企業機密的訊息,但重要的,我認為是「時機」。
網頁設計的工作主要是要設計介面(user interface, UI),並把它轉化成前端介面。先不說設計能力,在技術方面,比較不講究架構或是效能。而在日常工作中,也不太需要常常客製化介面與互動。
遠距工作讓信任問題放大、引起主管與員工關係緊張的情況,國內、外都有,畢竟人性就是人性。但據我近期的觀察,狀況在台灣比較嚴重。
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還沒準備好、條件尚未成熟的狀況下就創業,這無疑是向失敗叩門,雖說失敗也能獲得寶貴的經驗,但我認為只有「經過努力和認真準備」的失敗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老師。
台灣近年新創發展蓬勃,又有像 Appier 與 91APP 這些新創公司成功出場,在日本與台灣上櫃。我也聽到越來越多同學在新創與大公司之間考量自己職涯發展的下一步。
我們常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茫然地跟隨人群的決定而做決定,往安全卻不一定適合自己的路走,錯失了能夠發揮天分的機會。許多年輕人的迷惘都是源自於「不夠認識自己」,類似的恐慌在台灣年輕人身上似乎特別明顯。
「畢業感言」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所以內容可以根據你的目的去設計就好。當然,要避免太負面、有洩漏企業機密的訊息,但重要的,我認為是「時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同學參加完就業服務乙級的總複習班,考完試後,及格了,我會要求他們寫一下上課前、後的差別,同時有什麼給同學的建議,以前要整理總覺得麻煩,現在把檔案丟上去,整理的內容方向有條有理…你怎麼能不善用CHATGPT呢? 以下是「上課前後的十大學習效果改善」及學員的感謝與建議:
Thumbnail
學習生成式AI,不僅僅是掌握幾個工具,而是從全方位了解AI的發展範疇及其潛力。我經常在企業教授AI課程時,會遇到HR詢問:某些工具用不上,可以不教嗎?當然可以,但如果同仁不了解生成式AI在「數位內容」上的廣泛應用,又如何掌握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邊界?
  童軍教育的素養導向課程,童軍課程的內容就是生活中的事情。安排任何課程,我們會有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從大項目到小細節(就像是導遊帶團講述景點)、從具體到抽象(想像具體生活中的例子再導向抽象的理論)、從實務到理論(應該是這樣,但常常是理論到實務,但更多是要看實際情況決定)。在課程設計中我們常用的是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前東家 ALPHA Camp 與 Yourator、職游合作的線上講座,內容主要是談 AI 時代對於招募、職涯選擇、技能發展的影響,並從對於人才與就業市場的觀察、求職者與企業的互動、企業所重視的能力與特質這三面向來進行討論。 做了筆記,把五個特別有感的重點與大家分享,同時也補充自己的觀點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Thumbnail
人才培育課程不僅是提升員工技能和知識的關鍵途徑,更是推動企業創新和持續成長的重要基石。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培訓課程和教育平台,企業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培育方案呢?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化教學計劃、課前問卷調查、明確學習目標、互動和參與、應用和實踐、評估和反饋、以及學員反饋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結構。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同學參加完就業服務乙級的總複習班,考完試後,及格了,我會要求他們寫一下上課前、後的差別,同時有什麼給同學的建議,以前要整理總覺得麻煩,現在把檔案丟上去,整理的內容方向有條有理…你怎麼能不善用CHATGPT呢? 以下是「上課前後的十大學習效果改善」及學員的感謝與建議:
Thumbnail
學習生成式AI,不僅僅是掌握幾個工具,而是從全方位了解AI的發展範疇及其潛力。我經常在企業教授AI課程時,會遇到HR詢問:某些工具用不上,可以不教嗎?當然可以,但如果同仁不了解生成式AI在「數位內容」上的廣泛應用,又如何掌握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邊界?
  童軍教育的素養導向課程,童軍課程的內容就是生活中的事情。安排任何課程,我們會有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從大項目到小細節(就像是導遊帶團講述景點)、從具體到抽象(想像具體生活中的例子再導向抽象的理論)、從實務到理論(應該是這樣,但常常是理論到實務,但更多是要看實際情況決定)。在課程設計中我們常用的是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前東家 ALPHA Camp 與 Yourator、職游合作的線上講座,內容主要是談 AI 時代對於招募、職涯選擇、技能發展的影響,並從對於人才與就業市場的觀察、求職者與企業的互動、企業所重視的能力與特質這三面向來進行討論。 做了筆記,把五個特別有感的重點與大家分享,同時也補充自己的觀點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Thumbnail
人才培育課程不僅是提升員工技能和知識的關鍵途徑,更是推動企業創新和持續成長的重要基石。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培訓課程和教育平台,企業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培育方案呢?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系統化教學計劃、課前問卷調查、明確學習目標、互動和參與、應用和實踐、評估和反饋、以及學員反饋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和結構。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