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日記:教育是有關,也無關性別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freepik
香港教育界普遍陰盛陽衰,小學及幼稚園更甚。我不是女權/父權分子,只是希望人人平等。在三八婦女節翌日,就來寫寫一些令人在意的性別觀察。
先此聲明,以下故事只是個人經歷,不代表可以類推成香港教育界普遍現象。

「男子漢大丈夫,敢做就敢承擔!」
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曾在一所大型慈善機構兼職特殊教育中文班導師。學生一般都有過度活躍症(ADHD,台灣稱過動症)及讀寫困難,部分學生更有自閉傾向。中文班的目標是讓學生在遊戲中提升學習動機,沒那麼討厭語文,其次才是提升語文能力。
正因為學生的特殊,也因小組以遊戲形式進行,在某些比較「難搞」的班別,會有中心社工隨堂上課。其中一班學生,大概是小六、中一的年紀,四個都是男生,他們的neurotransmitter加上青春期的荷爾蒙分泌,想也知道會是秩序的惡夢(這裏指的「秩序」是祈求該天不要打架),所以社工一般都會入課室幫忙。
我們三方一起制訂了課堂守則(主要是罰則),例如說髒話要做十下掌上壓。偶爾學生會不願意受罰,然後社工同事就會說:「男子漢大丈夫,敢做就敢承擔!」
每次聽到,我心裏都會有個疑問:如果女孩子做錯事,是不是無須承擔後果?
但孩子們在小組課程完結前,都沒有問到這個問題。那時還是工讀生的我,也沒有多事。

「x sir,仲唔過嚟請安?」(x老師,還不過來請安?)
後來,我在小學任教,同事當然也是女多男少。不過,高層職位就平分秋色,主任級上司男女各半。即是說,其實全校有一半男同事,都是高級職員。至於那三幾個「低級」的,難免成為(no offense,但特別是師奶)女同事的「關顧」對象。
有一個特別易欺負的男同事,在看見某幾個資深女教師時,還必須要主動過去「打招呼」,否則資深女同事會用她們的內置咪高峰,「召喚」他過去「請安」。
每年學期末,在學生放暑假後,我們都要多上一天班進行盤點。盤點工作是數數課室、特別室、活動場地等的器材是否齊全可用。一般來說,(女)班主任都會在自己的課室工作,而非班主任同事則安排在不同特別室盤點。惟獨男同事,不論是否班主任,都會安排在操場、活動場等地方工作。要數的儀器不少,可以花上一、兩小時才完成,偏偏這些場地並沒有冷氣。夏天的香港,三十幾度,加上濕熱,有些地方如體育室還要特別悶熱。每年都看到男同事做得汗流浹背,第一 年來的男同事更會「輸經驗」,不知道要多帶一件衣服替換。
記得有一次,全校要更換學生椅子。我任教的是大校,六級接近九百名學生,椅子少說也有千多張。在正式更換(送走舊椅子)的前一天,我們請學生一人搬一張,把大部分椅子送到每層樓平台。當天放學後,負責同事宣布:
「我已經邀(命)請(令)了男同事明天回來幫忙,和校工一起把椅子搬走,感謝他們全都答應了回來幫忙。」
我們都知道,學校加班從來不會有加班費,大熱天時也不會有飲料贊助。

「幼稚園點會有男人做?」(幼稚園怎會有男人來做?)
在離開學校後,我一直在不同大學做研究支援工作。其中一個項目,是研究幼稚園。研究範疇不在此透露,聽到對話的方式也不便說明。總之以下對話全為真實。
「有一次,我見到有個男人,着曬西裝,嚟做嘢喎,咁我就奇怪啦,幼稚園點會有男人做?於是我就望下佢嚟做咩啦,原來只係(某個工作探訪目的)。嚇死我,冇理由有男人教幼稚園。
書面語版:「有一次,我看見一個穿西裝的男人來工作,那我就覺得很奇怪啦,幼稚園怎會有男人來做?於是我看看他是來做甚麼的,原來只是(某個工作探訪目的)。嚇壞我了,沒理由會有男人教幼稚園。
說出以上對話的,是這個研究項目的研究員,一名(女)教授——一名在學前教育界打滾多年的教授。的確,我相信這幾十年來,從事幼教的男生寥寥可數,但以教授的江湖地位,總不會一個男老師都未見過吧?而且,也有頗有名氣的幼稚園是男性擔任校長,他們又怎麼嚇壞人了?

翻查政府統計處資料,更嚇壞人的,明明是教育職場的男女比例。在1997年,幼稚園男教師佔0.4%,女教師佔99.6%;到2020年,男教師的比例才攀升至2%。同時,在中、小學,我們可看到男女比例較穩定:小學維持在23%對77%左右,中學更幾乎「男女平等」。
數字來源:政府統計處;百分比來源:我的excel
要「心思縝密」地照顧小孩較適合女性,到底是刻板印象還是真有其事,每人的看法都不同。時至今日,看看那些補習中介網站,大部分家長也要求聘用女教師,還不全是安全理由,因為即使孩子是男學生,家長也未必想男教師上門。
這種陰盛陽衰現象也許沒法一時三刻改變,也許無須改變(在我而言,一個行業男多還是女多壓根兒不重要)。我只是希望,願意加入教育界的男生,能得到平等的對待,不用再因為自己的出現嚇死人,更不用負擔無關心性別的額外工作。
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能對許多人來說,用用網上資料無什麼大礙吧?迷因帳號也也這樣轉貼他人的meme。然而,很多人也這樣做的事,不一定正確。況且我們在教育現場,對自身道德水平應有更高要求。我們教學生不要偷東西,卻在每天左偷右偷來應付工作,實在說不過去。
很久很久以前,國王穿上了透明的新衣,上街接受大家讚美。(他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一大群受過義務教育的成年人,就誇獎國王的衣服真好看。(他們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最後只有一個孩子,說出這個國度唯一的真話——國王赤身露體,卻被眾人讚頌新衣有多漂亮,太可笑了!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今天X老師要我寫一封悔過書,交待在中文堂上看書的原因。我在中文堂看書的原因是你在鬧人,不是在教書,我對你有多辛苦備課,晚上改簿改到很夜沒有興趣,不關我事。」如果你也會對學生說:「老師很辛苦,所以你要努力讀書」,原來已經落入了情緒勒索。來讀讀這篇文章,了解教育環境中的情緒勒索及紓壓方法。
近年,社交網絡興起一陣「studygram」風氣。在學生會開一個公開的戶口,在個人簡介中說明自己的現有學歷、學習目標等。Studygram不只在中學生之間流行,也有大學生會用作紀錄閱讀reading和寫論文的進度。而且戶口足跡遍佈全球。
有一次閱讀課,我正忙着改簿,要趕在放學前派回給學生改正,沒留意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正互相打眼色,然後,其中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可能對許多人來說,用用網上資料無什麼大礙吧?迷因帳號也也這樣轉貼他人的meme。然而,很多人也這樣做的事,不一定正確。況且我們在教育現場,對自身道德水平應有更高要求。我們教學生不要偷東西,卻在每天左偷右偷來應付工作,實在說不過去。
很久很久以前,國王穿上了透明的新衣,上街接受大家讚美。(他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一大群受過義務教育的成年人,就誇獎國王的衣服真好看。(他們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最後只有一個孩子,說出這個國度唯一的真話——國王赤身露體,卻被眾人讚頌新衣有多漂亮,太可笑了!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今天X老師要我寫一封悔過書,交待在中文堂上看書的原因。我在中文堂看書的原因是你在鬧人,不是在教書,我對你有多辛苦備課,晚上改簿改到很夜沒有興趣,不關我事。」如果你也會對學生說:「老師很辛苦,所以你要努力讀書」,原來已經落入了情緒勒索。來讀讀這篇文章,了解教育環境中的情緒勒索及紓壓方法。
近年,社交網絡興起一陣「studygram」風氣。在學生會開一個公開的戶口,在個人簡介中說明自己的現有學歷、學習目標等。Studygram不只在中學生之間流行,也有大學生會用作紀錄閱讀reading和寫論文的進度。而且戶口足跡遍佈全球。
有一次閱讀課,我正忙着改簿,要趕在放學前派回給學生改正,沒留意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正互相打眼色,然後,其中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雖然我只當一個禮拜的課輔班老師,但我真的被那群又愛又恨的臭小孩整個半死,我除了要上美勞課,教他們做小書之外,我還要擔任中低年級小孩的班導,負責管他們寫功課、吃午餐、睡覺、打掃等等一堆事情,真的是有夠累人的。
小學五年級之前,都是男女混座的,原本大家都相處的和樂融融,變數是在一位男同學開始拉女同學的頭髮以後,所有的同學除了學音樂、學繪畫和成績很好的人之外,全部有了相同的行為!我有去問過最先開始的同學,他說是鄰居教的! 我們可以很輕描淡寫的說,就是小男孩想引起小女孩的注意。但是這種心念從它開始以後,就不會
孩子重新編班上三年級,卻在班上面臨各種困擾,包括值日生任務、點數制度以及運動會上的不公平對待。孩子和其他同學們都面臨班導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及運動會時的不公平對待。家長面臨孩子的疑問和班導的作為,感到困擾和焦慮。
2024/5/2 紀錄一下最近遇到的狀況,前一學期去幼稚園教創造力的課,覺得大班小朋友都可以專心看圖片、透過引導想像力互動回答問題,並很投入的製作作品。但這個新學期,換了一個幼稚園,覺得小朋友好不受控,怎麼那麼調皮,愛吵,無法專心啊??? 一開始和另一位同時在同一個幼稚園教課的老師聊,那位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校長上台的時候,他也跟學務主任一樣,穿了白裙,只是動作方面有些彆扭,沒有主任那麼自然。在性別教育平等法通過之後,思本教育委員會就已經著手將大學、高中、國中校規條文內,不符合時代性別教育的字句條項刪除或修改。思本大學因為校風關係,早就已經是性別多元、尊重理解的環境,對於校規修訂,並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文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到幼稚園接小孩,全家都出動的準時在下午四點出現在教室門口,結果正男卻不想回家、老師也不停地讚美他。我心想『啊,這個內心細膩、感性的觀察型小孩竟然適應的這麼好?!』在車上,他呱啦呱啦說一堆學校發生的大小事、教室的事、隔壁教室的事、說老師唱了好多首歌、說了好多故事.....還有吃飯前老師唱的感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雖然我只當一個禮拜的課輔班老師,但我真的被那群又愛又恨的臭小孩整個半死,我除了要上美勞課,教他們做小書之外,我還要擔任中低年級小孩的班導,負責管他們寫功課、吃午餐、睡覺、打掃等等一堆事情,真的是有夠累人的。
小學五年級之前,都是男女混座的,原本大家都相處的和樂融融,變數是在一位男同學開始拉女同學的頭髮以後,所有的同學除了學音樂、學繪畫和成績很好的人之外,全部有了相同的行為!我有去問過最先開始的同學,他說是鄰居教的! 我們可以很輕描淡寫的說,就是小男孩想引起小女孩的注意。但是這種心念從它開始以後,就不會
孩子重新編班上三年級,卻在班上面臨各種困擾,包括值日生任務、點數制度以及運動會上的不公平對待。孩子和其他同學們都面臨班導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及運動會時的不公平對待。家長面臨孩子的疑問和班導的作為,感到困擾和焦慮。
2024/5/2 紀錄一下最近遇到的狀況,前一學期去幼稚園教創造力的課,覺得大班小朋友都可以專心看圖片、透過引導想像力互動回答問題,並很投入的製作作品。但這個新學期,換了一個幼稚園,覺得小朋友好不受控,怎麼那麼調皮,愛吵,無法專心啊??? 一開始和另一位同時在同一個幼稚園教課的老師聊,那位老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校長上台的時候,他也跟學務主任一樣,穿了白裙,只是動作方面有些彆扭,沒有主任那麼自然。在性別教育平等法通過之後,思本教育委員會就已經著手將大學、高中、國中校規條文內,不符合時代性別教育的字句條項刪除或修改。思本大學因為校風關係,早就已經是性別多元、尊重理解的環境,對於校規修訂,並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文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到幼稚園接小孩,全家都出動的準時在下午四點出現在教室門口,結果正男卻不想回家、老師也不停地讚美他。我心想『啊,這個內心細膩、感性的觀察型小孩竟然適應的這麼好?!』在車上,他呱啦呱啦說一堆學校發生的大小事、教室的事、隔壁教室的事、說老師唱了好多首歌、說了好多故事.....還有吃飯前老師唱的感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