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教育程度高低、有無興趣都不重要!到底該如何提高工作滿意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很重要,因為它不但直接影響身心狀況與生活品質,更牽涉到我們有沒有「辦法」與「意願」持續目前的工作。而除非是家財萬貫、或者存夠退休金了,否則藉由工作收入支應生活所需,原本就是現代社會的常態。正因為如此,心理學領域進行了大量與這個議題相關的研究,希望釐清哪些因素能提高工作滿意度。
本文提出兩篇最新研究,結論都是「負面表列」:「教育程度高低」對工作滿意度沒有影響,對工作「沒有興趣」並不會影響工作滿意度。
這麼一來,豈不是說了和沒說一樣?當然不是,其中奧妙請繼續往下讀。
第一篇研究來自〈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Impact factor:5.851),是由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出版的專業學術期刊。
研究發想是:長久以來,「教育程度」一直都被認為是對個人、甚至國家社會的一項重要投資,因為它高度影響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內容。然而,即使從最保守、最功利的角度觀之,接受高等教育早已不等於能從事(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好工作。本文則進一步在傷口上灑鹽:就算教育程度再高、找到的工作再好,對實際從事工作時的「工作滿意度」也沒有幫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5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63會員
969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雖然每個人體內的「腸內菌」(或稱「腸道菌」)有數百種,數量更高達10~100兆,但過去只被認為與消化功能相關,並未受到重視。直到近年來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才揭露出腸道菌與免疫、代謝、腦神經系統都有關係。
原本沒有打算要寫這篇文章。正好4/30「國際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前後,台灣新聞媒體與網站有幾則相關討論,而手上又有一篇4月中的最新研究,所以就決定先「插隊」。 
運動很重要,不論對身、心健康皆然,這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常識了。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相關研究發表,與過去不盡相同的概念也陸續被提出來。本文就為各位讀者介紹三篇近期發表的最新研究。
何謂「小不快」?比如:一進辦公室就碰倒咖啡杯,1小時才來一班的公車在你面前開走,約好時間結果對方遲到10分鐘,忘了今天是特價最後一天結果沒買到。 以上這些生活中看似「無害」的小事,竟然會造成長期、持續的影響,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隨著社群網站的使用率、滲透力持續增加,「假新聞」的影響與傷害也越來越顯著。 「政治」方面的假新聞不用多說,對於社會和諧、人民共識、國家發展、甚至國家安全都可能帶來嚴重傷害。「醫學資訊」方面的假新聞,則會傳達錯誤的保健醫療知識,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坦白說,讀到這篇研究讓我感到很哀傷。但是,卻也帶來更大的動力,督促我繼續往目標前進。請聽我娓娓道來。 本研究刊載於三月初的《Emotion》,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 )出版的心理學雜誌之一,Impact factor為3.039。
雖然每個人體內的「腸內菌」(或稱「腸道菌」)有數百種,數量更高達10~100兆,但過去只被認為與消化功能相關,並未受到重視。直到近年來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才揭露出腸道菌與免疫、代謝、腦神經系統都有關係。
原本沒有打算要寫這篇文章。正好4/30「國際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前後,台灣新聞媒體與網站有幾則相關討論,而手上又有一篇4月中的最新研究,所以就決定先「插隊」。 
運動很重要,不論對身、心健康皆然,這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常識了。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相關研究發表,與過去不盡相同的概念也陸續被提出來。本文就為各位讀者介紹三篇近期發表的最新研究。
何謂「小不快」?比如:一進辦公室就碰倒咖啡杯,1小時才來一班的公車在你面前開走,約好時間結果對方遲到10分鐘,忘了今天是特價最後一天結果沒買到。 以上這些生活中看似「無害」的小事,竟然會造成長期、持續的影響,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真的有這麼誇張嗎?
隨著社群網站的使用率、滲透力持續增加,「假新聞」的影響與傷害也越來越顯著。 「政治」方面的假新聞不用多說,對於社會和諧、人民共識、國家發展、甚至國家安全都可能帶來嚴重傷害。「醫學資訊」方面的假新聞,則會傳達錯誤的保健醫療知識,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坦白說,讀到這篇研究讓我感到很哀傷。但是,卻也帶來更大的動力,督促我繼續往目標前進。請聽我娓娓道來。 本研究刊載於三月初的《Emotion》,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 )出版的心理學雜誌之一,Impact factor為3.039。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當你考慮自己有多喜歡現在的工作時,從1分到滿分10分,你願意給它打幾分呢? 根據蓋洛普研究,一個圓滿的全方位人生,有五個關鍵元素:工作、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居住環境、財務。其中「工作」佔據了我們人生的大部份時間,你對於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是否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對於你的生活品質影響甚巨。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當你考慮自己有多喜歡現在的工作時,從1分到滿分10分,你願意給它打幾分呢? 根據蓋洛普研究,一個圓滿的全方位人生,有五個關鍵元素:工作、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居住環境、財務。其中「工作」佔據了我們人生的大部份時間,你對於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是否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對於你的生活品質影響甚巨。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