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個尊貴的事奉──讀《寫給忠心能教導別人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許多年前,我曾協助一位研究歷史的朋友,進行一個口述歷史的項目,我只是負責把錄音內容筆錄下來。那兩段錄音分別是來自李清詞牧師和鮑會園牧師。我特別記得鮑會園牧師憶述他自己如何走上全職事奉的路,當中沒有驚天動地、刻骨銘心的呼召,相反,是神親自慢慢帶領他進入文字工作,日復日、年復年的事奉,造就一個忠心委身的僕人,而這僕人亦為神牧養和造就許多忠心的門徒。鮑牧師的忠心,同樣在鮑師母──鮑許冰清身上體現出來。這份忠心,在她的《寫給忠心能教導別人的──基督教教育文集》(播道會文字部,2005)完全體現出來。

這本書可說是鮑師母超越半個世紀從事牧養及教育工作的精華。她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就從事文字工作,很快便展開主日學課程的編譯事奉,期間經歷無數的困難與挑戰,憑著祈禱與等候,以及許多同工前仆後繼的參與,走過了一條信心之路,最終出版一套由嬰兒到成人級的聖經課程,歷時四十二載。可能在別人眼中,一套主日學課程未及其他大型事工那樣「搶FO」,但文字工作之所以被稱為筆耕,就是文字工作者都是默默耕耘的人,以文字來培育信徒的工作者,就是聖經中所講的「在小事上忠心」的僕人。我曾參與幾套主日學和基督教教育課程的編寫工作,論恩賜與經驗,相比鮑師母與其他課程出版的同工,當然望塵莫及,但我一邊讀著鮑師母這本文集,一邊回顧神在多年來帶領我在這個領域裡事奉的經歷,實在百般滋味。

鮑師母在書中強調,主日學是教會最大的教育機構(頁40)。我以為這機構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有一位資深的基督教教育工作者跟我說,其實教會裡每個部份都可以是教育的場所,此話可以成為鮑師母那句話的最佳注腳。今日許多教會或許正面對經營主日學的困難,無論是難以尋找足夠和合適的教師,還是對教育信徒──特別是小孩子和少年人──的教育方式莫衷一是,甚至是課堂秩序和信徒流失等等問題,都足以令牧者和信徒領袖沮喪與泄氣。出版課程的機構花盡心思,務求製作適合堂會使用的教材,為了在屬靈根基與市場需要之間取得完美平衡,在編寫課程時都不時出現幻得幻失的心情。《寫給忠心能教導別人的》像一支定海神針,為一眾主日學及聖經教導者重新校正事奉心態和方向,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沒有使用高深的理論,相反以教導者與學習者的角度論及屬靈教育的種種課題。這可以從文集的分類管窺鮑師母的理念:寫給信徒、寫給教會領袖、寫給主日學領導人、寫給主日學老師。

在鮑師母的理念中,一切都由訓練開始。主日學學生要訓練,主日學老師亦要受訓練(頁41)。她強調教學工作不是重擔,而是享受(頁116),她說:「投資在神的工作與投資在生意上最大的分別是:必定有困難,卻沒有風險。」(頁117)當事奉裡出現過多的計算與計較,像投資生意一樣只想尋找必賺之法,自然很難享受箇中的樂趣。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最高層次的是自我實現(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包括追求真善美的至高人生境界。而他晚年提出的超自我實現(over actualization)理論,是指透過自我實現而獲得一種非常深刻體驗的滿足感,通常都是出現在藝術家身上。我相信,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因為它的對象是生命。

鮑師母認為成功的教會,不是在於人數的多寡、事工規模的大小,而是在於是否看重教導(頁122),而教導是叫人生命有改變(頁154),教師站在學生面前,就是代表神,因此是個尊貴的事奉。(頁146)如此,這個微小而尊貴的事奉,需要謙卑而羨慕聖工的僕人來承擔,他們需要努力裝備自己,教會領袖亦需要對他們多加支持,才能使教會像活石建立在神的根基上,然後就能建造生命的房子了。

我曾當過主日學老師,亦編寫過主日學課程,因此對鮑師母這本文集所探討的課題別有一番體悟。當然裡面提及的教學模式要算是較傳統的,但亦強調給予學生自由發問的空間,這符合她所翻譯的聖經課程的特色,就是透過聚焦主題來讓學生發掘真理教導,再從生活實踐中回應神。我相信今天的主日學教導,不囿於某一種教育模式,反而可嘗試互相融合,發揮不同模式的長處,建立屬靈生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2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這本書裡有很多觀念都很實用,就算沒有打算創業,也可以應用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最棒的是書本每章節的最後會有 4 個全篇重點摘要,其實看完重點摘要就能大致了解該章節就說甚麼,這篇文章整理了全書摘要。
Thumbnail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這本書裡有很多觀念都很實用,就算沒有打算創業,也可以應用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最棒的是書本每章節的最後會有 4 個全篇重點摘要,其實看完重點摘要就能大致了解該章節就說甚麼,這篇文章整理了全書摘要。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真言、真意、真心、珍惜、真名。》 「欲聽真言,必先靜默」 靜默,說的是騰出一種空間的關係。 人尋求民俗信仰, 握手合掌,拜神祈禱, 得以安心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是真言。 一個受憂鬱多年影響的母親, 每日吃著不等的藥丸, 咬緊牙關,將兩名孩子拉拔到大。 說著「還
Thumbnail
剛好陳鳳翔老師有篇貼文講到馬大與瑪利亞,於是我留言裡提到了愛餐,也跟網友做了一點討論,覺得可以做個紀錄,因為愛餐的確是個基督徒學習的好場域,很多問題都可以在裡面彰顯,但也很值得在裡面學習。 先對不清楚的朋友做一點說明,愛餐在教會裡歷史悠久,或者說,應該跟教會歷史一樣久,因為初代教會真的常常聚集在一
Thumbnail
剛好陳鳳翔老師有篇貼文講到馬大與瑪利亞,於是我留言裡提到了愛餐,也跟網友做了一點討論,覺得可以做個紀錄,因為愛餐的確是個基督徒學習的好場域,很多問題都可以在裡面彰顯,但也很值得在裡面學習。 先對不清楚的朋友做一點說明,愛餐在教會裡歷史悠久,或者說,應該跟教會歷史一樣久,因為初代教會真的常常聚集在一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