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媒體識讀小辭典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對於身邊的親人朋友,很容易全面相信;對於不喜歡的師長,就全盤否認他們說的資訊。
訪談過程中,讓學生打開社群平台,隨便選一個看到的資訊,沒多久學生就將看到的資訊秀給我們說:「這一看就是假的。」追問怎麼知道是假的,學生也只表示看起來就很誇張。
有些謠言會造成社會紛爭,甚至恐慌。例如疫情剛開始時,網路有許多傳言宣稱病毒是美國的生化武器,或聲稱哪裡死了幾百人。這些不正確的訊息被轉傳給更多人,降低民眾對於政府、媒體和科學的信任。
今天,就先來了解一下,那些和媒體識讀有關的詞彙和能力吧!

📝「媒體識讀」和「媒體素養」 一樣嗎?

兩者的英文都是Media Literacy,有些學者認為不需特別區分,也有學者認為兩者不盡相同。我同意後者的觀點。
2023.5.25更新:收到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的私訊,建議我們補上確切學者的說法,增加可信度。認為兩者之間有區別的學者如陳世敏
媒體識讀強調「辨識不當資訊」的能力,從「資訊接收者」出發;媒體素養包含了「媒體訊息產出」,對「資訊產出者」同樣重視。在人人都可以使用媒體的現今,是一大重點課題。

媒體識讀和批判思考脣齒相依,對於錯誤與可疑的訊息保持敏銳度、查驗消息正確性,都有助於建立資訊判讀的能力。

📝假新聞fake news

發佈對象是被視為有公權力的單位或是個人,包含政府部門或是媒體。因為網路、社群與自媒體興起,網紅也逐漸被納入討論。
假新聞並不是網路流行之後的特殊現象,自有歷史紀錄以來,假新聞便存在。 絕大多數時候,假新聞是達到政治或利益目的的手段。

📝「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 和「假訊息disinformation」

錯誤資訊通常會被視為無意的,例如誤讀、誤判等等,或是基於對身邊親友的關心而轉發的訊息; 假資訊則為刻意甚至惡意,例如刻意誤導、引起負面情緒等等。 由於兩種都會被轉發,也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或者是惡意的假訊息,被基於熱心或關心而轉發,變成錯誤訊息。所以很多時候不太會區分兩者。

📝資訊操弄

為了達成傳達自己信念或有利於自己的目的,而掩蓋、擷取、曲解甚至變造部分資訊內容。這種傳遞半真半假訊息的手段就是資訊操弄。 操弄方式百百種,包含引用名人的話語提高可信度、將來自小媒體的資訊說成是大媒體的報導、對於學術論文或報導斷章取義,或是引起恐懼和憤怒的方式等等,都屬於資訊操弄的手段。
還是不理解什麼是資訊操弄?沒關係,來看看實際案例:
沒人敢引進印度移工?印度大流散時代

📝資訊流行病infodemic

疫情期間,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名詞,描述大量與疫情有關的錯誤訊息和假訊息。 剛開始,大家都很恐慌,所以看到網路上那些號稱可以防疫、殺死病毒的作法,特別容易信以為真。 其中有些內容若是相信了、照做了,可能反而會傷害到健康。 甚至有謠言宣稱病毒是美國的生化武器,或聲稱哪裡死了幾百人。這些不正確的訊息被轉傳給更多人,降低民眾對於政府、媒體和科學的信任。

📝後真相post-truth

後真相在2016年被牛津字典選為「年度詞彙」。 後真相的意思是,加上個人情感的主觀陳述,會比客觀的描述更容易引起話題。
若是有學過行銷或是文案撰寫的同學,應該都曾經聽過「故事行銷」或「故事力」,這些都是後真相時代的產物。
「許多人喜歡相信故事,並不關心故事的真實性。」
透過引起認同或同情等等情緒,更容易讓接收者接受與記住。 這是現在資訊傳遞與接收的方式。
對故事力有興趣或不知道那是什麼的,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以上名詞可能出現不同翻譯,因此附上英文,以免混淆。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留言和贊助,讓我更有更新的動力!
追蹤我們:https://instagram.com/100podcast.2022?igshid=MzNlNGNkZWQ4Mg==
IG:100podcast.2022
文案:Sharon
圖文:亞璇、Sharon

參考資料: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2022.5)。《資訊判讀力》(左岸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公司)
許家齊、劉恩淇(2023.3.14)。〈媒體識讀是什麼?媒體素養議題例子、PPT教案一次看〉。翻轉教育。
白榮銓(2018.8)。〈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科學研習月刊57-09)。台灣網路科教館。
教育部(2023.3)。〈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
許瑞宋譯,Robert J. Shiller著(2020.9.30)。《故事經濟學:比數字更有感染力,驅動和改寫經濟事件的耳語、瘋傳、腦補、恐懼》。泛科學。
Infodemic。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羅世宏〈關於「假新聞」的批判思考:老問題、新挑戰與可能的多重解方〉,《資訊社會研究3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感於自己跨出舒適圈的懵懂和不安,希望有個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資訊和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網路假新聞充斥,假新聞鋪天蓋地,近年媒體謠言越來越多。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不管是幾年級的學生,幾乎都難以辨識假新聞與事實。換言之,學生在吸收大量媒體資訊時,卻缺乏評判思考的技能,媒體素養如今成了當務之急(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假訊息的可怕之處,不只可能對人造成一輩子的傷害,還可能扭曲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錯誤資訊的區別:錯誤資訊是不正確的信息,不論意圖;假消息是故意散布的虛假信息以操縱或欺騙;誤導信息是無意中傳遞的不正確信息。總結來說,假消息有意欺騙,誤導信息無意傳錯。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現代社交媒體使用者經常會被大量抄書仔的內容淹沒, 這些內容雖然精簡,但缺乏真實經驗和深度, 往往會誤導讀者。 以下是幫助你識別和避免這些劣質資訊的三個心態。 ▋心態1 - 培養批判性思維 在面對網路上的各種資訊時,保持批判性思維尤為重要。 問問自己,這些內容的來源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媒體識讀議題,隨著數位時代的蓬勃發展,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對於媒體識讀是否感到好奇呢? 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新聞吧!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
Thumbnail
網路假新聞充斥,假新聞鋪天蓋地,近年媒體謠言越來越多。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不管是幾年級的學生,幾乎都難以辨識假新聞與事實。換言之,學生在吸收大量媒體資訊時,卻缺乏評判思考的技能,媒體素養如今成了當務之急(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假訊息的可怕之處,不只可能對人造成一輩子的傷害,還可能扭曲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錯誤資訊的區別:錯誤資訊是不正確的信息,不論意圖;假消息是故意散布的虛假信息以操縱或欺騙;誤導信息是無意中傳遞的不正確信息。總結來說,假消息有意欺騙,誤導信息無意傳錯。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現代社交媒體使用者經常會被大量抄書仔的內容淹沒, 這些內容雖然精簡,但缺乏真實經驗和深度, 往往會誤導讀者。 以下是幫助你識別和避免這些劣質資訊的三個心態。 ▋心態1 - 培養批判性思維 在面對網路上的各種資訊時,保持批判性思維尤為重要。 問問自己,這些內容的來源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媒體識讀議題,隨著數位時代的蓬勃發展,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對於媒體識讀是否感到好奇呢? 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新聞吧!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