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2022年3月10日)
我對於華北一帶的華語裡的兒化韻還真是充滿著複雜的情感。我並不是一個民族情緒強烈的人,強烈到會認為「給臺灣閱聽者收聽的臺灣華語絕對不可以出現兒化韻」(事實上,在特定情況下,為了呈現某些長輩的家族遷徙史,我反而覺得兒化韻應該被好好記錄下來);但我確實認為臺灣的口語表演典範,已經轉移成「不帶兒化韻」的那種樣式了。當代的臺灣華語,已經是融合了各種語言特色、有別於「普通話」的一種華語了。臺灣華語常用語裡的兒化韻,已經弱化到幾乎沒有。(但仍然存在)
因此,當我聽到在給兒童的有聲書中,仍然充滿著「等會兒(hu-r)」、「小孩兒(ha-r)」、「這件事兒(sh-r)」這種兒化韻的表演方式,就不免感到不合時宜。——現在的臺灣人已經不會再這樣子講話了!出版社讓配音員採取這種表演方式錄製兒童有聲書(一種通常具有教育目的的書種),究竟想帶給、會帶給閱聽兒童怎樣的語言觀呢?
但請別誤會。我並不覺得「捨去兒化韻」但「字正腔圓」的表演方式就是唯一正解。「臺灣華語」的「表演」有著非常多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表演方式。我個人並不相信有哪一套華語才是「正確的」華語;臺灣家長也當然有資格選擇帶有兒化韻的華語有聲書給小孩聽。我前面也提過,在特定情境中,我甚至刻意讓老前輩的兒化韻被完整保留下來。我感到疑惑的是:出版社讓老廣播人在兒童有聲書中這樣表演的用意是什麼?是刻意為之,還是缺乏敏感度,覺得沒差?
這也可以作為我這陣子一直在反思的課題的一個暫時註解:「有聲書編輯」到底夠不夠資格作為一門專業,與傳統出版業的「紙本書編輯」互相類比呢?我現在的答案是:是。它就是。製作有聲書,並不只是請人把文字讀出來、錄下來就成了。除了用字遣詞以外,你怎麼講話、你怎麼發音、怎麼送氣,都充滿了政治。有聲書編輯確實有責任採取一個合適的語言觀,經過合適的剪輯與編排,才將內容傳遞給閱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