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研討會》系列:教育在地化

2024/04/1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情提要

在三月底,我參加了由LTTC主辦的雙語教育國際研討會。在這場聚集多國學者的會議中,討論了關於雙語教育的各種議題。然而,當我聽到主辦單位強調「用雙語教育讓世界聽見台灣」的時候,我心中浮現了一個問題:

用英文把台灣的聲音傳達出去沒有問題,那台灣自己是否有討論過呢?
如果沒有討論過,在這樣一場國際研討會中,真的可以代表台灣的聲音嗎?

《雙語教育國際研討會》討論了什麼?

在這場研討會中,學者們探討了多個與雙語教育相關的專題。討論內容涵蓋了如何設計雙語教育課程、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以及關於培力英檢(BESTEP)的議題。其中,也包含Barry O’Sullivan教授所進行的主題演講「教育體制的在地化」。

畢竟這場研討會都是用英文討論,雖然讓台灣和世界各地的學者可以同時討論這個議題,但在台灣尤其是教學現場的教師、學生、家長等會受到雙語教育影響的對象卻不一定可以直接拿這些內容來討論,當世界可以聽到台灣的聲音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把世界的聲音帶回台灣呢?

為什麼先說這個主題:我的故事

我自己是建構式數學第一屆的學生,接著遇上了綜合高中的剛開始設立的前幾年,進入綜合高中,接著利用學測與指考,從高職跨到高教體系的一般大學,後來在英國念書期間,遇上末代基測與初代會考,現在又遇上了雙語教育,感覺上幾個大變動算是都被我遇上了,因此這位英國學者的演講題目:教育體制的在地化,也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英國唸書的時候,適逢國中會考取代基測,當時我以考試變更之後教師所採取的措施為題目,做了一篇作業,當時人雖然還在英國,但遠端連線訪問台灣的國中教師們,其中有個比較資深的教師表示雖然考試改了,但該教什麼還是照教,並分享了當初九年一貫新課綱教改的時候,許多老師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最後就乾脆不管了,反正只要不被罰,以前怎樣現在就還是怎樣,當時教師間流傳的一句順口溜:

教育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管他一樣不一樣,反正都是一個樣。

本次主題:教育的在地化

而我今天想要討論的主題就是來自研討會的最後一場主題演講:英國學者Barry O’Sullivan所發表的內容:教育體制的在地化 (Localisation in Learning System)。

這位學者強調,雙語教育不僅僅是關於語言學習,更涉及文化和社會認同的層面。這位學者表示教育不僅僅是語言學習的工具,更應該是文化和社會認同的一部分。教育制度在地化的過程中,研究與實證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在實施教育政策時,也需要充分考慮地方的文化特色與需求,同時,他也強調,教育制度的在地化,需要基於大量的研究與實證來制定策略,不管是教師、學生、家長等所有的利益關係人都應該加入討論,不同人的需求也都需要被考慮進去。

正因為不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其他相關利益相關者,都應深入理解雙語教育,但這一一場研討會卻是使用英文進行,為了可以更好地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我決定撰寫這系列文章的,希望討論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讓更多人參與這個議題的討論。

目前針對台灣雙語教育,我們討論了什麼?

台灣雙語教育的實施上,目前的討論焦點多集中在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英語能力,不管是學生的英文能力,又或者是教師的英語能力,似乎,只要有英語能力,就可以適應雙語或是EMI全英語的課程?

這些討論往往著重如何迅速的達到政策目標,類似:

某某教學法,是否能夠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
幾年後,有多少學生能夠達到B2等級?
學校應該有多少比例的課程是雙語課?

但這樣的討論是否足夠呢?

這樣的討論,很容易讓雙語教育容易被視為一種衡量的工具,也難免會如之前流傳在教師間的那個順口溜一樣:大家為了執行而執行,政府想要什麼數據,教師就給什麼數據,政府說什麼,就勉勉強強就敷衍過去。

但如果這樣的討論並不足夠?我們又應該討論什麼內容呢?

重新邁進的腳步

目前教學現場在實施雙語教育時,最常提出的問題是教師資源的不足,許多學校現有的教師在教授專業科目時,對於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也感到吃力,但專科老師和英文老師合作,卻也常常導致英文老師無法負荷新增的工作量,甚至專科老師可能考過了英文檢定考試,有一定的英文能力,但依然很多問題,畢竟英文好和能用英文教書是兩個不同的能力。

當教育政策改變的同時,教學現場的老師如果無所適從,到最後也難免會影響了教學質量,也使得政策的持續性和效果受到質疑,到最後只好如當初那句順口溜所說的:管他一樣不一樣,全部一個樣。

結合Barry O’Sullivan教授的見解,雙語教育要在地化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不但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努力。希望透過這個《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系列,可以引發更多的討論與思考,一步步地將「台灣的聲音」真正地融入到我們的教育系統中。

雙語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不管是這次的研討會,或者是每一次的課程,或許我們都應該考慮:

我們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是單純地提高英語水平?還是透過語言的學習深化我們的文化理解和國際視野?
要如何讓一個教育制度真正的「在地化」?

希望這一篇文章,能夠促成更多場教育的對話,跨過語言的障礙,不只讓世界聽到台灣,也讓世界的聲音,傳回台灣,促成更多的討論。

最後

我是Yawen,我覺得議題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整理自己的想法,並邀請大家與我討論與交流:

按下【愛心】,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按下【追蹤】,我會繼續寫類似的文章。
按下【贊助】,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歡迎【留言】或【來信】
不是方格子會員,也可以到我的instagram留言或與我討論

我的Mail:[email protected]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


35會員
68內容數
這裡可能會聊聊教育議題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我蒐集到的故事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看到的書、電影或戲劇 不管是什麼主題,歡迎大家一起聊天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