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行的歌,被稱為「謠」,在過去是統治者側觀民情的憑據之一。其中,又以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童謠」最為貼近生活,透過它簡單易記、傳播迅速等特點,便於初步了解地方特色、文化發展等重要資訊。
來到近代,撇除民俗研究角度,對父母來說,想培養小孩熱愛母語,童謠無疑是最好的教材,因此早期有許多如〈天黑黑〉、〈白鷺鷥〉、〈點仔膠〉、〈丟丟銅仔〉等台語童謠,至今成為許多臺灣人共同的記憶,成為聽到便不自覺勾起笑容,一起哼唱的童年歌曲。
可惜近年來因科技發展,導致傳播、教育管道轉移,加之許多經典童謠內容與現代社會逐漸脫鉤,使得孩子們的童年多被國外「抖音」和「小紅書」所影響。讓孩子找回與土地間的連結,創作屬於這時代的「囡仔歌」,似乎成為勢在必行的重要之舉。
鑑於此,致力於推廣母語的公視台語台,從2021年起便以「咱的歌」為名,嘗試尋根,重新編曲了〈看月娘〉、〈紅狗蟻〉、〈掠毛蟹〉等童謠,這樣的「老歌新唱」確實盪漾出許多漣漪,可無奈因版權限制導致傳播力度有限。故自去年(2023)起,改而辦理徵選新的「創作童謠」,除了將當代文化注入歌曲外,貼近生活的作品也能鼓勵孩子利用音樂認識母語,培養老師與家庭的母語教育,這樣的舉動宛若開啟了一場「新台語兒歌運動」。
自去年(2023) 8月21日至10月11日,舉辦「2023咱的歌台語囡仔歌創作徵選」後,蒐羅了239首台語囡仔歌,並於10月底公布了徵選結果,9首歌加上1首邀請曲〈一兩三 來唱歌〉成了《咱的歌》新專輯的曲目。經過數月編曲,終於在今年初上架在串流平台。
.街聲收聽連結: https://streetvoice.com/lanekua/playlists/917933/
要讓童謠輕鬆易讀、朗朗上口,依循千年來先民的智慧確實不錯。押韻是其中一道門檻,比起國語的四聲調,台語擁有八個聲調,相較前者更易自然入韻,甚至不用譜曲,光自然唸詞就有韻律感。透過排比句式調整節奏,使它產生活潑、趣味的感覺。(註1)
以葫蘆會雙人創作團體(李佳泓、林奕碩)做的這首〈猴佮象〉為例,歌曲以「猴子幫大象抓癢」這件小事為旨,透過動物間的互動,引導孩子學習彼此尊重。而在李佳泓回憶這首歌的創作巧思時,提到:「我主要使用『iu』這個韻母(押韻),在有限詞彙中,編排三段簡短敘事。」
擷取〈猴佮象〉首段歌詞(參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之發音,”nn”為韻尾不影響押韻)
猴山仔 猴山仔𠢕𬦰(gâu peh)樹(tshiū)
樹跤 樹頂 咧扒癢(tsiūnn)
一隻象 尻川佇咧癢(tsiūnn)
猴山仔 來共鬥跤手(tshiú)
經由每句句末押韻,配上輕快的琴聲,再搭上象鳴與模仿猴子身手靈活的彈簧聲,組合成簡單易解的台語囡仔歌。
《咱的歌》專輯收錄作品五花八門,當中也不乏有反映生活、動物趣味、自然抒情、反映地方風俗等類型內容。平衡各類作品與精選特殊主題,需仰賴專業人員,而挑選出來的作品要順利進入音樂市場,更需要音樂製作人從旁協助。
這張專輯請來了三位台語文正音老師(白聆、陳豐惠、王秀容)以及三位在國內音樂圈中具地位的金曲製作人(黃培育、柯智豪、曾仁義)擔任評審與主導專輯製作。其中黃培育和柯智豪兩位老師並非首次合作,2016年便由黃培育帶領的「靜謐時光」樂團與其他音樂人創作,邀請柯智豪擔任製作人,共同創作《奉請》這張集傳統信仰並融入中西樂器的專輯。創作「屬於臺灣的音樂」不遺餘力,看到《咱的歌》再次合作,似乎又為臺灣音樂發展事跡再添一筆。
發音、聲音上的協調確實是自古以來童謠的必備條件之一。但筆者認為,讓孩子有參與感是童謠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是親子互動的重要關鍵,細節包括「可抽換詞語」、「模擬動物聲響」等,在這張專輯中也能找到例子。
你看是豬仔 我看是釋迦
你掠著魚仔 我挽著茄仔
鳳梨釋迦〈古錐的雲〉
透過天上的雲擁有千百種變化,延伸給孩子發揮想像力,將日常所看到的各式萬物替換進歌詞中。短短八句歌詞,卻挖了六個位子給孩子填詞,成為一首能達成親子趣味互動的歌。
另外「模擬動物聲響」則能以〈起床囉〉和〈貓仔話〉為例,前者以充滿活力的公雞叫做為與孩童互動的聲音;後者則直接化身成貓,同牠度過一整天,在喵言喵語的互動過程中,也達到互動的目的。
「囡仔歌」的寬度可以大至生活各面向,讓孩子具參與感;而它的深度則可以廣至文化各層面,令孩子能寓教於樂。專輯當中,我認為最具有保存及發人深省的作品有三首,分別為〈五秒鐘〉、〈偷食魚〉與〈搶孤〉。正巧反應了「現代教養」與「過去的文化與習俗」兩件時代旋鈕上的核心。
由農村武裝青年創作的〈五秒鐘〉將親子溝通的衝突與和解躍然在童謠之上,像是一種「透過親子互動的時間,來學習如何親子互動」的後設作品。歌曲背景是一段親子從衝突到和解的實際對話,音樂也從緊張的提琴聲轉到舒緩的鋼琴聲,會發現深呼吸、冷靜過後的溝通反而能聽見雙方真正的需求,達到相互理解的境地。
專輯中大部分作品貼近生活、親近現在社會,是給孩童們的入門歌。另一方面,專輯也同時準備了一兩首歌給年紀稍長或學習意願強的孩子們挑戰。〈偷食魚〉和〈搶孤〉是整張專輯中數一數二歌詞長且寓意豐沛的作品。
〈偷食魚〉採用台語唸歌的形式,由傳統器樂帶領小孩進入過去歷史氛圍,以口琴聲引入時光隧道,接著透過俏皮的聲響看見貓叼走桌上的魚,並跟隨目光看著家人在灶跤煮飯、門口唸詩等場景。既保留趣味,也留存記念。
最後則是楊肅浩的〈搶孤〉,是一首將地方特色保存在童謠的示範作品。開頭一句「鬼門開 鬼門關」,在囡仔歌當中「生死」本是件具有挑戰性的主題,但音樂抒情、輕巧,再搭配孩童們的在背後墊起的合聲,讓這些好兄弟不再讓人敬而遠之,反而親近了許多。整首歌把一場地方性的傳統祭祀活動鉅細靡遺地寫入歌,讓願意多學習的孩童深刻了解傳統文化的壯美。
「土地音樂本該很自然的存在生活之中。」這是黃培育老師在某次講座中說的一句話。在這變動快速、資訊取得容易的世界,往往會因為忽略,而選擇不用付出過多時間、勞力成本,卻都是片面的資訊來囫圇吞棗。
身為大人的我們,再創作童謠的意義是什麼?為何要追本溯源歷史場景,又要努力切成碎塊,好讓孩子能簡單上口地慢慢消化吸收?也許是出於對後生晚輩的愛;念於對這塊滋養自己土地的情。咱的歌,保留著我們與土地間的故事,留給後代的,是一處永遠的家,讓他們飛出去後不至於失根的所在。
[註1] 邱冠福,臺灣閩南語童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