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師大生物學系一般組-面試經驗分享

彰師大生物學系一般組-面試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彰師大裡的可愛小鴨

彰師大裡的可愛小鴨

今天來分享最近到彰師大的面試經驗,我這次面試的是生物學系,在網路上看到是七個人為一組的面試,原本我以為是大家站在一起面試,結果像是闖關遊戲一樣,其實讓人放鬆多了,共有七關都是跟教授一對一面試,每一關教授都有三分鐘時間,其實很快就過去了呢~

服裝的部分我穿了自己喜歡的綠色襯衫加上黑色西裝褲,外面套上一件黑色西裝外套(大部分人都穿白色襯衫或藍色,也有少數線條的,但我覺得選適合自己性格的顏色也更能讓人加深印象呢!),穿了比較正式的鞋子,但我覺得穿乾淨唇色的布鞋應該也可以,最重要是合腳就好。

  到了彰化,被當地熱得嚇人的太陽嚇得躲進了冷氣房裡,很特別的是當地的全聯居然有座位區,我在那裏休息了一下,順便惡補了英文版自我介紹以防萬一(結果根本沒用到呢),在發現時間將近時出發前往彰師大,沿途感嘆自己對彰化的刻板印象過深,沒有一整片的稻田,在彰師大附近店家繁榮,走出校門隨處可見影印店,也有著便利商店與超市,生活機能上算是蠻方便的了。

  轉了一個彎後,彰師大的校門映入眼簾,大大的氣球拱門讓我驚訝的錯認為是為了今天面試而設置的,走近看發現是運動大會呢~不過當天學校裡確實因運動大會增添了幾分熱鬧氣息,而沿著路標,我走進了一條步道,沿途看見許多家長坐在路旁的長椅上休息,若不經過大門進來,恐怕會誤以為這裡是個很大的公園,有噴水池、長椅、樹林與數不清的小生物,不得不說真的是個很悠閒自然的地方,也讓我對在這裡讀書多了幾分嚮往。

  走進教學大樓後,同在此面試的還有物理學系,簡單報到後拿到了號碼牌,在休息室開始等待面試,因為裡面很冷,我穿上了外套,又去了趟廁所簡單梳理一下,完全忘記複習一下自我介紹,很快的二十分鐘就過去了。在面試前說明注意事項時,我才知道原來是每關有不同教授一對一面試提問,以下來說說每個教授分別問了什麼問題吧!(並不是完全忠實呈現教授的原問句,教授的提問比較專業,但我會盡量把自己記憶的部分寫出來)

面試題目:

-你知道動物分類要用什麼法嗎?二分法是什麼?林奈分類法是?除了傳統分法以外,現在我們還會用什麼方法來分類生物?現在如何用DNA序列來分類生物?
-疫苗怎麼讓人體抵抗病毒?(回答過程)用疫苗之後的對抗病毒速度與強度會上升或下降?請更詳細解釋在疫苗作用過程記憶細胞的作用
-設計一個簡單完整的實驗證明用進廢退說(可以分解為用進與廢退再做說明)
-你面前擺有電力裝置、產生磁場的裝置,以及可以撰寫程式的裝置,請你設計一個跟生物學有關的實驗
-請說明自主學習的主題選定原因、時間規劃、過程遇到的困難與學習到的新能力
-說明自己在教育過程遇過的挫折與如何應對,最後對你的影響是什麼?(這裡應該還有別的題目,但後來跟教授聊起來了所以沒有問到,也不太記得紙上寫的了)
-說出每一個生物層級,最感興趣想研究的是哪個層級?有在高中做過什麼相關研究?或是看過什麼報導之類的?

以上是這次的面試題目,提供給對彰師大生物學系有興趣的大家。

  在這次面試中完全沒問到自我介紹,原本我還很精心準備了自我介紹,不過我覺得很重要一點是不要預設哪些題目是必考題,才不會在完全出現時感到手忙腳亂,另外自己覺得可惜的一點是:感覺其實可以在坐下前,簡單向教授介紹一下自己,讓教授不用開口問,也加深對方印象,另外現場其實還是有點冷的,建議可以帶件外套。

  其實教授都蠻親切的,讓人覺得蠻自在的,如果在這樣的環境讀書應該也很棒呢,在去彰師大前我對他的印象並不那麼好,但實際進到校園讓我發現那裡充斥的自然氣息真的很棒,也給人一種優閒舒適的感覺,最後介紹一下我在校園閒逛時遇到的小鴨,學校裡有個超大池塘(還是湖?),總之裡面除了鴨以外還有可愛的烏龜跟超大隻錦鯉,附近也有很大片的樹林,處處讓人有種在這裡讀書也很棒呢的感覺,希望更多人也有機會可以去看看這間學校的內部,會發現這間學校的可愛的><今天的分享差不多就是這樣,最後就祝各位順利考上理想大學囉!

  































































































avatar-img
張一的沙龍
5會員
19內容數
高三畢業後,我在網路上查到關於掀海風招募實習生的資訊,向組織投出了自己人生第一份履歷,這個專題除了記錄我在實習過程的發現與感想外,也想分享自己是如何發現這樣的活動,並且抱著熱情參與了,從卓蘭到苑裡,騎車大概50分鐘,即使這樣,我也願意到這個地方、這個組織實習的原因,相信看完文章,你也一定能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歷經人生的一大轉變,還有些不習慣自己目前的狀態跟環境,有一陣子都忙於課業、工作而無心書寫自己的生活紀錄,趁著現在大概了解學校的模式與平衡自己生活,來恢復自己以往在這個帳號裡記錄自己心情的習慣。 因為最近開始學攝影,似乎可以有很多封面照,而我主要在Instagram分享我的攝影作品,這裡會比
  過去行經台北看見101,多半有種真實來到台北的感覺,而搬進宿舍的那天,我訝異的發現自己能夠很清楚的看見101大樓,但過了這麼多天,經歷了新生營、開學跟各種系上活動,我卻還是感到不太真實,對自己大學生的身分感到不真實,對於18歲感到不真實,迷惘的感覺讓我突然好想念暑假在掀海風忙到不行、不斷更新自己
  大學必修學分:學業、愛情、社團,似乎已在大一新生的心中達成一個共識,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成為這些學分的奴隸,但為什麼我們要進入大學呢?是為了這些嗎?還是為了有個好學歷,再找份好工作?   跟一般人不同的是,高三畢業那年,因為家庭環境、經濟等因素,我的未來選擇道路,比別人多了一樣是休學賺錢,雖然不至
  最近歷經人生的一大轉變,還有些不習慣自己目前的狀態跟環境,有一陣子都忙於課業、工作而無心書寫自己的生活紀錄,趁著現在大概了解學校的模式與平衡自己生活,來恢復自己以往在這個帳號裡記錄自己心情的習慣。 因為最近開始學攝影,似乎可以有很多封面照,而我主要在Instagram分享我的攝影作品,這裡會比
  過去行經台北看見101,多半有種真實來到台北的感覺,而搬進宿舍的那天,我訝異的發現自己能夠很清楚的看見101大樓,但過了這麼多天,經歷了新生營、開學跟各種系上活動,我卻還是感到不太真實,對自己大學生的身分感到不真實,對於18歲感到不真實,迷惘的感覺讓我突然好想念暑假在掀海風忙到不行、不斷更新自己
  大學必修學分:學業、愛情、社團,似乎已在大一新生的心中達成一個共識,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成為這些學分的奴隸,但為什麼我們要進入大學呢?是為了這些嗎?還是為了有個好學歷,再找份好工作?   跟一般人不同的是,高三畢業那年,因為家庭環境、經濟等因素,我的未來選擇道路,比別人多了一樣是休學賺錢,雖然不至